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世榮(1996)。從策略觀點探討製造與行銷策略之互動對績效之影響—電子/資訊業的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論,4(1),63-88。王雯君(2004)。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桃園縣。內政部統計資訊網(2010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1987)。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7)。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10月20日)。人力資源統計年報資料查詢。【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manpower/year/year_f.asp?table=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1年6月30日)。取自: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99 年至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邱宜箴(2003)。國小學童金錢態度量表之編製及理論模式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李小燕(2005)。客家祖先崇拜文化-以粵東梅州為重點分析。上海市:民族出版社。
李驄華(2000)。中國消費革命。台北市:寰宇出版社。
林芳如(2001)。國小學童金錢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林麗瓊(1993)。台北市國中金錢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高雄市。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東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雨青編(1987)。客家人尋「根」。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林麗瓊(1993)。 台北市國中金錢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高雄市。
范玉春(2005)。移民與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北市。
胡娜(2005)。客家婦女的性別地位研究。客家婦女:記念朱德母親鍾太夫人逝世60週年論文集。成都:天地出版社。
徐正光(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市:南天出版社。徐淑敏、林麗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28。
孫仁和(2007)。溫泉遊憩區遊客消費行為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3),34-55,
徐霄鷹(2006)。歌唱與敬神:村鎮視野中的客家婦女生活。廣西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麗君(2005)。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金錢觀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宗熹(1992)。東方的猶太人。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陳運棟(1992)。客家人(十版)。台北市:東門出版社。
陸緋雲(2002)。性別與族群:客家婦女社會地位的反思與探討,「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市:玉山社出版社。
張素芬(2006)。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桃園縣。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豐齊(200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其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維安(2001)。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曾彩金總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市六堆文教基
金會。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收錄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31-91。台北市:三民出版社。
傅大煜(1999),高度酒消費行為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金門高梁
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黃秋芳(1993)。台灣客家生活紀事。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黃蘭雯(1996)。青少年金錢觀:ERG 理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黃俊傑(1991)。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舜云(2009)。臺灣客家傳統服飾的文化特質。「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之研究」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
楊國鑫(1993)。台灣客家。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蔡瑞華(2000)。臺北市國中生的金錢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
鍾水蓮(2010)。客家女性創業者之創業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新竹縣。鐘志從、魏袖珍(2000)。小學生的金錢概念、態度與消費能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9-2413-H-003047-S),未出版。
薛英宏(1999)。企業員工國家文化價值觀之研究--台灣及大陸地區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市。魏錫鈴(2000)。消費者購買行為及其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北部地區居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二、西文部分
Amsden, Alice H.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edited by P. B. Evan, D. Rueschameyer and T. Skocpol,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pp.10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gyris, C.,&Schön, D. A. (1974). Theory in practice: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Brown, P (1980).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0(2), 235-255
Carr,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almer.
Chinchy, B. M., Goldberger, N. R., & Tarule, J. M.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DeVellis, R. F. (1998).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A: Sage.
Furnham, A.(1984). Many sides of the coi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usag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5), 501-509
Goldsmith, E. B. (1996).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West Publishing Company.
Heer, David M. (1963). The Measurement and Basis of Family Power: An Overview.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5, 133-139.
Kolter, p., & Armstrong, G. (1987).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rentice-Hall.
Kotler, P.(1992).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mpli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Landinin, D. J., & Conne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Newcomb, M.D & Rabow, J(1999)Genedr, socialisation, and money.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4), 852-869
Rokeach, 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2-16.
Solomo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Tang, T. L. P.(1992).The meaning of money revisited.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 13, 197-202.
Tang, T. L. P.(1993). The meaning of money :Extension of the money ethic scale in a s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
Yamauchi, K. and D. Templer.(198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s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 46, pp.5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