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天下文化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台北市,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編印(2010)。天下雜誌2010年教育特刊-21世紀生存必備的能力,科學教育決勝未來。台北市,天下雜誌。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29。台北市:師大書苑。
余媛宜、張維順(1994)。數學成長團體對初任教學行為影響之行動研究。載於新竹縣教學研究集刊,49-92。新竹: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吳文忠、謝名起(譯)(2002)。課堂研究。台北:五南。
吳幸宜(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清山(2011)。建立平等教育的環境與機制。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5期。吳慧珠(2003)。Vygotsky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105-158。台北:心理。
呂玉英(2004)。國小教師實踐討論式數學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李源順(1999)。數學教師在校內互動促進自我專業發展的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台北。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筱亭、黃敏晃(主編)(2006)。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幾何。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房昔梅、鍾靜(2005)。國小教師在高年級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2卷,18期,頁33-64。林美珍(2000)。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
林碧珍(2001)。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2010)。台灣數學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台北:高等教育出版。129-143。
林碧珍、蔡文煥(2006)研發、評估、和推廣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策略之研究(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21-S-134-001-)。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碧珍譯(1997)。皮亞傑,發展的機制和學校的學習-皮亞傑的理論和算術的教學。載於兒童發展理論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頁61-73)。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邱錦昌(1991)。教育視導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柳雅梅(譯)(1994)。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台北:心理。
洪蘭譯(2010)。站在學生前面:妥瑞氏症教我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好老師。台北:遠流。
高強華(1995)。樂在教學。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張子樟(1998)。英文名句欣賞。台北:小魯文化。
張世忠(2009)。協同教學對PCK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第17卷第一期,49-68。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張英傑、張素宜(2008)。小寶貝,我把數學變簡單了!—從情境學習理論談數學課程設計。科學教育月刊,第313期,9-17。張新仁(2004)。國小數學領域採合作學習之教學成效。教育學刊,第23期,111-136。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38 卷第一期,33-66。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注意事項。2009年12月9日,取自http://tepd.nhcue.edu/chinese/05_download/01_list.php?fy=40
教育部(民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90310當前教育政策方向(網頁版)_1.pdf)
梁叔坤(2007)共同學習機制之建立:遠哲西子灣數學教師成長工作城及分享創作成果。數學教育,二十五期。
許玉齡譯(1997)。教育改革之道-從自主性的發展著手。載於兒童發展理論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頁89-95)。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郭慶(1999)。猶太人的生活智慧。台北:上游。
陳文團(2010)。可被學習的芬蘭奇蹟。芬蘭教育理論與實務。P395-403。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陳永輝(2004)。促進數學課室班級討論活動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陳英娥、林福來(2004)。行動研究促進初任數學教師的教學成長。科學教育學刊,第十二卷第一期,83-105。陳淑娟(1999)。透過合作行動研究探討一個國小班級的數學討論活動。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劉祥通(2001)。國小教師進行數學討論活動困難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9(2),125-146。陳淑娟、劉祥通(2002)。國小班級數學討論活動可行方案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0(1),87-107。陳淑敏(1996)。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暨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百年誕辰紀念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慧容(2009)。透過數學教學案例討論支持國小教師對學生的小數認知知識。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曾志華(1994)。談溝通在解題教學上所扮演的角色。教師之友,第 35 卷 5 期,45-48。
游麗卿(1999)。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所表現出的溝通能力。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八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黃永和(2007)。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研究的意涵。載於黃永和著,情境理論與教學研究(19-154)。台北:心理。
黃興豐(2009)。介紹 Ball 研究小組“數學教學需要的學科知識”之研究。載於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 第十八期,32-49。
黃錦坤(1991)。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7-637)。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思考教學。台北:洪葉文化。
聖〃修伯里原著(1943)。小王子。台北:明日(2003改編)。
鄔瑞香(1994)。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省與成果。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68-181。
劉兆岩、郭進隆(譯)(2004)。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台北:天下遠見。
劉俊德(2010)。一位三年級教師形成兒童數學討論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劉儒德等(譯) (2009)。50位改變心理學的大師。(Key thinkers in psychology). 台北:五南。
蔡文煥(2004)。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之詮釋:國小連結部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文煥(2004a)。協同教師發展有利數學意義產生之課室討論文化之研究。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教育行動研究研討會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蔡坤桐(2010)。精緻專案輔導模式之探討-以台北縣教研中心發展「一校一師」為例。數學教學輔導實踐經驗論文集:傳承與創新。教育部。46-64。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與反思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鄧運林(2008)。兒童心理學。台北:華騰文化。
鄭石岩(1994)。教育的大愛。台北:遠流 。
謝凱蒂(譯)(2009)。讓天賦自由。台北:天下文化 。
鍾靜(1996)。數學教室文化的新貌。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四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手冊。嘉義: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鍾靜(2000)。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數學教學特質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NSC89-2511-S152003。
鍾靜(2002)。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內涵與特色。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1207期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種子教師研習資料。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鍾靜(2010)。學校層級數學教學領導者培育與專業學習社群經營。載於教育研究月刊。台北:高等教育出版。5-16。
鍾靜、洪振傑、吳茵慧(2002)。國小數學領域種子教師角色與任務之探討。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九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403-464。台北:心理。
顏真(譯)(2003)。史賓塞的快樂教育。台北市:新手父母出版。
西文部份
Ball, D. L., Thames, M.H., & Phelps, G. (2008).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 (5), 389-407.
From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Adapting U.S. Measures for Use in Ireland‖, by Delaney et al., 2008,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9(4), 174.
Brown,J.S., Collins,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asearcher,18,32-41.
Bauersfeld, H., Krummheuer, G. & Voigt, J.(1988). Interactional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hematics and related microethnographical studies. In H. G. Steiner & A. Vermandel (Eds.), Foundation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disciplineof mathematics education(pp. 174-188). Antwerp: Proceedings of the TME Conference.
Cheung,D.(2001)School-based assessment in public examinations:Identifying the concerns of teachers.Education Journal, 29(2), 105-123.
Cobb, P., & Bauersfeld, H. (1995). Introduc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P. Cobb & H. Bauersfeld(Eds.), Emergence of Mathematics Meanings: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Cultur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obb, P., & Yackel, E. (1996). Constructivist, emergent,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al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1, 175-190.
Fennema, E. & Franke, M. L. (1992) Teachers’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D. A Grouws (ED. )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147-164) . New York, NY: Macmillan.
Jaworski(2003) . Research Practice into/influenc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Co-Learning Partnership.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54: 249–282, 2003.
Kammi, C.(1997).Bas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n Piaget’s Constructivism.兒童發展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系。
Lave, J. & Wenger, E.(1991).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lain, K. & Cobb, P. (20001)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in One First-Grade Classroom). An , 22(5),390-408.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32(3), 2360-266.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 Foy, P. (2008).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 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1999). Develop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Cgades K-12.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2000).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amph, T. (1976) . Observer effects on teacher verbal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8, 736-741.
Simon, M. A. (1994).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Learning to Teach: Learning Cycles in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6(1), 71-94.
Simon, M. A. (1995). Reconstructing mathematics pedagogy from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6(2), 114-145.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P.Watzlawick (Ed.)The invented reality (pp. 17-40). New York: Norton.
von Glasersfeld, E. (1992). Constructivism reconstructed: A reply to Suchting,Science and Education, 1, pp.379-84.
Yackel, E., Cobb, P., Wood, T. (1991). Small-Group Interaction as a Source of L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econd-Grade Mathmatics .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5), 390-408.
Yackel, E., & Cobb, P. (1996). Social mathematical norms, argumentation, and autonomy in mathemat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4), 45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