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丁興祥、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2004)。
P. Schultz & S. E. Schultz著。人格理論。台北市:揚智。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三版)。台北市:
五南。
王宏舜(2010)。竊加密清涼照 網狼誘少女白嫖。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10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901
王曼娜(2010)。網路欺凌處理 港中生不如小學生。檢索日期:2010年
11月27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1006060104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
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惠儀(2009)。國中學生網路霸凌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
市:學富。
內政部(2007)。老人福利法。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04/02/02_1.htm
內政部(2009)。老人長青學苑概況。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
內政部(2010)。98年底人口結構分析。檢索日期:2010年8月10日。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台灣銀髮族協會(2011)。台灣銀髮族協會成立緣起。檢索日期:
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arp.org.tw/founding_chairman.html
刑事警察局(2008)。拒絕網路霸凌。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
取自:http://bullying.cib.gov.tw/
行政院(2010)。99年數位落差調查結果報告。檢索日期:2010年12
月25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530942=12
557&mp=130
朱美瑰(2007)。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宋明順(1991)。日本高齡者教育的發展情況及現況。教育部社教司
(主編),老人教育,p405-435。台北市:師大書苑。
巫秀蓮(2008)。成年人對網路霸凌認知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新竹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東縣。
李奕昕(2010)。別被傳染愛滋網路誹謗緩刑。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27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885
何祥裕(2009)。即時通點名罵人 大學生起訴。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27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265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宗鴻(譯)(2003)。J. M. Burger著。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揚智。
周行(2009)。網絡欺凌蔓延 青少年上網安全引關注。檢索日期:
2010年11月10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21/n2729929.htm
周倩(2009)。網路霸凌。檢索日期: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10_cyberBully.asp
兒童福利聯盟(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檢索日期:
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p0.php?id=192&typeid=26&offset=10
兒童福利聯盟(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檢索日期:
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04&typeid=4&offset=
邱珍琬(200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初等教育學刊,11,219-250。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洪光原、鄭慧玲(譯)(1995)。Lawrence A. Pervin 著。人格心理學。
台北市:桂冠。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8-98。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10)。高雄市各區 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
檢索日期:2011年03月25日。取自:
http://cabu.kcg.gov.tw/Report/ReportTypeFile.aspx?id=93&menuid=183
袁世忠(2007)。網路霸凌 校園新惡霸。檢索日期:2010年10月28日。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31/today-life2.htm
時容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歷次個人及家庭上網行為調查趨勢分析。
檢索日期:2010年10月28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許文宗(2009)。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曹敏吉(2010)。下載情敵照片 罵婊姐挨告。檢索日期:2010 年12月
28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833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教育部(2008)。日文科省調查:網路留言版成網路霸凌溫床。教育
部電子報,303 。檢索日期:2010年11月28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1236
教育部(2009)。「成立樂齡銀髮教育行動輔導團」期末報告書。檢
索日期:2010年11月28日。取自: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ezcatfiles/b001/img/img/28/135832155.pdf
教育部(2010)。99學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試辦「樂齡大學」計
畫。檢索日期:2010年12月15日。取自:
http://60.251.22.99/ezcatfiles/cust/img/img/250865982.pdf
張念慈(2010)。po女大生慾照 網友判拘役。檢索日期:2010年12月
10日。取自:
http://g.udn.com/NEWS/SOCIETY/SOC3/5985298.shtml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
華。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4)。M. Robert, Liebert
& L. L. Liebert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市:五南。
郭戎晉(2009)。初探「網路霸凌」衍生之法律議題。科技法律透析,21(4),15-20。
郭祐榕(2008)。網路霸凌被害者之被害特質:以嘉義市國中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縣。
陳仲庚、張雨新(1990)。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怡儒(2009)。少年網路霸凌被害因素研究-以日常活動理論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縣。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 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報,
4,141-149。
彭駕騂(1999)。老人學。台北市:揚智。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
刊,32,2-6。
黃小綺(2009)。高中職專科學生網路霸凌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黃士珍(2009)。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
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屏東縣。
黃成榮(2002)。教導學童遠離欺凌。香港:復和綜合服務中心。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8)。高齡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黃明月(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黃誌坤、王明鳳(2009)。高齡者上網環境友善情形之調查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5,485-504。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78)。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
台北市:東華。
楊國德(2007)。國際終身學習的特色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7,141-158。
溫世頌(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葉怡伶(2008)。高齡者人格特質與電腦焦慮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五
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嘉義縣。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席拉.蒙羅(Sheila Munro)著。解決
學童欺凌問題(How To Help Your Child Overcome Bullying For
Parents)。台北市:新苗文化。
葛樹人(1997)。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市:三民。
劉世閔(2007)。學校行政: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教育研究月刊,158,144-149。
劉妍君(2008)。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
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台北市。
劉明珠(2010)。中高齡者使用網際網路與人際互動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桃園縣。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
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研習資訊,23(1),109-118。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台中師院學報,17,21-50。
蕭勝斌(2009)。高齡學習者人格特質、思考風格與智慧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縣。
羅天豪(2007)。網路霸凌之防範。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5,
178-179。
英文: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urger, J. M. (2000). Personality (5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08).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0th ed.). Hoboke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larke, E. & Kiselica, M. (1997). A systematic counseling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bullying.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31(4), 310–325.
Cooper, G. (2005). Cyberspace bullying. Psychotherapy Networker, 29(3), 9–22.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1), 5–13.
Day, D. V., & Silverman, S. B.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al Psychology, 42, 25–36.
Eysenck, H. J. (1990).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1), 245–261.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Heinström, J. (2003).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Research, 9(1).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0,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9-1/paper165.html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onality. In L. A. Pervin & O. P.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102-13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elloway, E. K. (1998). Using LISREL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A researcher''s guid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Libert, R. M., & Libert, L. L. (1998).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8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Lounsbury, J. W. & Loveland, J. M. (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in relation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1(5),
531–541.
Mason, K. L. (2008). Cyberbullying: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or school personne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4), 323–348.
NCH the Children’s Charity (2005). Evidence submitted for CSR 2007 policy review on
children & young people.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0, from
http://www.hmtreasury.gov.uk/media/D/E/cypreview2006_nch1.pdf
Noret, N., & Rivers, I. (2006). 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 text message or email: Results of a
four year study. Poster presented at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 UK:
Cardiff, April.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06).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4(2), 148 – 169.
Perlmutter, M. & Hall, E. (199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 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yckman, R. M. (200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hltz, D. P., & Schultz, S. E. (199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ot, M., & Mitchell, J. (197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handling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 147–152.
Shariff, S., & Gouin, R. (2005). Cyber-dilemmas: Gendered hierarchies, free expression and
cyber-safety in school. Retrieved August 30, 2010, from
http://www.oii.ox.ac.uk/research/cybersafety/extensions/pdfs/papers/shaheen_shariff.pdf
Smith, P. K., Mahdavi, J., Carvalho, M., Fisher, S., Russell, S., & Tippett, N. (2008).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9(4), 376–385.
Strom, P. S., & Strom, R. D. (2005). Cyberbullying by adolescents: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The Educational Digest, 70(1), 21-36.
Suler, J. (2004).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7(3), 321 –
326.
Willard, N. (2005). Educator’s guide to 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online social aggression, threats, and distress.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0,
from http://www.csriu.org/cyberbully/docs/cbcteducator.pdf
Ybarra, M. L., & Mitchell, K. J. (2004).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7), 1308–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