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琴美(2006)。高職商管群「專題製作」教材發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東勳(2006)。高職汽車科學生實習課程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037020。王淑珍(2006)。高中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037062。王詩帆(2009)。國小學童歌唱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王繼正、林清芳(2001)。技專院校專題製作教學問題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3,33-36。王貳瑞(1995)。實務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臺北:華泰。
江文雄(1998)。職業類科課程教學發展趨勢。技職教育雙月刊,45,19-30。朱淑吟(2002)。利用網頁專題製作引導STS專題式教學對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NHLTC646012。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師苑。
李隆盛(2004)。技職體系職校課程規劃。
李章隆(2007)。高職九五課程實施後機械科學生實習科目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037021。李清吟(1995)。臺北工專電機工程科「專題製作」課程規劃與實施。技術學刊,10(3),299-304。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心理。
李佳璋(2008)。成人在職進修之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坤崇(1990)。動機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價值。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刊,3,505-535。呂冠毅(2010)。高中職汽車科學生對機車實習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未出版,彰化。
吳天助(2008)。高職學生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習興趣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037031。吳銘輝(2001)。臺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037006。吳淑絹(2007)。高職生知識信念、學習動機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鳳惠(2009)。雲林地區高職實用技能學程美髮技術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吳廉章(2008)。台北縣私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班,未出版。台北市。吳麗清、郭晉銘、廖年淼(2010)。高職商業群專題製作評量模組之建構。第11屆提昇技職學校經營品質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沈建華、李順富、周春美、黃凱平(2002)。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在技專院校企業管理系實務專題製作課程應用之研究。彰雲嘉地區大專院校2002年研發成果聯合發表會論文集。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沈安如(2005)。高職商業群「專題製作」課程內涵之規劃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YUNT5677019。邱秀雲(2007)。高職進修學校餐飲管理科學生對實習科目學習滿意度及整體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明德(2006)。我國高職資訊科「專題製作」教材發展及其對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TIT0567707。林千慧(2008)。彰化地區高職進修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對英文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CUE5037017。林建輝(2008)。高職電資群教師專題製作課程教學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KNU5036081。林世農(2009)。不同入學管道四技機械類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CNU5037034。林明山(2011)。高職電機與電子群學生對專題製作科目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周虹君(2002)。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周美玲(2008)。高職商經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之現況與發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PUS5677004。周春美、沈健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9—47。
范瑞東(2005)。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學習成效影響的後 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柯淑屏(2003)。高職餐飲管理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SHU05571006。馬永芳(2004)。公務員參加訓練之動機、阻礙因素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學員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黃富順(1996),終身學習理念的意義、源起與發展。台灣教育,551,10-17。黃金益(1998)。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6NCUE1037006。黃國鴻(2000)。以專題製作為主的電腦化學習環境之比較研究:認知取向與情境取向。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8NCUE0231003。黃玉湘(2001)。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CCU00142014。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2NCUE1037012。黃震東(2003)。問題導向式實務專題「化學動力車」之製作探討。修平學報,7,149-152。黃享湧(2004)。高職工業類科重補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2NCUE1037012。黃楚喬(2005)。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037154。
黃雅瑜(2005)。利用多媒體導向專題製作提升職前教師的創造思考能力。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YU0620009。盛啟東(2006)。高中職汽車修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滿
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03701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永福(2008)。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0332014。張志宏(2010)。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教育部技職司(2006)。工業類科課程發展。
教育部技職司(2008)。臺灣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技職司(2008)。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教育部技職司(2008)。提升高中職教師教學品質實施方案。
教育部統計處(2010)。高中職人數統計表。
經濟部能源局(2010)。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計畫。
許書務(1999)。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策略研究:以專科微 電腦應用系統設計專題製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037036。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037065。郭淑惠(1999)。不同團隊組型之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7NCUE0037002。郭永順(2004)。公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2NDHU5331001。陳昭雄(1991)。技術職業教育教學法。台北:三民書局。
陳崇彥(2002)。高職機械類科「機械力學」課程實施創意思考教學之成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1037030。陳加山(2002)。臺北市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對實習科目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TIT00677005。陳碩琳(2002)。目標導向、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高雄學習指導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SYS5007025。陳延旻(2003)。專題製作課程對大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0037020。陳皎眉 (2003)。社會心理學。臺北:東華。
陳明仁(2004)。高職汽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威仲(2005)。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UE5037133。陳秋萍(2005)。綜合高中機械學程與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満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UE5037132。陳政良(2006)。高職設計群教師對九五暫綱課程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素蓮(2006)。都市原住民參與成人學習的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書筆(2006)。合作學習運用在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037044。陳涵青(2007)。淺談學習動機。翰林文教月訊,37,10-14。
陳翰疆(2007)。我國技專校院航空機械系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姿靜(2008)。高中職觀光科教師對「專題製作」課程知覺之探討。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KUAS8720013。陳鎰斌(2008)。高職學校電子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探討。「台北市第9屆中小學及幼稚園教育專業創新及行動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曾春江(2008)。高職餐飲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一所高級餐旅學校為例。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曾璽佳(2008)。指導教師領導行為對高職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全國商科技藝競賽文書處理職種選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溫紫雲(2003)。中投區綜合高中商業管理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NCUE0331008。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2NPTT1576072。廖偉晨(2007)。專題作品庫系統與導入同儕互評機制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政學(2005)。實務專題製作-企業研究研究方法的實踐。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
楊世昌(2005)。台灣北部地區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仁聖(2008)。高職機械科產業導向「專題製作」課程內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CUE5037067。楊文方(2009)。高職實用技能學程電機電子群學生電腦素養與電腦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蔡吉郎(2010)。高職「專題製作」實施機制之研發-以一所農工類科學校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蔡東敏(2003)。職校學生之重要他人影響、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TUST618011。鄭友超、張添洲(199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第八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198─207。
鄭田(1995)。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鄭依佳(2007)。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及教師教學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037072。鄭玉杏(2007)。運用合作學習於高職學生專題製作課程之學習成效及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TNU5037004。劉丙燈(2003)。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1037031。劉靜宜(2003)。高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求助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0331023。劉昭君(2008)。高職商業與管理群「專題製作」教學設計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TIT05677033。賴清國(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103007。賴淑芬(2004)。桃園縣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3NTNU5332051。蔣永勝(2005)。我國工業類科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生涯規劃與技能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CUE5037053。。
盧昆宏(2002)。專題製作與報告撰寫。台北:華泰文化公司。
蕭永和(2008)。技能檢定對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技能學習因素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037040。
蕭錫錡(1995)。高職機械科課程架構之研究。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511-S-018-002-TG)。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1)。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謝忠豪(2002)。利用網頁專題製作引導STS專題式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NHLT646002。謝耀宗(2005)。成人參與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0CCU00142011。魏久貽(2009)。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CUE5037090。韓豐年(1989)。高職學生個人特徵與學習環境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77NTNU2037007。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8NKNU0142001。
謝文欣(2009)。高職工業類科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7NCUE5037096。蘇恆斌(2008)。中部某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貳、英文部份
Atkinson, J. W.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tak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359-372.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67-29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rundage, D., & MacKeracher, D. (1980). Adult Learning Princip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rogram Planning. Toronto, Ontario: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Bandura,A.(1986).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 W. H. Freeman.
Domer, D. E., et al.(1983).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2600)
Deci, E. L.(1997).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4,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
Edwards, D. C. (1999). Motivation & emotion, evolutionary, physiological ,cognitive and social influenc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Gubacs. K.(2004).Project-based learning: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o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75(7), 33-43.
Grant, M. M., & Branch, R. M. (2005).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a middle school:Tracing abilities through the artifacts of learning.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38(1), 65-98.
Giilbahar, Y., & Tinmaz.H(2006).Implemen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8, 309-327.
Herzberg, F., Mausner, B., Peterson, R. O., & Vapwell, D. F. (1957). Job attitudes: 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ittsburgh, Pen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Hsiao, H. C. (1997). The improvement of creativity and
productivity of technical workers through partner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Taipei, Taiwa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ity Development in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Association.
Luehmann,A. L.(2001).Factors affecting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appraisal and adoption of technology-rich project-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ewin, K.(1936)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Mc Graw-Hill.Mangano.
Loudon, D., Della Bitta, A. J.(1993).Consumer behavior: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4th ed.) NY:McGraw-Hill.
Mckeachie, W. J. (1961). Motiv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llege learning. In Jones M. R.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111-142.
Maehr, M. L.,& Archer, J. (1987). Motivation and school achievement. In L.G. Katz (Ed.), Current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85-107).Norwood, NJ: Ablex.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196-209.
Price, J. L. (1972).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ment, D. C. Health and Company.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pp.156 -157.
Polman, J., & Fishman, B. (1995).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ools in the classroom:stud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adop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Petri, H. L.(1986).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 .
Belmont,CA:Wad 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apastergiou, M.(2005).Learning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educational web sites within pre-Service training:a project-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student teachers Learning , Media and Technology, 30(3), 263-273.
Tough, A. M.(1979). Major Learning Efforts: 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 (4). 253-260.
Weiner, B. J. (1985a).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4), 548-573.
Woolfolk, A. E. (199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