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彥伶
研究生(外文):SHEN,YEN-LING
論文名稱:圖像化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古詩學習之成效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graphic teaching o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孟瑛如孟瑛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圖像化教學古詩學習障礙
外文關鍵詞:graphic teachingChinese poetrylearning disabili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7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探討圖像化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古詩學習之成效影響。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設計之撤回實驗設計(A-B- A’)。研究對象為三位國小五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接受為期七週,每週三節,每節50分鐘的古詩圖像化教學。研究者以「自編古詩閱讀測驗」分析受試者對古詩閱讀理解之表現,並將所得資料以圖示法、視覺分析及C
統計進行分析。又以「自編古詩中文識字測驗」分析受試者於教學前後,對古詩內文之識字量表現的變化。而在質化資料方面,研究者對受試者於開放式問題之回答,進行整理與分析,以暸解受試者對古詩之情意感受。研究結果如下:
一、圖像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古詩閱讀理解之整體
成效。
二、圖像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古詩之字詞理解、內
容理解、內容推理和內容記憶能力。
三、圖像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中文識字能力。
四、圖像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情意表達能力。

同時,本研究針對學習障礙學生之圖像繪製規則與呈現,亦皆有所探討。最後,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研究結論,與對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This research aim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graphic teaching o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design of the withdrawal design method(A-B-A’)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thre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the fif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taught in the resource room for seven weeks, three times a week, 50 minutes each time.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er used the “Chinese poetry reading test designed by researcher ” as the researching too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graphic method、visual analysis and C statistic. Then researcher used “Chinese poetry literacy test designed by researcher” as the researching tool ,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literacy quant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answers of the opening questions to get to know the students' emotional expression after studying Chinese poetr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After the graphic teaching, the learning disabilities’ performanc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 poetry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2. After the graphic teaching, the learning disabilities’ performance of word
understanding、content understanding、content inference and content remembered in
Chinese poetry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3. After the graphic teaching, the learning disabilities’ Chinese literate ability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4. After the graphic teaching, the learning disabilities’ emotion expression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isplay and rules of pictures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d also been discussed.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further stud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in paper.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習障礙學生 11
第二節 古詩 28
第三節 圖像化學習與教學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7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 72
第五節 研究程序 7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自編古詩閱讀測驗之結果分析 85
第二節 自編古詩閱讀測驗之分測驗結果分析 100
第三節 古詩內文之中文識字量資料分析 108
第四節 古詩開放性問題之資料分析 113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2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8

參考書目 133
壹、中文參考書目 133
貳、英文參考書目 141
附錄 145
【附錄一】家長同意書 145
【附錄二】古詩四格連環圖系小書範例 147
【附錄三】自編古詩閱讀測驗範例 149
【附錄四】自編古詩中文識字測驗範例 151
【附錄五】古詩教案範例 153


表次
表2- 1 古體詩與近體詩之比較對照表 33
表2- 2 國內古詩實務教學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46
表2- 3 近十年國內應用圖像於學習障礙學生之相關教學實徵研究摘要表 56
表3- 1 實驗設計模式 62
表3- 2 研究對象篩選測驗得分摘要表 65
表3- 3 研究對象國語學習能力現況摘要表 65
表3- 4 古詩實驗教學教材內容分析表 73
表4- 1 受試甲在階段內與階段間之「自編古詩閱讀測驗」視覺分析表 88
表4- 2 受試甲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得分之C統計摘要表 89
表4- 3 受試乙在階段內與階段間之「自編古詩閱讀測驗」視覺分析表 93
表4- 4 受試乙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得分之C統計摘要表 94
表4- 5 受試丙在階段內與階段間之「自編古詩閱讀測驗」視覺分析表 96
表4- 6 受試丙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得分之C統計摘要表 98
表4- 7 受試甲在各實驗階段中各分測驗之得分變化表 101
表4- 8 受試乙在各實驗階段中各分測驗之得分變化表 103
表4- 9 受試丙在各實驗階段中各分測驗之得分變化表 105
表4- 10 受試者在各實驗階段中各分測驗之得分變化總表 107
表4- 11 受試甲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量變化表 109
表4- 12 受試乙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量變化表 110
表4- 13 受試丙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量變化表 112
表4- 14 受試者於古詩中開放性問題之摘要表 118

圖次
圖3- 1 研究架構 59
圖3- 2 研究工具 67
圖3- 3 基線期實驗教學流程圖 74
圖3- 4 介入期實驗教學流程圖 75
圖3- 5 維持期實驗教學流程圖 76
圖3- 6 研究程序流程圖 77
圖4- 1 受試甲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之得分曲線圖 86
圖4- 2 受試乙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之得分曲線圖 91
圖4- 3 受試丙在「自編古詩閱讀測驗」之得分曲線圖 95
圖4- 4 受試甲在實驗各階段中分測驗之得分長條圖 100
圖4- 5 受試乙在實驗各階段中分測驗之得分長條圖 102
圖4- 6 受試丙在實驗各階段中分測驗之得分長條圖 104
圖4- 7 受試甲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數量變化圖 108
圖4- 8 受試乙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數量變化圖 110
圖4- 9 受試丙於實驗教學前後之古詩中文識字數量變化圖 111

參考書目
壹、 中文參考書目
七田真(2000)。障礙兒的培育方法:七田式超右腦教育法。臺北:
國際村。
人間福報(2008)。北縣「韻文讀本」明年2月上路。民99年4月15
日,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 Prn_newspage.
aspx?Unid=+100204
方美珍(2007)。圖示表徵解題策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
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方德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透過網路在職進修動機與學習成效。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怡婷(2008)。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理解教學原則及策略。特殊教
育與輔助科技,2,19-22.
王瓊珠(2002)。學習障礙:家長與教師手冊。臺北:心理。
王麗江(2008)。概念構圖策略對國小融合班學習障礙學童語文學習
成效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麗卿(2006)。迷宮裡的孩子—你也可以為孩子找到學習障礙的出
口。新店市:人本自然文化。
古佳潔(2010)。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唐詩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江勃宏(2004)。圖像輔助符號對國中生閱讀地理教材之影響-以彰化
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心理。
池韻聲(2003)。如何突破學習障礙。臺北:臺視文化。
沙永玲(1988)。我的孩子並不笨-幫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王慧玲,
譯)。臺北:書泉。
何華國(200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
何嘉雯(2003)。交互教學法對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李欣青(1998)。「視覺圖像在教學上的設計與運用」學習手冊。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莉珍(2008)。圖像教學對兒童創造力與語文能力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雅芳(2004)。當孩子遇上圖像--圖像融入兒童歷史教學。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淑惠(2009)。輔助科技協助國小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李育翠(2009)。看漫畫寫作教學對學習障礙兒童關聯詞造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秋蓉(2007)。科學圖畫書對不同認知風格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宜貞(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認字概況及其相關變項之探討。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訓生(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瑋聰(2009)。應用差距標準與教學反應分析於學習障礙學童鑑定。
國小特殊教育,48,32-40。
吳嘉容(2004)。圖像輔助呈現時機對臺灣國中生聽力之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孟瑛如(2002)。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與家長實用手冊。臺北:
五南。
孟瑛如(2006)。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孟瑛如(2009)。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工作坊研習手冊。主辦單位:
新竹市政府。
孟瑛如(2010a)。不要比較,只要教我—親職教育心手冊。臺北:心理。
孟瑛如(2010b)。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特殊生教師家長貼心手冊。
臺北:心理。
周台傑(2007)。新特殊教育通論。主編: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
臺北:五南。
周鴻謀(2005)。視覺教具(圖片)在國小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玉真(2008)。繪本融入限制式寫作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寫作
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珍羽(2003)。創造性唐詩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兒童創造力及學習動
機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良(2000)。淺語的藝術。臺北:國語日報社。
林佩菁(2003)。故事架構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佩璇(2006)。交互教學法對提升國小資源班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哲永(2009)。看圖作文教學對國小五年級書寫語文學習障礙學生
記敘文寫作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林淑惠(2006)。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網路閱讀與紙本閱讀之閱讀理
解、行為、介面、策略偏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小芳(2009)。詞彙導向之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
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20,75-117。
邱月玲(2002)。不同的科學圖文配置對學生閱讀學習的影響-以「月
相概念」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燮友(1973)。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
殊教育工作小組印行。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胡永崇(2005a)。突破學習困難。洪儷瑜、王瓊珠、陳長益主編。台
北:心理。
胡永崇(2005b)。以學習反應(RTI)作為學習障礙學生鑑定標準之探
討。屏師特殊教育,11,1-9。
胡永崇(2006)。 閱讀的相關因素及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補救教學。
屏師特殊教育,13,29-37。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心理。
洪儷瑜、王瓊珠、陳長益(2005)。突破學習困難。臺北:心理。
洪淑慧(2007)。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二年級唐詩教學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袁建新(2009)。小學古詩教學例讀。陝西教育(教學),2009(10),
46。
殷英(2009)。多媒體讓古詩教學”春色滿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
育,2009(5),38-39。
秦麗花(2002)。從漢字的特性與學習談兒童識字能力發展的相關研
究。屏師特殊教育,3,1-8。
連吳卿(2008)。論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童趣及其在國小國語文教學的運
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高儷萍(2009)。繪本結合故事結構教學法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
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
中市。
特教園丁雜誌(1994)。特殊教育通論—特殊兒童的心理及教育。臺北:五南。
徐素霞(2002)。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讀。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檢索日期:99年3月20日。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國小字典。檢索日期:99年3月4日。
http://140.111.1.43/cgi-bin/g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檢索日期:99年3月25日。
http://www.set.edu.tw/sta2/frame_print.asp?filename=
stuA_city_cls_ABCE/stuA_city_cls_ABCE_20100322.asp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檢索日期:99年3月14日。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電子報(2007)。檢索日期:99年7月15日。
http://140.111.34.116/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937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孟機(1997)。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臺北縣:駱駝出版社。
張世彗、藍瑋琛(2007)。特殊教育學生鑑定與評量。臺北:心理。
張世彗(2008)。學習障礙、安置與融合教育 。國教新知,55(4),
15-23。
張美華、簡瑞良(2004)。融合教育對學習障礙學生自尊的影響。屏
師特殊教育,8,35-49 。
張傳玲(2009)。論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科研與教育,2009(1),
73-74。
張淑美(2003)。不同形式圖文搭配的教材對氣象單元學習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瑞祥(2007)。唐詩中的生命意境在國語文教學上之研究~以國小
六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瓊云(2008)。運用圖像化教學於國小文言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市。
莊其臻(2009)。電腦圖示表徵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
解題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
東市。
曹俊彥(1999)。以圖像寫作--擔任兩界牧笛獎圖書故事組評選工作有
感,國語日報,13版。
許天威(2003)。個案實驗研究法。臺北:五南。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7)。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五南。
許正中(2004)。唐代絕句賞析。臺北:東大。
許春菊(2005)。以古詩為素材進行動物權議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慈君(2008)。繪本教學對國中原住民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與學
習動機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陳茂仁(2003)。古典詩歌初階。臺北:文津。
陳明印(1999)。教科書圖表設計的理論基礎與運用。研習資訊,15(6),54-59。
陳秀蕙(2005)。聲音、圖像和文字對記憶和遺忘之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瑋婷(2008)。「教學反應介入」對學習障礙學生鑑定之啟示與挑戰。特殊教育季刊,106,24-31。
郭中一(2008)。資訊科技融入古詩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中年級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喜美出版社編輯部(1981)。漫遊中國古典文學。臺北:喜美。
黃己娥、王天苗(2007)。迢迢學習路-一位學障學生的學習經驗。特
殊教育研究學刊,32(3),111-132。
黃子明(1998)。要抓住讀者,先解放自己。目擊者雙月刊,8,30-31。
黃永武(1986))。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市:巨流。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台北:心理。
黃美瑤(2009)。古典詩歌聲情教學研究--以現行國中國文課本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信恩(2008)。繪本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識字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瑋苓(2007)。介入反應模式在鑑定學習障礙方面的運用。特教論壇
,5,27-42。
黃瑞珍(1999)。故事結構分析法在語言學習障礙兒童教學之應用。國
小特殊教育,27,4-10。
黃學誠(2000)。本土化第五項修練: 圖像系統思考。臺北市:世茂。
黃書瑩(2007)。多媒體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兒童自我概念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愛娟(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之美育電腦網頁教學研究一以中國
古典詩歌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市。
程希諾(2005)。特殊教育導論。臺北:考用。
程貴聯(2007)。圖像化概念構圖策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
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兒童。臺北:五南。
楊坤堂(2006)。學習障礙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楊坤堂(2008)。學習障礙導論。臺北:五南。
楊憲明(1998)。閱讀障礙學生文字辨識自動化處理之分析研究。特
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5-37。
楊麗雅(2009)。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識字能力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鄒永裕(2005)。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五南。
溫文玲(2006)。透過圖像化學習提升國小學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市。
廖家珮(2006)。翻譯、圖片及上下文字彙學習對於臺灣國小六年級
學生英語認字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
北市。
鳳華、吳素貞(1999)。合作學習之理學生閱讀理解匯。教育實習輔
導季刊,5(2),77-83.
劉慧瑛(2009)。搭起美麗的橋樑∼幼兒園混齡班運用合作學習在唐詩
教學團體討論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
義市。
趙尹薇(2006)。故事結構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麗珠(2003)。古典詩歌教學之課程設計:以聲情教學為主。中等教
育,54(6),4-17。
蔡添錦(1988)。近體詩析微。臺北:新文豐。
蔡玲婉(2004)。國小唐詩教學探析。花蓮師院學報,18,141-158。
蔡芸芸(2008)。繪本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習障礙兒童閱讀理解成效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依晴(2006)。圖畫預測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錡寶香(2004)。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的敘事能力:故事結
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47-269。
賴慶雄(2003)。用新觀念讀古詩。臺北:螢火蟲。
蕭曄(2004)。給寶寶的右腦充充電。臺北:動靜國際。
翰林出版社(2008)。國民小學5上國語備課教師手冊。臺南市:翰
林。
鄭蕤(1974)。閱讀指導與唐詩。國教輔導, 14(2),10-11。
韓珩(2003)。兒童讀經之唐詩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韓志評(2004)。四格圖說寫搭配同儕支持的認知寫作補救教學方案
對學習障礙學童寫作表現與態度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羅國方(2004)。圖片對學習理解力及創造力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
士論文,私立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羅雅莉(2008)。圖像符號應用於國民小學音樂創作教學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和芬(2003)。國民中學少年詩歌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貳、西文參考書目
高野清純(1997)。學習障礙(陳瑞郎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
於1989年)。
Bender, W. N.(2006).Learning disabilities:Characteristics,
ideentification , and Teaching Strategies.學習障礙(胡永崇、黃秋
霞、吳兆惠、胡斯淳、顏玉華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於
2003年)。
Calhoon, M. B.(2005).Effects of a peer-mediated phonological skill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gram on reading skill acquisi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8, 424-433.
Glenberg, A. M., &Langston, W. E.(1992).Comprehension of text:
Pictures help to build mental model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1,129-151.
Golden, S.(1997)。The hidden handicap.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隱性障礙(陳淑惠譯)。臺北:新苗。(原著出版於1990年)。
Goodman, K. S.(1998)。On reading.談閱讀(洪月女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年)。
Guastello, E. F.(2000). Concept mapping effects on science content comprehension of low achieving inner-city seventh grade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1, 356-365.
Joseph, L. M.(2002).Best practices in planning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reading problems. Best Practices in School sychology, IV, 803-816.
Karen, B., Linda, I. V.,& Marcia, M.(2005):Graphic organizers.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李欣蓉譯)。臺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5年)。
Larkin, J. H., & Simon, H. A. (1987).Why a diagram is sometime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 Cognitive Science, 11, 65-99.
Lederer, J. M.(2000).Reciprocal teaching of social studies in inclusive
elementary classroom.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3(1),91
-106.
Lerner, J., & Johns, B.(2009).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lated mild
disabilities: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new directions.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NY.
Lerner, J.(2003). Learning disabilities :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erner, J. W., & Kline, F.(2006).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lated
disorders. Boston : New York.
Levie, W. H., & Lentz, R. (1982).Effects of text illustrations: A review
of resear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0(4),195-232.
Linda, L. L.(2008):Creating Graphics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Lessons in Visual Literacy.視覺圖像與教學設計(張明傑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2年)。
MacInnis, C. & Hemming, H.(1995). Link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a whole language curriculum.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8, 534-544.
Mercer , C. D., & Mercer, A. R.(1998).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Schmit, R. J., Rozendal, M. S., & Greenman, G. G.(2002).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 inclusion classroom:Research-based practic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3,130-140.
Tome, C S., Edward, A. P., James, R. P., & Carol, A. D.(2004):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Settings.特殊教育導論-應用在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程鈺雄主編譯)。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1年)。
Vellution, F. R., Scanlon, D. M., &Tanzman, M. S.(1994).Components
of reading ability:Issue and problems in operationalizing word
identifications, phonological coding, and orthographic coding. In
G. R. Lyon(Ed.),Frames of refere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New views on measurement issues.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