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Heike, K., & Birgit, K. (2009). Mein kind braucht werte(品德A+ 德國媽媽這樣教)(杜子倩,譯)。台北市:高寶國際。
Mark H. A. (2004)。認知心理學(陳學志,主譯)。台北市:學富。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
方吉正(2003)。訊息處理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287-306)。台北市:心理。
方芊雯(2005)。國小四年級運用動畫影片於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以「史瑞克」影片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王玉玲(2006)。高中地理科影片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北市。王如茵(2006)。小故事,大啟示—寓言故事與品格教育的組合。臺北市第七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成果集(中冊)-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227-255。
王苓如(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品德教育知覺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王嘉蘋(2004)。九年一貫下,缺角的品德教育。學生輔導,92,96-105。朱敬先(2002)。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何琦瑜(2007)。《天下》品格教育大調查 教與罰的掙扎。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80-92)。台北市:天下雜誌。
但昭偉(2004)。不夠好也沒有壞過的道德教育工作者與道德教育─兼論品德教育推行上的一個困難。學生輔導,92,24-37。吳玉雲(2010)。臺北縣國小四年級學童接受讀經教育與品德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吳和堂(201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2)。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吳財福(2005)。國民中學道德教育調查研究-以台南巿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吳維薇(2008)。企業推動品格教育初探-以永光化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台北市。吳銘惠(2008)。負責、尊重、關懷的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李奉儒(2002)。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道德教學:尊重與關懷。學校道德教學工作坊手冊,1-36。
李奉儒(2004)。品格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一些概念的釐清與可行的作法。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edume/paper/nine.pdf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李琪明(2004a)。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9(1),1-20。李琪明(2004b)。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台灣教育,625,30-38。李琪明(2004c)。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李新民、陳密桃(2009)。大學生感恩學習介入方案成效分析:拓延建構理論假設的考驗。課程與教學季刊,12(2),107-134。李慧玲、陳維茜(2006)。新世代的品德培養—以繪本閱讀提昇品德教育之成效行動研究。臺北市第七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國小組成果集(上冊)-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252-282。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86。
林玉珮(2007)。校園新品格運動。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124-136)。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明地(2006)。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9(2),101-130。林素梅(2006)。天主教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林莉芳(2006)。感恩經驗與目標設定對幸福感效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市。邱上真(2003)。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53-79)。台北市:心理。
邱碧瑩(2007)。品格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南方朔(2007)。對價值偏差的事,請堅決抗拒。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頁93-97)。台北市:天下雜誌。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6)。全人教育與品格教育研討會實施計畫。2006年全人教育與品格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施如齡(2007)。影片融入教學之應用策略 讓您的教學影音四射。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2010年7月13日。取自http://ctld.ntu.edu.tw/epaper/?p=359
施如齡、陳建榮(2005,12月)。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之設計與應用。王健華(主持人),教育資訊與教學資源的活用。「2005年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基隆市。
洪志成(2007)。關懷德行融入國小教學策略:與關懷對象共舞。教育資料與研究,76,71-88。洪琦婷(2004)。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胡毓洋(2004)。國民中學學生道德判斷發展與道德標語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3(1)。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39.htm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6)。高雄市品德教育核心價值。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品德教育電子報。2010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khjh.kh.edu.tw/character/news95-3/pol-news-1.htm
寇彧(2002)。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與道德觀念影響源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4,151-187。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張世忠(2003)。從建構取向觀點探討一門非同步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中原學報,31(4),391-402。張宗治(2006)。靜思語教學對國中生品格促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張政捷、吳采妮(2009,8月11日)。大學生惡作劇報災情 網友砲轟。華視新聞。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0908/200908110300381.html
張淑雯(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電影融入中年級生命教育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高雄市。
張憲庭(2003)。從倫理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校長道德與價值領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教育部(2004)。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971007綜合活動綱要(單冊).doc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總綱.doc
教育部(2009)。品德教育實施策略-學校品德核心價值調查結果。教育部電子報。2010年7月2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2
教育部(2010)。生命與品德教育。李琪明、羅清水(主持),現代公民素養培育。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市。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140.111.34.46/dict/
梁佩儀(2008)。國小一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品格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7-56。
莊曉君(2007)。英語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許玉佩(2007)。以繪本教學提升學生品格之行動研究----以「關懷」與「尊重」品格核心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許慧芳(2008)。生命教育影片討論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郭宗斌(2010)。國民小學學生遊戲學習與道德認知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陳世敏(1989)隔空教學的媒體組合─英國開放大學模式簡介。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手稿。陳玉梅(2008)。幼兒品德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陳吉雄、蔡美玲(2006)。嘉義縣沿海偏遠地區學校—布袋國中推展「品德教育」的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4,193-209。
陳竹明(2005)。三位國小男性教師教室關懷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市。陳秀敏(2007)。台南縣市國民中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可行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陳辛慶(2007)。影片教學對國中生科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陳淑銖(2008)。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87-107。陳湘宜、何坤原(2010,4月27日)把別人的痛苦當kuso?海大生道歉辯稱「關心時事」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4/27/327-2596638.htm
陳慧雯(2007)。一位國中教師研發綜合活動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陳蕙菁(2010)。體驗式品格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曾明麗(2006)。影片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水生家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曾麟喬(2009)。Neo-Kohlbergian取向之發展及其道德教育蘊義。(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黃巧琪(2006)。品格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品格表現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品格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37-38。
黃清雲(2001)。新科技在體育之應用。載於張霄亭(主編),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頁143-161)。台北市:學富。
黃嘉勝(2004)。資訊科技媒體融入於我國科技教育之教學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6),14-21。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4,35-43。黃麗瑾(2004)。以影片討論增進國一學生自我瞭解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黃綉閔(2007)。科幻電影中海德格爾之科技本質分析(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經濟部(2010)。著作權法。台北市:作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8)。各級學校及教師於課堂上播放影片之著作權問題說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2183&guid=e438713c-b6be-44fa-af45-3a0d5a25282d&lang=zh-tw
詹德隆(2004)。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是可能的嗎?。學生輔導,92,66-77。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學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劉楚凰(2006)。國民小學教師品德教育現況調查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新竹市。樊明德(2004)。以電影開啟生命智慧:e化電影式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學富。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市:心理。潘致惠(2007)。國中國文的品格典範教育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高雄市。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蔡秀紋(2010)。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蔡佩珊(2007)。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品德教育認知與班級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市:麗文。鄭文芳(2003)。俗民誌教育研究--方法策略與研究倫理的省思。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153-167。賴柔君(2009)。生命教育影片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賴爾柔(2003)。行動研究。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book/02_92-1.8.doc
戴秋蓮(2010)。幼稚園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中部一所私立幼稚園中班幼兒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台中市。簡光明(2006)。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探析─兼論其在人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250-230。顏玉俐(2007)。影片媒體在國小科技倫理的教學應用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羅國俊(2006)。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羅瑞玉(2005)。品格教育實施與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之探討。國教天地,159,30-42。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籃慧蓮(2006)。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8(1),21-34。西文文獻:
Allan, M. (1985). Teaching English with video. NY: Longman.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68). Human men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In W. K. Spence & J. T. 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2,pp. 89-195). NY:Academic Pres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Blackwell, S. (1965). Action Research: its Promise and Problems. In E. W. Courtney (ed.),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Littlefield, TX: Adams.
Bruner, J. S.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Belknap Press.
Collins, A.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echnical Report(No. 474).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ommunian, A. L. & Gielen, U. P. (1995). Moral reasoning and prosocial action in Italian cultur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 (6), 699-706.
Dale, E. (1954).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revised edition.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lanz, J. (2003). Action research: An educational leader's guide to school improvement(2nd ed. ). Norwood, MA: Christopher-Gordon.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NY:Pergamon.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Bantam Book.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Ten esses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Lickona, T. (2004). Character matters: How to help our children develop good judgment, integrity, and other essential virtues. NY: A Touchstone Book.
Lickona, T., Schaps, E., & Lewis, C. (2007). CEP’s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aracter.org/uploads/PDFs/Eleven_Principles.pdf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Berkel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 D., Gowin, D. B. & Johansen, G. D. (1983).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and knowledge vee mapping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Science Education.67, 625-645.
Ormrod, J. E. (2003). Educational psychology:Developing learners. NJ: Prentice Hall.
Schramm, W. (1954). How communcation works. In W. schramm (Ed.),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chuitema, J., Ten Dam, G. T. M., & Veugelers, W. (2008).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oral education: a review. J. Curriculum Studies, 40(1), 69–89.
Scully, M. R. & Nwell, K. M. (1985). Observ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motor skills: toward a visual perception perceptive. Journal of Human Management Studies,11,69-186.
Sheffield, F. N. (1961).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learning of complex sequential tasks from demonstrations and practice. In A.A. Lumsdaine (Ed.), Student response i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