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9: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俊緯
研究生(外文):Chun-Wei Yeh
論文名稱:國小六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影片融入品德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f Film into Moral Teaching for the Learning Area of Integrated Activities of Sixth Grader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丘愛鈴丘愛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Ai-Ling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7
中文關鍵詞:影片融入品德教學尊重感恩關懷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外文關鍵詞:Film into Moral TeachingRespectThanksgivingCareLearning Area of Integrated Activi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9
  • 點閱點閱:11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適合國小六年級的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探討其實施歷程與遭遇困境,並分析教學方案實施後,學生在「尊重」、「感恩」與「關懷」等道德行為之實踐情形。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以研究者任教班級二十九位學生為研究對象,觀察其在品德暨行為表現上的問題,運用影片欣賞及討論等教學策略,以涵養學生良好品德。在行動研究過程中,以學習單、品德週記、學生與家長回饋單及教學觀察回饋單等資料,進行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的發展歷程
一、善用網路資源建立品德教學相關影音資料庫。
二、確立品德核心價值,選擇相關影片,分析其具體實踐行為或次要概念。
三、依據學生起點行為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貳、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的實施歷程
一、不同類型及主題影片可拓展學生生活經驗,也有助於品德核心價值的學習。
二、透過影片中的兩難困境呈現有助學生作價值的澄清與抉擇。
三、教學策略的多元運用有助於品德核心價值的學習。
參、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實施時所遭遇之困境
一、進行影片欣賞時所遭遇困境
(一)影片內容無法符應學生個別差異。
(二)影片播放時停格或延遲,影響學生觀影情緒。
二、教學策略運用時所遭遇困境
(一)教學活動中使用提問或分組討論的技巧與時機不恰當。
(一)角色扮演及相關活動課程可能使學習失焦。
三、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實踐時所遭遇困境
(一)學生在進行道德實踐時有所疑慮,缺乏道德實踐的勇氣。
(一)學生的行為表現不如教師預期,容易讓教師的教學信心低落。

肆、學生在「尊重」、「感恩」與「關懷」等道德行為之實踐情形
一、在尊重方面,以「不蓄意傷害別人」及「專心聽別人說話」的實踐率最佳
二、在感恩方面,「口頭的感恩」的實踐率較佳。
三、在關懷方面,以「主動而不冷漠的關懷」、「親身的關懷」及「考量性的關懷」等實踐率較佳。
四、將第一、二階段與第三階段評量作比較,學生在各項品德核心價值的實踐率皆有所提升。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國小教師作為影片融入品德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research aimed to achieve three purposes: (1) To develop a film into moral teaching program for sixth grader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2)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3) To assess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students in Respect, Thanksgiving and Ca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To achieve above purposes, action research was adopted. There were 29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train students’ morality, researcher observed their behavior on moral issues, and then used such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s film appreciation and discussion, etc. Worksheets, moral weekly diary, feedback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and teaching observation feedback were appli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data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ilm into moral teaching program
1. Use the network resources to establish relevant audio-visual databases of moral teaching.
2. First, determine the key value of morality, and then choose relevant films, analyze its concrete practice behavior or secondary concept finally.
3.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entry behavior of students.
II.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film into moral teaching program
1. The different kinds of films can expand students’ experience of life,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key value of morality.
2. Dilemma in the film can help students to do values clarification.
3. Diversifi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key value of morality.
III.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1.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film appreciation
1.1 Content of the film was unable to be adapted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 When the film was broadcast, to suspend the film or network postponing might influence students’ mood.
2.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hen th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were used
2.1 The skill and time of question or discussion in groups used were not appropriate.
2.2 Role playing and relevant activity curriculum might obscure studying focal point.
3.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hen teacher encouraged students to carry on moral practice
3.1 Students hesitated and lacked the courage while they carried on moral practice.
3.2 Students’ behavior was not as good as teacher’s expectancy, also made teacher’s teaching confidence reduced.
IV.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students in ‘Respect’, ‘Thanksgiving’ and ‘Care’
1. The practice rates of ‘No hurting others on purpose’ and ‘Listen to others speaking attentively’ were the best in ‘Respect’.
2. The practice rate of ‘Oral thanksgiving’ was relatively good in ‘Thanksgiving’.
3. The practice rates of ‘Positive care’, ‘Care in person’ and ‘Considering care’ were relatively good in ‘Care’.
4. Compar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with the third stage, the practice rates in all kinds of key value of morality were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relativ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影片融入教學之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品德教學之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36
第三節 影片融入品德教學的設計與教學策略 61
第四節 影片融入品德教學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6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行動研究探析 7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6
第三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參與者 7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8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設計 91
第二節 第一階段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實施歷程之分析 106
第三節 第二階段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實施歷程之分析 128
第四節 第三階段影片融入品德教學方案實施歷程之分析 147
第五節 各階段學生與家長評量及回饋之分析 168
第六節 省思與成長 1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結論 185
第二節 建議 18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91
西文文獻 199

中文文獻:
Heike, K., & Birgit, K. (2009). Mein kind braucht werte(品德A+ 德國媽媽這樣教)(杜子倩,譯)。台北市:高寶國際。
Mark H. A. (2004)。認知心理學(陳學志,主譯)。台北市:學富。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
方吉正(2003)。訊息處理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287-306)。台北市:心理。
方芊雯(2005)。國小四年級運用動畫影片於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以「史瑞克」影片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王玉玲(2006)。高中地理科影片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北市。
王如茵(2006)。小故事,大啟示—寓言故事與品格教育的組合。臺北市第七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成果集(中冊)-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227-255。
王苓如(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品德教育知覺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嘉蘋(2004)。九年一貫下,缺角的品德教育。學生輔導,92,96-105。
朱敬先(2002)。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何琦瑜(2007)。《天下》品格教育大調查 教與罰的掙扎。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80-92)。台北市:天下雜誌。
但昭偉(2004)。不夠好也沒有壞過的道德教育工作者與道德教育─兼論品德教育推行上的一個困難。學生輔導,92,24-37。
吳玉雲(2010)。臺北縣國小四年級學童接受讀經教育與品德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吳和堂(201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2)。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財福(2005)。國民中學道德教育調查研究-以台南巿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吳維薇(2008)。企業推動品格教育初探-以永光化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台北市。
吳銘惠(2008)。負責、尊重、關懷的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李奉儒(2002)。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道德教學:尊重與關懷。學校道德教學工作坊手冊,1-36。
李奉儒(2004)。品格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一些概念的釐清與可行的作法。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edume/paper/nine.pdf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琪明(2004a)。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9(1),1-20。
李琪明(2004b)。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台灣教育,625,30-38。
李琪明(2004c)。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新民、陳密桃(2009)。大學生感恩學習介入方案成效分析:拓延建構理論假設的考驗。課程與教學季刊,12(2),107-134。
李慧玲、陳維茜(2006)。新世代的品德培養—以繪本閱讀提昇品德教育之成效行動研究。臺北市第七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成果集(上冊)-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252-282。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86。
林玉珮(2007)。校園新品格運動。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124-136)。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明地(2006)。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9(2),101-130。
林素梅(2006)。天主教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林莉芳(2006)。感恩經驗與目標設定對幸福感效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市。
邱上真(2003)。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53-79)。台北市:心理。
邱碧瑩(2007)。品格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南方朔(2007)。對價值偏差的事,請堅決抗拒。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93-97)。台北市:天下雜誌。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6)。全人教育與品格教育研討會實施計畫。2006年全人教育與品格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施如齡(2007)。影片融入教學之應用策略 讓您的教學影音四射。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2010年7月13日。取自http://ctld.ntu.edu.tw/epaper/?p=359
施如齡、陳建榮(2005,12月)。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之設計與應用。王健華(主持人),教育資訊與教學資源的活用。「2005年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基隆市。
洪志成(2007)。關懷德行融入國小教學策略:與關懷對象共舞。教育資料與研究,76,71-88。
洪琦婷(2004)。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胡毓洋(2004)。國民中學學生道德判斷發展與道德標語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3(1)。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39.htm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6)。高雄市品德教育核心價值。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品德教育電子報。2010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khjh.kh.edu.tw/character/news95-3/pol-news-1.htm
寇彧(2002)。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與道德觀念影響源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4,151-187。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
張世忠(2003)。從建構取向觀點探討一門非同步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中原學報,31(4),391-402。
張宗治(2006)。靜思語教學對國中生品格促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張政捷、吳采妮(2009,8月11日)。大學生惡作劇報災情 網友砲轟。華視新聞。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0908/200908110300381.html
張淑雯(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電影融入中年級生命教育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高雄市。
張憲庭(2003)。從倫理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校長道德與價值領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教育部(2004)。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971007綜合活動綱要(單冊).doc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總綱.doc
教育部(2009)。品德教育實施策略-學校品德核心價值調查結果。教育部電子報。2010年7月2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2
教育部(2010)。生命與品德教育。李琪明、羅清水(主持),現代公民素養培育。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市。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140.111.34.46/dict/
梁佩儀(2008)。國小一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品格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7-56。
莊曉君(2007)。英語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許玉佩(2007)。以繪本教學提升學生品格之行動研究----以「關懷」與「尊重」品格核心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
許慧芳(2008)。生命教育影片討論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郭宗斌(2010)。國民小學學生遊戲學習與道德認知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陳世敏(1989)隔空教學的媒體組合─英國開放大學模式簡介。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手稿。
陳玉梅(2008)。幼兒品德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吉雄、蔡美玲(2006)。嘉義縣沿海偏遠地區學校—布袋國中推展「品德教育」的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4,193-209。
陳竹明(2005)。三位國小男性教師教室關懷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市。
陳秀敏(2007)。台南縣市國民中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可行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辛慶(2007)。影片教學對國中生科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淑銖(2008)。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87-107。
陳湘宜、何坤原(2010,4月27日)把別人的痛苦當kuso?海大生道歉辯稱「關心時事」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4/27/327-2596638.htm
陳慧雯(2007)。一位國中教師研發綜合活動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陳蕙菁(2010)。體驗式品格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曾明麗(2006)。影片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水生家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曾麟喬(2009)。Neo-Kohlbergian取向之發展及其道德教育蘊義。(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黃巧琪(2006)。品格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品格表現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品格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37-38。
黃清雲(2001)。新科技在體育之應用。載於張霄亭(主編),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頁143-161)。台北市:學富。
黃嘉勝(2004)。資訊科技媒體融入於我國科技教育之教學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6),14-21。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4,35-43。
黃麗瑾(2004)。以影片討論增進國一學生自我瞭解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黃綉閔(2007)。科幻電影中海德格爾之科技本質分析(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經濟部(2010)。著作權法。台北市:作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8)。各級學校及教師於課堂上播放影片之著作權問題說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2183&guid=e438713c-b6be-44fa-af45-3a0d5a25282d&lang=zh-tw
詹德隆(2004)。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是可能的嗎?。學生輔導,92,66-77。
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學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
劉楚凰(2006)。國民小學教師品德教育現況調查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樊明德(2004)。以電影開啟生命智慧:e化電影式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學富。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市:心理。
潘致惠(2007)。國中國文的品格典範教育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高雄市。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蔡秀紋(2010)。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蔡佩珊(2007)。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品德教育認知與班級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市:麗文。
鄭文芳(2003)。俗民誌教育研究--方法策略與研究倫理的省思。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153-167。
賴柔君(2009)。生命教育影片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賴爾柔(2003)。行動研究。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book/02_92-1.8.doc
戴秋蓮(2010)。幼稚園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中部一所私立幼稚園中班幼兒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台中市。
簡光明(2006)。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探析─兼論其在人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250-230。
顏玉俐(2007)。影片媒體在國小科技倫理的教學應用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羅國俊(2006)。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羅瑞玉(2005)。品格教育實施與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之探討。國教天地,159,30-42。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籃慧蓮(2006)。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8(1),21-34。


西文文獻:
Allan, M. (1985). Teaching English with video. NY: Longman.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68). Human men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In W. K. Spence & J. T. 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2,pp. 89-195). NY:Academic Pres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Blackwell, S. (1965). Action Research: its Promise and Problems. In E. W. Courtney (ed.),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Littlefield, TX: Adams.
Bruner, J. S.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Belknap Press.
Collins, A.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echnical Report(No. 474).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ommunian, A. L. & Gielen, U. P. (1995). Moral reasoning and prosocial action in Italian cultur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 (6), 699-706.
Dale, E. (1954).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revised edition.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lanz, J. (2003). Action research: An educational leader's guide to school improvement(2nd ed. ). Norwood, MA: Christopher-Gordon.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NY:Pergamon.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Bantam Book.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Ten esses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Lickona, T. (2004). Character matters: How to help our children develop good judgment, integrity, and other essential virtues. NY: A Touchstone Book.
Lickona, T., Schaps, E., & Lewis, C. (2007). CEP’s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aracter.org/uploads/PDFs/Eleven_Principles.pdf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Berkel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 D., Gowin, D. B. & Johansen, G. D. (1983).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and knowledge vee mapping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Science Education.67, 625-645.
Ormrod, J. E. (2003). Educational psychology:Developing learners. NJ: Prentice Hall.
Schramm, W. (1954). How communcation works. In W. schramm (Ed.),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chuitema, J., Ten Dam, G. T. M., & Veugelers, W. (2008).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oral education: a review. J. Curriculum Studies, 40(1), 69–89.
Scully, M. R. & Nwell, K. M. (1985). Observ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motor skills: toward a visual perception perceptive. Journal of Human Management Studies,11,69-186.
Sheffield, F. N. (1961).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learning of complex sequential tasks from demonstrations and practice. In A.A. Lumsdaine (Ed.), Student response i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籃慧蓮(2006)。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8(1),21-34。
2. 羅瑞玉(2005)。品格教育實施與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之探討。國教天地,159,30-42。
3. 簡光明(2006)。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探析─兼論其在人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250-230。
4. 鄭文芳(2003)。俗民誌教育研究--方法策略與研究倫理的省思。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153-167。
5. 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市:麗文。
6.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市:心理。
7. 詹德隆(2004)。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是可能的嗎?。學生輔導,92,66-77。
8.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4,35-43。
9.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10. 陳淑銖(2008)。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87-107。
11. 張世忠(2003)。從建構取向觀點探討一門非同步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中原學報,31(4),391-402。
12. 陳世敏(1989)隔空教學的媒體組合─英國開放大學模式簡介。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手稿。
13.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
14. 寇彧(2002)。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與道德觀念影響源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4,151-187。
15. 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3(1)。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