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繁興、吳建鋒、沈永祺、周旻慧(2006)。高職動力機械群教師對實施95新課程壓力感受與因應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彰化地區為例。工業教育與技術學刊,第三十期。[2]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指導委員會,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總綱小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動力機械群課程綱要發展小組(2009)。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動力機械群。台北市:教育部。
[3]郭興家(2009)。機電整合。臺北縣 :全華圖書。
[4]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臺北市:五南。
[5]歐用生(1985)。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6]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臺北市:白雲霞出版。
[7]陳美如,郭昭佑(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臺北市:五南。
[8]陳伯璋,許添明(2002)。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9]陳以撒(2008)。機電整合。臺北縣土城市:全華圖書。
[10]傅瑞塞Fraser, Charles;廖國清,蕭志清,陳曦照譯(1949)。機電整合。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全華發行。
[11]江文雄, 王義智(2004)。兩岸技職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12]張世波,廖本全,邱昭益(2008)。丙級機電整合技術士檢定術科解析。臺北縣土城市:全華圖書。
[13]嘉義高工課程發展小組(2009)。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總體課程計畫書。未出版:嘉義市。
[14]康自立、蕭錫錡(1993)。我國師範院校培育機電整合師資核心課程規劃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大。
[15]陳雙源 (1995)。機電整合導論教材大綱。臺北市:國立台北技術學院機械系。
[16]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1)。汽車修護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
[17]陳東欽(2002)。我國高職汽車科專業技能項目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18]吳貝克(2001)。技能檢定學科測驗對高職汽車科學生專業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19]戴永鏗(2003)。高職汽車科「汽車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20]黃金山(2002)。高職汽車科學生專業實習學習動機及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21]王東勳(2007)。高職汽車科學生實習課程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22]張志銨(2002)。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23]沈慶陽(2006)。職業學校本位課程實習教材發展之研究─以機電整合實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24]王振裕(2006)。職業學校本位課程規劃之研究─以機電整合實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25]陳瑞洲(2003)。我國高中職汽車科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實習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