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工研院IEK-ITIS 計畫(2004)。節錄自「2004 電機產業年鑑」,1-7。
王文科(1991)。課程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田振榮(1992)。國民中小學如何推動能源教育。國民中小學能源教育研討及輔導研究計畫,38-46。
田振榮(1993)。高工機械群共同專業科目教科書能源教育內容分析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82-0111-S-003-019。
田振榮(1995)。從STS談國民的能源素養。能源報導,4,18-21。全國能源會議(2005)。全國能源會議-會議具體結論。2009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moeaboe.gov.tw/Policy/98EnergyMeeting/conclusion/conclusion_1.html。
衣寶廉、陳憲偉(2003)。燃料電池-高效、環保的發電方式。台北:五南。
吳天方(1999)。教材編制與能力本位教育。職教園地,26,40-42。吳信達(2009)。綠色能源運用於環境生態。能源報導,7,31-34 。
吳財福(2004)。整合再生能源、燃料電池及市電之直流供電系統研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93-ET-7-194-001-ET。
吳財福、張健軒、陳裕愷(2003)。太陽能供電與照明系統綜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李景峰(1993)。技職教育的新利器-模組化教學。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3,41-46。李隆盛(1995)。技職教材設計與教學法舉隅。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6,40-45。李隆盛(1996)。教學設計的必要與大要。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2,13-17。李雯雯(2008)。備受矚目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子報,18。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
翁上錦(1991)。發展我國職業訓練基礎電子模塊化教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9NTNU2037013。柯賢文(2006)。未來的氫能經濟。科學發展,399,68-75。
孫邦正(1995)。普通教學法:教課教材教法通論,40-45。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能源教育資訊網(2009)。2009年9月14日,取自ttp://energy.ie.ntnu.edu.tw/
康自立(1994)。職業訓練教材發展策略。就業與訓練,12(2),19-25。張雨青(2005)。氫燃料電池車乾淨上路。科學人,4,57-63。
許志義(1994)。論當前能源教育推展方向。能源季刊,24(1),1-7。張俊彥、賴麗琴(2003)。它可行嗎?「地球系統」為整合主軸之教學模組研究。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科學課程論述,149-179。陳 芃(2008)。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市場發展。能源報導,11,10-12。
陳 芃(2009)。節能而乾淨的移動汽車動力來源與發展限制。能源報導,3,31-34。
陳志堅、黃達海(2007)。飛揚經濟 魅力台灣——能源永續發展,全民節能運動。能源報導,17 -19。
陳彥民(2009)。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傳播科技教材發展之研究-以「相機教學」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8NCUE5037001。陳振源(2005)。未來的綠色能源─燃料電池。科學發展,391,62-65。陳陵援、林修正(2003)。萬事具備,不可欠「東風」─燃料電池中的觸媒。科學發展,370,24-27。黃惠雪(1999)。非正式能源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能源態度之影響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CUE0037023。曾國鴻(1996)。教材發展。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楊志忠、林頌恩、韋文誠(2003)。燃料電池的發展現況。科學發展,367,30-33。
楊鏡堂(2005)。能源、幸福、未來──潛力無窮的再生能源發展。能源報導,7,14-16。
經濟部(2007)。能源科技研究發展白皮書,68-70。
經濟部能源局(2004)。九十三年經濟部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論文專輯-再生能源及能源新利用技術。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85)。節約能源手冊。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97)。推動學校能源教育成果簡介。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98)。能源教育目標與課程內涵之研究計畫。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2002)。國小低年級能源教師冊(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葉淑梅、洪立祥、邢毓(1997)。太陽電池發電系統之應用及市場。太陽能學刊,2(2),2-6。
雷永泉、萬群與石永康(2004)。新能源材料。台北:新文京。
鄭進丁(1997)。學校經營社區化的理念與實施。社教雙月刊,81,46-51。
羅文基(1990)。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書局。
簡茂發(1994)。尖端教學法:教學歷程與策略。台北:教師研習中心研習叢書。
貳、英文部份
Bagdonis,A.S. & Sailisbury,D.F.(1994).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modul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 Technology, 34(4), 26-32.
Bartel,C.R.(1976).Instructional analysis and materials development. Chicago : American Technical Society.
Dick,W.,&Carey,L.(1985). Te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2nd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man.
Educational Test Service.(1976). 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five regional hearings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needs in-school energy education .Washington,D C : Federal Energy Adiministration .
Gaskell,G.,& Eillis,P.(1982). Energy conservation: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ultidisciplinary phenomenon .In. P. Stringer (Ed),Confronting social issues.(p.1).London : Academic.
Heinloth,K.(2002). Energy Technology.Springer-Verlag, Berlin.
James,E.O.,& Robinson,M.,& Powell ,R.R.(1994). Beyond STS :An energy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xt for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5(1),6-14.
Kemp,J.E.(1985).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New York : Harper & Row.
Noll,V.H.,Scannell,D.P.,& Craing,R.C.(1979).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Measurement(4th d.).Boston:Houghton Mifflin.
Nunnally,J.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itchey,R.(1986). Th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bas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 Nichols.
Romiszowski,A.J.(1988).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nd ed.). London :Kogan Page.
Seels,B., & Glasgow, Z.(1990). Exercise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Columbus, Ohio : Merrill.
Shyr, W. J. (2007). A photovoltaic systems laboratory activity plan for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World Trans. on Engng. and Tech. Educ., 6(1), 185-188.
Taba,H.(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Y.:Harcourt, Brace & World.
Taylor, P.H.(1970). How teacher plan their cours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London.
Taylor,P.H.,& Richards,C.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2nd ed.). Windsor, Berkshire:NFER-Nelson Publishing CO.,Ltd.,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