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01: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溫文君
論文名稱:高職生使用社群網站Facebook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草屯商工進修學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Behavior Studies for Facebook Users of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A case study on National Tsao-Tun Commerc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Continuing Education School
指導教授:蕭如淵蕭如淵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社群網站網路社群虛擬社群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societynetwork societyvirtual socie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15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與分析高職生使用社群網站Facebook的行為,及探究不同背景(性別、年級、科別、學業成績、兼職狀況)之高職生,在社群網站Facebook 使用行為上有無顯著差異,最後則歸納統計研究結果提出建議。研究方式採用線上問卷之作答方式,研究工具為自編的「高職生使用者社群網站Facebook 行為之問卷調查」,並且利用Moodle線上問卷回饋機制施測。獲得有效問卷 593 份並將調查所得之資料以百分比、次數分配與卡方檢定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與呈現。研究結果發現,Facebook 使用者:在性別上以男性居多,年級上則較集中在二年級,科別則以「商業經營科」的學生所佔比例較多,學業成績多是平均60-70之間,每日上網時間約為3.75小時;有六成一的受測者已有 Facebook 使用經驗,Facebook的使用誘因主要為課餘打發時間;最常使用的功能為「玩遊戲」;六成四以上使用者認為使用Facebook在「人際關係與互動」上具正面影響,在「課業學習」則有負面影響;五成的Facebook使用者「每天使用」。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在使用社群網站Facebook上的行為是有所差異,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使用真實姓名趨勢上則無顯著差異。在背景變項中性別為造成使用行為差異最多的項目,其次依序為科別及兼職狀況,不同的年級及學業成績學生則在使用行為上無明顯不同。
最後,依據本研究所得結果及未來研究參考方向,提出使用者可善用社群網站上提供的功能增進人際互動與訊息交流、教師與學生可活用社群網站於專業或生活領域,以及擴展研究範圍至其他教育層級等建議。

In this study, behavior mod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nline community Facebook were explored whether students’ various backgrounds such as gender, grade, specialty,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art-time status, might lea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sing Facebook. Based on the explored results, a conclusion was summarized in the end of the book chapter.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Behavior Survey on Their Using Facebook, was employ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havior modes and the students' backgroun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to collect the answers and information by the Moodle feedback online system. There 593 copies of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were obtained, and then percentage, frequency,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adopted to examine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chi-square examination, the facebook users are almost male with second graders and majoring in business. Besides, these facebook users spend 3.75 hours online per day and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ranged from 60 to 70. 1/6 of testees with experience of using Facebook kill surplus time in the added online game. However, more than 64% Facebook users believe tha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Facebook on their lives is none or slight. In addition, they believe that Facebook has positive effect on human relationship and negative effe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ere are 50% Facebook users were “every day” user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background difference definitely affects users’ behaviors. However, Facebook users with real user name did not perform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 backgrounds. Among all of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was the most crucial part in the influence of users’ behaviors. Majors and part-time status were followed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made no difference.
In the end, that online community was suggested for wisely used to improve human relationship and spread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online community may be also applied to education-related fields, sinc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use the online community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and living area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虛擬社群與網站的定義與發展 7
第二節、Facebook的起源與發展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研究步驟與流程 21
第二節、研究架構與方法 23
第三節、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2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統計 31
第一節、敘述統計 32
第二節、相異背景變項之使用者 在「使用Facebook行為」上的差異 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研究結論 73
第二節、研究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一、 中文文獻 82
二、 英文文獻 84
附錄 高職生使用者社群網站FACEBOOK 行為之問卷調查 85


圖目錄
圖2- 1 重要的網路社群成立時間圖 10
圖2- 2美國SNS 使用比率成長圖 10
圖2- 3各網路類別使用時間比例 11
圖2- 4 2009年網友票選十大網路事件 12
圖2- 5 2009年1-11月入口網站及社群網站網友造訪時間(分鐘) 13
圖2- 6各社群網站登入次數時間 14
圖3- 1研究流程圖 22
圖3- 2研究架構圖 23
圖4- 1使用Facebook比率統計圖 34
圖4- 2 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習慣統計圖 37




表目錄
表2- 1 2009年網站類型平均到達率 12
表3- 1使用者基本資料調查表 25
表3- 2 Facebook使用行為調查表 26
表4- 1具有Facebook 使用經驗人數統計表 31
表4- 2未具有Facebook 使用經驗人數統計表 31
表4- 3性別統計表 32
表4- 4年級統計表 33
表4- 5科別統計表 33
表4- 6 兼職與否統計表 33
表4- 7 學業成績統計表 33
表4- 8 Facebook主要使用原因統計表 35
表4- 9 Facebook主要使用功能統計表 35
表4- 10 Facebook上使用姓名習慣統計表 36
表4- 11 Facebook影響程度統計表 37
表4- 12 Facebook進階影響統計表 38
表4- 13 Facebook中與朋友互動方式統計表 39
表4- 14使用Facebook頻率統計表 40
表4- 15不同性別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41
表4- 16 不同年級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42
表4- 17不同科別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43
表4- 18不同學業平均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45
表4- 19不同兼職狀況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46
表4- 20不同性別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用途之差異統計表 47
表4- 21不同年級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的用途之差異統計表 48
表4- 22不同科別用者在使用Facebook用途之差異統計表 49
表4- 23不同學業平均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用途之差異統計表 51
表4- 24不同兼職狀況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53
表4- 25不同性別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之趨勢統計表 54
表4- 26不同年級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之趨勢統計表 55
表4- 27不同科別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之趨勢統計表 56
表4- 28不同學業成績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之趨勢統計表 57
表4- 29不同兼職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真實姓名之趨勢統計表 58
表4- 30不同性別之使用者在Facebook對生活影響程度之差異統計表 59
表4- 31不同年級之使用者在Facebook對生活影響程度之差異統計表 59
表4- 32不同科別之使用者在Facebook對生活影響程度之差異統計表 60
表4- 33不同學業成績之使用者在Facebook對生活影響程度之差異統計表 61
表4- 34不同兼職狀況之使用者在Facebook對生活影響程度之差異統計表 62
表4- 35不同性別之使用者在Facebook經營人際關係方式之差異統計表 63
表4- 36不同年級別之使用者在Facebook經營人際關係方式之差異統計表 64
表4- 37不同年級別之使用者在Facebook經營人際關係方式之差異統計表 65
表4- 38不同學業成績之使用者在Facebook經營人際關係方式之差異統計表66
表4- 39不同兼職狀況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誘因之差異統計表 67
表4- 40不同性別之使用者使用Facebook頻率之差異統計表 68
表4- 41不同年級別之使用者使用Facebook頻率之差異統計表 69
表4- 42不同科別之使用者使用Facebook頻率之差異統計表 70
表4- 43不同學業成績之使用者使用Facebook頻率之差異統計表 71
表4- 44 不同兼職狀況之使用者使用Facebook頻率之差異統計表 72
表5- 1不同背景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行為之差異統計表 79


一、 中文文獻
BloggerAds(2009年10月30日)。Facebook轉型[流行文化]不用就落伍啦。上網日期:2010.05.22,檢自: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BloggerAds(2009年12月20日)。Facebook社交行為調查。上網日期:2010.05.22,檢自: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BloggerAds(2010年2月12)。Facebook臉書分享傳播力蓄勢待發。上網日期:2010.06.07,檢自: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32
Facebook官網,上網日期:2009.10.07,檢自http://zh-tw.Facebook.com/。
Hagel III, John & Armstrong, Arthur G. (1997),網路商機(朱道凱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Mr.6(2009.07.13)。Facebook台灣上星期爆增8.8萬使用者,下個月即將突破100萬!。上網日期:2009.10.07,檢自:http://mr6.cc/?p=3310
Question線上調查網,2010,用小遊戲建網絡 Facebook如何稱霸?。上網日期:2010.06.07,檢自
http://www.rctj.tw/front/bin/partprint.phtml?Part=news427&Category=0&Style=3
Tim O`Reilly(2006)。什麼是Web 2.0 。上網日期:2009.10.07,檢自http://www.itmag.org.tw/magazine/article_single_138.htm
王俊程(1999)。從網路社群中學習。終身學習,19,23-28。
行政院研考會(2009)。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
呂孟蘋(2008)。台灣網路社群系統行動化發展之市場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程
林希展、盧諭緯(2006),15分鐘搞懂Web 2.0特刊,數位時代,巨思文化
林伯峰(2007)。Web2.0 應用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動腦BRAIN(2009)。Facebook的社群遊戲讓人潮變錢潮?。上網日期:2009.12.07,檢自:http://cubychu.pixnet.net/blog/post/25792814。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09.17)。ARO網路測量研究。上網日期:2009.11.07,檢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17_09.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9.17)。開心農場是最多台灣網友使用的Facebook應用程式。上網日期:2009.12.07,檢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17_09.html

痞客邦(2010.03.28日)。Facebook首頁介紹。上網日期:2010.06.07,檢自:http://cire.pixnet.net/blog/post/26972342
董福興(2009.10.19)。Facebook、微網誌,網路使用大調查結果公開 檢自: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1347
資策會(FIND) (2009.10.9)。青少年及中年男性是Facebook成長率較高的兩大族群。上網日期:2009.12.3,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610.
資策會(FIND) (2009.7.27)。網路廣告惹惱了美國民眾。上網日期:2009.11.30,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547.
資策會(FIND) (2009.8.19)。半數以上美國社群網站使用者每日登入瀏覽。上網日期:2009.10.07,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563.
資策會(FIND) (2009.8.26)。Universal McCann:三分之二的網友都在社交網路上。上網日期:2009.11.3,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568.
資策會FIND網站(2009.10.27)。社群類別網站黏度高於入口網站,網友每天花15分鐘Facebook。上網日期:2009.11.23, 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board&id=1076
維基百科(2009)。Facebook。上網日期:2009.10.07,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數位時代(2009)。Facebook會員數超越三億大關 全力衝刺營收。上網日期:2009.11.07,檢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386。
數位資訊(2009.10.04)。Facebook夯爆! 新型態社群平臺數點現象。上網日期:2010.02.07,檢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15437
蔡繼正(2007)。社會網路服務網站的利益—以Facebook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鄭勝雄(2008)。高中生使用Blog 行為之研究-以宜蘭高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盧俊成(1998)。網際網路的典範轉移暨網路市場與新經營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之盈 (2010)。Facebook行銷學崛起,數位時代,188:102-105。

二、 英文文獻
Alexa the web information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www.alexa.com/.
Braddlee. (1993). Virtual Communities: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ies of Associ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doctorial dissertation.
Dyson, E., 1997, Release 2.0: A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Facebook,http://Facebook.com
O'Reilly, Tim(2005), What is web 2.0,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