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瑋樺(2001)。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障礙學童加法文字題解題歷程與補救教學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瑞慶 (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分數加減法問題的解題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左太政(2004)。談國中數學試題的編製原則。取自:http://test.sjjh.tyc.edu.tw/classweb/UploadDocument/361_%BD%CD%B0%EA%A4%A4%BC%C6%BE%C7%A9R%C3D%AD%EC%ABh.ppt
余民寧(1991)。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一)--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研習資訊,8(6),13-18。余民寧(1992)。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二)--基本概念和假設。研習資訊,9(1),5-9。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
台北:心理。
余民寧(2002)。基本能力指標的建立與轉換。教育研究月刊,96,
11-16。
余民寧(2003)。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中國測驗學會主編:心理測驗的發展與應用(23-62頁)。台北:心理。
呂溪木(1985)。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13-19。李奉儒、詹家惠(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01,頁60-71。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林妙香(2001)。入學測驗簡易化之目標與實際:以北區高中入學測驗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2),135-147。林妙香(2006)。國中二次基測成績等化程序之探研。93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 93-2511-S-001-001(2))。
林原宏、何欣玫(2004)。 因數與倍數之解題溝通能力測驗編製及其實證探究。測驗統計年刊,13,171-208。
林柏嘉(2009)。兩種改善四邊形辨識迷思的教學策略研究-以國中七年級學生為對象。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寶蓮(2004)。「展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之五-基本學力測驗與多元入學。中等教育,55(1),196-212。
姜善鑫(1998)。國民中學地理科教學迷思概念之探討-以地圖比例尺為例。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7-170。
涂金堂(2003)。認知診斷評量的探究。南師學報,37(2),67-97。梁勇能(1999)。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二學生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茂森(2003年9月8日)。還原國中基本學力面貌。2003年9月8日,聯合報,B15版。
黃財尉(2004,8 月)。內外注意係數指標發展之研究(I)。國科會研究成果報告(NSC 92-2511-S-415-006)。
黃財尉(2005)。內外注意係數指標決斷值得建立與檢視。嘉義市:濤石文化。
黃財尉(2005)。內外注意係數異常作答偵測力之比較研究 。(94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4-2511-S-415-002) 。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財尉(2008)。不同資料結構下異常作答指標決斷值的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0(1),1-16。黃財尉(2010)。內外注意係數異常作答診斷空間的建立與探討。測驗學刊(付梓中)。
陳鉪逸(1996)。我國國小高年級教師面積教材知識之研究。中師數理學報,1,91-206。
陳英貴(2007)。國中三年級學生一次不等式解題策略及錯誤類型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基測新量尺墊高20分 高分群排序生變(2007年11月28日)。中央日報網路報。2007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0225321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0)。飛揚。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2)。飛揚。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8,11 月)。飛揚第54 期。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教育部(200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技專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全國各研究所考試等考試相關問題檢討與規劃」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郭汾派(1991):國中生文字符號運算的錯誤類型。數學科教學輔導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正仁(2001)。高雄市國二生多項式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論文葉俊谷、楊德清、黃財尉(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數常識異常作答的探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4,58-77。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7, 175-200。楊思偉(2000)。談基本能力與基本學力。研習資訊,17(6),16-24。
楊思偉(2002)。基本能力指標的建構與落實。教育研究月刊,96,17-22。
鄭麗玉(1998)。教學評量的改革。教師之友,40(1),23-33。賴麗蓉(2000)。關於「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6 年10 月4 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盧玲穎(2004)。破除考試迷思大人一定要知道的事。人本教育札記,186, 42-44。盧志明、黃財尉、方將任(2007)。Guttman型異常作答指標偵測力之比較。測驗學刊,54(1),147-174。盧志明、黃財尉(2010)。內外注意係數指標虛擬排序程式(Visual Basic 6.0)。未出版程式。
廖萬清(2002)。影響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楊榮達(2006)。國中一年級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解題策略及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秉恆、黃天佑(2005)。直覺法則對兒童數學概念影響之研究。南大學報,39(1),91∼110。謝孟珊(2000)。以不同符號表徵未知數對國二學生解方程式表現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天民(1992)。高雄地區國一學生整數與分數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善榜(2000)。國中數學資優生尺規作圖表現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碩士論文。
謝貞秀 (2001)。國小中年級學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韓國棟(2008年9月12日)。高分群減輕壓力、低分群增成就感。中時電子報。2008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0225321
鐘聖校(1994):不同教學法對錯誤概念修正的影響。臺北師院學報,7,169-204。
二、外文部分
D’Costa, A. (1993b, April). The validity of the W, B and Sato Caution index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Objective Measurement Conference,Atlanta, GA.
Huang, T.W. (2002). The power of the Beyond-Ability-Surprise Index and theWithin-Ability-Concern Index for detecting person/item aberrances: A Monte Carlo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te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Huang, T. W. (2004,August). Establishing interpretive cutoffs for the Beyond-Ability-Surprise index and the Within-Ability-Concern index in detecting person /item aberrances: A Monte Carlo study, 1, XXV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
Huang, T. W. (2005). A study of establishing and examining the cutoffs of the Within-Ability-Concern Index and the Beyond-Ability-Surprise Index. Chiayi, Taiwan: Waterstone. (inChinese)
Huang, T. W. (2006). Aberrant response diagnoses by the Beyond-Ability-Surprise index(B*) and the Within-Ability-Concern index (W*). Proceedings of 2006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pp.2853-2865). Honolulu, Hawaii.
Huang, T. W. (2010). Combining aberrance indices with Polya’ s problem-solving process to develop computerized adaptive diagnostic testing for fractional word problems—continuing studies.(審查中)
Meijer, R. R. (1996). Person-fit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9(1), 3-8.
Mislevy, R. J. (1993). Foundations of a new test theory. In N. Frederiksen, R. J. Mislevy, I. I. Bejar.(eds.), Test theory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andersee, J. H., Mintzes, J. J., & Novak, J. D.(1994).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 D. L. Gabel(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NY:Macmillan.
Maurer, S.B.(1987). New Knowledge about Errors and new Biews about Learners: What They Mean to Educations and More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Know. In A.H. Schoenfeld(Ed.), Cognitiv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65-187.
Meijer, R. R., & Sijtsma, K. (1995). Dection of aberrant item score pattern: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8,261-272.
Meijer, R. R., & Sijtsma, K. (1999).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fit of item score pattern on a test. (Research Report No. 99-01).Enschede,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Twente, 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tsuoka, K. K. (1983). Rule space: An approach for dealing with misconceptions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 345-354.
Goldsmith, T. E., Johnson, P. J., & Acton, H. W. (1991). Assess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