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2: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凱婷
研究生(外文):Kai-Ting Li
論文名稱:大高雄地區高齡族群人格特質與網路霸凌認知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bullying and Personality of the Elders at Kaohsiung, Taiwan
指導教授:鄭經文鄭經文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鄭經文
口試日期:2011-06-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科技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高齡者人格特質網路霸凌
外文關鍵詞:the elderscyber-bullyingpersonality trai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11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人格特質與網路霸凌認知之關係,以大高雄地區的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312份。研究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來進行。茲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高齡者之人格特質多傾向於友善性與嚴謹性。
二、不同性別、年齡、職業與網齡的高齡者對於網路霸凌行為的認
知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育程度、每週上網時數的高齡者對於網路霸凌行為的
認知上無顯著差異。
四、高齡者人格特質之「友善性」、「嚴謹性」、「開放性」、
「外向性」與網路霸凌認知有顯著的正相關。
五、高齡者人格特質之「神經質」與網路霸凌認知無顯著的相關。

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分別提出建議供相關政府單位、樂齡教育機構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bullying and personality of the elders. The researched objects are sampled from the elders at Kaohsiung city, and the effective samples are 312 in total. The data obtained is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method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1. Most elders tend to be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occupation, Internet
age and the cognition of cyber-bullying in the elders.
3.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surfing Internet per week and the cognition of cyber-bullying in the
elder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 of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Openness ”, “ Extraversion”
and the cognition of cyber-bullying.
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 of
“Neuroticism” and the cognition of cyber-bully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as references for government, the elders’ education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studies in the future.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高齡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 9
第二節 網路霸凌的概念 19
第三節 人格特質理論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 6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6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73
第二節 高齡者人格特質分析 76
第三節 高齡者對網路霸凌認知的現況分析 7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對網路霸凌認知之差異分析 82
第五節 高齡者人格特質與網路霸凌認知之相關情形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綜合討論 10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1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6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118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分 119
英文部份 125
附錄一 大高雄地區高齡者與網路霸凌認知問卷 129
中文:
丁興祥、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2004)。
P. Schultz & S. E. Schultz著。人格理論。台北市:揚智。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三版)。台北市:
五南。
王宏舜(2010)。竊加密清涼照 網狼誘少女白嫖。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10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901
王曼娜(2010)。網路欺凌處理 港中生不如小學生。檢索日期:2010年
11月27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1006060104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
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惠儀(2009)。國中學生網路霸凌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
市:學富。
內政部(2007)。老人福利法。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04/02/02_1.htm
內政部(2009)。老人長青學苑概況。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
內政部(2010)。98年底人口結構分析。檢索日期:2010年8月10日。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台灣銀髮族協會(2011)。台灣銀髮族協會成立緣起。檢索日期:
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arp.org.tw/founding_chairman.html
刑事警察局(2008)。拒絕網路霸凌。檢索日期:2010年8月5日。
取自:http://bullying.cib.gov.tw/
行政院(2010)。99年數位落差調查結果報告。檢索日期:2010年12
月25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530942=12
557&mp=130
朱美瑰(2007)。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宋明順(1991)。日本高齡者教育的發展情況及現況。教育部社教司
(主編),老人教育,p405-435。台北市:師大書苑。
巫秀蓮(2008)。成年人對網路霸凌認知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新竹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東縣。
李奕昕(2010)。別被傳染愛滋網路誹謗緩刑。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27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885
何祥裕(2009)。即時通點名罵人 大學生起訴。檢索日期:2010年
12月27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265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宗鴻(譯)(2003)。J. M. Burger著。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揚智。
周行(2009)。網絡欺凌蔓延 青少年上網安全引關注。檢索日期:
2010年11月10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21/n2729929.htm
周倩(2009)。網路霸凌。檢索日期: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10_cyberBully.asp
兒童福利聯盟(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檢索日期:
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p0.php?id=192&typeid=26&offset=10
兒童福利聯盟(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檢索日期:
2010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04&typeid=4&offset=
邱珍琬(200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初等教育學刊,
11,219-250。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
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洪光原、鄭慧玲(譯)(1995)。Lawrence A. Pervin 著。人格心理學。
台北市:桂冠。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
110,88-98。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10)。高雄市各區 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
檢索日期:2011年03月25日。取自:
http://cabu.kcg.gov.tw/Report/ReportTypeFile.aspx?id=93&menuid=183
袁世忠(2007)。網路霸凌 校園新惡霸。檢索日期:2010年10月28日。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31/today-life2.htm
時容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歷次個人及家庭上網行為調查趨勢分析。
檢索日期:2010年10月28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許文宗(2009)。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曹敏吉(2010)。下載情敵照片 罵婊姐挨告。檢索日期:2010 年12月
28日。取自:http://eteacher.edu.tw/ReadFocus.aspx?PostID=1833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
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教育部(2008)。日文科省調查:網路留言版成網路霸凌溫床。教育
部電子報,303 。檢索日期:2010年11月28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1236
教育部(2009)。「成立樂齡銀髮教育行動輔導團」期末報告書。檢
索日期:2010年11月28日。取自: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ezcatfiles/b001/img/img/28/135832155.pdf
教育部(2010)。99學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試辦「樂齡大學」計
畫。檢索日期:2010年12月15日。取自:
http://60.251.22.99/ezcatfiles/cust/img/img/250865982.pdf
張念慈(2010)。po女大生慾照 網友判拘役。檢索日期:2010年12月
10日。取自:
http://g.udn.com/NEWS/SOCIETY/SOC3/5985298.shtml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
華。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4)。M. Robert, Liebert
& L. L. Liebert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市:五南。
郭戎晉(2009)。初探「網路霸凌」衍生之法律議題。科技法律透析,
21(4),15-20。
郭祐榕(2008)。網路霸凌被害者之被害特質:以嘉義市國中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縣。
陳仲庚、張雨新(1990)。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怡儒(2009)。少年網路霸凌被害因素研究-以日常活動理論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縣。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 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報,
4,141-149。
彭駕騂(1999)。老人學。台北市:揚智。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
刊,32,2-6。
黃小綺(2009)。高中職專科學生網路霸凌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黃士珍(2009)。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
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屏東縣。
黃成榮(2002)。教導學童遠離欺凌。香港:復和綜合服務中心。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8)。高齡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黃明月(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
市:教育部。
黃誌坤、王明鳳(2009)。高齡者上網環境友善情形之調查研究。
社區發展季刊,125,485-504。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78)。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
台北市:東華。
楊國德(2007)。國際終身學習的特色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
雙月刊,77,141-158。
溫世頌(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葉怡伶(2008)。高齡者人格特質與電腦焦慮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五
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嘉義縣。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席拉.蒙羅(Sheila Munro)著。解決
學童欺凌問題(How To Help Your Child Overcome Bullying For
Parents)。台北市:新苗文化。
葛樹人(1997)。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市:三民。
劉世閔(2007)。學校行政: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教育研究月刊,
158,144-149。
劉妍君(2008)。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
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台北市。
劉明珠(2010)。中高齡者使用網際網路與人際互動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桃園縣。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
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研習資訊,23(1),109-118。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台中
師院學報,17,21-50。
蕭勝斌(2009)。高齡學習者人格特質、思考風格與智慧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縣。
羅天豪(2007)。網路霸凌之防範。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5,
178-179。



英文: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urger, J. M. (2000). Personality (5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08).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0th ed.). Hoboke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larke, E. & Kiselica, M. (1997). A systematic counseling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bullying.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31(4), 310–325.
Cooper, G. (2005). Cyberspace bullying. Psychotherapy Networker, 29(3), 9–22.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1), 5–13.
Day, D. V., & Silverman, S. B.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al Psychology, 42, 25–36.
Eysenck, H. J. (1990).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1), 245–261.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Heinström, J. (2003).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Research, 9(1).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0,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9-1/paper165.html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onality. In L. A. Pervin & O. P.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102-13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elloway, E. K. (1998). Using LISREL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A researcher''s guid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Libert, R. M., & Libert, L. L. (1998).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8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Lounsbury, J. W. & Loveland, J. M. (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in relation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1(5),
531–541.
Mason, K. L. (2008). Cyberbullying: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or school personne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4), 323–348.
NCH the Children’s Charity (2005). Evidence submitted for CSR 2007 policy review on
children & young people.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0, from
http://www.hmtreasury.gov.uk/media/D/E/cypreview2006_nch1.pdf
Noret, N., & Rivers, I. (2006). 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 text message or email: Results of a
four year study. Poster presented at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 UK:
Cardiff, April.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06).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4(2), 148 – 169.
Perlmutter, M. & Hall, E. (199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 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yckman, R. M. (200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hltz, D. P., & Schultz, S. E. (199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ot, M., & Mitchell, J. (197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handling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 147–152.
Shariff, S., & Gouin, R. (2005). Cyber-dilemmas: Gendered hierarchies, free expression and
cyber-safety in school. Retrieved August 30, 2010, from
http://www.oii.ox.ac.uk/research/cybersafety/extensions/pdfs/papers/shaheen_shariff.pdf
Smith, P. K., Mahdavi, J., Carvalho, M., Fisher, S., Russell, S., & Tippett, N. (2008).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9(4), 376–385.
Strom, P. S., & Strom, R. D. (2005). Cyberbullying by adolescents: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The Educational Digest, 70(1), 21-36.
Suler, J. (2004).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7(3), 321 –
326.
Willard, N. (2005). Educator’s guide to 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online social aggression, threats, and distress.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0,
from http://www.csriu.org/cyberbully/docs/cbcteducator.pdf
Ybarra, M. L., & Mitchell, K. J. (2004).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7), 1308–13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