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1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明坤
研究生(外文):Ming-kun Yang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表現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Abilities in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between the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in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指導教授:蘇偉昭蘇偉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Jou Su
口試委員:蘇偉昭
口試日期:2011-07-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資優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展開圖摺合圖
外文關鍵詞:gifted students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abilitydeveloping mapfolding ma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現況,及其在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參加科學營的次數、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差異。研究者以高雄市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抽取281位資優生、541位普通生,共822位學童為樣本。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為研究工具,運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各項考驗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在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有顯著差異。
二、國小資優生之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因學童級別、參加科學營的次數及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的不同上,未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普通生之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因學童級別及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及參加科學營的次數的不同,未有顯著差異。
四、國小高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在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表現上,展開優於摺合;二維優於三維。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 to explore the abilities in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between the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i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s, and(b)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abilities in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in term of gender, grad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science camp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re were 822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from elementary school in Kaohsiung City, including 281 gifted and 541 regular students.The subjects were tested with the instrument entitled “Test of the Abilities in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ere the main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showed as follows:
1.The gifted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regular students.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science camp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gifted students’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3.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regular students’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ability,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science camp.
4.The performance of gifted students and regular students in 2D spatial developing and folding ability is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performance in 3D. The performance in developing is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performance in fold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空間能力定義與類型 11
第二節 國小幾何教材分析 46
第三節 空間摺合展開能力之相關研究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67
第二節 實施程序 6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現況 89
第二節 不同屬性之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差異情形 117
第三節 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現況差異情形 1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2
附錄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正式試題) 151
附錄二:專家效度名單 165
附錄三: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測驗專家建議修正意見表 166
丁振豐(1994)。三個心理學派典對空間能力研究的比較。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7,213-249。
王克蒂(1999)。數學遊戲的教學效益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淑卿、林美麗、洪雯瑜、許雅婷、陳韻仲(2000)。幼兒空間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之效果與歷程研究。生活應用科技學刊,2(3),261-282。
朱建正(1998)。立體圖形教材的處理。載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六學年度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23-32頁)。嘉義市: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宋嘉恩(2007)。台北縣國小學童空間能力與推理能力相關因素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佳珍(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調查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毓佩(2001)。幾何的寶藏。台北市:國際村。
李琛玫(1996)。資優生空間能力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59,21-24 。
周玉秀(2006)。從PISA 看數學素養與中小學數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293,2-21。
吳文如(2003)。國中生空間能力與數學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郁(2004)。國小四年級學童空間能力學習的研究:以立體幾何展開圖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煥昌(2001)。高工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展開圖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木明(2004)。發展「立體幾何」教學模組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仲賢、張增慧、丁錦紅、傳金芝(2002)。漢族、基諾族及布朗族七-九歲兒童心像旋轉能力之比較。心理學探新,22(2),23-26。
林秀娟(1993)。動態評量結合試題反應理論在空間視覺學習潛能評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錚(1999)。知型態對國小學生在資訊擷取能力、空間能力影響之探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蓉(2004)。國小二年級學童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欽、歐滄和、賴保禛、金樹人、林世華(200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市:空大。
周淑惠(2000)。幼兒數學新論-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第二版。
洪志盈(2004)。國小學童空間能力量表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南一出版社(2010)。九年一貫國民小學數學第九冊教學指引。台北市:作者。
唐郁茹(2009)。同儕教導運用在資訊融入立體幾何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梁勇能(2000)。在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二學生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民陽(1994)。國小學童對方向及位置兩空間概念認知發發展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91-120。
陳嘉雯(2008)。國小學童、大學生與中年人在展開圖摺合過程中的認知歷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穎瑤(2008)。國小學童空間概念能力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鎮潦(2003)。高工製圖科學生學習立體圖與提昇空間能力相關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彭君智(2000)。展開圖二三事。科學教育月刊,234,11-18。
陸君約、歐滄、盧欽銘(1989)。修訂區分性向測驗。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張英傑(2001)。發展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之省思。國民教育,41(6),29-38。
張英傑、陳創義(2003)。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綱要諮詢意見—幾何篇。台北教育部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綱要諮詢意見小組。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2月28日。網址:http://www.math.ntnu.edu.tw/~cyc/_private/mathedu/me9/nineyear/
張裕中(2008)。資訊科技融入五年級學童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慧如(2006)。原住民學童與一般學童空間能力之調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
張麗芬(1989)。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學報,12,249-281。
國立編譯館(2010)。九年一貫國民小學數學第九冊教學指引。台北市:作者。
康軒出版社(2010)。九年一貫國民小學數學第九冊教學指引。台北市:作者。
康鳳梅(2002)。在高工學生機械製圖(交線與展開)空間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90-2516-S003-004)。
康鳳梅(2003)。高工學生空間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91-2516-S-003-007)。
張秋雁(2007)。國小學童空間能力現況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單文經(1989)。美國奧立岡州中小學教科書的選用。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頁391-412)。台北市:台灣書店。
莊月嬌(2005)。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幾何教材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文怜(2010)。桃園縣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調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煥文(2009)。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秉鈞(2002)。以電腦輔助教材進行交線與展開圖教學對學生學習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屾壵(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之調查-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劉俊祥(2000)。機械製圖科學生的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表現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再興(2004)。國小六年級幾何教學對空間能力提昇之研究:以柱體與錐體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焜熙(1999)。有機立體化學成就影響因素及解題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聲、陳瑞琛(2002)。趣味幾何考腦筋。香港:智能教育。
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學- 語文資優生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差異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術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歐陽鍾玲(1982)。學童空間概念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海蓮、陳世玉(2007)。標準化空間能力測驗之建模與驗證。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4),181-215。
戴文雄(1992)。高工學生認知型態與空間觀念對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戴文雄(1998)。不同正增強回饋形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對不同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高工學生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86-2516-S-018-010-TG)。
戴文雄(2003)。國中學生學生空間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CS91-2516-S-018-009)。
翰林出版社(2010)。九年一貫國民小學數學第九冊教學指引。台北市:作者。
簡慶郎(2000)。學習正投影對提昇高工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春蓮(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學童立體展開圖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寧君(1993)。兒童的幾何觀-從van Hiele 幾何思考的發展模式談起。國民教育,33(5/6),12-17。
Max A. Sobel, Evan M. Maletsky (1988)。Teaching mathematics: a sourcebook of aids,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張靜嚳、念家興(譯)。數學教學方法。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Moir, A., & Jessel, D.(2000)。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Brain sex-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洪蘭譯。台北市:遠流。(原作1991年出版)。

Bishop, A. J. (1980). Spatial abilitie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A review.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1, 257-269.
Carroll, W. M. (1998). Geometric knowledg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a reform-base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8, 188-97.
Clements, D. H., & Battisa, M. T. (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D. A.grouws(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420-46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ohen, N. (2003). Curved solids nets. In N. A. Pateman, B. J. Dougherty, & J. T. Zilliox (Eds.),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9-236.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Cooper, L. A., & Regan, D. T. (1982).Attention,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ce. In R.J.Sternberg (Eds.), Handbook of human intelligence,123-169.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nnema, E., & Sherman, J. (1977).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 spatial visualization and affective factor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1), 51-71.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 Basic Books, c1983.
Guay, R. B., & McDaniel, E. D. (197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spatial abiliti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8, 211-215.
Holly, C. D., & Dansereau, D. F. (1984). Networking: The technique an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n C. D. Holly & D. F. Dansereau(Eds.), Spatical learing strategies: Technique,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NY: Academic Press.
Kelley, T. L. (1928). Crossroads in the mind of ma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n, M.C., & Petersen, A. C. (1985).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x in spatial ability:A meta-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56, 1479-1498.
Lohman, D. F. (1988). Spatial abilities as traits, processes, and knowledge. In R. J. Sternberg (Ed.), Advances in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intelligence ,40,181-248. Hillsdale, NJ: Erlbaum.
Load T. R. (1985). Enhancing the visual-spatial aptitude of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5), 395-405.
Lord, T. R. (1987).A look at spatial abilities in undergraduate women science majo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4(8), 757-767.
McCormack,A. (1988).Visral/spatial thinking:An el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Council for elementary science international,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McGee, M. G. (1979). Human spatial ability:Psychometric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genetic, hormonal, and neurological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5), 889-918.
McVey, M. D. (2001). Understanding concepts in research methodology. Research in Education, 65,100-102.
Mitchell C. E., & Burton G. R. (1984). Developing spatial ability in young children.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84(5),395-405.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Pellegrino,J.W.,& Hunt, E.B. (1991).Cognitive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Spatial Abilities. In H. Rowe and J. Biggs (Eds.), Intelligence: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J.
Quaiser-Pohl, C., & Lehmann, W. (2002). Girls’ spatial abilities: Char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xperience and attitudes in different academic group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245-260.

Shepard, R. N., & Metzler, J. (1971).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 171(1), 701-703.
Shepard, R.N. (1978). Externalization of mental images and the act of creation. In B. S. Randhawa & W.E. Coffman (Ed.), Visual learning,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artre, L. A. (1990). Spatial orientation skill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1(3), 216-229.
Vigil, P. J. (1988), Online Retrieval: Analysis and Strate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