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丁月理(2005)。國小學童學習動機、科學批判思考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尤正琦(2007)。國小學童的內、外在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內政部(2004)。偏遠地區的定義。2010 年4 月20 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f/a1.doc 網站
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王詩帆(2009)。國小學童歌唱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王萩惠(2007)。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潔真(2007)。國民小學攜手計畫之政策執行研究:以苗栗縣為例。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江擇芳(2009)。臺北市南港區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佩芸(2007)。屏東縣學童閩南語教學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美誼(2004)。多媒體英語歌曲教學對提昇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李政鴻(2006)。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活科技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方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財福(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進益(2004)。影響高(中)職資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裴穎(2008)。師生互動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立德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李慶泰(2001)。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余宗勳(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成就動機、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宋美瑤(2008)。苗栗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回應性評估觀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吳事勳(2007)。漢原族群國小學童在科學學習動機及科學學習興趣之探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吳佳儒(2008)。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以臺北縣乙所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苓瑜(2008)。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苗栗縣天恩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39,59-78。
吳靜吉、程炳林(1993)。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學報,66,13-39。
吳婉如(1992)。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長賦(2003)。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國中技藝班學生學習
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
林怡慧(2009)。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素珍(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林清江 (1982)。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顯宜(2006)。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倪淑君(2007)。國小學童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周佳靜(2007)。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國小高年級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金俊宏(2006)。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領導風格與其學生學習動機、課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紀玲玲(2008)。臺中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中國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揚智。367~402。
胡文聰(2004)。宜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和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胡金枝(1994)。國小資優生的學習動機、批判思考與其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麗雯(2006)。「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成效評估研究:以J校國語科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
高雄縣政府教育處(2010)。學校名冊。檢索日期:2010.07.03。取自http://www.ks.edu.tw
陳世盟(2008)。屏東縣偏遠地區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及生涯發展後設認知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奎憙(1996)。如何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彰化文教,37,4-6。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1),37-50。陳秋麗(2005)。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陳進展(2006)。「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國小學生為例。台南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陳嬿伊(2009)。屏東縣六年級國小學童知覺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
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聯鳳(2009)。國中美術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郭秀緞(2003)。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班級氣氛、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馮惠雪(2004)。苗栗縣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張芝萱(1995)。國民小學資優生學習動機、學習認知、學習方式偏
好與學校生活素質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彭惠君(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班的教學實踐-我與弱勢學生的教與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彭富源(2006)。提昇學習弱勢學童學習成就之策略與作法-以苗栗縣國民 中小學為例。2010 年7 月19 日,取自http://woa.mlc.edu.tw/index.jsp?unitid=000264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黃榮村部長總結報告。2010 年6月25 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
EDU8354001/2003/discuss/2003index.htm?open
教育部(2004)。推動弱勢跨國家庭子女教育輔導計畫。2010 年6 月25 日,取自http://epaper.edu.tw/old/092/important.htm
教育部國教司(2009,2月)。98年攜手計畫3,023校開辦 校數比率突破9成。2010 年5 月9 日,取自http://www.edu.tw/eje/news_list.aspx?site_content_sn=4414
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2010 年6 月28 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report/modules/tad_uploader
教育部(2007)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2010 年5 月12 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EJE/index.php
張 介(2003)。分析台灣區高中舞蹈班學生對專業課程之學習滿意度。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秋沐(2004)。金門縣國小學生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
習滿意度調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崇玲(2006)。台北市立國中學生游泳課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張新仁(1989)。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嘉寧(2007)。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張馨文(2007)。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研究---以數學領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國樞、張春興、王克先(1992)。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曾永美(2004)。多元智能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社會領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曾昱螢(2008)。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研究:以中南部某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曾勝任(2008)。攜手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嵇慶生(2004)。文教行政人員參與回流教育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傅正敏(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傅騰輝(2005)。臺北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享湧(2004)。高職工業類科重補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
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信忠(2005)。綜合高中學生對選修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黃淑容(2009)。國小攜手計畫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
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梅琦(2006)。屏東縣外籍配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黃慧玲(2009)。雲林縣國小學生對閩南語的學習動機、班級氣氛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韻伊(2009)。臺北市國中生表演藝術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熊正蕙(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趙信光(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趙得淵(2008)。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游泳課學習滿意度與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雅雯(2007)。國小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與學習焦慮
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蓋浙生(1979)。教育經濟學研究。台北:教育部計畫小組。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鄭文淵(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鄭素芬(2009)。國小社會領域教師教學領導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黎淑君(2008)。國小弱勢學童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學習改變歷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劉安倫(2000)。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明川(2001)。台北市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
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素倫(2005)。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蔣恩芬(2000)。學習動機相關因素探討與學習動機方案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賴亞男(2008)。國中生對視覺藝術課程學習滿意度及態度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賴錦堂(2003)。台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盧威志(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政策過程與執行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6,140-154。盧美貴(1979)。動機-學習的原動力。教與學,11,10-12。蔡祈賢(1994)。平等教育思想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台北:五南。
謝美慧(1998)。英國的「幼兒教育券計畫」。比較教育,45,99-108。魏禹綸(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科學學習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顏玉菁(2009)。雲嘉南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表現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顏妙如(2008)。臺南市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救教學實施問題與解決方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簡美姿(2002)。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羅時桓(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鐘穎孝(2007)。基隆市國小六年級學童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貳、英文部分
Bandura & Schunk (1981). Cultivating competence, self-efficacy, 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586-598.
Betz, E. & Klingensmith, J. (1970).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Guidance,3, 110-118.
Clark, R. E. & Estes, F. (2002). Turning research into results: A guide to selecting the right performance solutions. Atlanta, GA: CEP Press.
Domer, D. C., Carswell, J. 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2 600)
Dunham,R.B(1973)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s predictive of academic performance,Amultivariate.Joum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7(2),70-72
Eccles,J.(1983).Expectancies,Values and academic behaviors. In
J.I.Spence (Ed.),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San Francisco:Freeman.
Herzberg, F., Mausner, B., Peterson, R. O., & Capwell, D. F. (1957). Job attitudes: 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ittsburgh, Penn.:Psychological Services.
Howard, G. S., & Maxwell, S. E. (1982). Do grades contaminate studentvaluations of instruction? Rea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6(2),175-188.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Reigelut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386-433. NJ: Erlbaum.
Munn, N. L., Fernald, D. L., &Fernal, P. S. (196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Bosten:Hougmton Miffin Co.
Peilly, R. R., Lewis, E. L., &Tanner, L. (1983). Edution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 for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NY: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
Petri, H. L. (1986).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 Wad 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intrich, P. R., Smith, D. A. F., & McKeachie, W.J.(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 Mich: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Sener, J. , & Humbert, J. (2003).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An expanding universe, In: Bourne, J., and J. Moore (Eds.),lements of 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Practice and Direction.Needham, MA:Sloan-C Press.
Tough, A. M. (1979) . Major learning efforts: 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4), 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