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以下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1.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自刊,1993年9月,第14版。
2.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自刊,2009年9月,再版。
3.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自刊,2010年3月,第1版。
4.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永然文化出版,1997年5月,再版。
5.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0月,第1版。
6.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第2版。
7.史尚寬,債法總論,自刊,1990年8月,第1版。
8.史尚寬,債法各論,自刊,1950年11月,第1版。
9.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2005年9月,第2版。
10.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寰瀛法律事務所,2006年2月,第1版。
11.古嘉諄、陳希佳、陳秋華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寰瀛法律事務所,2007年7月,第1版。
12.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刊,2010年10月,增訂第11版。
13.吳光明,仲裁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2004年11月,第1版。
14.古嘉諄、吳詩敏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寰瀛法律事務所,2008年9月,第1版。
15.何孝元,誠實信用原則與衡平法,自刊,1992年10月,再版。
16.巫啟后,統包概說,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第1版。
17.林誠二,民法總則(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第3版。
18.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第1版。
19.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第1版。
20.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第1版。
21.林家祺,政府採購法之救濟程序,自刊,2002年3月,第1版。
22.林鴻銘,政府採購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第10版。
23.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自刊,2000年9月,新訂1版。
24.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自刊,2001年2月,新訂1版。
25.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自刊,2008年8月,第1版。
26.孫森炎,民法債編總論(上),自刊,2010年5月,修訂版。
27.孫森炎,民法債編總論(下),自刊,2010年3月,修訂版。
28.陳煥文,仲裁法逐條釋義,崗華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增定再版。
29.陳榮宗,破產法,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增訂再版。
30.陳計男,破產法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修訂第3版。
31.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第1版。
32.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第1版。
33.陳自強,無因債權契約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第1版。
34.張登科,強制執行法,自刊,2007年9月,修訂版。
35.張德周,契約與規範,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第8版。
36.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自刊,2009年8月,第6版。
37.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刊,2006年11月,第3版。
38.黃立主編、楊芳賢等合著,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2月,第1版。
39.黃鈺華主編,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第3版。
40.趙文伋、徐立、朱曦合譯,德國民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第1版。
41.楊楨,英美契約法論,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第4版。
42.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自刊,2007年9月,第13版。
43.楊崇森等合著,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9年6月,第3版。
44.潘秀菊,政府採購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1版,2009年8月。
45.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第6版。
46.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第1版。
47.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第1版。
48.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6月,第2版。
49.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第15版。
50.賴來焜,強制執行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第1版。
51.賴來焜,強制執行法各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4月,第1版。
52.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自刊,2010年5月,第5版。
53.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學會,2010年2月,第2版。
54.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下),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學會,2010年2月,第2版。
二、期刊論文
1.王伯琦,論概念法學,社會科學論叢,第10輯,1960年7月。2.王文宇,從資產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九十年台上字第一四三八號判決,財經法學,第53卷第10期,2002年10月。3.尹章華,論契約權利義務與第三人之法理關係,法學叢刊,第143期,1991年7月。4.李家慶,工程招標、投標、決標與契約之訂立,營建知訊,第163 期,1996 年8 月。
5.李家慶,論工程之監督付款,營建知訊,第206期,2000年3月。6.李家慶,論工程契約之終止與解除,營建知訊,第229期,2002年2月。7.李金松,工程款債權的讓與及債權人的強制執行,營造天下,第123期,2006年3月。8.余文恭,追求正義的工程契約 起而行—從德國法學方法理論的變遷談起,營建知訊,第275期,2005年12月。9.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10.吳家慶,概念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警學叢刊,第29卷第1期,1998年7月。11.吳英亮、李金松,論債權讓與與監督付款,臺灣公路工程,第32卷第10期,2006年4月。
12.吳濟華、何柏正、黃元璋,臺灣地區營造業營運績效與經營策略,建築學報,第64期,2008年6月。13.吳信穎,論禁反言原則在我國民事實務上之適用,全國律師,第10卷第2期,2006年2月。14.呂欽文,公共工程品質的十大殺手,營建知訊,第284期,2006年9月。15.林誠二,工程實務中監督付款協議之法律性質,台灣法學雜誌,第109期,2008年8月。16.林誠二,將來債權讓與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57期,2007年7月。17.林誠二,債權讓與通知之時點—簡評最高法院九七年台上字第一二一三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20期,2009年1月。18.林誠二,債權讓與中隨同移轉之從屬權利範圍—簡評最高法院九七年台上字第七九三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15期,2008年11月。19.林誠二,契約約定付款條件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70期,2008年8月。
20.林誠二,期待利益之保護,月旦法學教室,第77期,2009年3月。21.林發立,最高法院對於將來債權讓與通知之見解對於金融實務之影響,萬國法律,第171期,2010年6月。
22.林明鏘,ETC判決與公益原則-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23.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工程合約之定義、在我國法律上之定性、種類特性,萬國法律雜誌,第81期,1995 年6月。
24.邱聰智,法學方法論之課題-法學方法導論之一,輔仁法學,第13期,1994年6月。25.姚志明,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之成立—以營建工程之招標、決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26.范光群,仲裁契約之效力是否及於代位權人、契約承擔人、債權受讓人及債務承擔人,萬國法律雙月刊,第89期,1996年10月。27.陳煥文,工程款估驗計價請求權之法律性質及時效問題,司法週刊,第840期第3版,1997年8月。28.陳榮傳,國際私法上的一般債權讓與問題,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1995年3月。29.陳榮傳,條件成否未定前的期待權,月旦法學教室,第67期,2008年5月。30.陳聰富,誠信原則的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2008年8月。31.陳聰富,工程承攬契約之成立、解除與終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期,1999年8月。32.陳建宇,「監督付款」—形式上的轉包,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33.陳建宇,試析政府採購法規範下「分包」與「轉包之禁止」,營造天下,第43期,1999年7月。34.陳純敬,工程款債權讓與效力釋疑,營建知訊,第252期,2004年1月。35.陳雪紅、黃家瑤,臺灣營造業發展歷程之回顧,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36.張南薰,公共工程中監督付款之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27期,2003年2月。37.張武訓、王怡仁、許慶珩,業主代償第三人債權之實務探討—以台北捷運某軌道標為例,捷運技術半年刊,第26期,2002年2月。38.張倩瑜、王明德,公共工程採購六大原則—英國重思營建 強化業主影響力,營建知訊,第240期,2003年1月。39.陸軍聲,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對防衛作戰影響與運用之初探,聯合後勤季刊,第11期,2007年11月。40.黃茂榮,論承攬(三),植根雜誌,第12卷第3期,1996年3月。41.黃茂榮主講、陳昭華整理,債編總論專題講座—契約之債(一),植根雜誌,第18卷第10期,2002年10月。
42.黃立,投標低於底價八成應繳差額保證金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2000年1月。43.黃世孟、陳坤成,營建工程契約終止與解除之探討,現代營建,第219期,1998年3月。44.楊仁壽,法學方法論,日新,第7期,2006年11月。45.楊芳賢,從比較法觀點論債權讓與之若干基本問題,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2009年9月。46.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三),法學叢刊,第76期,1974年10月。47.謝哲勝,期待權,輔仁法學,第14期,1995年6月。48.謝定亞、黃忠發,營造業班底效應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5期,2001年4月。49.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上),營建知訊,第246期,2003年7月。
50.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下),營建知訊,第247期,2003年8月。
51.藍秉強,監督付款與債權讓與爭議之探討(上),營建知訊,第311期,2008年12月。52.藍秉強,監督付款與債權讓與爭議之探討(下),營建知訊,第312期,2009年1月。三、研究報告
李得璋主持,公共工程廠商遲延履約之處理機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研究,2001年12月。
四、學位論文
1.胡大中,工程契約中權利義務讓與之研究—以監督付款制度與相關替代機制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2.陳逸如,公共工程廠商延誤履約進度處理要點探討—以監督付款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3.郭芳婷,公共工程契約之研究—以締結書面契約前之程序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4.郭政茂,公共工程「監督付款」處理機制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5.張谷禎,債權讓與之研究—雙重讓與及違反禁止讓與特約移轉效力,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8月。貳、英文部分(以下依作者姓名字母排列)
一、專書
1.Grant Gilmore, Security interests in Personal property, volume 1(1965, 4th reprinting , 2007).
2.Lord Mackay of Clashfern(editor-in-chief), Halsbury's laws of England, volume 6(4th ed., 2003 reissue).
3.Michael Furmston, Cheshire, Fifoot and Furmston’s Law of Contract,(15th ed., 2007).
4.Roy Goode, Legal problems of credit and security(3rd ed., 2003).
5.Sarah Worthington, Personal property law : 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2000).
二、期刊論文
Harry C. Sigman, Edwin E. Smith, Toward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Secured Financing and Securitiz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Assignment of Receivab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 57 Bus. Law. 727 , February,2002.
參、網際網路資料(以下依瀏覽日期排列)
1.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網址: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60&CtNode=3668(最後瀏覽日2011.04.09)。
2.內政部營建署網站資料,網址: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1794&Itemid=102(最後瀏覽日2011.04.09)。
3.蘋果日報新聞網站資料,2007年2月7日,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9741/IssueID/20070207(最後瀏覽日:2011.4.22)。
4.蘋果日報新聞網站資料, 2008年5月22日,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0575783/IssueID/20080522(最後瀏覽日:2011.4.22)。
5.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資料,2008年12月23日,網址: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ghost20081223205505(最後瀏覽日:2011.4.22)。
6.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資料,2011年3月5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5/today-south3.htm(最後瀏覽日:2011.4.22)。
7.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資料,2007年6月14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7/today-taipei3.htm(最後瀏覽日:2011.4.22)。
8.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資料,2007年6月14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14/today-fo5.htm(最後瀏覽日:2011.4.22)。
9.中華日報新聞網站資料,2011年3月4日,網址:http://www.cdns.com.tw/20110305/news/dfzh/750010002011030417543768.htm(最後瀏覽日:2011.4.22)。
10.聯合國官方網站資料,網址: 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zh/uncitral_texts/security.html(最後瀏覽日:20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