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9: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敏莉
研究生(外文):Min-li Chiu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及自私行為自評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toward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self assessment of selfish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5th-6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蔡明昌蔡明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chang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7
中文關鍵詞:同儕高年級學童自私行為
外文關鍵詞:5th-6th grade studentsPeer&apos&apossSelfish behavi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主要以文獻探討法、實地訪談法、學習單及問卷調查法等方式進行,發展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量表」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於自私行為表現自評量表」兩份量表做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以分層比例抽樣方式,抽取1,200名中部八縣市之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為樣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偏低
二、國小高年級學童自評自私行為表現度偏低
三、男生較女生更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四、六年級學童較五年級更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五、原住民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六、每星期看課外書時間不到一小時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七、父親學歷國中以下者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八、母親學歷國中以下者之學童,較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九、父親低職業社經地位者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父親管教方式採忽視冷漠者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一、母親管教方式採寬鬆、忽視冷漠者之學童,較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二、家庭氣氛不和諧者之學童,較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三、親人無擔任志工經驗者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四、男性級任導師所帶領之學童,較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五、級任導師管教方式冷漠型之學童,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六、學校總班級數少的學童,較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較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七、班級人數愈少的學童,愈能接受同儕的自私行為,也愈容易表現出自私行為
十八、學生對同儕自私行為之接受度與自評自私行為之表現度間呈現正相關
  We used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terviews, learning sheet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develop“ Scale of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of high grades school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Scale of self assessment toward selfish behaviors of high grades school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 .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200 high grades schoolchildren that selected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s in in middle Taiwan by the way of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Conclusions:
1.High grades school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had low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2.High grades school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had low display in their self assessment of selfish behaviors.
3.Boy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than girls and also had much more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than girls.
4.The 6th grades schoolchildren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than the 5th grades schoolchildren and also had much more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than the 5th grades schoolchildren.
5.The aboriginal schoolchildren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6.Schoolchildren whose weekly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one hour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7.Schoolchildren whose fa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was lower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degree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8.Schoolchildren whose mo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was lower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degree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have much more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9.Schoolchildren with father in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10.Schoolchildren with unconcern discipline from their father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11.Schoolchildren with unconcern and loose discipline from their mother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much more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12.Schoolchildren from families without harmonic atmosphere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much more acceptance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13.Schoolchildren whose families had no volunteer experience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14.Schoolchildren with male teacher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accept much more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15.Schoolchildren with unconcern discipline from their teachers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16.Schoolchildren from the schools with less total class number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accept much more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17.Schoolchildren from the classes with less student number displayed much more selfish behaviors and accept much more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18.Acceptance of schoolchildren to peer''s selfish behaviors had positive relationship toward their self assessment of selfish behavio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自私與利社會行為---------------11
第二節 自私行為相關理論基礎-----------26
第三節 影響自私行為相關因素分析-------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60
第三節 研究對象-----------------------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69
第五節 研究流程-----------------------97
第六節 資料處理----------------------10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0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屬性資料分析------103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與自私行為表現自評描述分析 11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及自私行為表現自評量表之差異分析--------118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同儕自私行為接受度與自私行為表現自評之相關分析 163
第五節 綜合討論----------------------1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1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200
 
參考書目------------------------------207
一、中文部分--------------------------207
二、英文部分--------------------------218
 
附錄----------------------------------223
附錄一:台灣地區新職業類別歸類說明表--223
附錄二:學習單(共三頁)--------------224
附錄三:學生訪談同意書----------------227
附錄四:家長同意子女接受訪談同意書----228
附錄五:各分量表原始題項與來源說明----229
附錄六:專家效度問卷評析與資料分析----235
附錄七:預試量表----------------------250
附錄八:正式施測量表------------------259
丁凡、許琳英合譯(2003)。性別優勢學習法。(原作者:Michael Gurian等著)。台北:新手父母。
 
王文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王臣瑞(1983)。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王坤如(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以台北縣林口鄉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王怡芳(1999)。兒童讀經之態度、實施過程與成效之研究—以台中縣三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2。
 
王彩鳳(2005)。利社會行為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萬清 (1999) 讀書治療。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鍾和(2001)。父母應如何因應孩子的自私行為。學生輔導,75,122-125。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市:東大圖書。
 
方志華(2002)。關懷倫理學觀點下的教師專業素養。教育研究資訊,10(2),1-20。
 
毛萬儀、李宜賢、李翰林、黃志祥、楊婷舒、高慧芬、魏渭堂(2002)。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永大書局。
 
牟中原(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臺北。
 
朱敏章(譯)(1966)。利維坦。(原作者:Hobbes Thomas)。台北市:商務。(原著出版年:1651)
 
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吳清山(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專業教育背景、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清基(2010年12月2日 )。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10003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上網版).pdf
 
吳齊殷、李文傑(2001)。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長期追蹤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吳瑛(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一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呂素幸(1995)。知人知面也知心—談幼兒的同理心。國教之聲,29(1),8-14。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彥瑾(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
 
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李雯智(1996)。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李紫蓉(譯)(2007)。童書中的神奇魔力。(原作者:Nina Mikkelsen)。臺北市:阿布拉教育文化。
 
李新民(1996)。國小教師規範權運作對六年級學生班級參與心態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235-256。
 
李駱遜(1996)。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4),41-47。
 
沈六(1991)。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水牛。
 
沈六(1993)。羣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何姿嫻(2007)。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
 
何碧霜(2005)。社會認知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花蓮縣。
 
何縕琪、許木柱、江瑞珍(2008)。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族群意象發展之效應:以花蓮縣一個國三班級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2),1-44。
 
杜毅漫、宋雪蓮(2006)。自然與自私—道家與法家人性論的比較。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中國文化研究),8(3),47-50。
 
林火旺(2006)。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臺北:寶瓶文化。
 
林芝(2001)。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台北市:幼獅。
 
林杰輝(2009)。國小教師品格教學領導與學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林彥宏(2009)。無限無畏談慈悲。慧炬雜誌,546,48-52。
 
林彥伶(2009)。女性體育教師的身體意象以性別角色論。學校體育,19(1),123-128。
 
林春鳯(2008)。從豐年祭談原住民之民族認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101-154。
 
林素卿(1990)。艾齊厄尼「順從理論」及其在國民中小學之適用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淑夏(2004)。兒童讀經行動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注意力及行為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崇德(主編)(1995)。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台北市:五南。
 
林基興(2005)。閱讀力—收集、解讀、思考、判斷能力的源頭。臺北市:如何。
 
林登順(1999)。試論國小課程中之讀經教育。載於第二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維芬(1991)。年級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 R.Shaffer)。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9)
 
林學君(1996)。幼兒圖畫書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邱善雄(2010)。認識客家族群:台灣客家人(上)。女宣雜誌,398,16-19。
 
邱顯良(2001)。反社會性格受刑人之神經質、外向性與其心理病態傾向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員警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桃園縣。
 
周富美(1984)。墨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胡玫萍(2007)。兒童參與閱讀方案之利社會行為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柏泉(譯)(1987)。自私心理探源。(原作者:David Seabury)臺北市:桂冠圖書。
 
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洪蘭(譯)(1997)心理學(下)。(原作者:H. Gleitman)。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洪蘭、曾志朗(2000)。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現代教育論壇,6,592-595。
 
袁之琦、游恆山(1986)。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市:五南。
 
孫旻儀(2005)。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唐費娟、蔣佳英(2010)。實習護生不正確使用醫用外科口罩原因分析。當代醫學,1,122-124。
 
郭丁熒(1988)。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郭秀光(2000)。透過人性化的教養模式使孩子產生自發性的利社會行為。國教新知,47(2),46-53。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郭靜晃等著(1997)。社會問題與適應。臺北市:揚智。
 
許文惠(2011)。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利社會行為概念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市。
 
許永芳(2002)。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88~89),台南市。
 
許美華(2005)。你我的故事:國小六年級學生學校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許郡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
 
許舒雅(2007)。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許維素(l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許錦雲(1992)。談孩子利他精神的培養。社教資料雜誌,168,10-14。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國立編譯館-教育大辭書(2011年1月21日)。理想國的教育論。取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2007年2月修訂版)。新編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0-a)。(2010年8月25日 )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6%DB%A8p&pieceLen=50&fld=1&cat=&ukey=1062458259&serial=3&recNo=0&op=f&imgFont=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101-b)。(2010年8月25日 )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6%E6%AC%B0&pieceLen=50&fld=1&cat=&ukey=1062458259&serial=4&recNo=13&op=f&imgFont=1
 
畢孟琴、張文(2008)。撩起“人性自私論”的面紗。北華航太工業學院學報,18(1),48-51。
 
張怡貞(1997)。國民小學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系,
台東市。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素貞(1989)。韓非子的實用哲學。臺北市:中央日報出版部。
 
張華葆(1991)。少年犯罪預防及矯治。臺北市:三民出版社。
 
張樹枝(2001)。國民小學兒童讀經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耀宗(2007)。 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 195-214。
 
陳利銘、許添明(2003)。我國小班政策之檢討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6(2),1-20。
 
陳佳琪(200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陳枝烈(2010)。排灣族的分享文化。原教觀測站。第11版,11版原民。 
 
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若幸(1993)。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陳喜水(2003)。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陳意玫(2007)。繪本取向利社會行為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利社會道德推理與助人意願、助人行為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新竹市。
 
陳慶民(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遊戲使用行為與電腦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進修部教學科技碩士在職進修暑期班,台東市。
 
陳蕙娟(1999)。從創造的詮釋學論兼愛。哲學與文化,26(11),1072-1081。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著。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liot R. Smith)。台北市:桂冠。
 
傅如良(2007)。匱乏∙自私∙慷慨—讀休謨的正義起源說。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21-24。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義良(2009)。故事機構行銷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61,73-95。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鈺婷(2000)。青少年的自私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慧真(譯)(1994)。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原作者:Papalia,D.E.,&Old,S.W.)。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2)
 
黃慕萱(2003)。從小學生的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看資訊網路內容的選擇和介面的設計 III。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市。
 
葉金裕(2002)。國民小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澎湖地區國小教師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台南市。
 
葉碧玲、葉玉珠(2001)。國中生性別、年級、父母教育程度、批判思考與情緒智力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2(2), 45-70。
 
雷紹玲(2008)。人性中惡的因素對所有權的影響。行政與法,2008 (9), 118-121。
 
楊惠婷(2005)。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詹秀葉(2000)。幼兒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聖嚴法師(1999)。禪門。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1)。禪與悟。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4)。化「私我」為「無我」。【心靈電子報】,31。2010年8月15日引用自http://www.ddc.com.tw/epaper/A/20040623.htm
 
翟本瑞(2000)。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學反省意義(1)。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台北:揚智文化,51-81。
 
趙宗慈(1986)。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臺北市。
 
趙錫如(主編)(2004年11月第62版)。辭海。臺北縣:六統貿易有限公司。
 
榮泰生(2005)。SPSS與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劉乃華(2006)。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永明(2005)。從德性到權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市。
 
劉誠(1989)。青少年心理:社會動機與學習。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17(2),162-175。
 
劉蓉靜(2008)。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蔡欣芹(2008)。高雄市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正面管教策略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市。
 
蔡欣虹(200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學童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市。
 
鄧湘蘭(2003)。國小兒童自私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蕭世慧(2006)。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碩士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蕭佑儒(2008)。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戴美雲(2004)。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自立晚報。
 
謝雅麗(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薛國忠(2003)。幼兒的衝突行為及教師的處理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台中市。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簡瑞良(1999)。同理心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諮商與輔導,166,41-43。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羅佳芬(2001)。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
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羅健(2006)。自私行為新探。雲南社會科學,6,35-37。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1,105-140。
 
蘇建文(1975)。父母教養方式與少年道德行為。中華心理學刊,17,109-124。
 
蘇清守(1988)。教師對國中智慧不足男生助人行為的知覺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1,59-76。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蘇嫈娟(2007)。國小教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品格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市。
 
蘇蕙芳(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
所,台南市。
 
鐘靜芬(2007)。普通幼兒對特殊幼兒表現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嚴靈峰(1976)。墨子簡編。臺北:商務印書館。
 
Akiyama, E., & Kaneko, K. (2002). Dynamical systems game theory II: A new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the social dilemma. Physica D, 167, 36-71.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 (2002). Social Psych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R. Vasta(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pp. 1-6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Bar-Tal, D. (1976). Prosocial Behavior : Theory and research. N. Y.: John Wiley.
 
Bar-Tal, D. (1982).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 A Cognitive
learning approach. Developmental Review, 2, 101-124.
 
Bar-Tal, D., & Raviv, A. (1982). A cognitive-learning model of helping behavior development: Possible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Eisenberg, N. (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ar-Tal, D., Raviv, A., & Goldberg, M. (1982). Helping behavior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53, 396-402.
 
Batson, C.D. (1991). The altruism question: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swer.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atson, C. D. & Oleson, K. C. (1991). Current status of 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In Clark, M(Ed). Prosocial behavior(pp.62-85). Newbury Park, CA: Sage.
 
Bellenfant, T. N. (2000). Overt prosocial behaviors in multiage and samegrade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Berman, P. W. (1987). Children caring for babies: Age and sex difference in responds to infant signals and to the social context. In Eisenberg, N. (Ed), Contemporary topics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pp.141-164). New York: Wiley.
 
Bukowski, W. M.(2001). Friendship and the worlds of childhood.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91, 93-102.
 
Cashwell, T. H., Skinner, C. H., & Smith, E. S. (2001). Increasing Second-Grade Students’Reports of Peers’Prosocial Behavior Via Direct Instruction, Group Rainforcement, and Process Feedback: A Replication and Extention. Edecation & Treament of Children, 24, 161-175.
 
Corsini, R. J. (Ed.)(1994).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Inc.
 
Clarke, Caroline V., Edmond Jr. & Alfred A. (2003). BE SELFISH: SERVE OTHERS. Black Enterprise, 33(12), 109-110.
 
Dovidio, J. F. (1984). Helping behavior and altruism: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overview.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17, p.361-42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unn, J., Deater-Deckard, K., & Pickering, K. (1998).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step, Single-parent, and non-stepfamily settings: findings from a community study.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39(8), 1083-1095.
 
Eagly, A. H., & Crowley, M. (1986). Gender and helping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 283-308.
 
Eisenberg, N.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regard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N. Eisenbe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pp.219-24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N. (1983). Children′s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tential recipients of aid. Child development, 3, 594-602.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N., & Lennon, R., & Roth, K. (1983).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 Paychology, 19, 846-855.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pp.190). Hillsdale, NJ: L. Erlbaum.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Fehr, E., & Rockenbach, B. (2003). Detrimental effects of sanctions on human altruism. Nature., 422, 137.
 
Hoffman, M. L. (1975).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937-943.
 
Haller, E. J. (1992). High school size and student indiscipline: Another aspect of the school consolidation issu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4(2), 145-156.
 
Jackson, M. & Tisak, M. S. (2001). Is prosocial behaviour a good thing?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helping, sharing, cooperating, and comforting. Bi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349-367.
 
Kidron, Y. & Fleischman, S. (2006). Promoting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3(7), 89-91.
 
Knight, G. P., & Kagan, S. (1977). Acculturation of prosocial and competitive behaviors among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Mexican-American children.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8, 273-284.
 
Krebs, D. L. (1970). Altruism-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 review of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3, 258-302.
 
Lichter, D. T., Shanahan, M. J., & Gardner, E. L. (2002). Helping others?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 and family instability on prosocial behavior. Youth & Society, 34(1), 89-119.
 
Maslow, A. H. (196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Moore, S. G. (1982).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early year: peer influence. In B, Spode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65-81). New York: Free Press.
 
Paul, R., & Elder, L. (2009). Critical Thinking: Ethical Reasoning and Fairminded Thinking, Part I.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33(1), 36-37
 
Payne, F. D. (1980). Children′s prosocial conduct in structural situations and asviewed by others: Consistency, convergenc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ersonvariables. Child Development, 56, 735-745.
 
Perry, D., & Bussey, K. (1984).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Perry, D (E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Printice-Hall.
 
Rushton, J. P. (1975). Generosity in c hildren: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modeling, preaching, and moral judg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459-466.
 
Radke-Yarrow, M., Zahn-Waxler, C., & Chapman, M. (1983). Rosocialdis positions and behavior. In P. Mussen (Ed.),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pp.469-545). New York: Jone Wiley.
 
Raviv, A., & Bar-Tal, D. (1981).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s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 45-53.
 
Selman, R. L. (1973).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to take another′s social perspectiv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ole- taking ability.
 
Shaffer, D. R. (1979).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Monterey, California.
 
Shaffer, D. R. (2005).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5th ed.).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Shigetomi, C. C., Hartmann, D. P., & Gelfand, D. M. (1981). Sex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reputations for helpful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434-437.
 
Summers, M. (1987). Imitation, dominance, agon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of sibling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Baltimore. MD. April 23-26)
 
Underwood, B., & Moore, B. (1982). Perspective-taking and altru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143-173.
 
Whiting, B. B., & Edwards, C. P. (1988). Children of different worlds: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behavio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K. J., & Kistner, J. (1992).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feedback on young children′s peer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933-940.
 
Yarrow, M. R., Zahn-Waxler, C., Barrett, D., Darby, J.,
King, R., Pickett, M., & Smith. J. (1976). Dimensions and correlate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young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7, 118-125.
 
Zahorik, J. A. (1999). Reducing class size leads to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7 (1), 50-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2。
2. 王鍾和(2001)。父母應如何因應孩子的自私行為。學生輔導,75,122-125。
3.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市:東大圖書。
4. 方志華(2002)。關懷倫理學觀點下的教師專業素養。教育研究資訊,10(2),1-20。
5. 吳清山(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專業教育背景、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6. 吳齊殷、李文傑(2001)。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長期追蹤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7. 呂素幸(1995)。知人知面也知心—談幼兒的同理心。國教之聲,29(1),8-14。
8.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235-256。
9. 李駱遜(1996)。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4),41-47。
10. 沈六(1993)。羣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11. 何縕琪、許木柱、江瑞珍(2008)。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族群意象發展之效應:以花蓮縣一個國三班級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2),1-44。
12. 林彥伶(2009)。女性體育教師的身體意象以性別角色論。學校體育,19(1),123-128。
13. 林素卿(1990)。艾齊厄尼「順從理論」及其在國民中小學之適用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14.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15. 洪蘭、曾志朗(2000)。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現代教育論壇,6,5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