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孔秀麗(民97)。國小學童對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白青平(民89)。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東墀(民90)。融合教育的理念的變流與困境。特教園丁,16(4),56-60。
吳武典(民94)。融合教育廻響與檢討。教育研究月刊,136,28-42。
吳淑美(民93)。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欣儒(民89)。國中生活科技初任教師教學困擾與解決途徑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上真(民88)。融合教育問與答。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迎千禧談特教,191-207。
林生傳(民79)。實習教師困擾與輔導之研究。國科會專題報導,NSC79-0301-H017-02。
林坤燦(民90)。資源教室經營理論與實務。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印行。
林坤燦(民91)。九年一貫課程革新對國民中小學不同安置型態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之影響。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九十學年師生論文發表會。
林貴美(民90)。融合教育政策與實際。融合教育學術論文集,11-36。
洪榮照(民91)。撰寫個別化教育計畫之建議。特殊教育論文集,特殊教育叢書9103輯,129-13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08)。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香港:教育局。
紐文英(民97a)。建構生態的融合教育支持模式。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31-56。
紐文英(民97b)。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秦麗花(民90)。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
張通信(民95)。國小普通班學生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嘉文(民97)。融合在教育脈絡中的定義與爭論-以台灣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57-86。
許朝信(民87)。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麗如(民93)。特殊教育論題與趨勢。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婍月、陳信帆(民94)。智能障礙者融合教育的實行:以光仁小學啟智班為例。身心障礙研究,3(4),246-255。陳宜伶(民95)。學前融合班普教師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融入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秋伶(民99)。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教學困擾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郭世育(民91)。高職特殊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訓呈(民99)。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在融合教育實施下的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瑛琦(民91)。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菁芬(民94)。高職(中)工業類科教師教學困擾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溫惠君(民90)。融合教育指標及其特殊教育績效之探討-以智障礙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明富(民88)。從融合教育趨勢探討其對普通教育的啟發。菁莪季刊,10(4),36-43。劉博允(民89)。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麗月(民88)。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1-4。
盧富美(民81)。結業身分不同之國小教師實習現況與困擾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案研究(0103H-81A-F-129)。
譚光鼎、鄭文鵬(民96)。特殊學生與多元文化教育。中等教育,54(4),8-31。二、英文部份
Centre for Studies on Inclusive Education. (2008). What is inclusion? Retrieved June 13,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sie.org.uk/inclusion/what.shtml
Doyle, L. (2003). Inclusion: The Unifying Thread for Fragmented Metaph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Forlin, C. (2001). Inclusion: Identifying potential stressors for regular class. Educational Research, 43(2), 235-245。
Giangreco, M. F., Cloninger, C. J., & Iverson, V.S. (1988). Choosing outcomes and accommodations for children: A guide to educational planing g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2th ed).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Hittie, M. M. & Peterson, J. M. (2003). Inclusive Teaching: Creating Effective Schools 26 For All Learners.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Idol, L. (2006). Toward Inclusion of Special Eight School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7(2), 77-94.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and Inclusion (NCERI) (1994). 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5606).
Scrugges, T. e., & Mastropieri, M. A. (1995). What makes special education special? Evalucating inclusion education programs with the PASS variables. The Journal Special Education, 29(2), 224-233.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2000). Evaluation Educational Inclusion: Guidance for Inspectors and Schools, 235(4), 1-20.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