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王塗發(1986),投入產出分析及其應用-台灣地區實證研究,台灣銀行季刋,第三十七卷一期,pp.187-189,pp.197-202。2.王塗發(1990),台灣運輸與通訊建設之經濟效果分析,經濟研究,三十期,pp.79-125。3.交通運輸研究所(1994),台灣地區西部走廊高速運輸系統對區域發展影響之研究,總報告,pp.6-1~6-24。
4.交通運輸研究所(1999),運輸經濟資料彙編,第15 期,pp.2-3。
5.吳京儒(2002),路竹科學園區設置對南部區域經濟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李明蕙(1990),台灣區交通部門產業關聯效果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7.李秉正(2002),增加政府固定投資的經濟影響:投入產出模型與可計算一般均衡型的比較,農業與經濟第28 期,pp.71-95。8.何依栖(1996),運輸部門與總體經濟成長之關聯研究,運輸計畫季刋,第15 卷4 期,pp.519-530。9.林俊智(2008),影響遊客選擇以高鐵為旅遊運具關鍵因素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10.洪振富(2008),民眾對運輸需求管理策略偏好意向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1.姜渝生(2006),後高鐵時代台灣整體運輸系統重要發展課題,經濟前瞻。12.孫偉哲(2007),高雄地區人力資源流動研究-資訊整合模式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陳志鶴(1989),旅次分佈重力模式阻力因素校估之研究─以新竹都會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研究所。
14.陳惠珍(2003),捷運興建對高雄都會區及我國之經濟影響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5.陳威成(2003),旅運者觀點探討態度、涉入程度、群體影響力、行為意向與運具選擇行為的關連性—以台北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雅琪(2005),探討服務品質與慣性效果對國道客運選擇行為之影響,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17.陳淑滿(2006),台灣高鐵計畫對金融業與營造業之外溢效果-以產業關聯經濟分析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18.陳永霖(2006),運輸需求管理策略接受(滿意)意向及其對相關旅運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19.陳秋廷(2006),高鐵服務品質及新竹站轉乘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20.郭錦婷(1999),「引力模式」應用在雙邊貿易之分析─以亞太國家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21.郭育碩(2005),都會旅次之時空特性分析,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2.曹明炫(1995),從交通層面探討商業容積率訂定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3.莊涵婷(2003), 通勤旅程中非工作活動產生模式之研究,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4.黃俊勳(2001),應用隸屬函數及倒傳遞網路於都市通勤旅程預估模式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5.黃昭通(1993),重力模式應用於戶外遊憩需求預測之實證研究以南投 縣境內之遊憩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詹明憲(2002),多核心都市空間轉化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7.詹志偉(2007),台灣高鐵對西部消費者搭乘選擇影響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28.練有為(1996),台灣地區間投入產出表之建構與流量評估,台灣銀行季刋,第 46 卷第 4 期,pp.118-147。29.鄭國錦(2006),客運服務品質與乘客滿意度之量化研究-以高雄汽車客運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高階經營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1.Bulmer-Thomas, V. “Input-Output Analy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Wiely,pp.54-59,1982.
2.Baumol, William J., 196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7, No.1,1967, pp.415-426.
3.Baumol, William J., Sue Anne Batey Blackman, and Edward N. Wolff, 1985, “Unbalanced Growth Revisited: Asymptotic Stagnancy and New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4, 1985, pp.806-817.
4.Dickens, G.R., O’Neil, J.R., Rea, D.K., and Owen, R.M., 1995, Dissociation ofoceanic methane hydrate as a cause of th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 at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Paleoceanography, Vol.10, No.1,pp.965–971.
5.Dickens, G.R., Paull, C.K., Wallace, P., and the ODP Leg 164 Scientific Party,1997, Direct measurement of in situ methane quantities in a large gas hydrate reservoir: Nature, Vol.385, No.2, pp.426–428.
6.Ghosh, M.” Introductio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industry R&D spillover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No9,1997,pp.3-8.
7.Haynes, K. E. & Fotheringham, A. S. ,1984 , ” Gravity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 ”, Sage Publications, Inc.
8.Hess. D. B. (2001),”Effect of Free Parking on Commuter Mode Choi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753 No1,01-0448.
9.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Prentice-Hall, N.J., 1997.
10.Lahiri, S., ”Input-Output analysis with scale dependent coefficients, Eeonometrica, 44, pp.947-961, No1,1976.
11.Miller, R. and P. Blair, 1985, Input-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2.Palma, A. and Rochat, D. (2000), “ Mode Choice for Trips to Work in Geneva: an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 8, No1, pp. 43-51.
13.Rodie, A.R. and Martin, C.L., 2001, Comp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the entrepreneurial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 Vol.7 No.1 pp.5-21.
三.網站資訊部份
1.工業技術研究院 http://www.itri.org.tw/chi/
2.台灣高鐵 http://www.thsrc.com.tw/tw/index.htm
3.台灣服務業聯網 http://www.twcsi.org.tw/index.aspx
4.交通運輸研究所 http://www.iot.gov.tw/mp.asp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
6.經濟部 http://www.moea.gov.tw/
7.資策會 http://www.ii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