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2: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麗娟
研究生(外文):Lin Li-Chuan
論文名稱:兩岸小學發展特色學校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comparison elementary feature schools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指導教授:林志成林志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h-Che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23
中文關鍵詞:特色學校兩岸臺灣特色學校大陸特色學校
外文關鍵詞:feature schoolcross-straitsTaiwan, mainland Chin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8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3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兩岸小學在發展特色學校上的理念、現況和永續經營策略之不同。臺灣地區研究樣本採廣義的特色學校而言,包含教育部的「補助國中小活化空間利用暨發展特色學校方案」、臺北市的「優質學校」方案、新北市「卓越學校」方案、桃園縣「特色學校」方案、天下雜誌評選之「百大特色小學」之特色學校。大陸地區以不同的三級城市:上海、武漢、合肥三城市教育局評定之特色學校為研究對象。並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部分臺灣地區總計發出47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12份,大陸地區總計發出5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25份,整體回收率82.5%;訪談部分立意取樣臺灣6所學校之校長、主任、教師及家長共11人,大陸地區8所學校之書記、校長、主任、教師共12人,共計訪談23人。
綜合兩岸問卷調查及訪談研究結果,本研究在特色理念與特色現況的相較下,多數受試者與受訪者認同下列八項結論:
一、 特色學校是在全球化和在地化雙重環境影響下而產生。
二、 特色學校是受到社會變遷和教育改革的影響而衍生。
三、 特色學校是朝向優質學校或未來學校的理想而發展。
四、特色學校是受到潛能發展信念影響,興起重視孩子潛能啟發的學校型態。
五、特色學校是受到非學校理念與天賦理念的影響,將學校轉型為適合孩子多
元學習的環境。
六、特色學校是校本管理的實施,並與校長治校理念有密切關係。
七、特色學校宜和校本課程結合,並與社區支援有密切關係。
八、特色學校落實學校的創新,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創新的基礎。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分析出兩岸發展特色學校之相同與相異點如下:
一、兩岸特色學校之相同點:(一)兩岸都受到少子化之影響。(二)兩岸教育單位皆重視課程之改造。(三)教師的參與度是主要困境。(四)社區支援具極大助益性。
二、兩岸特色學校之相異點:(一)兩岸的主辦單位不同。(二)兩岸參與的學校規模不同。(三)經費之誘因不同。(四)政策行銷之不同。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人員、學校教師、家長、社區、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供作參考。

關鍵詞:特色學校、兩岸、臺灣特色學校、大陸特色學校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n concepts, current condi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between the feature school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aiwan subjects include the “feature school” pla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imilar plans held by other counties or enterprise. Mainland China subjects include the feature school declared by government in three different class cities:Shanghai, Wuhan and Hefei.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ere employed. In total, 472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in Taiwan and 540 in China, 837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respond rate 82.5%). With 23 principals, directors, teachers, parents from 14 schools cross-straits interviewed.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 The feature school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s of glob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2. The feature schools appeared by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change and educational reform.
3. The feature schools develop toward the ideal of good-quality or future school.
4. The feature schools were affected by“Potential Development Discourse ” ,that paid much attention on children’s potential enlightenment.
5. The feature schools were affected by “Deschooling” and “Innate Education”, that changed school into the perfect learning enviorment for children’s multi-study.
6. The feature schools were the practice of“School Base Management”, and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incipal’s idea of school management.
7. The feature schools fitting and proper combined with school base curriculum, and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ommunities support.
8. The feature schools fulfilled school innov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 develop-
ment was the base of schoo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that concluded and analyzed the same and the differents on feature school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s below:
A. The same were:(1)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were affected by the trend of decline birth rate.(2)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both emphasized the curriculum reform.(3)The main difficult was the teacher’s participating percentage.(4)The communities support made a great help.
B. The differents were:(1)The organizing unit were different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2)The scale of participating schools were different.(3)The funds cause
were different.(4)The policy marketing we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researcher also gives advice to the government of education, administers, teache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 words: feature school, cross-straits, Taiwan, mainland China.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特色學校相關理念探討 13
第二節 兩岸特色小學之現況 84
第三節 特色學校永續經營策略 91
第四節 特色學校之相關研究 9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0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0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0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13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127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129
第六節 本研究之比較理論 1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35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討論 135
第二節 訪談內容分析 165
第三節 兩岸特色小學之異同 219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2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235
第二節 結論 245
第三節 建議 249
參考文獻 255
壹、中文部分 255
貳、英文部分 27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偉、李珊珊(2010)。教育理論本土化的三個前提性問題。教育研究,4,17-24。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2008)。2006/2007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中共中央國務院(1996)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取自於http://www.cycnet.com/zuzhi/ywdd/files/014.htm。
中國基礎教育網(2010)。取自http://www.cbe21.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CSW)。取自http://www.casehsu.org/mediawiki/index.。
內政部主計處(2005)。我國老人生活及保護概況。國情統計通報94/5/24。
天下雜誌(2010)。<培育未來夢想家>天下雜誌教育特刊。48-53。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臺北:師大書苑。
王仕斌(2008)。創建特色學校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基於中小學的視角。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8(6),99-102。
王占寶(2007)。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教育模式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
王佳佳(2010)。論學校制度與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
王承寬(2006)。21世紀我國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問題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78&CurRec=1
王欣蘭(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王炳照主編(2009)。中國教育改革30年:基礎教育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王偉(2010)。學校特色發展的前提與問題。當代教育科學,6,51-53。
王啟業(2009)。教育部特色學校發展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啟業(2010)。教育部特色學校發展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順平(1998)。學校本位管理之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運仲(2007)。創新學校管理構建和諧校園。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3,9-10。
王瑄(2004)。英國特色學校政策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81&CurRec=1
王嘯、鄒丕振(2004)。“現代性”的教育學話語: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6(1),13-18。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田福連(2009)。學校創新經營影響因素及其評量指標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田寶宏(2008)。學齡人口變動對基礎教育發展的影響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 kns50/detail.aspx?QueryID=3605&CurRec=1
石鷗、劉麗群(2000)。“荒誕”背後的理性—伊里奇《非學校化社會》及給我們的啟示。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66-70。
仲秀蓮(2010)。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仲崇親(2006)。全球化-未來的國家和社會。論文發表於考試院等主辦之「全球化與行政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
朱淑英(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實施現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羊慧明、卿光亞(2005)。我們錯了:原來我們給孩子學習成長的環境不及格。 臺北,知識領航。
行政院(2010)。海峽兩岸關係紀要。取自http://www.mac.gov.tw/fp.asp?fpage=cp&xItem=72467&ctNode=5611&mp=1
行政院主計處(2005)。人口都市化。社會指標統計報,取自http://srh.dgbas.gov.tw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著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http://www.cepd.gov.tw/
吳大千(1989)。「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做為臺北市國民中學組織管理改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吳大千(1998)。「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做為臺北市國民中學組織管理改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吳明清(2005)。打造優質學校精耕適性教學。臺灣教育,631,42-45。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 : 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吳政達 ( 2006 )。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 9(1),1-22 。
吳春助 (2008)。兩岸教育改革政策(1987~2008年):背景、內涵與問題分析。取自web.nutn.edu.tw/gac760/new00/file/fourm/。
吳清山(2004a)。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4b)。學校行政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林天祐(2009)。優質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85,137-138。
吳清山、曾燦金(1995)。學校本位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64。
吳清山、賴協志(民2005)。國民教育政策檢討與策進。教育資料集刊,31,61-90。
吳清基(2005)。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飛揚,36,3-8。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頁6-13)。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綱立(2003)。建構全球在地化的永續城鄉地景。公教資訊,7(3),9-17。
吳麗華,梅敏君(2010)。少子老齡化下浙江教育的生源危機與轉型研究。寧波大學學報,32(3),71-72。
呂鍾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台中師範學院學報,10,63-84。
李依錇(2008)。客家與非客家特色學校跨部門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李姍姍(2010)。他者教育理論本土化問題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
李秋健(2008)。特色學校創建的實踐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60&CurRec=1
李紅婷(2010)。無根的社區 懸置的學校(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279&CurRec=3
李偉文(2009)。放手讓孩子長大【親子天下網站部落格】。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67。
李淑珍(2003)。論特色學校的創建(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2
李朝輝(2006)。從管理走向領導—小學校長課程領導的個案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5&CurRec=1
李魁(2010)。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經濟成長(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47&CurRec=1
李鳳英(2007)。文化全球化:一體與多樣的博奕(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723&CurRec=1
李劍(2004)。論普通中學特色學校建設(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9
李德敏(2010)。學校特色構建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書育人,29,13-14。
李錫津(1997)。學校本位之課程經營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25-34。臺北:師大書苑。
李聰超(1995)。鄉土教學與社區資源的運用。教師天地,76,41-45。
李麗(2007)。追尋學習的生存論意義(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49&CurRec=7
杜亞濤,王換娥,趙建敏(2010)。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考試制度改革。金融教學與研究,6,72-73。
杜華綠(2006)。新竹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沈珊珊(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
周祝瑛(2000)。他山之石:比較教育專題研究。臺北:文景。
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周愚文、黃烈修、高建民(1999)。大陸教育。臺北:商鼎。
季苹(1997)。“隱蔽課程”與“廢除學校”—美國非學校化思想述評。教育科學研究,6,23-25。
杭千波(2010)。從“邊緣人”到“中心人”—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失位及其回歸研究。師資建設與管理,7,23-24。
林仁煥(2009)。臺灣地區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現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天祐(2004)。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學生學習校園營造與資源統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42-51。
林志成主編(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高等教育。
林志成(2010)。特色學校經營活化的尋思、迷思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98,32-42。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林志成、林仁煥、田耐青、郭雄軍、蔡淑玲、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高等教育。
林志成、高俊雄、林仁煥、蔡淑玲(2009)。98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林秀珍(不明)。比較教育中的「比較」探微。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t04036/teach/compare.htm。
林佩璇(2001)。臺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入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20。
林孟儀(2006)。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遠見,243,148-161。
林明地(2000)。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臺南師院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林振春(2002)。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45-61。
林偉人(1997)。學校本位組織發展整合模式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清江(1994)。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關係。教改通訊第三期,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3/5.html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教育部。
林新發(1994)。大陸藝術教育行政組織與管理之探討。臺北師院學報,7,33-74。
林新發(2001)跨世紀臺灣小學教育改革動向:背景、理念與評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75-108。
林新發、王秀玲(2005)。中國大陸小學教育改革政策:問題與評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8(1),1-28。
邱乙馨(2009)。國民小學發展特色學校之研究—以新竹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邱俊宏(2004)。學校本位課程運作機制規劃與執行實務分享-以國立頭城高級家事商業職校為例。國立暨臺灣省私立高職九十三學年度中投彰雲區學校本位課程會議手冊,152-198。
侯涼烝(200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實施之現狀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姜麗華(2007)。論學生創新能力之培養(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8&CurRec=1
姚小萍(2010)。“三力”合一是學校特色發展的基石。基礎教育研究,
姚登權(2004)。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760&CurRec=1
施佩芳(2009)。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學習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洪雯柔(2001)。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洪瓊芳(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澎湖縣與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洪蘭(2009)。有為者亦若是。載於謝凱蒂譯,讓天賦自由(5-7)。臺北:天下遠見。
胡惠閔(2003)。指向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個案研究(博士論文)。取自 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36&CurRec=1
候世光(2002)。技職學校科系與課程改革。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臺灣師大國際會議廳,23-25。
倪國寶(2004)。臺北市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鄉土教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
唐榮德(2005)。學生學習生活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
唐錫海(2003)。校本課程中的學校特色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00
孫孔懿(2007)。學校特色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孫志麟(2001b)。學校自主管理:我們準備好了嗎?。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編:「我準備好了嗎?--邁向國教新世紀」(49-72)。臺北:編者。
孫邦正(1958)。如何利用社區資源。臺北:師範大學教育系。
孫明揚(2008)。「香港傑出學生協會香港青年高峰會2008」致辭全文:特色學校專案研究。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徐乃義(2010)。一校一特色 桃園縣34校通過特色認證。大紀元3月4日訊,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3/4/n2834895.htm
徐玉齡編著(2007)。比較教育。臺北:高點。
徐明和(2009)。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徐淑慧(2009)。國民小學轉型特色學校過程中校長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徐運玲(2010)。學習網路在非學校化教育中的作用—試析伊裏奇學習網路理論。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4,22-30。
徐薇(199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秦夢群、吳毅然(2010)。優質化學校之經營與管理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92,5-17。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4-150。
袁先瀲(2007)。創建特色學校的思考。理論與實踐理論月刊,取自http://scholar.ilib.cn/A-ISSN~1004-0544(2007)07-0106-03.html
馬玉華(2010)。體現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與研究。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80-81。
馬翠微(2009)。中小學創建特色學校實踐歷程探析。中小學校長,72-73。
高國榮(2010)。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的策略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02,30-32。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研習手冊,18-44。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0)。2000年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1)。2001年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
崔相錄(1997)。特色學校100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張平(2010)。學校變革視野下校長領導力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71&CurRec=1
張弘勳(1997):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永祥(2009)。知識觀視野下的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54&CurRec=1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明輝(1997)。學校本位管理的高參與模式。中等教育,48(5),21-30。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張明輝(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之現況與檢討(校長領導、行政管理和學校文化群組)。發表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臺北市優質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10.04)。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波(2005)。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及特色學校創建(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22&CurRec=19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32-37。
張芳全(2006)。一九九四年以降之臺灣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68,221-240。
張珍瑋(2002)。全球化對臺灣、中國大陸及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之影響。載自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遠景(71-120)。臺北:學富。
張素蓮(2010)。花蓮縣原住民重點小學「校本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臺北:五南。
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臺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榮輝(2009)。臺北縣卓越學校發展歷程。載於臺北縣政府教育局(主編)。
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張德銳(1998)。新世紀我國中小學學校經營的方向。學校行政,5,12-22。
張曉輝(2008)。全球化視角下的中西方文化關係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682&CurRec=1
張濬哲(無日期)從社會變遷中看學校、家庭與社區的親師合作,取自http://www.twles.tpc.edu.tw/~f3504/p6.htm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編者。
教育部(1995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 編者。
教育部(1995b)。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充分就業、適性發展。臺北:編者。
教育部(1995c)。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編者。
教育部(1998a)。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臺北:編者。
教育部(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臺北:編者。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編者。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5)。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編者。
教育部(2008)。98-101教育施政藍圖。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9)。全國中小學特色學校資訊網,取自 http://163.20.79.146/introduce/leading.asp?id={6ED9C817-1B5B-490C-A541-B665AEC4CED5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2010教育統計。
教育部統計處(200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莊美玲(2008)。山上迷你小學透過與社區互動經營學校特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許文忠(2003)。臺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社區資源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臺中。
許雅惠(2002)。全球化影響終身教育發展知研究-理論分析模式之初構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郭常亮、張莉娟(2005)。淺談素質教育中的潛能發展。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15,2,17-19。
郭琪瑩(2003)。戶外鄉土教學活動實施及其對國小學童科學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陳伯璋、盧美貴(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165-189)。臺北:高等教育。
陳佩正譯(2008)。Armstrong, T.原著。最夯的學校。臺北:心理。
陳卓(2005)。學校教育的異化、廢除與改進—伊裏奇「非學校化」思想對我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啟示。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4,66-69。
陳明宏(2007)。校長課程領導的研究 (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55&CurRec=2
陳盈志(2008)。桃竹苗四縣市特色學校創新經營現況、阻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盈志(2008)。等著關門大吉嗎?-建立特色學校並行銷其特色。竹縣文教,7,27-31。
陳虹君(2009)。臺北縣特色學校轉型策略之研究-從社區夥伴關係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角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陳浙雲(2005)。提供資訊教育的專業支援措施--以臺北縣資訊教學影音教材研發為例。國民教育,46,88-95。
陳國平(2005)。新課程背景下優質學校建設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1&CurRec=1
陳華彰(2005)。臺北縣市國中資源班教師教學上運用社區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慧聰、賴秉彥、張國雄(2005)。國際企業管理:全球策略觀點與本土化。臺北:學富。
陳錦蓮(2007)。校本課程評鑑-R.Stake回應式評鑑取向之運用與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陳麗惠(2006)。我國特色學校品牌管理與品牌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陳藹玲(2009)。「天命教育」幫孩子打造未來。載於謝凱蒂譯,讓天賦自由(13-15)。臺北市:天下遠見。
陸委會(2010)。陸委會委辦及補助辦理之兩岸文教交流統計。取自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6&CtUnit=3992&BaseDSD=7&mp=1
章英華,蔡勇美主編(1997)。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章英華、蔡勇美(1997)。臺灣的都市經驗:過去、現在與未來初探。臺灣的城市社會十八章,517-554。臺北:巨流。
賀菲(2008)。教學效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0&CurRec=1
彭成君(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學校經營困境及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彭添星(2010)。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曾坤輝(2006)。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曾燦金(1996)。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程炳林、陳正昌(2009)。結構方程模式。載於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
黃文樹(1998)。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公教資訊,2(1),70-77。
黃月桂(2001)。我國服務業女性經理人領導才能與人格特質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冬梅(2010)。請還給學校自主發展的空間。吉林教育,10,1。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臺北:五南。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黃炳煌譯(198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臺北:桂冠。
黃美蓉(2002)。“點擊”學校特色的形成。教學與管理,23,87-90。
黃偉楊(2006)。從“藍海策略”談“學校本位管理”的實施。學校行政,45,176-184。
黃敬忠(2005)。Roland Robertson的「全球在地化」及其對本土課程研究之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黃達夫(2005)。我的學思歷程。臺灣大學服務知識講堂。取自http://ctld.ntu.edu.tw/digital/service/20051124.php?loca=20051124/7
黃嘉雄(1999)。誰當家作主?談學校本位管理的權力結構類型。師友,382,15-18。
黃騰蛟(2008)。小學校長的課程領導角色與權力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94&CurRec=1
新華網(2010)。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6/
楊子秋(2007)。以校本課程領導促進學校改進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72&CurRec=1
楊國賜、楊深坑譯(1992)。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楊景堯(1999)。中國大陸教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楊瑞明(2002)。行動研究方法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臺灣師大國際會議廳,31-37。
楊靜利(1999)。老年人之居住安排— 子女數量與同居傾向因素之探討。人口學刊,20,167-183。
楊靜利、陳寬政、李大正(2008)。臺灣近二十年來的家庭結構變遷。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臺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
溫恒福(2005)。教育創新組織的領導與管理(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關係的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於葉啟政編著,從現代到本土 (頁229-255)。臺北:遠流。
葉海英、王德清(2006)。校本管理本土化的理性思考。教學與管理。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www.cnki.net.
葉麗錦(2009)。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以儒家教育思想為核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葛路誼(2008)。我國中小學特色發展戰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39
葛路誼(2008)。我國中小學特色發展戰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234&CurRec=1
鄔志輝(2001)。從教育現代化到教育全球化(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798&CurRec=1
廖春林、方幀雲(2010)。伊裡奇非學校化社會理論對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啟示。成人教育,283, 43-44。
廖炳惠(2002)。本土化與全球化的挑戰。取自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1221/20021221-2.html
廖婕婷(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特色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9-13)。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裴小倩(2010)。全球化背景下有關中國學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645&CurRec=1
趙志國(2008)。我國小學學校特色教育建設模式的思考-以青島式萊蕪一路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42
趙奕一(2010)。學校、社區同質共生構築終身教育同心圓—談學校與社區融合互動的機制。中國農村教育,3,21-23。
齊力(1990)。「臺灣地區近二十年來家戶核心化趨勢的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0,41-83。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臺北:心理。
劉佩修(主編)。(2009)。愛上酷學校。商業週刊教育【專刊】。商業週刊。
劉約蘭(2008)。全球在地化教育行政決策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劉磊(2007)。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論綱(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91&CurRec=3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0-36。
潘新民(2010)。基礎教育改革漸變論(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117&CurRec=1
蔡星(2004)。論外語特色學校的建設(碩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Brief.aspx?ID=CMFD&classtype=&systemno=&NaviDatabaseName=&NaviField=
鄭友訓(2001)。特色學校詮釋。中國教育學刊,6,34-35。
鄭志隆(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鄭崇趁(2006)。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南投縣校務經營與管理座談會講義,46-52。
鄭崇趁(2007)。卓越學校的理論基礎。臺北縣:臺北縣教師研習中心。
鄭福妹(2005)。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鄭福妹(2005)。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鄧美鈴(2008)。社經變遷與特色學校形成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盧美貴(1997)。開放式幼兒活動設計─夏山學校對我國幼教的啟示。臺北:心理。
蕭天輝、周瓊婉、溫源鳳(2008)。知識管理策略、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探討-以台商市國民小學為例。明道通識論叢,5,160-186。
賴澤涵、陳寬政(1980)。「我國家庭制度的變遷-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2010年4月10日,取自ww.issp.sinica.edu.tw/chinese/book/ebook/pdf/file-26.pdf
戴正雄(2004)。學校本位課程運作機制之規劃與執行-以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校為例。國立暨臺灣省私立高職九十三學年度中投彰雲區學校本位課程會議手冊,67-99。
戴貝珊(2009)。國民小學特色學校關鍵成功要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薛德永(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薛德永(2008)。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謝文全(2001)。中等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高點。
謝凱蒂譯(2009)。讓天賦自由。Robinson & Aronica原著,臺北:天下遠見。
謝義鄉(2002)。苗栗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鍾俊文(2010)。臺灣高齡少子化的影響與對策。臺北:新報。
鍾肇光(2009)。國民中學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顏如芳(2003)。中國大陸小學教育經費管理體制與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羅國彥(2009)。知識管理在學習型學校上的應用-以臺灣小學為例(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75&CurRec=1
羅清水(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觀。2010年10月10日,取自http://study.naer.edu.tw/06overbook/Detail.asp?N1=16&N2=2&PID=15。
羅晶寶(2008)。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學校經營。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27-29。
蘇于修(2010)。成為靈魂的工程師,教孩子尋找意義。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10-16。
蘇起、張良任(1996)。兩岸文化交流-理念、歷程與展望。臺北:陸委會。
蘇漢彬(2009)。校長領導與特色學校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饒怡雲(2010)。成為靈魂的工程師,教孩子尋找意義。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20-22。
龔堅(2009)。土家族傳統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hcue.edu.tw:81/kns50/detail.aspx?QueryID=209&CurRec=1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J., & Gerbing, D.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Aderson, C. A. (1961).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7, 1-23.
Armstrong, T. (2000b).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2nd ed.). 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ereday, G. Z. F. (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Inc.
Barke M. R. (2001). A study of sbm and literacy in one elementary school. A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School of Education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89-0031.
Barton, R. (2007). Not just participants but partners: The impact of family-community involvement. Northwest Education, 12(3), 37–38. Retrieved from http://www.nwrel.org/nwedu/12-03/brief/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 Marx, R. , Krajcik, J.S., Guzdial, M., & Plincsar, A.(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 369-398.
Brown, D. J. (1990).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Canada, 30(3), 4-9.
Bouffard, S. M. , & Stephen, N. (2007). Promoting family involvement. Principal’s Research Review, 2(6), 1–8.
Barrick, & Molllll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v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Psycology,44(1), 1-26.
Chandler, L. A.(1996).Changing children in a changing society.Childhood Education,72, 5.
Cheng, Y. C. (1993). The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7(6), 6-17.
Chapman (1990).School-based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NJ:Taylor & Francis Group.
Clune, W. H., & White, P. A. (1988). School-based nagement : Institutional vari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issue for further research.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Eagleton Institute of Politics ,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Caldwell, B. J., & Wood, F. H. (1988). School-Based Improvement-Are you read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 2, 50-53.
David, J. l . (1989).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8), 45-53.
Epstein, E. H. (1990). The problematic meaning of “comparison”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Schriewer,J. , & Holmes, B.(ed.),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N.Y.:Peter Lang.
Eisenhart, M., (2008). Globaliz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a community based after-school program. Cult Stud of Sci Educ, 3, 73–95.
Ferguson, C. (2008). The school-family connection: Looking at the larger picture. Austin, TX: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edl.org/connections/resources/sfclitrev.pdf
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 (20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hfrp.org/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2009). Quality schools action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www.idra.org/
Jones, B. F., Rasmussen, C. M., & Moffitt, M. C.,(1997). 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Washington.D. C.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Kovalik, S. J. (1993). ITI, the model: 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tion. Village of Oak Creek, AZ: S. Kovalik & Associates.
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 (2006). Family involvement makes a difference in chool success: Research brief. Retrieved from http://www.hfrp.org/publications-resources/browse-our-publications/family-involvement-makes-a-difference-in-school-success
Mehralizadeh Y., Sepace H., & Atashfeshan, F.(2006). Glob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Management: A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 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pring 2006; 52, 1; CBCA Education . 84.
Mejia, M. M. C. (2000). The role of the principal in high schools. Restructuring through sbm. A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Park, 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07.
Meriweher, C. O. (1996). Site-based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NASSP Practitioner, 22(3), 1-4.
Marsh, H. (1992).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eneficial exten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or subversion of academic go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 553-562.
Oswald, A. (1995). Transferring decision making to local school: Site-based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be.gwn.edu /ncbepubs/
Qi1, S.(2009).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and English Language Policies in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5(3) , 21-44.
Raivola, R. (1986). What is comparison? method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in Altbach, P. G. & Kelly,G.P.(ed.), New 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261-274.
Rossello, P. (1963). Concerning the Structur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7(1), 103-112.
Rich, J. M. (1992). Innvoations in education: Reformers and their critics (6th).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Simpson, J. A. ,& Weiner, E. S. C.(Eds.)(1991). The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nded.). Oxford,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xe, R. W. (1975).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 Berkley, CA: McCutchan.
Smith, M. K. (1997) 'Ivan Illich: deschooling, conviviality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inform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fed.org/thinkers/et-illic.htm.
Taylor, J. L., & Walford, R. (1972). Simula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Penguin.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No Child Left Bebi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programs/nclbbrs/index.htm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8). Blue Ribbon Schools Criteria Brief.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public schools org/nclb/blueribbon.
Vande Kaa D J.(1987).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 Bull, 42(1), 1-59.
Warger, E. & Associates. (2009). Reaching Out to Families and the Community. 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SEDL), Retrieved from http://www.centerforcsri.org.
Weber, E. (2007). Globalization, "Gloc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Work: A Research Agend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Washington, 7(3), 279.
White, P. A. (1989). An overview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what does the research sky? NASSP Bulletin, 73(518), 1-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臺北:師大書苑。
2.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3. 吳明清(2005)。打造優質學校精耕適性教學。臺灣教育,631,42-45。
4. 吳政達 ( 2006 )。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 9(1),1-22 。
5. 吳清山(2004a)。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6. 吳清山、林天祐(2009)。優質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85,137-138。
7. 吳清山、賴協志(民2005)。國民教育政策檢討與策進。教育資料集刊,31,61-90。
8.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頁6-13)。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9.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10. 吳綱立(2003)。建構全球在地化的永續城鄉地景。公教資訊,7(3),9-17。
11. 李聰超(1995)。鄉土教學與社區資源的運用。教師天地,76,41-45。
12. 林天祐(2004)。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學生學習校園營造與資源統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42-51。
13.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14. 林秀珍(不明)。比較教育中的「比較」探微。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t04036/teach/compare.htm。
15. 林佩璇(2001)。臺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入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