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尹玫君(2000)。國小老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雜誌 第79期, 13-19。尹玫君、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學習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3(2),109-137。方逸芸(2000)。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方陽昇(2004)。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方顥璇(2004)。「公立幼稚園實行資訊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學報17,51-78。王文裕(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王令宜(1995)。教育創新的推廣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體系之個案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未出版,台北縣。王令宜、高熏芳(1995)。關注階層量表在教學科技創新推廣上的運用。視聽教育雙月刊,217,5-13。王全世(民9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王秀惠(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王建元(2007)。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行政效能之關係研究-以資訊環境與工作投入為干擾變項。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王郁文(2005)。南區國小初級資訊種子教師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王振鴻(2000)。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寀蕙(2003)。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素養及其專業成長活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堯興(2005)。國小資訊種子教師運用自由軟體融入教學關注階層、溝通媒介類型與教學創新接受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王靖宜(2005)。資訊科技融入幼兒教學之參與式行動研究—以台中縣一所私立幼稚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王筱涵(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嘉德(2001)。影響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教室電腦意願暨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古孟玲(2005)。學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白慧如(2004年)。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朱國聖(2003)營造多元的學習環境--從活用「資訊融入教學」開始。南縣國教,12,頁12-13朱國聖(2004)。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朱鎮宇(2006)。國民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與採用層級現況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朱鎮宇(2007)。國民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與使用層級現況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朱繼農(2004)。小學教師運用網路科技於資訊融入教學之問題探討。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香港,1-4。
江羽慈(2002)。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池增輝(1999)。以終身學習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93-324。
何孟臻(2004)。公立幼稚園園長資訊素養之研究:一個德懷術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何欣怡(2006)。新竹地區幼稚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課程與教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何俊賢(2006)。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素養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桃園縣。何榮桂(2000)。中小企業推動企業大學可行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吳正己(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第73期,頁13-18。
吳正己(1998a)。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之建置。資訊與教育,第68 期,頁21-28。
吳正己(1998b)。臺北市兒童資訊教育實施現況。教育研究資訊,第64 期,頁155-164。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知城。
吳育蓓(2008)。從幼稚園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養看師培機構資訊科技相關課程之規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吳珍萍(2004)。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振賢(2001)。教師網路融入教學態度、網路融入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吳振賢(2002)。教師網路融入教學態度、網路融入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德邦(1984)。我國與美國波士頓市小學數學課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吳麗花(2001)。台北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香港),51 卷1期,31-62。李治果(2008)。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知識管理、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李國政(2005)。國小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太陽的觀測」及「植物世界面面觀」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李曉伶(2002)。澎湖縣國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現況與教師使用意願、困難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李豐展(2005)台北市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學校環境因素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京珍(2004)。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照智(2000)。臺中縣補習班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新竹市。周永(2003)。國小教師對課程變革關注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育立(2005)。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現況調查: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林怡妙(2008)。臺中縣幼稚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態度與困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第73 期,頁7-12。林淑真(2007)。臺南縣公私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旻賜(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慧芬(1998 年)。「從幼教老師電腦網路使用現況與需求探討幼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幼兒教育年刊10:91。
邱志忠(2001)。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邱皓政(2001)。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貴發(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第73 期,頁13-18
侯奎良(2007)。雲嘉南國民小學資訊人員資訊素養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姜禮能(2001)。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施俊良(2005)。中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與困難因應--以中部某縣資訊種子學校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施碧英(2006)。幼稚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現況、實施意願、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洪秀熒(2003)。高雄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孫扶志(2003)。校園學習步道創意教學與評量設計之行動研究-以朝陽幼稚園之本位課程為例。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
馬福洋(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能力現況探討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高熏芳(2004)。考量教師關注階層之資訊融入教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規劃。中等教育,55(1),162-173。
張宏明(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對資訊融入學科教學的實施企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勉懿(2003)。台北縣市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苑珍 (1999)。以終身學習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93-324。
張郁蔚(1994)。參與式管理在大學圖書館管理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倪甄(2007)。臺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茵婷(2006)。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現況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張善培(1998)。課程實施程度的測量。教育學報,第26期,149–170。張雅玲(2000)。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未出版,台北縣。張順發、羅希哲(2005)。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經營教育部(2008)。2008-2011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教育部。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縣:正中,1993。
莊孟珊(2003)。臺中地區幼教人員電腦整合教學信念與應用現況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許修嬋(2007)。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利用資訊資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峻維(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教師為例。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許時逞(2008)。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許紋華(2003)。教師知識與行動的轉化:以一位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智妃(2004)。資訊融入教學教師關切調查及策略規畫之研究--以台北市健康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吉模(2004)。國民小學教師對資訊融入教學變革關注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郭閔然(2001)。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為例。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未出版,高雄縣。郭詩屏(2003)。國小教師實施電腦科技融入藝術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陳立祥(1995)。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師友,383,16-21。陳仲彥(1990)。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推展成人教育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陳仲彥(1996)。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社教雙月刊,73 期,頁19-22。陳佳伶(2004)。幼教老師之電腦素養與電腦使用現況分析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園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怡玲(2001)。從托育政策談幼教人員資訊素養:以臺中縣立案托兒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陳芳哲、簡志成(2009)。「資訊教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 ,17,53-126。
陳秋吟(2004)。國小低年級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歷程之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秋鳳(2004)。臺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陳美靜(1998) 。職前教師電腦基本能力的培育。資訊教育,572 期,頁20-27。
陳香君(2004)。高雄市國中語文領域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關注階層、採用層級及激勵、障礙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泰安(2002)。高雄市國中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自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陳神勇(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及其意願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雪華(1996) 。網路資源與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25期,頁18-21。陳惠珍(2003)。培養孩子迎接未來的能力-談電腦融入幼兒教學。幼教資訊151,24-28 。
陳瑞鴻(2006)。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融入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裕隆(2000)。電腦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77,29-35
陳麗紅(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黃宏宇(2003)。職前教師電腦自我效能與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以國立交通大學教育學程學生為例。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黃雅君(1999)。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銘宗a(2005)。高雄縣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創新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銘宗b(2005)。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意願之調查研究。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燕芬(2003)。中學英語教師資訊融入英語教學之認知、關注階層、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楊永芬(2005)。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接受傾向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接受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資訊重點學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溫明正(2001)。我國國民小學教學軟體應用與相關措施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縣。葉純嬰(2006)。幼稚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歷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廖衾儀(2003)。資訊科技融入幼稚園教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長宗(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資訊種子學校資訊融入教學推廣策略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金秀(2007)。資訊科技融入幼兒鄉土教學之研究:以臺南縣米樂國小附幼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蔡進財(2007)。高中職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調查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秀玲(2005)。臺北縣國中健康與體育教師資訊素養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鄧美湘(2004)。台北縣國小英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蕭佳慧(2004)。高農教師資訊素養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蕭美杏(2004)。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之資訊融入教學態度、教學信念、關注階層與使用層級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蕭惠君(1999)。電腦網路在國民中小學教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薛雅勻(2007)。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謝琇玲(1997)。教育學程實施之研究:教師專業社會化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簡良諭(2002)。國中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藍淑英(2007)。臺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低年級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顏龍源(2000)。主題化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39。
二、英文文獻
Anderson, L. , & Olsen, B. (2006). Investigating early career urban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and experienc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7(4), 359-377.
Anderson, G. E. (1997). Understanding teacher change: Revisiting 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 Curriculum Inquiry, 27(3), 331-367.
Bobis, J., & Cusworth, R. (1994). Changing preservice primary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and science/technology. Forum of Education, 49(2), 9-20.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 255-296). New York: Macmillan.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2.
DeVellis, R. F.(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SAGE.
Ertmer, P.A., Addison, P., Lane, M., Ross, E.,& Woods, D. (1999). Examin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2, 54-72.
Fuller, F.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2), 207-226.
Gay, L.R. (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 New York : Macmillan.
Gefen, D. & Straub, D. W.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and use of e-mail: An extension 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IS Quarterly, 21(4), 389-400
Harrison, D. A., Mykytyn, P. P. & Riemenschneider, C. K. (1997) Executive decisions about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mall business: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8(2), 171-195.
Handal, B. (2004). Teachers’ instructional beliefs about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1). Retrieved August1, 2007, from http://www.usq.edu.au/electpub/e-jist/docs/Vol7_No1/Commentary/ Teachers_ins_beliefs.htm
Hall, G. E., & Hord, S. M. (1987). Change in schools: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all, G. E., & Hord, S. M. (2001). Implementing change: patterns, principles, and pothol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ll, G. E., George, A. A., & Rutherford, W. L. (1979). Measuring stages of concern about the innovation: A manual for use of the SOC questionnaire. Aust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47342)
Horsley, D. L., & Loucks-Horsley, S. (1998). CBAM brings order to the tornado of change.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9(4), 17-20
Huberman , M.(1998). Teacher career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Curriculum Studies,20(2),119-132.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oucks, S. F., Newlove, B. W., & Hall, G. E. (1975). Measuring level of use of the innovation: A manual for trainers, interviewers, and raters. Aust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Luehrmann, A. , “Computer Literacy: What it is; Why it''s important”, Electronic Learning, 1(5), 20-23, 1982.
McCarthy, B. (1982). Improving Staff Development through CBAM and 4Ma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 (1), 20-25.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Libraries, 13(2), 115-125.
Morris, M. G. & Venkatesh, V (2000). Age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s: Implications for a changing workforce. Personnel Psychology, 53(2), 375-403.
McDougall, A. (2001).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 Australian Educational Computing, 16(1), 18-19.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Stephen, L. & Plowman, C. (2005). Children, and computer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pla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 145-157. Retrieved July 4, 2007 from http://www.ioe.stir.ac.uk/staff/docs/plowmanstephen-childrenplay.pdf
Susan, Loucks-Horsley (1996). The 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 (CBAM): A Model for Change in Individuals. Retrieved August1, 2007 from http://www.nas.edu/rise/backg4a.htm
National Standards & the Science Curriculum, edited by Rodger By bee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y.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
三、網路資源
教育部(200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6673001/ie/guideline/guideline(8607).pdf
教育部(2007.06.01)。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6673001/ie/guideline/guideline(9101).pdf
教育部(2000)。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content.edu.tw/primary/info_edu/tp_tt/content/nerc-1/law/teacher_point.htm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7892001/information/itpo/itprojects/itmasterplan.htm
臺北市教育政策白皮書(2007.07.01)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DownFile/2/%B1%D0%A8%7C%ACF%B5%A6%A5%D5%A5%D6%AE%D1911111%2Epdf
台北市教育局統計處(2007.08.01)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lic.asp?SEL=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