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18:5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進昌
研究生(外文):
Chin-Chang Chang
論文名稱:
賽德克清流部落社區營造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Community Buliding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Seediq Village
指導教授:
徐敏雄
指導教授(外文):
Min-Hsiung Hsu
口試委員:
顏瓊芬
、
趙家民
口試委員(外文):
Chung-Fen Yen
、
Chia-Min Chao
口試日期:
2011-07-26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
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清流部落
、
清流社區
、
社區營造
、
部落營造
、
Gaya
、
Seediq
外文關鍵詞:
Qingliu village/community
、
community/village building
、
Gaya
、
Seediq
相關次數:
被引用:
8
點閱:1890
評分:
下載:423
書目收藏:5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社區(原住民社區)總體營造的策略的研究。研究過程,由清流部落歷史發展的樣貌切入,在探討的視野上,分成1896年以前、1897~1945年、1946~1998年,以三個階段的時空脈絡,藉由部落組織、教育、經濟和文化社會及習俗四個層面,來瀏覽清流部落營造發展的樣貌。再以同樣的時序,就政治、教育、經濟和文化社會及習俗等面向,來分析影響部落發展的相關因素。其後,再由文化、經濟、資源和教育層面,來探討清流部落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迄今的社造策略及影響策略的背景分析,藉由研究分析獲得歸納結論,提供建議,以為其他部落在營造上的參考,並由清流部落營造的經驗延伸,提供大眾未來繼續研究的方向,以彌補本研究之不足。
研究結果發現,清流部落賽德克族人有其獨特且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先人更有驚天地動鬼神的霧社抗日事件歷史故事,為後來的清流部落在社區營造的文史資源上,提供了優勢的條件。另外,清流部落有幽靜田園景觀,有多樣化的自然資源,有清新的空氣和清澈的溪流,為部落營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部落營造是永續的,需要全部落族人共同參與和不斷的關心。由於,清流部落族人營造的觀念尚在萌芽階段,但許多問題早已橫在眼前,亟需耐心的一一克服。諸如:對國家、族群及自我的認同缺乏信心;對文化內涵的認知不足;未能善用各類媒體,行銷部落;部落受內部及外在壓力影響,核心價值渙散;弔詭的部落組織架構;缺乏社區營造的概念,無整體規劃的機制;公民素質低落,公權力不彰,部落規範的無法落實執行;社區參與低迷;社區與私人,在權力與利益上的衝突;缺少認養制度的機制;未能抓住推動社區方案的契機;社區發展公積金運用的保守;產業無配套措施,未能凸顯部落特色;菁英疏離冷漠,士大夫心態未能帶動部落繁榮---等等,均是清流部落未來要陸續克服的問題。
最後,本研究也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原住民族部落之營造,提出相關建議及未來研究的方向,以為其他社區或部落營造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community building strategies in Quingliu village, an aboriginal community of Seediq, located in Ren-a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Firs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Qingliu is introduced chronologically. The first period is before 1896, the second is form 1897 to 1945, and the third is from 1946 to 1998. The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over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village organization, education, economy and cultural customs. In the same temporal order, influential happenings on the decision of community building,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921 earthquake in 1999, is discussed.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 Seediq in Qingliu possesses the unique and rich culture. For instance, Wushe Incident, 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has made Qingliu’s community go through a culturally and historically unique path. In addition, Qingliu benefits pastoral view, natural recourses, flesh air and clear rivers. Qingliu makes the best location of community building model. However, Qingliu’s developmental effort has just begun. People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people’s poor recognition of the nation, the tribe and the self, ignorance of their own cultures, low morals, paradoxical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pressure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community, an ineffective planning system, prevention to exert authoritative power, conflict between self and the community, an interest in profit and power, conservative use of provident funds, indifference in the community by educated people from the village, inabilit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edia, to enforce community rules, to promote tribal characteristics, to take initiatives, and lack of a unite valu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unity, prospect for community building, opportunities to encourage developmental plans, and cooperative industrial strategy and a volunteering system.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research in indigenous or non-indigenous community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評析…………………………………………………………………..10
第一節 相關研究整理…………………………………………………………10
第二節 社區營造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聯性……………...………………..….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流程………………………………………………………………..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35
第三節 資料分析………………………………………………………………..42
第四節 研究限制………………………………………………………………..44
第四章 清流部落發展樣貌及其相關影響因素………………………..…………46
第一節 部落歷史發展樣貌…………………………..…………………………46
第二節 影響部落發展相關因素的分析…………..……………………………88
第五章 影響社區營造策略相關因素(1999年至今).………………….……109
第一節 部落營造的策略分析…..……………………………………………..109
第二節 影響部落營造策略的背景分析.……………………………………..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52
第一節 結論 …………………………………………………………………..152
第二節 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6
壹、中文部分……………………………………………………………………166
貳、日文部分……………………………………………………………………178
附錄一 ……………………………………………………………………………..179
附錄二 ……………………………………………………………………………..181
壹、中文部分
Syat‧Nabu、許世楷、施正鋒(2001) 。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台北:前衛。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87)。第三冊。(頁228)。台北:丹青。
文建會(2001) 。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持報告書。台北:遠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番族習慣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中和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jcu.com.tw/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02)。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師大書苑。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1992)。霧社事件。臺北:武陵。
仁愛鄉公所(2008)。仁愛鄉誌。南投:仁愛。
丹耐夫.景若(1995)。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孔文吉(1993)。讓我的同胞都知道。臺中:晨星出版社。
孔文吉(1995)。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王政彥 (1997)。社區成人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彥雄 (2004)。發展中的原鄉產業及其對部落營造之影響-以曲冰部落為例。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史。台北:鼎文。
王應棠(2002)。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未出版。
王應棠(2003)。開啟一扇族群對化的窗-與魯凱族作家奧威尼‧卡露斯盎關於魯凱語言的依次交談。原住民教育季刊,29,(頁93-108)。
王應棠(2006)。從部落意識到意識部落。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部落教育,8,(頁39-49)。
瓦歷斯‧諾幹(1994)。告別1993國際原住民年—預知1994年台灣原住民趨勢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台大登山社白石傳說工作小組(1997)。白石傳說。台北市:台大登山社。
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台灣原住民族災區部落重建同盟(2000)。賽德克部落重建工作站計畫書。清流,未出版。
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2000)。921震災捐款監督報告書。台北:監察院。
行政院社會發展考核委員會(2003)。台北:國家書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原住民族法規彙編。台北市:原民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文化白皮書:社區總體營造的現況與展望。文建會。2005年10月22日擷取自http://www.cca.gov.tw/intro/yellow-book/。
伊能嘉矩原著\森口雄稔編著(1992)。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93.064.123〉,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冠民(1995)。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江詩偉(2004) 。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木雕刻產業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木材工業系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朱立君(2003)。 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台中市「楓樹社區」理想家園的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呂嘉泓(1999) 。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阮小芳(2000)。社區大學與社區經營的理念。載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成教系主編,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高雄市:復文書局。
吳昂謹(2002)。原住民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效益初探以南投縣信義鄉之巴庫柆思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吳芝儀(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富美、顏妙桂(2004)。文化的邂逅—臺灣蘭嶼島文化觀光問題初探。原住民教育季刊,35,(頁29-56),台東:台東大學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
李達平(2002)。 屏東縣原住民林業經營與需求。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屏東,未出版。
李小芬(2000)。社區大學的難題。社教雙月刊。96,(頁51-53)。
李文富(2000)。原住民文化權-相關國際文獻。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7,(頁16-18)。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李其芳(2006)。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素卿(1997)。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台北:五南。
李惠斌,楊雪冬(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瑛(1995)。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李 瑛(1999)。從原住民自覺理念評析台灣原住民社區營造之推展美國印地安與東台灣原住民經驗的對照觀察。原住民季刊,20,(頁5-21)。
李道明(1995)。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李蘊儀(2003)。部落意識-從金樽海灘上了岸。東海岸評論,10,(頁16-21)。
李丁讚(2000)。試論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載於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時報文教基金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第二屆社區大學與社會發展研討會成果報告,(頁25-29)。高雄:高雄市社區大學。
社區發展季刊(2004)。社論: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之植機土地與關照人民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1-4)。台北:內政部。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http://www.napcu.org.tw/。
邱淑娟(2002) 。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邱嫈勛(2003)。以社區為核心的生態觀光地之環境監測-以桃米社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邱天助(1996)。社區組織在社區成人教育中的角色。社會教育學刊,25,(頁209-232)。
邱若龍(1990)。霧社事件。台北:時報文化。
周義男(2004)。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之效益初探-以屏東縣泰武鄉之阿浦當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周燦德(2001)。社區大學與終身學習。【全球資訊網頁】網址:http://apcu.taconet.com.tw/html/neauxinformations/35a.htm。
周新富(2003)。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頁85-112)。
金惠雯(2000) 。編織‧部落‧夢:原住民婦女手工藝品生產之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振豐(2001) 。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區為觀察焦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金定、嚴嘉豐、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訪談模式與實施。身心障礙研究,2,(頁122-125)。
林孝信(1999)。社區大學的挑戰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69。
林孝信(2000)。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 。台北: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頁239-263)。高雄:麗文。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頁1-16)。
林振春(1999)。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96)。學習社會的高等教育型態。成人教育雙月刊,30,(頁2-4)。
林麒棟(2002)。社區大學社團活動課程推動社區營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洪敏琬譯(1998)。成人學習規劃。Caffarello,R.S.著“Planning programs for educators,trainers,and staff developers.”台北:五南。
柯惇貿(1998) 。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臺北:巨流。
胡夢鯨(1998)。終身學習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徐國陽、王潔玲(2004) 。花東地區原住民部落發展休閒事業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6,(頁93-106)。
徐雨村(譯)(2005)。Conrad Phillip kottak。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桂冠。
徐敏雄(2002)。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徐震(2004)。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巨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22-31)。台北:內政部。
原住民重建(2000)。災後重建工作小組報告。埔里,未出版。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客家魅力。臺北:施大書苑。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Chris Jenks著。文化。台北:巨流。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高有智(1998) 。期待又怕被傷害:隔週休二日旅遊風潮對原住民部落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高明雄(2011)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導覽簡圖。清流,未出版。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大川(1994)。部落的組織與溝通。山海文化雙月刊,7,(頁8-18)。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6)。部落的組織與溝通。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部落教育,8,(頁9-24)。
孫玉珊(2005)。創造端與消費者端對大眾型文化商品的認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袁方(1997)。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夏學理(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曹金龍(2006)。霧社紀念碑空間解構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清流社區發展協會(2010) 。清流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清流,未出版。
陳怡君(2005) 。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明川(2003) 。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與生活學習。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郁秀(2001)。迎接社區總體營造新紀元:創造文化生活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年會成果彙編,(頁11-14),台北:文建會。
陳振烜(2005)。信任與文化。人性化過程與文化產業發展。臺北:理得出版有限公司。
陳添壽、蔡泰山(2007)。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臺北:蘭臺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枝烈(2006)。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壇-部落教育-導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本騰(2004)。 原住民部落居民對發展觀光產業影響的認知--以苗栗縣泰安鄉南三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溪園(2003) 。梨山風景區原住民對觀光衝擊及發展策略認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郭明正(2008)。霧社事件101問。埔里,未出版。
戚嘉林(2008)。台灣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許介鱗(200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臺北:臺原。
許功明(2001)。一個社區博物館展演活動的聯想:從博物館與學校的互動談起。原住民季刊,23,(頁105-117)。
陶蕃瀛(2000)。打造一個永續的農村社區--921地震後中寮鄉的社區工作經驗。社會文化學報,10,(頁1-15)。
崔豔紅(1997)。對大陸學生學習態度變化過程的研究。北京大學碩士論文。北京:未出版。
湯宏忠(2002)。鄒族原住民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經驗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游靜敏(2004) 。屏東縣泰武鄉原住民發展傳統生態農業之認知與行為意向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黃國超(2003)。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1,(頁27-44)。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處去: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78-87)。台北:內政部。
黃炫星、鄧相揚(1995)。合歡禮讚。南投:仁愛鄉公所。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雅鴻(2006),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壇-部落教育-原住民傳統領域主權中的日常生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曾旭正(2007)。臺灣的社區營造。臺北:遠足文化。
曾華源(2004)。衝突或和協優先:都市社區總體營造規劃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64-77)。台北:內政部。
程士毅(2006)。原住民族與台灣史。埔里: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程士毅(譯)(2008)。小泉鐵(1933)臺灣土俗誌 霧社蕃に於けるガザの研究。埔里,未出版。
程士毅(譯)(2011)。森丑之助(1915)臺灣蕃族志第一卷。埔里,未出版。
程士毅(2003)。九二一災後生活與社區重建123協力專案計畫回顧與檢討。(頁5-6),埔里,未出版。
張玲玲(2004) 。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張健豪、趙必孝(2002) 。原住民優勢之探討--以後現代主義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27,(頁69-92),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原住民教育中心。
張曉明、尹昌龍、李平(2007)。文化藍皮書。國際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第一卷(2007)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
張瑋琦(1998) 。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張仲良(1999) 。台灣農村聚落建設中推動居民參與之研究-以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原住民部落景觀工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溫英傑(1998) 。達娜伊谷生態保育與社區營造。山海文化雙月刊,18,(頁29-63),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楊承翰(2004) 。以「社群組構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楊敬年譯(2005)。國富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詹欣華(2003)。社區永續發展─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蒲伯諺(2004)。鄉村居民對社區旅遊意識之研究—以屏東縣瑪家鄉舊筏灣原住民社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碩士論文,屏東,未出版。
潘美玲(2003)。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2006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lan=tc&category_id=279&Block&Set。
廖千惠、許智香(2004)。生命的揉雜與創生:另一種對台灣原住民文化處竟與教育的思考與解讀。原住民教育季刊,34,(頁81-106)。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廖敦如(2004)。原住民部落的社區重建-以台東縣建和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4,(頁5-25)。
劉炯錫(2003) 。社區永續發展─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1,(頁71-92)。
劉仲冬(1996)。量與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24-8,131-5,台北:巨流。
劉牧雨(2007)。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劉曉蓉(2006)。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之特性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鄧相揚(1998)。霧社事件。台北: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蔣玉嬋(2005)。非正規學習與社區營造。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217-242)。台北:師大書苑。
衛惠林(1958)。台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
賴貫一(2000)。認識台灣族群關係。埔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謝緯紀念營地。
盧政春(2002) 。臺灣原住民族就業促進總體策略之探討。東吳社會學報,12 ,(頁93-136)。
戴國煇(2002) 。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台北新店:國史館。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謝世忠(1994)。 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當代,98,(頁10-29)。
謝臥龍(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全球資訊網,(2008)。賽德克族正名。2008年4月28日擷取自http://www.sediq.org。
簡鴻模、依婉.貝林、郭明正(2003)。中原部落生命史。台北:永望文化。
簡鴻模、依婉.貝林、郭明正(2002)。清流部落生命史。台北:永望文化。
蕭耀賓(2003) 。生態旅遊遊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南投桃米生態村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藤井志津枝(2001a)。台灣原住民史-歷史。南投:台灣省省文獻會。
藤井志津枝(2001b)。台灣原住民政策篇(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魏惠娟(1995)。成人教育活動設計的概念及其對活動設計者的啟示。社會教育雙月刊,75,(頁14-19)。
魏廷朝(譯)(2002)。戴國煇編著。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臺北:國史館。
關華山(2002) 。構築臺灣原住民永續部落的願景。東海學報,43,(頁89-102)。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107,(頁5-21)。
貳、日文部分
鈴木作太郎(1932)。台灣の蕃族研究。台北:南天。
鄧相揚(2000)。抗日霧社事件的歷史。大阪:株式會社日本機關紙出版中心。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1993)。理番の友第二卷。東京都:綠蔭書房。
森丑之助(1917)。臺灣蕃族志第一卷。台北:南天書局
藤崎濟之助(1988)。台灣 番族。台北:南天。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
2.
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
3.
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
4.
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
5.
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區為觀察焦點
6.
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
7.
梨山風景區原住民對觀光衝擊及發展策略認知之研究
8.
社區永續發展─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
9.
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台中市「楓樹社區」理想家園的發展
10.
鄒族原住民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經驗為例
11.
生態旅遊遊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南投桃米生態村為例
12.
以「社群組構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
13.
原住民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效益初探-以南投縣信義鄉之巴庫拉斯為例
14.
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
15.
期待又怕被傷害:隔週休二日旅遊風潮對原住民部落的影響
1.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107,(頁5-21)。
2.
關華山(2002) 。構築臺灣原住民永續部落的願景。東海學報,43,(頁89-102)。
3.
魏惠娟(1995)。成人教育活動設計的概念及其對活動設計者的啟示。社會教育雙月刊,75,(頁14-19)。
4.
盧政春(2002) 。臺灣原住民族就業促進總體策略之探討。東吳社會學報,12 ,(頁93-136)。
5.
衛惠林(1958)。台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
6.
廖敦如(2004)。原住民部落的社區重建-以台東縣建和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4,(頁5-25)。
7.
廖千惠、許智香(2004)。生命的揉雜與創生:另一種對台灣原住民文化處竟與教育的思考與解讀。原住民教育季刊,34,(頁81-106)。
8.
張健豪、趙必孝(2002) 。原住民優勢之探討--以後現代主義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27,(頁69-92),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原住民教育中心。
9.
溫英傑(1998) 。達娜伊谷生態保育與社區營造。山海文化雙月刊,18,(頁29-63),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0.
曾華源(2004)。衝突或和協優先:都市社區總體營造規劃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64-77)。台北:內政部。
11.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處去: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107,(頁78-87)。台北:內政部。
12.
陶蕃瀛(2000)。打造一個永續的農村社區--921地震後中寮鄉的社區工作經驗。社會文化學報,10,(頁1-15)。
13.
許功明(2001)。一個社區博物館展演活動的聯想:從博物館與學校的互動談起。原住民季刊,23,(頁105-117)。
14.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5.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與生活學習。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
賽德克族Tuda人的社區營造與族群認同—以花蓮縣山里社區為例
2.
資源整合與農村永續發展 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為例
3.
台灣鄉村旅遊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為例
4.
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馬偕街之場域形構分析
5.
從南投縣Toda(都達)母語實踐與傳承探討賽德克族的族群認同
6.
由社區營造實現公民社會:以新北市平潭社區為例
7.
莫拉克風災後臺東縣大鳥災區的社區重建與社區營造
8.
通霄福興社區營造之人地互動詮釋
9.
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以東勢庄文化協會為例
10.
社區營造的「前台」與「後台」-- 花蓮「舊城區風貌營造培力計畫」個案研究
11.
台南市天埔社區營造模式之探討
12.
高雄市竹寮社區社區營造模式之探討
13.
口傳文學與部落導覽─以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為例
14.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歷史書寫與歷史意識
15.
曇花一現的在地社區營造?-斗六市龍潭社區社造之行動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