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6: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志遠
研究生(外文):Tsu-yuan Chang
論文名稱:大學生形象的媒體再現與閱聽人的解讀研究—以「大學生了沒」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ag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V variety show and the reception analysis
指導教授:陳婷玉陳婷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ng-yu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學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大學生了沒接收分析再現大學生形象
外文關鍵詞:representationcollege students imageuniversityreception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2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台灣教育改革透過大學院校的增設,來實踐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願景,但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引發了大學「高錄取率、低錄取分數」的現象,而大學生「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況,使得大學生們成為社會各方檢視的對象,但透過媒體運作所呈現的大學生形象,卻有可能是負面、偏頗的社群刻版印象。
 
  在大學生相關新聞事件的熱潮下,「大學生了沒」節目的誕生,大學生開始擁有發聲的空間,不再是經由他人口中來介紹自己,大學生論述逐漸受到重視,或許這是提供了挑戰宰制關係的契機。
 
  「大學生了沒」節目著重大學生課外生活、外在妝扮與選拔,以及校園生活的主題,而透過分析節目場景與流程,試圖洞悉權力關係的運作,發現空間座位的擺設、主持人、製作單位,以及專家來賓,其中皆有權力的行使,而有著類似「課堂教室」的運作型態。
 
  從文本分析中看出,節目的言談仍有許多維繫著既有父權思維的主流論述,但也不乏反轉主流論述的言談,節目企圖呈現出大學生多元的面貌,也迫使父權思維必須對大學生在若干面向進行鬆綁,並提供大學生得以平反負面形象的空間,使得「大學生了沒」成為主流論述與非(反)主流論述爭鋒的場域。
 
  在閱聽人研究中發現,高中生與大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常為節目中大學生進行「辯護」,而上班族在文本的解讀,常以較高的身分位置進行觀視,且在若干議題上帶著譴責的語彙,並清楚地與文本中的大學生與大學生行為劃清界限,最後觀察出觀眾對節目內容的詮釋,會依照自己的性別、就學階段及社會位階,有著不同的解讀型態與收視意義。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一、大學生新聞的再現3
二、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學生形象的背景因素 9
一、 教育政策改革歷程 9
二、 政治的流變 13
三、 經濟的起飛 16
四、 家庭/社會文化的形塑 21
五、 媒體生態的開放 23
第二節 電視與再現 25
一、 「再現」的意涵 25
二、 綜藝談話性節目的再現及其影響30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35
一、 社群形象的媒體再現 35
二、 接收分析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批判論述分析 43
一、 研究主題的代表性 44
二、 研究範圍與分析類目 46
第二節 接收分析 49
一、 資料收集方法 50
二、 受訪者的選取 5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53
第一節 節目類型比重與分佈 53
一、 校園生活主題 53
二、 課外生活主題 54
三、 戀愛與友情主題 54
四、 家庭與親人互動 55
五、 外在妝扮與聯誼 55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 57
一、 節目場景與言談的權力關係 58
二、 校園生活主題 72
三、 課外生活主題 80
四、 戀愛與愛情觀 87
五、 家庭與親子互動 93
六、 外在妝扮與選拔 96
第三節 閱聽人研究 104
一、 受訪者觀看「大學生了沒」節目的情形 106
二、 校園生活主題 108
三、 課外生活主題 112
四、 戀愛與愛情觀 115
五、 家庭與親子互動 119
六、 外在妝扮與選拔 12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2
一、 「大學生了沒」節目的權力關係與其價值 132
二、 批判論述分析 133
三、 接收分析 136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38
一、 歷時性分析 138
二、 閱聽人研究的限制 138
 
參考書目 140
 
附錄一、訪談題目 150
附錄二、「大學生了沒」節目單元歸類單 151
中文部分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

中國電視公司編(1981)。《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電視公司。

方鳳琪、陳燕秋、徐偉倫(2002)。臺灣青少年收看綜藝節目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廣播與電視》,19 ︰59-97 。

王政彥等(1997)。《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業強。

王泰俐(2009)。<八卦電視新聞的閱聽眾接收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8︰2,3-36。

王唯(2006)。《透視台灣電視史》。台北︰中國戲劇藝術實驗中心。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台北︰時英。

冉龍華(2007)。<凡人當道的時代>,《廣告雜誌》,194︰10-11。

伊彬、林演慶、張婉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臺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傳播研究簡訊》,45︰10-13。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成露茜、羅曉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朱涵(2006)。台灣報紙再現"外籍新娘"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文里(1993)。<誰是垃圾的主人翁?談「青少年問題論述」的問題>,《張老師月刊》,192,48-56。

李元墩(1994)。台灣地區大專學生價值觀之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計畫專案研究期末報告書。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沈錦惠(2003)。<發現螢幕︰資訊品質與觀眾賦權再思考>,《廣播與電視》,20︰35-56 。

林玉體(1989)。《台灣教育40年面貌》。台北︰自立晚報。

林芳玫(1996a)。《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芳玫(1996b)。<阿信連續劇觀衆研究:由觀衆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台灣研究社會季刊》,22:153-193。

林芳玫(1996c)。<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6:1-25。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印書館。

林俊達(2005)。臺灣報紙報導大學生形象之內容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昭君(2009)。談話性節目中的性別論述-以<大學生了沒>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貞(2001)。國小兒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羽盈(2008)。綜藝節目主持人女性助理之形象解讀。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9a)。<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倪炎元(1999b)。<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傳播管理學刊》,1(1)︰205-233。

倪炎元(2005)。《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一版二刷)。

唐維敏譯(1995)。《錄影學》。台北︰遠流。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大學法商學報,29︰259-304。

孫秀蕙、蕭蘋(2003)。《媒體廣告對青少年性別認同與性別刻板印象的形塑與鬆動》。台北︰教育部。

孫榮光(2010)。《客家.媒體.再現》。台北︰韋伯文化。(第五章,「客家人來了!」電視綜藝談話性節目的客家再現。

徐南號(1996)。《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新聞學研究》,47:1-15。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台北︰三民。Ch.1(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

翁秀琪、陳慧敏(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4︰1-76。

袁千雯譯(2005)。《通俗文化理論》,台北:五南。

張國偉、何明修(2007)。<半調子的新自由主義:分析臺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爭議>,《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112。

張淑綺(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雪梅(2000)。<連線新世代--臺灣青少年文化淺析︰YoYo世代的青少年文化>,《文化視窗》,22︰10-21。

張鐸嚴(2005)。《臺灣教育發展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統計處(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成效檢討報告。台北︰教育部編印。

許雅斐、陳俊言(2008)。<台灣高等教育及學費政策之研究:市場機制與公民權>,《政策研究學報》,8︰117-146。

郭力昕(1992)。《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台北︰九大文化。

陳伊君、陳郁宜(2010)。台灣「大學生」的媒體形象再現。2010年南華大學傳媒的公共性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研討會。

陳光興(1997)。<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臺灣社會研究》,25︰227-231。

陳光興等譯(1992)。《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第三篇,意識形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

陳宏睿(2007)。青少年的性在新聞媒介中的再現。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育澱(2004)。<輕薄短淺的次文化--半大不小的矛盾>,《百世教育雜誌》,140︰25-37。

陳怡如(2003)。綜藝節目色情與暴力內容效果--以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芸芸譯(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革新重譯本)。

陳俊湘(2008)。《我國教育政策與教育體系圖書館發展之批判論述分析》。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0)。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壽、蔡泰山(2006)。《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台北︰立得出版社。

陳婷玉(2008)。<背叛!台灣女性如何解讀電影《斷背山》:一個接收分析研究>,《電影欣賞學刊》,26︰3,149-164。

陳雅琪(2005)。《SARS風暴中的媒體與命名》。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鍾起惠(1997)。《有線電視與觀眾》。台北︰廣電基金。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賀德芬(1990)。《大學之再生》。台北︰時報文化。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David Morley著。台北︰遠流。

黃世鑫(1998)。<「高」等教育「高」學費--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當代》,129︰58-68。

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洐儀、張麗蕙(1999)。<從綜藝節目辛辣風潮看觀眾收視意向>,《廣告雜誌》,101:132-136。

黃麗英(1994)。解讀三臺綜藝節目短劇的性別論述。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韞臻、林淑惠(2008)。<大學生幸福感之組成與比較),《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9卷2:19-31。

楊幸真主編(2010)。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台北︰巨流(林昱瑄譯,第九章,成為或不成為「正妹」︰協商異性戀性慾的陰柔特質)。

楊振富譯(2004)。《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化》。台北︰天下遠見。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Tim O''Sullivan etc。台北︰遠流。

楊進基(2008)。<高等教育市場化下新的學生角色>,《興國學報》,8︰65-77。

楊意菁、陳芸芸譯(1999)。《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

經典雜誌編著(2006)。《台灣教育教育400年》。台北︰經典雜誌。民國篇。

蓋浙生(2003)。<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改革計畫︰挑戰與因應>,《教育研究資訊》,11(1)︰23-47。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心理。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徖琦(2008)。社會弱勢者媒體形象研究:以外籍家事勞動者與雇主關係之報導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歐陽教、黃政傑(1994)。《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明椿(2003)。《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鄭海麟(2009)。《台灣「政黨再輪替」與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

蕭富元(2007)。《競爭實力︰臺灣百萬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人才》。台北︰天下雜誌。

賴國洲(2000)。<透視monitor--青少年文化傳播解碼>,《文化視窗》,22︰38-45。

錢俊譯(200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錢得龍、黃政傑、吳清山、黃木蘭(2008)。 <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態度與人文素養>,《師友月刊》,490︰8-27。

龍應台(1985)。《野火集》。台北︰圓神。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169-192。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文化。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台北︰心理。

謝鵬雄(1991)。《漫談世紀的媒體文化》。台北︰文建會。

簡妙如(1999)。<再現的再現:九○年代台灣 A 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8。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魏世台(2002)。<中國文化中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宜蘭技術學報》,9(人文及社會專輯)︰341-369。

羅世宏譯(2005)。《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羅燦煐(1998)。<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臺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159-190。

關尚仁(1999)。<看優質綜藝休閒有品質>,《廣電人》,51︰35-36。

嚴玉鳳(2001)。電視談話性綜藝節目與性別反串之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峰山(1994)。派深思與傅柯論現代社會中的權力。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英文部份
Alasuutari, P.(1999).The shape of audience research. In P.Alasuutari(Ed.).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Campbell, Christopher P. (1995). Race, Myth and the News, Thousand Oaks: Sage.

Fairclough, N. (1996). Technologisation of Discourse. In Caldas-Coulthard, Carmen Rosa & Coulthard, Malcolm (Eds.), Texts and Prac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Ch.1(media and language: setting and agenda)

Fairclough, N.(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1(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ramsci, A.(1971). Prison Notebooks. In Quntin Hoare & Geoffrey Nowell Smith (Eds&tra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ossberg, L. , Wartella, E & Whitney, DC. (1998). Media 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8,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85). “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2: 91-114.

Hall, S. (1995). The White of Their Eyes: 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 In Dines & Humez(ed): 18-22.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Hall, S. and du Gay, P.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Hall, S.(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ebdige(1988). Hiding in the light︰Youth Surveillance and Display. In Hiding in the light, ch1, pp.17-36.

Krans, S.& Daves, D.(1976).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on Political Behavior.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ippmann, W.(2009).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Morley, D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Structure and Decoding. London: BFI.

Neuendorf (2001). Viewing alone? Recent considerations of media audience stud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5(2): 345-354.

Scheurer, T (1985). The variety show. In B.G. Rose (Ed.). TV Genres: 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pp.307-327).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Thornborrow, J.(1999). Language and the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n Thomas, L. & S. Wareing (eds.). Language, Society and Power.

Van Zoonen ,L (1994). Media texts and gender. In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報紙部份
朱芳瑤(2009.11.10)。洪蘭︰台大醫科學生尸位素餐。中國時報。A4版。

朱芳瑤(2009.9.14)。拯救世界,不如幫媽洗碗。中國時報。A1版。

李家同(2004.2.17)。「大學生知多少?」。聯合報。A15版。

林志成(2008.8.9)。7.69分上大學,仍有105系招不足。中國時報。A6版。

邱莉玲(1997.5.21)。精靈世代,亞洲現身。工商時報。35版。

陳智華(2008.10.31)。七分上大學?明年要兩位數啦。聯合報。A8版。

游明金(2010.12.2)。大學生打工賺錢 王建煊:笨死了。自由時報。AA1版。

網路部份
TVBS(2010)。<延畢是懦夫?104楊基寬措辭挨轟>。檢索日期︰2010.4.13。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u20090608123115

YAHOO!BLOG(2011)。< allmineral二三鳥鳥事>。檢索日期︰2011.6.20。取自World Wide Web︰ http://tw.myblog.yahoo.com/mineral-1978/article?mid=3478&prev=3684&next=

大學生了沒官網(2010)。<節目簡介>。檢索日期︰2010.11.30。取自World Wide Web︰http://blog.xuite.net/cti.college/blog/13305476

中正E報(2009)。<大學生了沒?-「素人」節目 學生躍上螢幕舞台>。檢索日期︰2011.3.13。取自World Wide Web︰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82。

艾傑比尼爾森(2009)。<2009年1-10月「大學生了沒」節目收視群調查>。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12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檢索日期︰2010.3.22。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6162&ctNode=2294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檢索日期︰2011.2.24。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12171635571.xls

行政院新聞局(2006)。<95年有線電視收視行為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書>。檢索日期︰2010.10.29。取自World Wide Web︰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5417&ctNode=4998&mp=5

邱思瀛(2009)。<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探究>。檢索日期︰2011.1.10。取自銘傳教育電子期刊World Wide Web︰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educlass/15journal/content.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9)。<大專校院招生報考及錄取人數>。檢索日期︰2009.12.15。取自World Wide Web︰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edu_114.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0)。<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8 學年度) )。檢索日期︰2010.12.15。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廖柏森(2007)。<廣設大學的迷思>。檢索日期︰2011.1.10。取自World Wide Web︰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56147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方鳳琪、陳燕秋、徐偉倫(2002)。臺灣青少年收看綜藝節目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廣播與電視》,19 ︰59-97 。
2. 王泰俐(2009)。<八卦電視新聞的閱聽眾接收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8︰2,3-36。
3. 冉龍華(2007)。<凡人當道的時代>,《廣告雜誌》,194︰10-11。
4. 伊彬、林演慶、張婉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臺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傳播研究簡訊》,45︰10-13。
5. 沈錦惠(2003)。<發現螢幕︰資訊品質與觀眾賦權再思考>,《廣播與電視》,20︰35-56 。
6. 林芳玫(1996b)。<阿信連續劇觀衆研究:由觀衆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台灣研究社會季刊》,22:153-193。
7. 林芳玫(1996c)。<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6:1-25。
8. 倪炎元(1999a)。<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9.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新聞學研究》,47:1-15。
10.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台北︰三民。Ch.1(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
11. 翁秀琪、陳慧敏(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4︰1-76。
12. 張國偉、何明修(2007)。<半調子的新自由主義:分析臺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爭議>,《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112。
13. 張雪梅(2000)。<連線新世代--臺灣青少年文化淺析︰YoYo世代的青少年文化>,《文化視窗》,22︰10-21。
14. 許雅斐、陳俊言(2008)。<台灣高等教育及學費政策之研究:市場機制與公民權>,《政策研究學報》,8︰117-146。
15. 陳光興(1997)。<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臺灣社會研究》,25︰2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