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雀(1995)。台灣地區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錦雀(1996)。台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度。公民訓育學報,5,315-358。王錦雀(1997)。台灣地區國中學生班級氣氛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公民訓育學報,6,225-272。
古佩琳(1998)。家庭溝通型態與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
余俐薇(2006)。國民中學學生政治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之關係-以台中縣后里鄉國中學生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吳乃德(1993)。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臺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4,33-61。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形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3,53-85。吳佳翰(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吳宜芳(2003)。國小學童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吳俊瑤(2002)。國民小學教師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玉秋(2009)。桃園縣國中學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呂亞力(2009)。政治學。台北市:三民。
李文政(1999)。政治社會化的理論探討。社會科教育學報,2,127-147。李文政(1997)。兒童的政治社會化。國教世紀,176,19-26。李文政(1998)。兒童民主態度的發展與學校教育。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報,1,73-95。邱賢俊(2003)。國小學童政黨政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周育仁(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市:翰蘆。
周崇儒(2002)。淺析學童的政治社會化。中等教育,53,82-94。周繼祥(2005)。政治學。台北市:威仕曼。
周正勝(2006)。直轄市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成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劍秋、陳冠蓉、蘇少玲譯(1990)。政治科學導論。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58年)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嘉誠(1980)。台北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嘉誠(1982)。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市:允晨。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市:商務。
林嘉誠、朱浤源(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台北市:心理。
林政楠(2006)。族群通婚、家庭社會化與民眾政治態度之研究:1992年至2004年的觀察。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水波(1974)。家庭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29-34。胡中中(2008)。高雄市高中職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段盛華(1988)。台灣地區五專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易君博(1975)。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市:三民。
施宜君(2007)。高屏地區國小教師傳播媒體閱聽行為與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施雅軒(2006)。高雄市民選舉政黨認同傾向區域差異之研究-以1994年-2006年行政首長選舉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馬起華(1966)。家庭在政治社會化中的作用。思與言,4,25-27。馬起華(1974)。心理學與政治行為。台北市:商務。馬起華(1981)。政治社會學。台北市:正中。
馬起華(1989)。政治學原理。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許心華(1983)。親子關係。高雄文獻,13,201-262。張明垣(1985)。高雄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佑盛(2003)。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經昆(2005)。淺談學校政治社會化課程。北縣教育,53,54-56。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雪君(1996)。國小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33-162。莊啟文(2007)。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陳義彥(1978)。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義彥(1991)。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台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陳忠慶(1980)。假期青年自強活動對大學生政治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朝陽、李茂能、塗惠玲(1996)。台灣地區兒童政治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5-2413-H-023-002),未出版。
陳文俊(1983)。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台北市: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會。
陳文俊(1997)。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文俊、郭貞(1999)。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理論與政策,13(3),113-137。陳文俊(1998)。臺灣地區學生的政治文化--中、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臺灣民主化的前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23-60。陳文俊(2000)。政治的孟德爾定律?家庭與台灣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97-132。陳光輝,詹棟梁(199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市:水牛。
陳秋燕(1993)。北、高兩市國中學生政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義彥(1977)。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義彥(主編)(2004)。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陳韋碩(2001)。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態度--以八十九學年度宜蘭地區高中三年級學生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現義(2002)。國小學童政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陳怡伶(2003)。台北縣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昭男(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國家認同觀及其國家認同議題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陳佳璟(2005)。高雄市國中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梁淑女(2008)。高雄市後期中等教育學生 政治社會化與政黨認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俊傑(1994)。臺灣地區專科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彭懷恩(2003)。政治學新論。台北市:風雲論壇。
傅曉芬(2002)。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家庭與學童的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楊語芸譯(1997)。90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黃迺毓(1988)。家庭政治社會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瑞秋(2007)。國民小學政治社會化教育成效之研究-以臺北縣(市)、桃園縣國小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信豪(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台灣民主季刊,3,119-158。黃志呈(1997)。競選期間選民投票傾向之研究-八十三年高雄市長選舉個案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市:巨流。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51-159。廖志強(2008)。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蔡璧煌(1994)。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璧煌、王素琴、陳寶美、嚴敏秀(1996)。班級氣氛、學校結構及學校環境與學生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5-2413-H-003-010),未出版。
蔣崇禮(2004)。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菁英政治態度之研究-以桃竹苖地區二十一所大學院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同僚(1988)。教育成就對社會流動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11,207-240。鍾兆炫(2007)。桃園縣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蘇澄鈺(2004)。我國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瑞玉(1989)。國民中小學學生政治社會化態度傾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Almond, G.A.(1974).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A world review.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
Almond, G.A., & Powell, G.B.(1978).Comparative politics: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
Almond, G.A., & Verba, S.(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berbach, J. D., & Walker, J. L. (1970). Political trust and racial ideolog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4, 1199-1219.
Beck, Paul Allen., & M. Kent Jennings.(1975). Parents as‘middlepersons’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37, 83-107.
Cruickshand, G. M. (1973). An 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children in grades three throgh eight in the states of Iowa and New York.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Dawson, R.E.,& Prewitt, K.(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
Ellsworth, John W. (1976). Politics and political system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Easton, D.,&Dennis, J.(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McGraw-Hall Book Company.
Greenstein F. I.(1968).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14),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Hess, R.D., & Torney, J.V.(1967).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Aldine.
Hyman, H. H.(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Jaros, D.(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ew York:Prueger Publishers.
Langton, K. P.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ton, Kenneth P., & Karns, David A.(1969).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Peer Group and Sch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fficacy.”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21,813-826.
Myers, D. G. (1993).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Merelman, R. M.(1980). “The family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Exchange.” The journal of politics,42, 461-486.
Weissberg, R. (1974). Political learning, political choice,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