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古籍與史料
(一)史書、政書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台灣商務出版,2010年。
〔明〕李東陽等撰,山根幸夫解題,《正德大明會典》,東京:汲古書院,1989
〔明〕朱純等,《明熹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年。
〔明〕何喬遠,《名山藏列傳》,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
〔明〕夏原吉等,《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年。
〔明〕張岱,《石匱書後集》,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104冊,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
〔明〕張溶等,《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年。
〔明〕顧秉謙等,《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年。
〔明〕張輔等,《明宣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年。
〔明〕張懋等,《明孝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年。
〔明〕孫繼宗等,《明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年。
〔明〕焦竑輯,《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6年。
〔明〕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8年。
〔明〕劉邦謨、王好善撰,《寶坻政書》,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政書類第4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明〕撰人不詳,《藏鈔本崇禎長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明〕撰人不詳,《痛史本崇禎長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清〕張廷玉纂修,《明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4年。
(二)古文書
王鈺欣等編,《徽州文書類目》,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王鈺欣、周紹泉主編,《徽州千年契約文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徽州文契整理組編,王鈺欣、周紹泉主編,《明清徽州社會經濟資料叢編》第2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田濤、宋格文、鄭秦主編,《田藏契約文書粹編:田濤藏契》,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1年。
安徽省博物館編,《明清徽州社會經濟資料叢編》第1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陳智超,《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考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劉伯山主編,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編,《徽州文書》第1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
卅卅¬卅¬主編,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編,《徽州文書》第2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6年。
卅卅¬卅主編,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編,《徽州文書》第3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年。
江蘇省博物館編,《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年。
上海博物館編,《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王國平、唐力行編,《明清以來蘇州社會史碑刻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三)文集、筆記
〔宋〕朱熹,《家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宋〕袁甫,《蒙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元〕汪克寬,《經禮補逸》,北京:商務印書出版,2005年。
〔明〕王士性著,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1 年。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15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王世貞,《弇州史料》,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4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方承訓,《方鄈復初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88 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 年。
〔明〕田生金編,《徽州府賦役全書》,收入《明代史籍彙刊》第24冊,台北:學生書局出版,1970 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泰昌元年徽州府刊本影印。
〔明〕江東之,《瑞陽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67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朱升,《朱楓林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4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收入《筆記小說大觀》22編第7冊,台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明〕汪道昆,《太函集》,收入《徽學研究資料輯刊》,合肥:黃山書社,2004 年。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53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 年。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影印。
〔明〕李樂,《續見聞雜記》,收於《見聞雜記》,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第5-7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明〕吳士奇,《史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史鈔類第144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6年。
〔明〕吳士奇,《綠滋館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73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吳子玉,《大鄣山人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41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吳文奎,《蓀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89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吳時行,《兩洲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明〕林俊文,《方齋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明〕金聲,《金正希先生文集輯略》,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明末邵鵬程刻本。
〔明〕金聲,《金正希先生燕詒閣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明末刻本。
〔明〕祁彪佳,《宜焚全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9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姚舜牧,《來恩堂草》,收入《四庫禁燬叢書》集部第10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收入《筆記小說大觀》33編第1冊,台北:新興出版社,1983年。
〔明〕祝枝山,《懷星堂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6集第27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明〕柴奇,《古菴毛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67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范濂,《雲間據目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32編第5冊,台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第113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6年。
〔明〕倪岳,《青溪漫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明〕程可中,《程仲權先生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90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程瞳撰,胡益民等點校,《新安學繫錄》,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6年。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4年。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2-125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明〕黃希憲,《撫吳檄略》,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明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明〕黃克纘,《數馬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
〔明〕陳繼儒,《捷用雲箋》,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3輯第30冊,北京:北京書局出版,2000年。
〔明〕陳龍正,《幾亭外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陳去病,《五石脂》,收入《江蘇地方文獻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葉向高,《新安里記》,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明〕葉永盛,《玉城奏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172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葉永盛,《浙鹺紀事》,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773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
〔明〕葉權,《賢博編》,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明〕趙汸,《東山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明〕傅巖撰,陳春秀校點,《歙紀》,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7年。
〔明〕熊開元,《熊魚山先生文集》,清光緖乙未(二十一)年(1895)泠然閣刊本。
〔明〕劉宗周,《劉蕺山集》,收入《四庫珍本十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2年。
〔明〕劉城,《嶧桐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6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1989年。
〔明〕張國維,《撫吳疏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39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1年。
〔明〕張翰著,盛冬鈴點校,《松窗夢語》,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收入《筆記小說大觀》8編第6-7冊,台北:新興書局出版,1975年。
〔明〕繆昌期,《從野堂存稿》,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4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1989年。據常州先哲遺書本影印。
〔明〕戴廷明、程尚寬等撰,《新安名族志》,收入《徽學研究資料輯刊》,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4年。
〔明〕顏俊彥,《盟水齋存牘》,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明〕儲巏,《柴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42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魏學洢,《茅簷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集部第6別集類第5,台北:台灣商務書局出版,1973年。
〔明〕歸有光,《震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83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收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
〔清〕許承堯撰,《歙事閑譚》,收入《徽學研究資料輯刊》,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1年。
〔清〕葉夢珠,《閱世編》,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35編第5冊,台北:新興書局出版,1983年。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155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影印。
〔清〕廖騰煃,《海陽紀略》,收入《四庫未收輯刊》第7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四)小說、商業書與日用書
〔明〕余象斗編,坂出祥伸、小川陽一新編,《三台萬用正宗》,東京都:汲古書院出版,2000年。據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仁井田文庫本影印。
〔明〕李晉德撰,楊正泰校注,《客商一覽醒迷》,收入《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明〕凌濛初著,陳邇冬、郭雋杰校註,《初刻拍案驚奇》,台北:光復書局出版,1998年。
〔明〕凌濛初著,陳邇冬、郭雋杰校註,《二刻拍案驚奇》,台北:光復書局出版,1998年。
〔明〕徐三友撰,坂出祥伸、小川陽一新編,《五車拔錦》,收入《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2卷,東京都:汲古書院出版,1999年。據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影印。
〔明〕陸人龍,《型世言》,收入《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據陳慶浩影印本影印及朝鮮京城帝國大學圖書館之復印本補配。
〔明〕張應俞,《杜騙新書》,收入《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據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存仁堂本影印。
〔明〕陶承慶,《商程一覽》,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
〔明〕程春宇,《士商類要》,收於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明天啟六年(1625)刊刻。
〔明〕黃汴著,楊正泰校注,《一統路程圖記》,收入《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隆慶四年(1570)刊本。
〔明〕馮夢龍著,顧學頡校註,《醒世恆言》,台北:光復書局出版,1998年。
〔明〕馮夢龍著,嚴敦易校註,《警世通言》,台北:光復書局出版,1998年。
〔明〕馮夢龍著,許政揚校註,《喻世明言》,台北:光復書局出版,1998年。
〔明〕憺漪子輯,楊正泰校注,《天下路程圖引》,收入《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天啟六年(1625)刊本。
〔明〕不著撰人,坂出祥伸、小川陽一新編,《五車萬寶全書》,東京都:汲古書院出版,2001年。據據宮內廳書陵部所藏本影印。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收入《筆記小說大觀》24編,台北:新興書局出版,1978年。
(五)方志
〔宋〕羅願撰,淳熙《新安志》,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76年。
〔明〕牛若麟等撰,《吳縣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
〔明〕朱朝藩修,汪慶百纂,崇禎《開化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7冊,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2年。據明崇禎(1628-1644)刻本影印。
〔明〕何東序、汪尚寧纂修,嘉靖《徽州府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2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1993年。據明嘉靖刻本影印。
〔明〕何棠等纂修,萬曆《績溪縣志》,縮影資料,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明萬曆九年(1581)刊本。
〔明〕沈傑修,吾冔、吳夔同編,弘治《衢州府志》,收入《天一閣地方志選刊續編》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據明弘治刻本影印。
〔明〕汪宗伊、程嗣功修,陳舜仁等纂,萬曆《應天府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0冊,頁1-450。據明萬曆五年(1577)刻增修本影印。
〔明〕吳吉祜纂,《豐南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1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據安徽省圖書館1981年抄本影印。
〔明〕栗祁、唐樞等撰,《湖州府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
〔明〕彭澤、汪舜民纂修,弘治《徽州府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180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據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影印明弘治刻本。
〔明〕陳善等修,萬曆《杭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524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據萬曆七年(1579)刊本影印。
〔明〕陳文燭撰,萬曆《淮安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8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0年。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陳策、劉錄纂,正德《饒州府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44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0年。據明正德刻本影印。
〔明〕張濤等撰,萬曆《歙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刊本,據藏於日本尊經閣文庫明嘉靖刻本影印。
〔明〕楊洵等纂修,萬曆《揚州府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25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趙錦修,張袞纂,嘉靖《江陰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明嘉靖年刊本,影印自寧波天一閣。
〔明〕韓浚等修,萬曆《嘉定縣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208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明〕謝存仁等纂修,萬曆《祁門縣志》,善本書,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刊,清順治十年(1653)修補本。
〔明〕鄒壁等撰,嘉靖《太平府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明嘉靖十年(1531)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清〕余華瑞纂,雍正《岩鎮志草》,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第27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據清雍正十二年(1733)抄本影印。
〔清〕王讓等纂修,道光《祁門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63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清道光七年(1826)刊本影印。
〔清〕伊會一、程夢星等纂修,雍正《揚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4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據清雍正十一年(1732)刊本影印。
〔清〕李瑞鍾等纂修,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常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3冊,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出版,1975年。
〔清〕沈世奕纂修,康熙《蘇州府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0年,清康熙二二年(1683)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清〕蔣燦等纂修,康熙《婺源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67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刊本影印。
〔清〕吳吉祜纂修,《豐南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輯第17冊,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據安徽省圖書館1981年抄本影印。
〔清〕吳甸華等原修、吳子珏等續修,《黟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725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周溶修,同治《祁門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華中地方第240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
〔清〕陳錫等修,趙繼序等纂,乾隆《績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723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清乾隆二十年(1755)刊本影印。
〔清〕程文翰編,光緖《善和鄉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輯第27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據清光緖七年(1881)抄本影印。
〔清〕謝永泰、程鴻詔等纂修,同治《黟縣三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8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90年。據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
〔清〕勞逢源、沈伯棠等纂修,《歙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714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清〕崔華、張萬壽纂修,康熙《揚州府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15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1996年,據吉林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1661-1722)刻本影印。
〔清〕楊廷望纂修,《衢州府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華中地方第195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據清康熙五十年修,清光緖八年重刊本影印。
〔清〕靳治荊、吳苑等纂修,康熙《歙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713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清康熙(1661-1722)年間刊本影印。
〔清〕廖騰煃、汪晉徵等纂修,《休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90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據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刊本影印。
〔清〕顧炎武撰,譚其驤、王文楚、朱惠榮等點校,《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六)譜牒
〔明〕李暉、李春等纂修,《三田李氏統宗譜》,微縮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圖書館,1986年。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刻本。
〔明〕汪奎等纂修,《重修汪氏家乘》,收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早期稀見家譜叢刊》第46種,北京:線裝書局出版,2002年。據明正德(1505-1521)間木活字本影印。
〔明〕程昌纂修,程鈁重修,周紹泉、趙亞光校注,《竇山公家議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
〔明〕謝惟仁編纂,《王源謝氏孟宗譜》,微縮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圖書館,1986年。
〔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吳翟輯撰,劉夢芙點校,《茗洲吳氏家典》,收入《徽學研究資料輯刊》第4冊,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6年。
〔清〕胡廣植纂,《金紫胡氏宗譜》,微縮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圖書館,1986年。據清光緖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余攀榮編纂,《環山余氏宗譜》,微縮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圖書館,1986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卜正明(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合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卞利,《明清徽州社會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卞利等撰稿,王鑫義主編,《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2001年。
王世華,《富甲一方的徽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振忠,《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新發現的16-20世紀民間檔案文書硏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卅卅¬卅,《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96年。
王廷元、王世華,《徽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磊,《徽州朝奉》,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徽州文契整理組編,《明清徽州社會經濟資料叢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古籍整理辦公室編,劉淼輯譯,《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譯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88年。
包筠雅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44年,頁124-126。
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編,《徽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1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汪崇篔,《明清徽商經營准鹽考略》,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
李琳琦,《徽商與明清徽州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紹泉、趙華富主編,《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5年研討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紹泉、趙華富主編,《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年研討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周曉光、李琳琦著,《徽商與經營文化》,上海:世界圖書出版,1998年。
周樑楷、吳振漢、胡昌智編著,《史學導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5年。
邱澎生,《當法律遇上經濟 : 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台北:五南書局出版,2008年。
范金民等著,《明清商事糾紛與商業訴訟》,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范金民,《國計民生:明清社會經濟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唐力行,《明清以來徽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卅卅¬卅,《商人與文化的雙重變奏:徽商與宗族社會的歷史考察》,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卅卅¬卅,《徽州宗族社會》,收入《徽州文化全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卅卅¬卅,《蘇州與徽州: 16-20世紀兩地互動與社會變遷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7年。
禹成華主編,《徽州名族志》,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2003年。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述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出版,1994年,頁22-23。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出版, 1997年。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1979年。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卅卅¬卅,《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85年。
張愷,《無徽不成鎮:徽商足跡遍天下》,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0年。
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樸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 : 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中和:谷風出版社,1986年。
萬正中編撰,《徽州人物志》,合肥:黃山書社出版,2008年。
楊國禎、陳支平著,傅衣凌主編,《明史新編》,台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趙岡、陳鍾毅,《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趙華富主編,《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5年首屆研討會,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1996年。
劉淼輯譯,《徽州社會經濟史譯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88年。
劉道勝,《明清徽州宗族文書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謝國禎編選,牛建強、王學春、汪維貞校勘,《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繆全吉,《明代胥吏》,台北:中國行政人事月刊出版,1969年。
韓秀桃,《明清徽州的民間糾紛及其解決》,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譚正壁,《三言兩拍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台北:曉園出版社, 1991年。
嚴桂天、王國鍵著,《徽州文書檔案》,收入《徽州文化全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二)外文專書
Ho, Ping-ti (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9-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中島楽章,《明代鄉村の紛爭と秩序:徽州文書を史料として》,東京都:汲古書院出版,2002年。
三、期刊論文
卞利,〈徽商的商業人才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卷4期(1999年7月),頁70-76。
中島樂章,〈圍繞明代徽州—宗族的糾紛與同族整合〉,《江淮論壇》,2期(2000年2月),頁102-109。
卅卅¬卅,〈圍繞明代徽州—宗族的糾紛與同族整合(續)〉,《江淮論壇》,3期(2000年3月),頁105-111。
王世華,〈徽商研究:回眸與前瞻〉,《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卷6期(2004年11月),頁631-643。
王廷元,〈略論徽州商人的義利觀〉,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頁47-61。
王振忠,〈民間檔案文書與徽州社會史研究的拓展〉,《天津社會科學》,5期(2001年9月),頁140-144。
卅卅¬卅,〈同善堂規則章程—介紹徽商於蕪湖的一份史料〉,《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卷4期(1999年7月),頁77-79。
卅卅¬卅,〈同善堂規則章程—介紹徽商於蕪湖的一份史料〉,《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3卷1期(2000年1月),頁57-58。
卅卅¬卅,〈抄本《便蒙習論》—徽州民間商業書的一份新史料〉,《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2期(2000年3月),頁131-138。
卅卅¬卅,〈從祖籍地緣到新的社會圈—關於明清時期僑寓徽商土著化的三個問題〉,《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1996年,頁54-66。
卅卅¬卅,〈徽州人編纂的一部商業啟蒙書—《日平常》抄本〉,《史學月刊》, 2002年2期(2002年2月),頁103-108。
朱德貴,〈試論明代市場管理制度〉,《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期(2005年),頁95-99。
臼井佐知子,〈試論中國徽州商人與日本近江商人商業倫理之異同〉,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頁71-84。
卅卅¬卅,〈徽商及其網路〉,《安徽史學》,第4期,1991年月。
宋和理〈徽州地區的發展與當地的宗族—徽州休寧范氏宗族的個案研究〉,收入《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譯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88年,頁19-75。
李令媛,〈從”三言”、”二拍”、《幻影》看徽商〉,《杭州師範學院學報》,5期(1994年9月),頁34-38。
李琳琦,〈徽州書院略論〉,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頁440-458。
卅卅¬卅,〈徽商的商業人才觀〉,《孔孟月刊》,36卷12期(1998年8月),頁24-27。
李琳琦、孟醒,〈明清小說與歷史文獻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卷2期(2008年2月),頁161-167。
周紹泉,〈徽州文書與徽學〉,《歷史研究》,2000年1期(2000年1月),頁51-60。
周曉光,〈新安理學源流考〉,《中國文化研究》,期16 (1997年),頁29-36。
卅卅¬卅,〈新安理學與徽州宗族社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29期1 (2001年),頁26-31。
金先憓,〈從祁門縣”謝氏訴訟”看明代中期徽州的訴訟處理和里老〉,《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卷4期(2005年7月),頁67-73。
洪璞,〈儒家宗法倫理與徽商的道德風尚〉,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5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7年,頁222-237。
高葉華,〈明代牙人牙行考略〉,《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期(2007年),頁62-67。
郭齊,〈朱熹入徽考〉,《安徽史學》,期2 (1997年),頁22-26。
孫強,〈論明代居間信用〉,《史學集刊》,3期(2003年),頁95-100。
陳智超,〈新發掘出的徽州文書—方元素信件介紹〉,《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卷4期(1998年8月),頁449-454。
陳瑞,〈明代徽州家譜的編修及其內容與體例的發展〉,《安徽史學》,期4 (2000年),頁23-27。
陳學文,〈明清徽學發展新趨勢的一個例證—評黃汴與《一統路程圖記》〉,《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卷2期(2001年5月),頁7-11。
卅卅¬卅,〈明清時期江南的商品流通與水運業的發展—從日用類書中商業書有關記載來研究明清江南的商品經濟〉,《浙江學刊》,90期(1995年1月),頁31-37。
張海鵬,〈徽商在兩淮鹽業經營中的優勢—明清徽商與兩淮鹽業研究之二〉,《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1996年),頁172-189。
葉顯恩,〈徽州和珠江三角洲宗法制比較研究〉,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5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7年,頁1-19。
卅卅¬卅,〈儒家傳統文化與徽州商人〉,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頁21-46。
卅卅¬卅,〈徽商成功三百年探密〉,《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卷6期(2008年11月),頁670-675。
楊其民,〈買賣中間商“牙人”、“牙行”的歷史演變—兼釋新發現的《嘉靖牙帖》〉,《史林》,4期(1994年),頁8-13。
葛劍雄,〈從歷史地理看徽商的興衰〉,《安徽史學》, 5期(2004年5月),頁84-87。
趙華富,〈明代中期徽州宗族統治的強化〉,收入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頁216-242。
卅卅¬卅,〈徽州宗族族規家法〉,《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1996年,頁1-33。
鄭曉文,〈試論明清牙行的商業資本〉,《開封大學學報》,19卷1期(2005年)頁43-45。
錢耕森、郭振香,〈徽商與「人和」—兼談「人和」在商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孔孟月刊》,35卷4期(1996年12月),頁38-43。薛貞芳,〈徽州譜牒述略〉,《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卷2期(2000年3月),頁104-108。
鶴見尚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整理徽州千年契約文書〉,《中國歷史研究動態》,第4期,1995年4月。
四、學位論文
田聖山,〈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5月。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6月。許秀華,〈徽商商業體的擴展與家族組織的延續(1465~1850)〉,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6年6月。張純寧,〈明代徽州散件賣契之研究—兼論土地所有權的變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