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2007)。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教。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80-107。
王以仁、陳靖允(2008)。溝通觀念以有效推展校園正向管教。研習資訊,25(1),33-38。王佩君(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之父母影響因素模式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王金國(2009)。正向的態度,正向的教育~正向管教的理念與作法。靜宜大學實習輔導通訊,8,1-3。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之發展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王春展,詹志禹,李良哲(2000)。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探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3,352-382。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琳(2008)。親職認知對管教行為的影響:探討兒童衝突的管教。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245-272。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慮傾向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高雄市。
史英(2007,4月27日)。正面管教,讓孩子有幸福感。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27/today-life9.htm
玉冰(譯)(2008)。Nelsen著。正面管教。北京:京華出版社。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25-52。
石學昌(譯)(2007)。多湖輝著。圖解正面教養法。臺北市:世茂。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
何名娟(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何琦瑜(2009,6月)。愛的功課。親子天下雜誌,6,12-13。
何琦瑜、吳毓珍主編(2007)。教出品格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何琦瑜、李宜蓁(2009,6月)。管教的危機。親子天下雜誌,6,148-155。
余思靜(2003)。幼兒情緒知多少。國教世紀,206,39-48。
吳和堂(201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加樺。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美均(2006)。青少年親子互動、同儕互動、氣質與行為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吳淑玲(1998)。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吳新華(1993)。適應的概念分析。初等教育學報,6,169-188。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呂祝義(1995)。變!變!變!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國教之友,47(1),37-44。李小觀(2004)。情緒教育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李平(譯)(1997)。Thomas Armstrong 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臺北市:遠流。
李佩珊(2005)。國小學童內外控、幸福感與情緒智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李金蓮(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嘉義市教育研究集刊,1,63-94。
李彥瑾(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2006,8月)。溺愛戰爭。商業周刊,977,96-97。
李美華(譯)(2007)。UNESCO原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製作。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臺北市: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李茂興(譯)(1995)。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李瑞玲、張美惠、黃慧真(譯)(1998)。D. Goleman 著。EQⅡ:工作EQ。臺北市:時報。
李坤崇(1995)。其實您不懂我的心:談如何及早發現適應欠佳兒童。國教之友,47(2),24-34。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沈珮文(2001)。宜蘭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英語焦慮與英語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邢小萍(2010)。減法的教育:順著孩子的天賦,不必順著爸媽的意志。臺北市:三采文化。
阮貞樺(譯)(2008)。J. Gray著。正向教養這樣教。臺中市:晨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2009年台灣兒童快樂生活大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89&typeid=4&offset=10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周文欽(1991)。台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周文欽(1995)。三因素之適應模型:適應問題、因應方式及適應狀況。生活科學學報,1,25-44。
周弘(2001)。賞識你的孩子。新北市:上游。
周淑華(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林士翔(2003)。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林正文(1996)。行為改變技術-制約取向。臺北市:五南。
林生傳(1979)。高雄地區家庭結構類型的變化及其與學童班級適應關係的研究。高雄師院學報,7,115-159。
林汝鍵(2008)。台中市國中教師對正向管教教育政策之態度(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林來利(2008)。創造雙贏!營造積極正向的管教環境。學生輔導,105,129-138。林怡岑(2006)。國小學童情緒能力、自我概念、控制信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7)。V. J. Derlega & L. H. Janda著。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臺北市:桂冠。
林清江(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市:五南。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林淑華(200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邱秀芬(2005)。台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行政人員對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知覺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邱雅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金惠梅(1996)。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臺南市。柯華崴與李昭玲(1988)。兒童情緒認知研究。國教學報,1,173-187。
柯嘉甄(2003)。國小學生家長對多元評量的覺知與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洪巧(2006)。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高雄市。洪正彥(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洪蘭、梁若瑜(譯)(2001)。呂俊甫著。華人性格研究。臺北市:遠流。
胡秋萍(2004)。國小資優生家庭環境及情緒智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徐振堃(2001)。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徐儷瑜(1988)。小學兒童的生活適應與親子溝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1)。教育現況統計。取自
http://163.32.250.1:8000/Members/grp07/new_page_3.htm
涂金堂(2010)。SPSS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臺北市:心理。
常雅珍、毛國楠(2006)。正向心學建構情意教育次行動研究。台灣師大學報,5(12),121-146。
張文琪(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生命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秋雯(2007)。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張美惠(譯)(2006)。D. Goleman著。EQ:十週年紀念版。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素媚(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張瑞勳(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研究所,臺北市。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臺北市。教育部(2007)。用愛心找對方法,營造校園零體罰。教育部電子報,262,25-27。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莊綉雲(譯)(2009)。A. E. Kazdin著。正面教養,我把孩子變乖了。臺北市:新手父母。
許怡珮(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許芳菊(2009,4月)。都是情緒惹的禍。親子天下雜誌,5,150-155。
許純瑜(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許富淳(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高雄市。許晴閔(2008)。國小兒童知覺父母情緒智力與兒童樂觀信念、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郭正田(1994)。父母管教態度與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進修暨推廣部學士學位進修班獨立研究專輯,3,41-63。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臺南市。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陳秀娟(2009)。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臺北市。陳坤益(2005)。國小資優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市。陳弦希(2002)。臺北市國小男女學童情緒智力差異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3,149-176。陳念怡(2009,6月)。愛的管教從何開始-好規矩養成計畫。親子天下雜誌,6,158-165。
陳明珠(1994)。國小學童考試焦慮、父母管教態度、自我能力評估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市。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市。陳彥穎(2001)。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的碩
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芝(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陳美燕、徐澄清(1991)。家庭環境評量表在臺灣之信度、效度的初步探討。護理雜誌,38(4),119-128。陳貴龍(1987)。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10,121-141。陳鼎華(2008)。談「正向管教」。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brian-chenth/article?mid=169&next=116&l=f&fid=16
陳碧容(2003)。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臺北市。陳德嫺(2007)。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陳曉蕙(2000)。家庭系統與國中學生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陳靜儀(2007)。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的自我概念、依附關係、情緒智力與行為困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臺南市。陳靜嫻(2006)。印尼籍配偶教養量表信效度之檢定(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臺南市。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傅木龍(2008)。正向管教—班級經營大未來,學生輔導,105,6-28。
曾玉芷(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曾慧芸(2002)。負向言語對國中小學生自我效能、自我喜愛及關係品質之影響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月美(1996)。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屏東市。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黃明華(2006)。異國婚姻家庭父母管教態度與其子女生活適應、創意生活經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臺中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淑芳(2005)。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模式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臺北市。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楊國樞(1983)。從互動觀點談青少年的問題與輔導。少年輔導工作研討會,臺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錦登(1999)。論述生活適應。菁莪,11(3),41-47。
葉重新(2004)。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趙心暐(2005)。國中生的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劉佳彤(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芳文(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韌性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劉瑞美(2007)。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劉瑛玫(2008)。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知覺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歐慧敏(2006)。情緒智力理論及其評量。教育研究,147,146-155。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蔡正玲(2002)。國小高年級兒童害羞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第二版)。臺北市:揚智。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蔡美玲(譯)(1980)。Alder, A. 著。瞭解人性。臺北市:遠流。
蔡恒翠(2004)。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蔡壹亘(2006)。國小學童不同同儕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鄭世昌(2005)。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彰化市。鄭崇趁(2008)。正向管教理念中的班級經營策略。學生輔導,105,30-41。鄧淑方(2007)。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謝明昌(2007)。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謝順吉(2006)。國中生覺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謝慈容(2004)。國小六年級男、女兒童家庭社經地位及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臺中市。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鍾永吉(1997)。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鍾思嘉(1996)。情緒智力。父母親月刊,133,4。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1,63-85。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藍采風(1982)。生活壓力與適應。臺北市:幼獅文化。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鄺嘉玲(2009)。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羅佳芬(2002)。探討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其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羅芝芸(1999)。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譚春虹(譯)(2009)。K. Morth著。情商EQ的智慧。臺北市:德威國際文化。
蘇妙玉(2001)。國小高年級一般與單親兒童人格及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二、西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Atwater, E. (1979).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Bar-on, R. (1997). 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EQ-i):Technical manual. Toronto, Canada:Multi-Health Systems.
Boarine, H. G. (1985).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 London, English:Tavistock.
Boyatzis, R. E., Goleman, D. & Hay/Mcber (1999). 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 Boston:HayGroup.
Bruno, F. J. (1977). Human adjustment and personal growth:Seven pathway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Calhoun, J. F., & Acocella, J. R.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
Chamberlin, R. (1975). Parental use of “positive contact” in child rearing:It’s relationship to child behavior patterns and other variables. Pediatrics, 56, 768-773.
Coan, R. W.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Contreras, J., Kerns, K. A., Weimer, B. L., Gentzler, A. L., & Tomich, P. L.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s a mediator of association between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4, 111-124.
Cooper, R. K. (1996). EQ Map. San Francisco:AIT and Essi Systems.
Cooper, R. K., & Sawaf, A. (1997). Executiv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New York:Grosset/Putnam.
Cooper, M. L., & Shaver, P. R. (1998). Attachment style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380-1397.
De Beauport, E. & Diaz, A.S. (1996). The three faces of mind:Developing your ment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intelligences. Wheaton, Illinois:Quest Books.
Dekovic, M. & Janssens, J. A. (1992). Parent’s child-rearing style and child’s sociometris stat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5), 925-932.
Eisenberg, N., Zhou, Q., Spinrad, T. L., Valiente, C., Fabes, R. A., & Liew, J. (2005). Relations among positive parenting, children’s effortful control,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6(5), 1055-1071.
Frankl, V. E. (1969). Self-transcendence as a human phenomenon. In A. J. Sutich & M. A. Vich (Eds.), Readings in Humanistic Psychology. NY:The Free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Basic Books.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Bantam Books.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Bantam Books.
Hart, C. H., DeWolf, M., Wozniak, P., & Burts, D. C. (1992). Maternal and paternal disciplinary styles:Relations with preschoolers’ playground behavioral orientations and peer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63, 879-892.
Hartmann, H. (1986). Ego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Hettema, B. J. (1979).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A multiply method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7(3), 263-277.
Jay, E. (2007). What is percep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wf.edu/jgould/documents/WhatisPerception_000.pdf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McGraw-Hill.
Kurdek, L. A., Siesky, A. E., & Blisk, D., (1981).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long-term adjustment to their parent’s divor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7(5), 565-579.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 (2nd ed.). New York:McGraw-Hill.
Lindgren, H. C., & Fisk, L. W. (1976). Psychology of personal adjustment.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ocke, L. M., & Prinz, R. J. (2002). Measurement of parental discipline and nurturan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2(6), 895-929.
Maslow, A. H. (1962). Toward a psychology oJbeing Princeton. N. J.:Van Nostrand.
Mayer, J. D. , Dipaolo, M., & Salovey, P. (1990). 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m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4(3&4), 772-781.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3).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17(4), 433-442.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feelings.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4, 197-208.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 P. Salovey & D. J.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pp.3-31). New York:Basic Books.
Mayer, J. D., Caruso, D. R., & Salovey, P. (2000). Selecting a meas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 case for ability scales.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 development,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at home, 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San Francisco:Jossey-Mass.
Murray, L., Woolgar, M., Martins, C., Christaki, A., Hipwell, A., & Cooper, P. (2006). Conversations around homework:Links to parental mental health,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child psychologyical functioning.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125-149.
Oklahom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2007). Positive discip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health.state.ok.us/program/mchecd/posdisc.html.
Payne, W. L. (1985). A study of emotion: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Peterson, C. (2000). 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4-55.
Rathus, S. A., & Nevid, J. S. (1986). Adjustment and growth:The challenges of life.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Rusell, A. (1997a). Individual and famil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mother’s and father’s positive paren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21(1), 111-132.
Rusell, A. (1997b). Individual and famil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mother’s and father’s positive paren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21(1), 111-132.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3), 185-211.
Salovey, P., Hsee, C. K., & .Mayer, J. D. (1993).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affecct. In D. M. Wenger & J. W. Pennebaker (Eds.), Handbook of mental control, 258-277.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 & Steward, W. T. (2000).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10-121.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New York:Free Pres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2000).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hapiro, L.E. (1997). 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gh EQ. New York:Harper & Row.
Smith, C. A., & Lazarus, R. S. (1990). Emotion and adaptation. In L. 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609-637).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imons, R. L., Johnson, C., & Conger, R. D. (1984). 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 versus quality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s an explanation of adolescent maladjustment. J. Marriage Fam., 56, 591-607.
Stolk, M. N., Mesman, J., Zeijl, J., Alink, L. R. A.,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IJzendoorn, M. H., & Juffer, F. (2008). Early parenting intervention aimed at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discipline: A process evalua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6(6), 780-797.
Taylor, S. E. (1983). 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A theopy of cog¬nitive adap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1161-1173.
Wahler, R. B., & Meginnis, K. L. (1997). Strengthening child compliance through positive practice: What work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6(4), 43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