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素貞
論文名稱:協同一位國小教師發展課室討論文化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on with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to Develop Classroom Discussion Culture
指導教授:蔡文煥蔡文煥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課室討論文化同儕視導協同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classroom discussion culturepeer supervision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是描述研究者以同儕視導的方式協助現職教師發展課室討論文化的行動研究歷程,以及在實際行動中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策略,並進而去探究如何協助現職教師在發展數學課室的轉變與自我反思的歷程。
研究者以任職學校為場域,與參與研究教師兩人一起討論關於數學教學,包含在課前的教學研討,課室觀察及課後回饋。研究報告主要呈現:研究初期,為發展以學生為主的教學,透過教學討論、影帶回觀,與參與教師討論如何改進教學。再者,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拍攝影帶,於課後討論師生的課室表現,藉由事件傳達教學建議事項。主要是透過教材的研討,增進參與教師在課室的教材脈絡的熟稔,以利數學課室的進行。第三個部份,研究者藉由參與教師所擬定的研究計劃,協同建立課室之社會規範項目,進行教室觀察,給予觀察之社會規範建立現況及探討改善情形。最後,為提昇課室討論文化的品質,著重於數學規範之針對數學解法提出具有數學內容的問題。研究者採用的策略主要有:1. 藉由學生課堂活動事件與妮妮老師討論。2. 行動者與教學者觀點交換。3. 藉由個人與小組的表單,提供改進方向。4. 參與教學。5. 提供教學相關資料。
本研究除了說明藉由協同行動同儕視導互動過程,共同研討教學計畫,提昇教學專業知能。並進一步敘述行動者與參與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所獲的課室討論文化的教學成長。最後,本研究建議對於現階段在學校數學社群專業成長可行的方式。

The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assisted an in-service teacher in developing classroom discussion culture through peer supervision,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solutions they encountered in the practical actions. Further,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d how to help an in-serivce teacher develop the conversion of mathematic classroom and the process of self-reflection.
The researcher used in-service school as an experimental field. The researcher and the participant teacher discussed mathematic teaching, including study and discussion before clas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after clas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 teacher and the researcher developed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through pedagogic discussion, video shooting techniques, discussing teacher-stud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 after class in order to offer pedagogic suggestions from cases.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 can improve the familiarity with the context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favor the proceeding of mathematic class through the reading and discuss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third part, through making participant’s research plan jointly, the researcher help participant establish socio mathematical norm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ed the status quo of socio mathematical norms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improvements. Final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culture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they focused on socio mathematical norms applied to mathematic solutions with questions about mathematic content. The strategie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were: (1) to choose cases of students’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heir discussions with Teacher Connie; (2) to exchange views of the action researcher and the teacher; (3) to improve the discussion through the sheet of individuals and teams; (4)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5) to offer teaching related data.
The present study explained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action peer supervision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and the participant studied and discussed teaching plans in order to enhance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The study further described the teaching growth of the participant and the researcher in classroom discussion culture. Finally, the study suggested the feasible ways of school mathematic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the present stage.

目 錄
第壹章 啟程之緣起
第一節 再續前緣………………………………………………… 1
第二節 關於這趟旅程…………………………………………… 3
第三節 旅程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本研究旅程相關名詞 ……………………………………7

第貳章 前車之鑑
第一節 課室討論文化…………………………………………… 8
第二節 教師專業知識與精進數學教學 ………………………29
第三節 協同行動研究 …………………………………………39

第參章 旅程設計
第一節 旅程之研究方法…………………………………………50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對象 ………………………………… 54
第三節 研究流程和研究架構……………………………………5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9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60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61

第肆章 我們的行動旅程
第一節 初試啼聲-從傳統教學到課室討論 ……………………63
第二節 伴妮妮老師行於發展課室討論文化 ………………… 73
第三節 啟向社會規範之旅 …………………………………… 83
第四節 啟向社會數學規範之旅 ………………………………92
第五節 旅程到站-研究結果…………………………………… 107


第伍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旅程之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14
第二節 未來研究旅程之建議 ……………………………11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16
西文部份………………………………………………………120

附錄
附錄一 社會規範個人表現的原始表格 ………………………122
附錄二 100/05/30數學日記 …………………………………123

圖 表 目 次
圖目次
圖2-1-2 文化學習理論…………………………………………………… 18
圖2-2-1 數學教學循環…………………………………………………… 29
圖2-2-2 教學需要的數學知識 ………………………………………… 31
圖2-2-3 在脈絡中發展的數學教學知識………………………………… 32
圖2-2-4 數學學習環1 ………………………………………………… 33
圖2-2-5 數學學習環 2 3 …………………………………………………33
圖2-2-6 數學學習環 2 3 4 5 6 ……………………………………… 35
圖2-3-1 教育行動研究、教師反省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互關係 …… 44
圖2-3-2 協同行動研究的歷程 ……………………………………… 48
圖3-3-1 研究架構圖 …………………………………………………… 58
圖3-3-2 我的行動歷程迴圈……………………………………………… 59
圖4-1-1 行動歷程迴圈1 ………………………………………………… 66
圖4-2-1 行動歷程迴圈2 ……………………………………………… 68
圖4-3-1 行動歷程迴圈3 ……………………………………………… 92
圖4-4-1:四邊形的包含關係(取自國小教材分析—幾何)………………102

表目次
表2-1-1 認識發生論之六大認知結構 …………………………………… 10
表2-1-2 討論活動可能遇到的困難 ……………………………………… 20
表2-1-3個人以及集體活動的詮釋性框架 ……………………………… 22
表2-1-4學者專家建立的社會規範項 ……………………………………24
表2-1-5學者專家建立的社會數學規範項目 ………………………………25
表2-3-1 Holly傳統研究與行動研究中的人際關係 ……………………45
表2-3-2學者專家協同行動策略 …………………………………………47
表 3-1-1 預計協同建立數學課室討論文化之行動策 ……………………53
表3-6-1各種資料原始代碼 ……………………………………………… 62
表4-1-1九十八學年(下學期)我與妮妮的上課時間表…………………… 68
表 4-3-1 四年美班已形成之社會規範…………………………………… 84
表4-3-2 20110523全班社會規範表現概況……………………………… 87
表4-3-3 20110524針對全班社會規範發展教學者所使用策略………… 90
表4-4-1:四邊形依平行性質來分類 ……………………………………101
表4-4-2:社會數學規範之針對數學解法之規範…………………………103
表4-5-1:四年美班預計發展的策略………………………………………109
表4-5-2:妮妮老師在教學過程及社會規範處理比較……………………110
中文部份
天下文化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台北市,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編印(2010)。天下雜誌2010年教育特刊-21世紀生存必備的能力,科學教育決勝未來。台北市,天下雜誌。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29。台北市:師大書苑。
余媛宜、張維順(1994)。數學成長團體對初任教學行為影響之行動研究。載於新竹縣教學研究集刊,49-92。新竹: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吳文忠、謝名起(譯)(2002)。課堂研究。台北:五南。
吳幸宜(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清山(2011)。建立平等教育的環境與機制。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5期。
吳慧珠(2003)。Vygotsky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105-158。台北:心理。
呂玉英(2004)。國小教師實踐討論式數學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
李源順(1999)。數學教師在校內互動促進自我專業發展的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台北。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筱亭、黃敏晃(主編)(2006)。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幾何。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房昔梅、鍾靜(2005)。國小教師在高年級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2卷,18期,頁33-64。
林美珍(2000)。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
林碧珍(2001)。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2010)。台灣數學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台北:高等教育出版。129-143。
林碧珍、蔡文煥(2006)研發、評估、和推廣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策略之研究(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21-S-134-001-)。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碧珍譯(1997)。皮亞傑,發展的機制和學校的學習-皮亞傑的理論和算術的教學。載於兒童發展理論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頁61-73)。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邱錦昌(1991)。教育視導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柳雅梅(譯)(1994)。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台北:心理。
洪蘭譯(2010)。站在學生前面:妥瑞氏症教我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好老師。台北:遠流。
高強華(1995)。樂在教學。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張子樟(1998)。英文名句欣賞。台北:小魯文化。
張世忠(2009)。協同教學對PCK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第17卷第一期,49-68。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張英傑、張素宜(2008)。小寶貝,我把數學變簡單了!—從情境學習理論談數學課程設計。科學教育月刊,第313期,9-17。
張新仁(2004)。國小數學領域採合作學習之教學成效。教育學刊,第23期,111-136。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38 卷第一期,33-66。
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注意事項。2009年12月9日,取自http://tepd.nhcue.edu/chinese/05_download/01_list.php?fy=40
教育部(民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90310當前教育政策方向(網頁版)_1.pdf)
梁叔坤(2007)共同學習機制之建立:遠哲西子灣數學教師成長工作城及分享創作成果。數學教育,二十五期。
許玉齡譯(1997)。教育改革之道-從自主性的發展著手。載於兒童發展理論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頁89-95)。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郭慶(1999)。猶太人的生活智慧。台北:上游。
陳文團(2010)。可被學習的芬蘭奇蹟。芬蘭教育理論與實務。P395-403。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陳永輝(2004)。促進數學課室班級討論活動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陳英娥、林福來(2004)。行動研究促進初任數學教師的教學成長。科學教育學刊,第十二卷第一期,83-105。
陳淑娟(1999)。透過合作行動研究探討一個國小班級的數學討論活動。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劉祥通(2001)。國小教師進行數學討論活動困難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9(2),125-146。
陳淑娟、劉祥通(2002)。國小班級數學討論活動可行方案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0(1),87-107。
陳淑敏(1996)。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暨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百年誕辰紀念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慧容(2009)。透過數學教學案例討論支持國小教師對學生的小數認知知識。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志華(1994)。談溝通在解題教學上所扮演的角色。教師之友,第 35 卷 5 期,45-48。
游麗卿(1999)。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所表現出的溝通能力。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八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黃永和(2007)。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研究的意涵。載於黃永和著,情境理論與教學研究(19-154)。台北:心理。
黃興豐(2009)。介紹 Ball 研究小組“數學教學需要的學科知識”之研究。載於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 第十八期,32-49。
黃錦坤(1991)。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7-637)。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思考教學。台北:洪葉文化。
聖〃修伯里原著(1943)。小王子。台北:明日(2003改編)。
鄔瑞香(1994)。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省與成果。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68-181。
劉兆岩、郭進隆(譯)(2004)。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台北:天下遠見。
劉俊德(2010)。一位三年級教師形成兒童數學討論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劉儒德等(譯) (2009)。50位改變心理學的大師。(Key thinkers in psychology). 台北:五南。
蔡文煥(2004)。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之詮釋:國小連結部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文煥(2004a)。協同教師發展有利數學意義產生之課室討論文化之研究。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教育行動研究研討會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蔡坤桐(2010)。精緻專案輔導模式之探討-以台北縣教研中心發展「一校一師」為例。數學教學輔導實踐經驗論文集:傳承與創新。教育部。46-64。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與反思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鄧運林(2008)。兒童心理學。台北:華騰文化。
鄭石岩(1994)。教育的大愛。台北:遠流 。
謝凱蒂(譯)(2009)。讓天賦自由。台北:天下文化 。
鍾靜(1996)。數學教室文化的新貌。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四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手冊。嘉義: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鍾靜(2000)。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數學教學特質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NSC89-2511-S152003。
鍾靜(2002)。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內涵與特色。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1207期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種子教師研習資料。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鍾靜(2010)。學校層級數學教學領導者培育與專業學習社群經營。載於教育研究月刊。台北:高等教育出版。5-16。
鍾靜、洪振傑、吳茵慧(2002)。國小數學領域種子教師角色與任務之探討。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九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403-464。台北:心理。
顏真(譯)(2003)。史賓塞的快樂教育。台北市:新手父母出版。

西文部份
Ball, D. L., Thames, M.H., & Phelps, G. (2008).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 (5), 389-407.
From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Adapting U.S. Measures for Use in Ireland‖, by Delaney et al., 2008,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9(4), 174.
Brown,J.S., Collins,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asearcher,18,32-41.
Bauersfeld, H., Krummheuer, G. & Voigt, J.(1988). Interactional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hematics and related microethnographical studies. In H. G. Steiner & A. Vermandel (Eds.), Foundation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disciplineof mathematics education(pp. 174-188). Antwerp: Proceedings of the TME Conference.
Cheung,D.(2001)School-based assessment in public examinations:Identifying the concerns of teachers.Education Journal, 29(2), 105-123.
Cobb, P., & Bauersfeld, H. (1995). Introduc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P. Cobb & H. Bauersfeld(Eds.), Emergence of Mathematics Meanings: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Cultur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obb, P., & Yackel, E. (1996). Constructivist, emergent,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al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1, 175-190.
Fennema, E. & Franke, M. L. (1992) Teachers’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D. A Grouws (ED. )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147-164) . New York, NY: Macmillan.
Jaworski(2003) . Research Practice into/influenc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Co-Learning Partnership.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54: 249–282, 2003.
Kammi, C.(1997).Bas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n Piaget’s Constructivism.兒童發展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系。
Lave, J. & Wenger, E.(1991).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lain, K. & Cobb, P. (20001)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in One First-Grade Classroom). An , 22(5),390-408.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32(3), 2360-266.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 Foy, P. (2008).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 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1999). Develop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Cgades K-12.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2000).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amph, T. (1976) . Observer effects on teacher verbal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8, 736-741.
Simon, M. A. (1994).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Learning to Teach: Learning Cycles in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6(1), 71-94.
Simon, M. A. (1995). Reconstructing mathematics pedagogy from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6(2), 114-145.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P.Watzlawick (Ed.)The invented reality (pp. 17-40). New York: Norton.
von Glasersfeld, E. (1992). Constructivism reconstructed: A reply to Suchting,Science and Education, 1, pp.379-84.
Yackel, E., Cobb, P., Wood, T. (1991). Small-Group Interaction as a Source of L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econd-Grade Mathmatics .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5), 390-408.
Yackel, E., & Cobb, P. (1996). Social mathematical norms, argumentation, and autonomy in mathemat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4), 458-47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