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一、專書論文
王士峰、王士紘(1999)。「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之研究──慈濟功德會實證」。收錄於第二屆當代宗教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王子華(2005) 〈老人社會福利安全保障的制度設計:從菩提長青村談起〉,收錄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競爭創新成長 營造魅力新南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文科(1990)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正利(2003)。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與組織文化對於志工領導效能影響。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文苑(2002)《災難後老人安置與調適歷程之探討--以埔里菩提長青村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江大樹 (2003) 〈多餘之善或珍貴資產?--「菩提長青村」的震災重建政策意涵〉,《『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江明修(1999)<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45-154。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1)。青輔會夥伴關係研究計畫。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頁14。
李秀娟(2003)。基督教會組織中的女性領導與溝通。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珮珊譯,Peter F.Drucker 原著(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華泰。
官有垣編著(2000)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官有垣、謝祿宜、李宜興(2001)《非營利組織推展休閒活動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行政院青輔會委託,2001年11月。
林吉郎(2003) 《非營利組織開發與整合:理論與實踐》,嘉義: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管學系碩士論文。林孟彥譯,Stephen p. Robbins 原著(2006),《管理學》。台北:華泰。
林家瑜(2008)《從Sally Helgesen 的「包容網」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女性領導人:以菩提長青村村長個案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林宴夙、徐荷譯,Sally Helgesen 原著(1995)《柔性優勢:女人的領導風格》。台北:允晨。
林靜茹 (2000)《非營利組織女性主義管理哲學與事業倫理學-從杜拉克之管理哲學到諾丁的關懷倫理》。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吳英明(1996) 《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發》 ,高雄:麗文出版社。
卓詩緣(2002)《從社區環境行動析論女性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湖本村長個案分析》。台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碩士論文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楊秀梅(2003)《草根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之研究-以社寮文教基金會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楊賢惠(2005)《非營利組織領導藝術之研究-以五位女性領導人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梁鎧麟(2008)《非營利組織自主性參與老人福利社區化之研究-以埔里鎮「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正興 (2001)《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倩姿(2005)《「自養其身」老年社區之理念與實踐以埔里菩提長青村為個案》。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學系碩士論文。陳雅雯 (2001)《非營利組織的女性工作者--以兩個基金會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學系碩士論文。陳錦煌、翁文蒂 (2004)) 〈推動社區照顧服務之探討-以重建區菩提長青村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6:頁200-208。曾思瑜(2003)〈由非血緣關係所組成的共同生活體—菩提長青村自立‧互助的安養模式〉,《『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黃源協(2003) 〈老人社區照顧的實踐?--檢視菩提長青村的照顧模式〉,《『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黃登木(2004)。「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應用與基本模式初探。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黃麗蓉(1996a)《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黃麗蓉(1996b) 〈組織領導-女性之觀點〉,《考選週刊》,555 期3 版。
張秀瓊 (2007) 〈女性領導人角色衝突、混淆、工作不滿意度-以高雄20個分營利組織女性團體為例〉,《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研討會》,2007 年10月6日。高雄:台灣女性學學會暨高師大40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
張燦鍙(2003) 《文化:台灣問題的根源》,台北:前衛。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雷意蘭(2004)《老人照顧實踐經驗研究—以921地震後的埔里鎮菩提長青村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劉佳蕙(2007)《建構在地化老人安養治理網絡之研究-以「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劉寶娟(2003)《非營利組織企業化之研究--以社會福利組織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潘宣(2004)《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 天下文化。
鄭坤全(2007)《地方產業行銷之網絡治理分析:埔里鎮一、二級特色產業個案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闞正宗(2003)《戰後台灣佛教的幾個面向[1949-2003]》。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論文。蘇清景主編(2003) 《社寮好地方-紫南宮文化精神 》,頁2-7,竹山: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
蘇清景主編(2005) 《社寮好地方-土地公最愛》,頁32-33,竹山: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
二、期刊論文
朱鎮明(2005)<公務夥伴的整合之道-論政策網絡的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9卷3期,頁103。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31期,頁49-100。吳建昇(2005)<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雨青(2003)<地方型非營利組織在生態旅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淑馨(2006)<日本地方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政策:以三重縣與神奈川縣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21期,頁39-72。林宜蓉 (2003)<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第22期,頁95-108。張巧采(2008)<節慶活動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探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論文。梁玫玲(1996)<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心惠(2008)<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沐恩之家安琪兒學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飛訊》第69期。曾清芸(2005)<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馮燕(1993)。<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兼論理念>,文教基金會研討會,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葉玲伶(2005)<非營利事業產業化-以新港文教基金會與新港客廳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和修(2008)<非營利組織參與節慶活動之研究-以東山咖啡節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三、網路資料
社寮文教基金會, http://sixstar.cca.gov.tw/blog/kgb0315/communityResultListAction.do?method=doFindAll&type=1,(查詢時間98年10月3日)。
竹山紫南宮,http://www.landgod.org.tw/,(查詢時間100年4月8日)。
英文部份
Evans, P. B.1997.“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cross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 in P. Evans (ed.),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pp.1-10.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iler, J. M.,1990. The Filer Commission Report. in D. L. Gies et al., (eds.). TheNonprofit Organization: Essential Readings. Belmont, CA: Wadsworth, 70-88.
Getz,D.1991.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Jun, Jong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attessich, P. W., & B. R. Monsey .1992. Collaboration: What makes it work. MN.: Amherst H. Wilder Foundation.
Peters, B. G.1998. Managing horizontal government: The politics of coordination. Pub- lic Administration, 76 (Summer), 295-311.
Rhodes, R.A.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XLIV, 652-667.
Rosenbloom,David H.2009.《協力治理只是另一個「新的未來的趨勢」?》(Is CollaborativeGovernance Just Another ‘Next New Thing’?),國立暨南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Rober Jackson,1997, Making special event fit in the 21st century,IL Sagamor.
Smouts, Marie-Claude.1998.“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 81-89.
Thomson, A. M. & J. L. Perry. 2006. Collaboration process: Inside the black box. Pub- 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6), 20-31.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Y. :Simon & Shuster.
Alice H. Eagly &Linda L. Carli (2003) “The female leadership advantage:An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807-834.
Felice Davidson Perlmutter& Darlyne Bailey& F.Ellen Netting (2001)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THE human Services :Supervisory Challenges .
Helgesen, Sally(1995)The Web of Inculsion .New York:Currency Doubleday.
Joan E. Pynes (1997)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oanne J.Thompson(1999)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Woman inhuman Service Management: Continued Issues and Con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