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宜昭、陳永明、朱容練,「臺灣氣候變遷趨勢」,國研科技第25期,頁40-46,2010。
2.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天然災害災防問答集」,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0。
3.災害防救法,中華民國99年8月4日。
4.林主潔、王亭復、王炤烈、許鎧麟、張光甫、張嘉峰、郭國振、林育輝、廖惠菁,「重要橋梁搶修及臨時橋梁(含預警系統)施工技術手冊」,財團法人營建研究院,2004。
5.張荻薇,「災後橋梁之震害診斷與處理對策」,土木技術,第3卷,第7期,頁54-72,2000。6.徐耀賜,「公路橋梁之養護與維修」,大學圖書供應社,1995。
7.Emanuel,2005 : Increasing destructiveness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Nature, 436, 686-688.
8.Webster, P. J., G. J. Holland, J. A. Curry, and H. R. Chang, 2005 : Change in tropical cyclone number,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 a warming environment. Science, 309. 1844-1846.
9.楊承道,「氣候變遷對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10.Maxx Dilley, Robert S. Chen, Uwe Deichmann, Arthur L. Lerner-Lam, Margaret Arnold, Jonathan Agwe, Piet Buys, Oddvar Kjekstad, Bradfield Lyon1, Gregory Yetman,2005: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
11.何興亞、張駿暉、于宜強、江申、郭彥廉,「全球氣候變遷對臺灣之災害衝擊與調適策略探討」,水資源管理會刊,第9卷第2期,頁38-44,2007。12.7死14失蹤─1颱斷6橋─山崩埋8車,蘋果日報,2008年9月16日。
1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莫拉克災害專區,http://map2.ncdr.nat.gov.tw/morakot/index
14.張荻薇、曾榮川、李姿瑩、陳光輝,「桃芝颱風橋梁災害概要及成因分析」,第六屆結構工程研討會,2002。
15.林容駿,「交通系統災後復舊策略發展模式」,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1996。16.簡正國,「臺灣地區道路及橋梁災害防治對策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17.沈旺樹,「災後臨時便道工法與替代道路經濟效益評估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18.政府採購法,中華民國100年1月26日。
19.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99年11月30日。
20.特別採購招標決標處理辦法,中華民國98年8月27日。
21.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辦理緊急採購作業範例,中華民國98年8月28日。
22.陳碩甫、王价巨、龔怡君、吳加韻、黃雅琳、楊怡瑩、沈達、林幼婷,「災防開口契約之研究」,內政部消防署,2009。
23.各級地方政府訂定災害搶險搶修開口契約應行注意事項,中華民國98年4月28日。
24.劉宛陵,「公共工程開口合約之研究-以公路維護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25.張智元、陳德誠、郭斯傑,「開口合約 創造建築維管績效─臺灣大學校舍維護經驗談」,營建知訊,第272期,頁68-72,2005。。26.中央對各級地方政府重大天然災害救災經費處理辦法,中華民國98年1月22日。
27.黃燦輝、何泰源、張吉佐、姚錫齡,「震後隧道結構快速診斷與補強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1999。
28.陳世偉,「災害防救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為借鏡」,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2。29.劉說安,「臺灣災害應變機制檢討與改變策略」,研考雙月刊,第34卷第3期,頁37-48,2010。30.交通部公路總局,「莫拉克風災搶救與復建實錄」,交通部公路總局,2010。
31.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100年2月21日。
32.勞動基準法,中華民國98年4月22日。
33.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暨檢查辦法 ,民國94年6月10日。
34.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重大災害緊急應變作業要點,中華民國93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