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
中國電視公司編(1981)。《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電視公司。
方鳳琪、陳燕秋、徐偉倫(2002)。臺灣青少年收看綜藝節目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廣播與電視》,19 ︰59-97 。王政彥等(1997)。《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業強。
王泰俐(2009)。<八卦電視新聞的閱聽眾接收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8︰2,3-36。王唯(2006)。《透視台灣電視史》。台北︰中國戲劇藝術實驗中心。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台北︰時英。
冉龍華(2007)。<凡人當道的時代>,《廣告雜誌》,194︰10-11。伊彬、林演慶、張婉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臺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傳播研究簡訊》,45︰10-13。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成露茜、羅曉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朱涵(2006)。台灣報紙再現"外籍新娘"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文里(1993)。<誰是垃圾的主人翁?談「青少年問題論述」的問題>,《張老師月刊》,192,48-56。
李元墩(1994)。台灣地區大專學生價值觀之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計畫專案研究期末報告書。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沈錦惠(2003)。<發現螢幕︰資訊品質與觀眾賦權再思考>,《廣播與電視》,20︰35-56 。林玉體(1989)。《台灣教育40年面貌》。台北︰自立晚報。
林芳玫(1996a)。《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芳玫(1996b)。<阿信連續劇觀衆研究:由觀衆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台灣研究社會季刊》,22:153-193。林芳玫(1996c)。<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6:1-25。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印書館。
林俊達(2005)。臺灣報紙報導大學生形象之內容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昭君(2009)。談話性節目中的性別論述-以<大學生了沒>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淑貞(2001)。國小兒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施羽盈(2008)。綜藝節目主持人女性助理之形象解讀。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倪炎元(1999a)。<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倪炎元(1999b)。<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傳播管理學刊》,1(1)︰205-233。
倪炎元(2005)。《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一版二刷)。
唐維敏譯(1995)。《錄影學》。台北︰遠流。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大學法商學報,29︰259-304。
孫秀蕙、蕭蘋(2003)。《媒體廣告對青少年性別認同與性別刻板印象的形塑與鬆動》。台北︰教育部。
孫榮光(2010)。《客家.媒體.再現》。台北︰韋伯文化。(第五章,「客家人來了!」電視綜藝談話性節目的客家再現。
徐南號(1996)。《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新聞學研究》,47:1-15。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台北︰三民。Ch.1(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翁秀琪、陳慧敏(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4︰1-76。袁千雯譯(2005)。《通俗文化理論》,台北:五南。
張國偉、何明修(2007)。<半調子的新自由主義:分析臺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爭議>,《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112。張淑綺(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雪梅(2000)。<連線新世代--臺灣青少年文化淺析︰YoYo世代的青少年文化>,《文化視窗》,22︰10-21。張鐸嚴(2005)。《臺灣教育發展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統計處(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成效檢討報告。台北︰教育部編印。
許雅斐、陳俊言(2008)。<台灣高等教育及學費政策之研究:市場機制與公民權>,《政策研究學報》,8︰117-146。郭力昕(1992)。《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台北︰九大文化。
陳伊君、陳郁宜(2010)。台灣「大學生」的媒體形象再現。2010年南華大學傳媒的公共性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研討會。
陳光興(1997)。<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臺灣社會研究》,25︰227-231。陳光興等譯(1992)。《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第三篇,意識形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
陳宏睿(2007)。青少年的性在新聞媒介中的再現。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育澱(2004)。<輕薄短淺的次文化--半大不小的矛盾>,《百世教育雜誌》,140︰25-37。陳怡如(2003)。綜藝節目色情與暴力內容效果--以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芸芸譯(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革新重譯本)。
陳俊湘(2008)。《我國教育政策與教育體系圖書館發展之批判論述分析》。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姿羽(2000)。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添壽、蔡泰山(2006)。《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台北︰立得出版社。
陳婷玉(2008)。<背叛!台灣女性如何解讀電影《斷背山》:一個接收分析研究>,《電影欣賞學刊》,26︰3,149-164。陳雅琪(2005)。《SARS風暴中的媒體與命名》。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彭芸、鍾起惠(1997)。《有線電視與觀眾》。台北︰廣電基金。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賀德芬(1990)。《大學之再生》。台北︰時報文化。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David Morley著。台北︰遠流。
黃世鑫(1998)。<「高」等教育「高」學費--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當代》,129︰58-68。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洐儀、張麗蕙(1999)。<從綜藝節目辛辣風潮看觀眾收視意向>,《廣告雜誌》,101:132-136。
黃麗英(1994)。解讀三臺綜藝節目短劇的性別論述。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韞臻、林淑惠(2008)。<大學生幸福感之組成與比較),《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9卷2:19-31。楊幸真主編(2010)。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台北︰巨流(林昱瑄譯,第九章,成為或不成為「正妹」︰協商異性戀性慾的陰柔特質)。
楊振富譯(2004)。《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化》。台北︰天下遠見。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Tim O''Sullivan etc。台北︰遠流。
楊進基(2008)。<高等教育市場化下新的學生角色>,《興國學報》,8︰65-77。楊意菁、陳芸芸譯(1999)。《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
經典雜誌編著(2006)。《台灣教育教育400年》。台北︰經典雜誌。民國篇。
蓋浙生(2003)。<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改革計畫︰挑戰與因應>,《教育研究資訊》,11(1)︰23-47。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心理。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徖琦(2008)。社會弱勢者媒體形象研究:以外籍家事勞動者與雇主關係之報導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歐陽教、黃政傑(1994)。《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明椿(2003)。《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鄭海麟(2009)。《台灣「政黨再輪替」與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
蕭富元(2007)。《競爭實力︰臺灣百萬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人才》。台北︰天下雜誌。
賴國洲(2000)。<透視monitor--青少年文化傳播解碼>,《文化視窗》,22︰38-45。錢俊譯(200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錢得龍、黃政傑、吳清山、黃木蘭(2008)。 <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態度與人文素養>,《師友月刊》,490︰8-27。龍應台(1985)。《野火集》。台北︰圓神。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169-192。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文化。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台北︰心理。
謝鵬雄(1991)。《漫談世紀的媒體文化》。台北︰文建會。
簡妙如(1999)。<再現的再現:九○年代台灣 A 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8。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魏世台(2002)。<中國文化中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宜蘭技術學報》,9(人文及社會專輯)︰341-369。羅世宏譯(2005)。《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羅燦煐(1998)。<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臺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159-190。關尚仁(1999)。<看優質綜藝休閒有品質>,《廣電人》,51︰35-36。嚴玉鳳(2001)。電視談話性綜藝節目與性別反串之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峰山(1994)。派深思與傅柯論現代社會中的權力。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英文部份
Alasuutari, P.(1999).The shape of audience research. In P.Alasuutari(Ed.).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Campbell, Christopher P. (1995). Race, Myth and the News, Thousand Oaks: Sage.
Fairclough, N. (1996). Technologisation of Discourse. In Caldas-Coulthard, Carmen Rosa & Coulthard, Malcolm (Eds.), Texts and Prac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Ch.1(media and language: setting and agenda)
Fairclough, N.(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1(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ramsci, A.(1971). Prison Notebooks. In Quntin Hoare & Geoffrey Nowell Smith (Eds&tra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ossberg, L. , Wartella, E & Whitney, DC. (1998). Media 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8,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85). “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2: 91-114.
Hall, S. (1995). The White of Their Eyes: 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 In Dines & Humez(ed): 18-22.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Hall, S. and du Gay, P.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Hall, S.(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ebdige(1988). Hiding in the light︰Youth Surveillance and Display. In Hiding in the light, ch1, pp.17-36.
Krans, S.& Daves, D.(1976).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on Political Behavior.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ippmann, W.(2009).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Morley, D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Structure and Decoding. London: BFI.
Neuendorf (2001). Viewing alone? Recent considerations of media audience stud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5(2): 345-354.
Scheurer, T (1985). The variety show. In B.G. Rose (Ed.). TV Genres: 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pp.307-327).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Thornborrow, J.(1999). Language and the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n Thomas, L. & S. Wareing (eds.). Language, Society and Power.
Van Zoonen ,L (1994). Media texts and gender. In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報紙部份
朱芳瑤(2009.11.10)。洪蘭︰台大醫科學生尸位素餐。中國時報。A4版。
朱芳瑤(2009.9.14)。拯救世界,不如幫媽洗碗。中國時報。A1版。
李家同(2004.2.17)。「大學生知多少?」。聯合報。A15版。
林志成(2008.8.9)。7.69分上大學,仍有105系招不足。中國時報。A6版。
邱莉玲(1997.5.21)。精靈世代,亞洲現身。工商時報。35版。
陳智華(2008.10.31)。七分上大學?明年要兩位數啦。聯合報。A8版。
游明金(2010.12.2)。大學生打工賺錢 王建煊:笨死了。自由時報。AA1版。
網路部份
TVBS(2010)。<延畢是懦夫?104楊基寬措辭挨轟>。檢索日期︰2010.4.13。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u20090608123115
YAHOO!BLOG(2011)。< allmineral二三鳥鳥事>。檢索日期︰2011.6.20。取自World Wide Web︰ http://tw.myblog.yahoo.com/mineral-1978/article?mid=3478&prev=3684&next=
大學生了沒官網(2010)。<節目簡介>。檢索日期︰2010.11.30。取自World Wide Web︰http://blog.xuite.net/cti.college/blog/13305476
中正E報(2009)。<大學生了沒?-「素人」節目 學生躍上螢幕舞台>。檢索日期︰2011.3.13。取自World Wide Web︰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82。
艾傑比尼爾森(2009)。<2009年1-10月「大學生了沒」節目收視群調查>。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12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檢索日期︰2010.3.22。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6162&ctNode=2294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檢索日期︰2011.2.24。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12171635571.xls
行政院新聞局(2006)。<95年有線電視收視行為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書>。檢索日期︰2010.10.29。取自World Wide Web︰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5417&ctNode=4998&mp=5
邱思瀛(2009)。<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探究>。檢索日期︰2011.1.10。取自銘傳教育電子期刊World Wide Web︰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educlass/15journal/content.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9)。<大專校院招生報考及錄取人數>。檢索日期︰2009.12.15。取自World Wide Web︰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edu_114.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0)。<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8 學年度) )。檢索日期︰2010.12.15。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廖柏森(2007)。<廣設大學的迷思>。檢索日期︰2011.1.10。取自World Wide Web︰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5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