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1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育麟
研究生(外文):Chuang,Yu-Lin
論文名稱:從Sally Helgesen 的「包容網」理論探討宗教型非營利組織領導之研究-以「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4屆至第8屆)」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ally Helgesen`s “Web of Inclusion” Theory to Study for Leadership in Religion-Bas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Supervisor of Zi Nan Temple Administration Commmittee in Chushan , Nantou County(from the 4th to 8th)
指導教授:林吉郎林吉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Chi-Lang
口試委員:江大樹黃世輝
口試日期:2011-07-1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紫南宮包容網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組織領導
外文關鍵詞:Zinan Templeweb of inclusionnon-profit religious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6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Sally Helgesen 的「包容網」理論源自女性特質所發展的網狀管理架構,係探討女性領導所擁有的特質與風格。本研究援引Helgesen的包容網理論作為分析途徑,藉由一個曾連續三年接受省府表揚 「熱心公益貢獻獎」,民國88年及89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馨獎」的成功案例-南投紫南宮管理委員會歷任與現任主任委員為個案,探討紫南宮管理委員主任委員的組織領導為何?期能勾勒出其領導人的領導特質,並與Sally Helgesen對多位成功女性領導者所界定出的包容網理論作分析比較,以瞭解學理上的包容網理論應用於宗教型非營利組織非女性領導者研究的可行性。
本研究經由實地訪談組織網絡之相關成員後,歸納分析實際的狀況有幾點重大發現,本研究重要發現如下:
發現一:雖在本身與生俱來的不同領導特質,惟為達成任務,在職權運作的形式與過程中,仍會表現出包容網的運作模式。
發現二:在蛛網組織架構裡,容易型塑出傾聽與分享資訊的環境。
發現三:在小型的社區組織裡與中心領導人互動的人員,會如同包容網模式那樣,較易感受到領導人的關心,因此比較重視組織團結的氛圍。
發現四:包容網理論有相當程度適用於非營利組織男性領導人。

Sally Helgesen’s “Web of Inclusion” theory, originated from the network-based management framework developed from female qualities, investigates the traits and the styles exhibited by female leadership.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Helgesen’s “Web of Inclusion” theory as the approach of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of the director of Zinan Temple Management Committee through successful cases of former and current directors of Zinan Temple Management Committee, who were honor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with “Charitable Contribution Award”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nd received CCA’s “Arts & Business Awards” in 1999 and 2000. This study hopes to outline the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le’s leaders and to compare the findings to Sally Helgesen’s “Web of Inclusion” theory, which was defined from her analyses of several successful female l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Web of Inclusion” to the studies of non-female leaders of non-profit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Following field interviews conducted on relevant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the present study discovered several major findings as follows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actual situations:
Finding 1 – Although individually possessed with different, innate leadership qualities,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a task, leaders still demonstrate the “Web of Inclusion” model of operation in the form and in the process of manipulation of power.
Finding 2 – A milieu where information is listened to and shared can easily be built under a webby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inding 3 – In a small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eople who interact with the central leader, as the “Web of Inclusion” model, would more easily sense the leader’s concern, and therefore,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atmosphere of organizational solidarity.
Finding 4 –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Web of Inclusion” theory is applicable to male leader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Keywords: Zinan Temple; web of inclusion; non-profit religious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目錄
頁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設計與研究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架構-----------------------------------------13
第貳章 文獻回顧-------------------------------------------------------16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定義與內涵-------------------------------------16
第二節 領導理論之類類型與內涵-------------------------------------21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領導理論及相關研究-------------------------------28
第四節 「包容網」理論的緣起、意涵與分析模式-------------------------38
第五節 紫南宮相關文獻研究-----------------------------------------46
第六節 小結-------------------------------------------------------50
第參章 研究個案描述---------------------------------------------------52
第一節 紫南宮的沿革-----------------------------------------------52
第二節 紫南宮的商品服務-------------------------------------------53
第三節 紫南宮的公益事業-------------------------------------------58
第四節 紫南宮的社區發展-------------------------------------------61
第五節 紫南宮的環境改善-------------------------------------------63
第六節 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概述---------------------------------74
第七節 小結-------------------------------------------------------75
第肆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莊志良主委-------------------------------------76
第一節 主任委員的組織領導特質-------------------------------------76
第二節 主任委員的包容網絡-----------------------------------------79
第三節 主任委員的包容網領導模式分析-------------------------------81
第伍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莊秋安主委-------------------------------------87
第一節 主任委員的組織領導特質-------------------------------------87
第二節 主任委員的包容網絡-----------------------------------------93
第三節 主任委員的包容網領導模式分析-------------------------------9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5
第二節 結論------------------------------------------------------107
第三節 建議------------------------------------------------------112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113

參考文獻--------------------------------------------------------------114
附錄------------------------------------------------------------------121
附錄一 訪談授權同意書--------------------------------------------121
附錄二 深度訪談大綱----------------------------------------------122
附錄三 社寮里紫南宮管理委員會組織章程----------------------------124
附錄四 社寮里紫南宮管理委員會辦事細則----------------------------127
附錄五 訪談摘要稿------------------------------------------------128
附錄六 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大事紀要--------------------------------151


圖目次
頁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14
圖1-2 研究架構圖------------------------------------------------------15
圖3-1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69
圖3-2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位置圖-----------------------------------------69
圖3-3 永濟義渡碑古蹟--------------------------------------------------70
圖3-4 服務中心辦公廳--------------------------------------------------70
圖3-5 七星級觀光廁所--------------------------------------------------71
圖3-6 水濂瀑布--------------------------------------------------------71
圖3-7 生態池----------------------------------------------------------72
圖3-8 與內政部消防署消防訓練中心合作建造的停車場----------------------72
圖3-9 年度盛事與民俗活動----------------------------------------------73
圖3-10 社寮文教基金會外貌---------------------------------------------74
圖4-1 紫南宮管理委員會莊主任委員志良包容網----------------------------79
圖5-1 紫南宮管理委員會莊主任委員秋安包容網----------------------------93


表目次
頁次
表2-1 Sally Helgesen「包容網」理論的研究面向與對應的領導特質-----------51
表6-1 Sally Helgesen包容網與紫南宮管理委會主任委員領導行為的對照表---10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一、專書論文
王士峰、王士紘(1999)。「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之研究──慈濟功德會實證」。收錄於第二屆當代宗教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王子華(2005) 〈老人社會福利安全保障的制度設計:從菩提長青村談起〉,收錄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競爭創新成長 營造魅力新南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文科(1990)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正利(2003)。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與組織文化對於志工領導效能影響。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文苑(2002)《災難後老人安置與調適歷程之探討--以埔里菩提長青村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大樹 (2003) 〈多餘之善或珍貴資產?--「菩提長青村」的震災重建政策意涵〉,《『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江明修(1999)<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45-154。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1)。青輔會夥伴關係研究計畫。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頁14。
李秀娟(2003)。基督教會組織中的女性領導與溝通。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珮珊譯,Peter F.Drucker 原著(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華泰。
官有垣編著(2000)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官有垣、謝祿宜、李宜興(2001)《非營利組織推展休閒活動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行政院青輔會委託,2001年11月。
林吉郎(2003) 《非營利組織開發與整合:理論與實踐》,嘉義: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管學系碩士論文。
林孟彥譯,Stephen p. Robbins 原著(2006),《管理學》。台北:華泰。
林家瑜(2008)《從Sally Helgesen 的「包容網」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女性領導人:以菩提長青村村長個案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宴夙、徐荷譯,Sally Helgesen 原著(1995)《柔性優勢:女人的領導風格》。台北:允晨。
林靜茹 (2000)《非營利組織女性主義管理哲學與事業倫理學-從杜拉克之管理哲學到諾丁的關懷倫理》。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英明(1996) 《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發》 ,高雄:麗文出版社。
卓詩緣(2002)《從社區環境行動析論女性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湖本村長個案分析》。台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楊秀梅(2003)《草根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之研究-以社寮文教基金會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賢惠(2005)《非營利組織領導藝術之研究-以五位女性領導人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梁鎧麟(2008)《非營利組織自主性參與老人福利社區化之研究-以埔里鎮「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正興 (2001)《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倩姿(2005)《「自養其身」老年社區之理念與實踐以埔里菩提長青村為個案》。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學系碩士論文。
陳雅雯 (2001)《非營利組織的女性工作者--以兩個基金會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學系碩士論文。
陳錦煌、翁文蒂 (2004)) 〈推動社區照顧服務之探討-以重建區菩提長青村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6:頁200-208。
曾思瑜(2003)〈由非血緣關係所組成的共同生活體—菩提長青村自立‧互助的安養模式〉,《『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黃源協(2003) 〈老人社區照顧的實踐?--檢視菩提長青村的照顧模式〉,《『希望‧長青』九二一災後菩提長青村老人照顧模式」研討會》,2003年1 月18 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黃登木(2004)。「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應用與基本模式初探。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麗蓉(1996a)《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麗蓉(1996b) 〈組織領導-女性之觀點〉,《考選週刊》,555 期3 版。
張秀瓊 (2007) 〈女性領導人角色衝突、混淆、工作不滿意度-以高雄20個分營利組織女性團體為例〉,《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研討會》,2007 年10月6日。高雄:台灣女性學學會暨高師大40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
張燦鍙(2003) 《文化:台灣問題的根源》,台北:前衛。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雷意蘭(2004)《老人照顧實踐經驗研究—以921地震後的埔里鎮菩提長青村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佳蕙(2007)《建構在地化老人安養治理網絡之研究-以「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劉寶娟(2003)《非營利組織企業化之研究--以社會福利組織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潘宣(2004)《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 天下文化。
鄭坤全(2007)《地方產業行銷之網絡治理分析:埔里鎮一、二級特色產業個案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闞正宗(2003)《戰後台灣佛教的幾個面向[1949-2003]》。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蘇清景主編(2003) 《社寮好地方-紫南宮文化精神 》,頁2-7,竹山: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
蘇清景主編(2005) 《社寮好地方-土地公最愛》,頁32-33,竹山: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

二、期刊論文
朱鎮明(2005)<公務夥伴的整合之道-論政策網絡的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9卷3期,頁103。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31期,頁49-100。
吳建昇(2005)<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雨青(2003)<地方型非營利組織在生態旅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馨(2006)<日本地方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政策:以三重縣與神奈川縣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21期,頁39-72。
林宜蓉 (2003)<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第22期,頁95-108。
張巧采(2008)<節慶活動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探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論文。
梁玫玲(1996)<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心惠(2008)<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沐恩之家安琪兒學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飛訊》第69期。
曾清芸(2005)<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燕(1993)。<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兼論理念>,文教基金會研討會,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葉玲伶(2005)<非營利事業產業化-以新港文教基金會與新港客廳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和修(2008)<非營利組織參與節慶活動之研究-以東山咖啡節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社寮文教基金會, http://sixstar.cca.gov.tw/blog/kgb0315/communityResultListAction.do?method=doFindAll&type=1,(查詢時間98年10月3日)。
竹山紫南宮,http://www.landgod.org.tw/,(查詢時間100年4月8日)。

英文部份

Evans, P. B.1997.“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cross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 in P. Evans (ed.),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pp.1-10.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iler, J. M.,1990. The Filer Commission Report. in D. L. Gies et al., (eds.). TheNonprofit Organization: Essential Readings. Belmont, CA: Wadsworth, 70-88.

Getz,D.1991.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Jun, Jong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attessich, P. W., & B. R. Monsey .1992. Collaboration: What makes it work. MN.: Amherst H. Wilder Foundation.

Peters, B. G.1998. Managing horizontal government: The politics of coordination. Pub- lic Administration, 76 (Summer), 295-311.

Rhodes, R.A.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XLIV, 652-667.

Rosenbloom,David H.2009.《協力治理只是另一個「新的未來的趨勢」?》(Is CollaborativeGovernance Just Another ‘Next New Thing’?),國立暨南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Rober Jackson,1997, Making special event fit in the 21st century,IL Sagamor.

Smouts, Marie-Claude.1998.“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 81-89.

Thomson, A. M. & J. L. Perry. 2006. Collaboration process: Inside the black box. Pub- 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6), 20-31.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Y. :Simon & Shuster.

Alice H. Eagly &Linda L. Carli (2003) “The female leadership advantage:An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807-834.

Felice Davidson Perlmutter& Darlyne Bailey& F.Ellen Netting (2001)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THE human Services :Supervisory Challenges .

Helgesen, Sally(1995)The Web of Inculsion .New York:Currency Doubleday.

Joan E. Pynes (1997)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oanne J.Thompson(1999)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Woman inhuman Service Management: Continued Issues and Concer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2. 曾清芸(2005)<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林淑馨(2006)<日本地方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政策:以三重縣與神奈川縣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21期,頁39-72。
4.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飛訊》第69期。
5.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第22期,頁95-108。
6.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31期,頁49-100。
7.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
8. 朱鎮明(2005)<公務夥伴的整合之道-論政策網絡的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9卷3期,頁103。
9. 江明修(1999)<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45-154。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黃麗蓉(1996a)《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11. 陳錦煌、翁文蒂 (2004)) 〈推動社區照顧服務之探討-以重建區菩提長青村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6:頁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