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5: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游仁淵
研究生(外文):Ren-Yuan You
論文名稱: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e the intern teacher's working problem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vacational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陳繁興陳繁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rn-Shi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因應方式
外文關鍵詞:internteachersworkingproblemscopingstrateg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3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實習教師的工作困擾以及其面臨困擾時的因應方式,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文獻探討建立調查問卷,並協請專家學者修訂成正式問卷後,根據此進行調查。研究對象針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修畢教育學程並曾至高職進行教育實習的實習教師進行調,有效樣本共計有183份,有效回收率83%。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問卷」。所得資料以S P S S 統計軟體進行信度分析、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果,高職實習教師的工作困擾以「生涯發展困擾」最為嚴重;面臨工作困擾之時最常採用的因應方式為「外在改變-積極行動」。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實習教師對於工作困擾的感受,除了年齡與實習任教科別外,其餘皆有感到明顯的工作困擾情形。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實習教師對於工作困擾的因應方式上,除了年齡與實習任教科別外,其餘皆達顯著差異。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的相關程度上,除了生涯發展以外,其餘的工作困擾皆與因應方式達顯著的相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intern teachers’ working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t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working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aims, the use of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vised by experts into a formal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tudy sample is intern teacher from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 total of 22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183 were collected. The rate of return was 83%. The data acquired was analyzed by Cronbach’s α,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tion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were reached: The intern teacher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serious working problems is career development. The most of coping strategies is external change-positive action. The intern teacher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working problems, the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 the nature of school feels serious working problems. The intern teacher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working problems, the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 the nature of school used the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The intern teacher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working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addition to career development.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實習教師之制度現況 15
  第二節 工作困擾之定義與內涵 24
  第三節 因應方式定義與內涵 32
  第四節 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5
  第六節 信度分析 57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統計 61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62
  第二節 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情形之
      分析 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
      應策略差異情形之分析 66
  第四節 高職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相關
     分析 7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5
壹、中文部分 105
貳、英文部分 111
附錄 115

圖次
 圖2-1 因應過程模式 39
 圖3-1 研究架構圖 46
 圖3-2 問卷編製流程圖 49

表次
 表2-1 舊制與新制師資培育法之比較 19
 表3-1 內容效度專家名單 53
 表3-2 工作困擾各層面Cronbach's α 係數摘要表 58
 表3-2 工作困擾各層面Cronbach's α 係數摘要表(續) 59
 表3-3 因應方式各層面Cronbach's α 係數摘要表 60
 表4-1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 63
 表4-2 整體工作困擾量表之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65
 表4-3 整體因應方式量表之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66
 表4-4 不同性別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t考驗摘要表 67
 表4-5 不同年齡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t考驗摘要表 68
 表4-6 不同教育背景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t考驗摘要表 69
 表4-7 不同實習學校性質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t考驗摘要
     表 70
 表4-8 不同任教科別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72
 表4-9 不同性別之高職實習教師在工作困擾因應方式之t 考驗摘
     要表 73
 表4-10 不同年齡之高職實習教師在工作困擾因應方式之t考驗摘
     要表 74
 表4-11 不同年齡之高職實習教師在工作困擾因應方式之t考驗摘
     要表 75
 表4-12 不同實習學校性職之高職實習教師在工作困擾因應方式之
     t考驗摘要表 76
 表4-13 不同任教科別高職實習教師對工作困擾之因應方式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14 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相關分析摘要表 81

丁志權(2002)。教育經費分配與管理。載於高雄師大教育系主編,王教授家通博士榮退學術研會論文集(頁9-28)。高雄:編者。
王秋絨、歐用生、湯維玲、楊深坑(1994)。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1-15。
王素芸(2004)。從教科書編審制度變遷看台灣教育改革。國立編譯館館刊,32(2),4-13。
白青平(2000)。台北縣市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江文雄、徐昊杲(1994)。我國師範大學教育實習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16-36。
吳武典(2005)。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136,28-42。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李春芳(1992)。協同教學法。中等教育,43(3),54-59。
李逢堅(2000)。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生傳(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生傳(1990)。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段秀玲(2002)。壓力管理。台北:楷達。
徐顥恩(2004)。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季刊,30,113-132。
郭秋勳(1997)。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陳吉雄(2004)。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奎憙(1995)。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美玉(2003)。教學實習模式中實習教師的角色與任務。載於李咏吟(主編),新教育實習手冊(頁33-62)。台北:心理。
詹玉瑛(2004)。觀光旅館業女性主管工作困境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劉曜睿(2004)。導入階段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遭遇之問題與問題因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方式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241-262。
蔡炳坤(2002)。我國師資培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現代教育論壇,6,318-332。
蔡窈靜(2001)。國民小學教育實習課程現況之調查(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張民杰(2008)。實習老師不是真正的老師?從案例分析實習生的班級經營策略,中等教育,59(3),104-443。
林一鳳(2002)。幼稚園實習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彥佑(1999)。大學生因應方式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林為慧(2005)。國民小學半年制實習教師情緒困擾與情緒調適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洪秋瑋(2004)。國小實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與實習輔導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孫敏芝(1999)。實習教師社會化歷程中學校情境因素探討。國教天地,133,20-30。
徐秋榮(2006)。中學實習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對因應方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康杏如(2006)。具心理困擾之實習教師的生活經驗探究-以三位修畢教育實習者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碧蘭(2001)。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許喆函(200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易芬(2008)。國小實習教師之實習經驗與對師資培育課程之建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8,1-37。
陳奎憙(1995)。實習教師輔導制度檢討與落實。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68-72。
陳美玉(2003)。教學實習模式中實習教師的角色與任務。載於李咏吟(主編),新教育實習手冊(頁33-62)。台北:心理。
陳惠君(2002)。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輔導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曾錦泉(2003)。國立中學組織變革與校長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游自達(1987)。國中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臺北:心理。
黃昱嘉(2004)。國小實習教師實習困擾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楊百世(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職前教育與教育實習成效之評估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1994)。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台北:師大。
劉玉華(2004)。以全人教育觀來看大學生壓力源及壓力因應之模式。實踐通識論叢,2,65-82。
劉金松(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歐慧敏(2002)。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宜綾(2007)。新制半年幼稚園實習教師實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素美(2003)。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鄭采惠(2006)。新制實習制度下幼稚園實習教師實習現況及困擾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鄧柑謀(1994)。壓力因應之意義、理論及其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40,45-51。
盧富美(1992)。談合作學習及其教學流程。教師之友,33(4),38。
賴清標(2002)。教育實習。台北:五南。
薛梨真(1994)。國民中小學實習教師任教狀況與實習輔導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師資培育法(1994年1月31日)。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1995年11月16日)。
高級中等學校以下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1998年10月28日)。
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2003年8月11日)。。
教育部(2005年9月7日)。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教育實習作業原則。
師資培育法(2005年12月28日)。
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落實教育實習輔導工作實施要點(2009年7月28日)。
Aldwin, C. M. & Revenson, T. A. (1987). Does coping help?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2), 337-348.
and Research Education,13(1),18-31.
Arikewuyo, M. O. (2004). Stre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Nigeria. Educational Research, 46(2), 195-205.
Beasley, M. Thompson. T. & Davidson, J. (2003). Resilience in response to life stress: the effects of coping style and cognitive hard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1), 77-95.
Bellings, A. G. & Mos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Bruder-Mattson, S. F. & Hovanitz, C. A. (1990). Coping and attributional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6, 557-565.
Burns,V. E., Carroll, D., Ring, C., Harrison, L. K., & Drayson, M. (2002). Stress, coping, and hepatitis B antibody statu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4, 287-293.
Chaplain. (1995).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A study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Educational psycholog, 15(4),p473-489。
Elliott, J. (1993). Three perspectives on coherence and continu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J. Elliott(4th ed.), Reconstructio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development. London:The Falmer Press.
Evans, W., & Kelly, B. (2002). Pre-registration diploma student nurses stress and coping measures. Nurse Education Today, 24(6), 473-482.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ne,R. J.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5),992-1103.
Ganser, T. (1996). The cooperating teacher role. The Teacher Educator,31(4),283-291.
Kwan, T. & Lopez-Real, F. (2005).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3, 13-21.
Kyriacou, C. & Stephens, P. (1999).Student teacher’concerns during
teacher practice. Evaluation
Lazarus, R. S.,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Leach, D. J. (1984).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17(2), 157-171.
Phelps, S. B., & Jarvis, P. A. (1993). Coping in adolescenc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to assessing cop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3(3), 359-371.
Piekarska, A. (2000). School stress, teachers’ abusive behaviors, and children’s coping strategi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4(11), 1443-1449.
Thoits, P. A. (1995). Stress,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process. where are we?what next?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6, 53-79.
Weinstein,C.S.(1998). Preservice teachers’expectations about the first year of teachring.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1),31-4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秋絨、歐用生、湯維玲、楊深坑(1994)。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1-15。
2. 王素芸(2004)。從教科書編審制度變遷看台灣教育改革。國立編譯館館刊,32(2),4-13。
3. 江文雄、徐昊杲(1994)。我國師範大學教育實習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16-36。
4. 吳武典(2005)。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136,28-42。
5.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6. 李春芳(1992)。協同教學法。中等教育,43(3),54-59。
7.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季刊,30,113-132。
8.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方式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241-262。
9. 張民杰(2008)。實習老師不是真正的老師?從案例分析實習生的班級經營策略,中等教育,59(3),104-443。
10. 陳易芬(2008)。國小實習教師之實習經驗與對師資培育課程之建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8,1-37。
11. 陳奎憙(1995)。實習教師輔導制度檢討與落實。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68-72。
12. 游自達(1987)。國中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13. 劉玉華(2004)。以全人教育觀來看大學生壓力源及壓力因應之模式。實踐通識論叢,2,65-82。
14. 鄧柑謀(1994)。壓力因應之意義、理論及其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40,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