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孔文吉(2000),變遷中的台灣原住民政策,2000年都市原住民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pp. 1-16),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王天佑(2000)。比較原漢國中學生家庭背景對學業成就的影響模式。社會文化學報,14,101-130。王修文(2008)。失落家庭事件不。載於李家同、博幼基金會(編著):孩子,一個都不放棄(頁20-40)。台北:圓神。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1(1),21-43。永齡希望小學(2010)課輔計劃內容之課業輔導教學。檢索日期:2010.11.30,取自 http://www.yonglin.org.tw/f001/f001-1/f001-1-2/f001-1-2.html
全秀英(2003)。故鄉,我難捨的牽掛。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30-34)。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全明輝(2003)。我不是媽媽!是課輔老師。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128-134)。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何新貴(2004)。溫柔的陪伴。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182-18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余慧玲(2008)。老師,你可以待到我畢業嗎。載於李家同、博幼基金會(編著):孩子,一個都不放棄(頁167-171)。台北:圓神。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吳培君(2003)。小志,加油。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36-3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
巫嘉琦(2003)。難忘對你們的承諾。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64-67)。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仰桓(2004)。忙碌的孩子。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158-161)。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仰桓(2004)。我是課輔「專家」。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168-175)。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仰桓(2004)。是媽媽,也是老師。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144-14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家同(2004)。讓知識帶希望回家。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家同、博幼基金會(2008)。孩子,一個都不放棄。台北:圓神。
李家同編著(2003)。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周淑禎(2005)。以社會支持網絡模式協助原鄉學童課業學習之成效研究~以博幼基金會在信義鄉課業輔導方案為例(92年1月-92年6月)。研習資訊,22(5),28-3 。周淑禎(2005)。以社會支持網絡模式協助課業學習之成效研究~以博幼基金會在信義鄉課業輔導方案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生傳(2004)。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揚志文化。
林素琴(2003)。她們不是放牛班。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56-5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林素琴(2003)。她們不是放牛班。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56-5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金慶仁、田秀鑾(2008)。堅持做對的事。載於李家同、博幼基金會(編著):孩子,一個都不放棄(頁92-99)。台北:圓神。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范信賢、陳美如(2005)。「放學後的生活:國民中小學學生課後學習質量之研究」(第一年報告)。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93年度研究成果報告彙編(一)。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23-134。張益誌(2008)。台十六線上的美麗相遇。載於李家同、博幼基金會(編著):孩子,一個都不放棄(頁117-124)。台北:圓神。
教育部(1995)。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三年(八十五至八十七年)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檢索日期:2011.6.9,取自http://asap.moe.gov.tw/report/uploads/tad_uploader/134_100
教育部(2010a)。教育部98年推動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劃。檢索日期:2010.5.31,取自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31/
教育部(2010b)。教育部98學年度下學期辦理夜光天使點燈專案實施計畫。檢索日期:2011.6.9,取自http://www.edu.tw/files/plannews_content/B0033/
教育部(2010c)。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檢索日期:2010.12.12,取自http://asap.moe.gov.tw/report/uploads/tad_uploader/132_100
陳于娟(2008)。 烙印在心中的信。載於李家同、博幼基金會(編著):孩子,一個都不放棄(頁110-116)。台北:圓神。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美伶(2003)。請珍惜,別讓幸福溜走了。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36-39)。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陳淑麗(2009)。弱勢學童讀寫希望工程-課輔現場的瞭解與改造。台北市:心理。
陳淑麗、熊同鑫(2007)。台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現況與困境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6,105-130。陳嘉彌、李翠萍(2002)。青少年「課後學習方案」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39-162。博幼基金會(2006)。2006年工作報告。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博幼基金會(2010)。2010年工作報告。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國立台南師院學報,第33期,233-262。黃政傑等著(1996)。質的教育硏究 : 方法與實例。臺北市 : 漢文書店。
黃華欣、戴安琪(2003)。當我們同在一起。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18-23)。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 原著)。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嘉麗(2004)。把棒子傳下去。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218-223)。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楊嘉麗(2004)。紅豆湯圓。載於李家同(編著):讓知識帶希望回家(頁230-242)。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楊瑩(2000)。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趙信光(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劃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劉慧琪(2001)。青少女愛情關係中之性別論--以三位高職女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市 : 師大書苑。
歐怡涵(2003)。讓我成為妳們信心的泉源。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40-45)。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潘致全(2003)。孩子,我尊重你的聲音。載於李家同(編著):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頁50-55)。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蔡惠華(2000)。2000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之弱勢族群探究-單親家庭、原住民族群及老年人口概況。國立政治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貳、西文部分
Costin, L. B. & Rapp, C. A. (1984). Child Welfare Policies and Practice. NY: MaGraw-Hill Book Co.
Halpern, R (2003). Making play work: the promise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s Press.
Halsy, A. H. (1972). Educational priority: EPA problems policies. London: HMSO Vol.l.
Kaufman, S. R. (1994). In-Depth interview. In J. F. Gubrium & A. Sanker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Noam, G. G. Biancarosa, G. and Dechausay, N. (2003). Afterschool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an emerging field.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Odden, A. R. & Picus, L. O. (1992). School finance: A policy perspective. New York: Mcgraw-Hill.
Tawney, R. H. (1922).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 : A policy for Labour. 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