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2: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尹蕙
研究生(外文):Tsai, Yin-Hui
論文名稱: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飲食、生長與發展狀況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Child’s Foo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 Care Centers and Family Child Care
指導教授:賴春金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Dr. Lai, Chun-Chin
口試委員:彭雪英李德治
口試委員(外文):Peng, Hsuen-YingLee, De-Chih
口試日期:2011-07-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系所名稱:嬰幼兒保育研究所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機構式托育家庭式照顧飲食型態生長與發展
外文關鍵詞:Day care centerFamily careFood patterns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7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 要
研究所別: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飲食、生長與發展狀況之研究
指導教授:賴春金 博士
研 究 生:蔡尹蕙

本研究為針對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所提供的飲食對嬰幼兒的生長與發展的關係,藉由收集6~36個月嬰幼兒的飲食型態、生長與發展狀況之相關資料,探討其現況與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1)在飲食型態方面,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所提供的飲食餐數與內容物差異不大,但機構式托育給予的飲食份量較多,而家庭式照顧所給予的飲食樣式較多。(2)在生長(含身高、體重、與頭圍)方面,機構式托育之嬰幼兒的生長狀況有七成在第三等程度(50百分位)以上,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之生長有六成在第三等程度(50百分位)以上,但整體而言,機構式托育的嬰幼兒在生長上比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稍佳。(3)在發展方面,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之發展狀況,大多在正常年齡的發展範圍。

關鍵字:機構式托育、家庭式照顧、飲食型態、生長與發展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ifferences of food provided by child care centers and family child care and their effects on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diet of 6 to 36 months old infants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were gathe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In the food aspect, the child care centers and 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d about the same number of meals and diet, but the child care centers provided more amount of food, while 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d more variety. (b) In the growth aspect (children’s height, w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 70 % of the chilren’s growth condition at the child care centers were above third-grade(50th percentile), and 60% of the chilren’s growth condition in family child care were above third-grade(50th percentile). But overall, 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chilren at the child care centers were sligh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family child care.(c) In the development aspect,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children at the child care centers and the family child care were mostly with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range of their ages.


Keywords: Child care center, Family child, Meal patterns or Diet, Growth, Development.

目錄
謝 誌 ………………………………………………………………………… Ⅰ
中文摘要 ………………………………………………………………………… Ⅱ
英文摘要 ………………………………………………………………………… Ⅲ
表 目 次 ………………………………………………………………………… Ⅵ
圖 目 次 ………………………………………………………………………… 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回顧……………………………………………………………8
第一節 生長與發展的意義…………………………………………………8
第二節 嬰幼兒各階段的飲食需求 ………………………………………21
第三節 飲食與生長、發展之關係 ………………………………………29
第四節 飲食型態和生長與發展之相關研究 ……………………………33
第五節 嬰幼兒生長與發展之評估量表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50


目錄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嬰幼兒6~36個月基本資料分析…………………………………54
第二節 機構式托育中心與家庭式照顧之嬰幼兒的飲食型態 …………56
第三節 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之嬰幼兒的生長曲線分布、
身高、體重和頭圍的統計……………………………………… 65
第四節 機構式托育與家庭式照顧之嬰幼兒的發展狀況……………… 7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9
參考文獻 ……………………………………………………………………90
中文部分 ……………………………………………………………………90
英文部分 ……………………………………………………………………93
附錄 …………………………………………………………………………94
附錄一:同意書 ……………………………………………………………94
附錄二:訪談大綱……………… …………………………………………96
附錄三:「零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量表A-G………………………………………98
附錄四:行政院衛生署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BMI標準)……………105
附錄五:「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女生」………………………………106
附錄六:「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男生」………………………………107



表目次
表2-1 人類發展分期……………………………………………………………9
表2-2 皮亞傑認知發展分期……………………………………………………14
表2-3 兒童發展狀況評估表……………………………………………………18
表2-4 出生至36個月各階段的飲食……………………………………………25
表2-5 「0~3歲嬰幼兒」一日飲食建議表………………………………………28
表2-6 嬰幼兒飲食相關研究……………………………………………………34
表2-7 國內現有兒童發展測驗工具之簡介……………………………………41
表3-1 研究樣本數分配…………………………………………………………46
表4-1 嬰幼兒6~36個月基本資料分布…………………………………………55
表4-2 「6~12個月」機構式與家庭式提供的飲食型態 ………………………58
表4-3 「12~24個月」機構式與家庭式提供的飲食型態………………………60
表4-4 「24~36個月」機構式與家庭式提供的飲食型態………………………63
表4-5 女嬰幼兒之身高統計 ……………………………………………………65
表4-6 女嬰幼兒之體重統計 ……………………………………………………66
表4-7 女嬰幼兒之頭圍統計 ……………………………………………………67
表4-8 男嬰幼兒之身高統計 ……………………………………………………68
表4-9 男嬰幼兒年齡別體重 ……………………………………………………69
表4-10 男嬰幼兒年齡別頭圍 ……………………………………………………70
表4-11 機構式與家庭式嬰幼兒的身高、體重、頭圍與飲食重量的統計摘要表 71
表4-12 「0~3歲嬰幼兒」身高、體重和頭圍的平均數據………………………72
表4-13 「0~3歲嬰幼兒」的身高、體重與頭圍之BMI值與PI值摘要表………74
表4-14 機構式與家庭式照顧的嬰幼兒發展狀況得分總表……………………75



圖目次
圖4-1 「0~3歲嬰幼兒」之身高、體重與頭圍變化趨勢圖………………………74

中文部分
內政部兒童局(2008年12月)。托育機構評鑑作業規範參考範例97.12.22增訂版。2011年7月25日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doc/doc_detail.aspx?uid=224&docid=1625
內政部兒童局(2010)。居家及托嬰中心托育管理實施原則(991229核定)。2011年7月25日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王文科譯(1996)。皮亞傑式兒童心理學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天苗(2004)。幼兒發展與學習之影響因素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刋,27(1),1-18。
王天苗、廖華芳(2007)。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判定準確度及切截點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2),1-15。
王天苗、蘇建文、廖華芳、林麗英、鄒國蘇、林世華(1998)。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編制報告。中華測驗學會測驗年刊,
45(1),19-45。
王昭文、吳裕仁、唐秀蘭、許世忠、陳師瑩、陳慈領、黃靖媛(2001)。幼兒營養與膳食。臺中市:華格納出版有限公司。
王啟現、孫君茂、劉自杰(2007)。我國城鄉嬰幼兒營養健康狀況及差異分析。中國公共衛生,23(2),153-154。
朱倍毅(2007)。以「學齡前兒童行為發展量表」篩檢發展遲緩的診斷效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1)。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1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衛生署(2007年4月)。肥胖防治要從小紮根。2011年3月7日取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0712250291
行政院衛生署(2008a)。我國兒童生長曲線圖將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兒童生長標準【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
class_no=25&now_fod_list_no=9289&level_no=2&doc_no=69344
行政院衛生署(2008b)。兒童健康手冊。臺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署(2009年3月)。臺灣出生世代嬰幼兒健康照護需求調查研究:TBCS第三期簡訊。2011年2月18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bject=200712270005&Class=2&No=200906020001
行政院衛生署(2010年5月)。「『血壓』、『BMI』你量了沒!」。2011年3月7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1005110002
何沛穎(2009)。飲食營養對不同出生體重新生兒至二歲生長發育之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福元(譯) (1987)。皮亞傑兒童心理學。臺北:唐山出版社。
呂瑾忻(2008)。臺北都會區不同出生體重嬰兒飲食營養與生長發育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芳靚(2010)。追蹤孕產期至六歲幼童飲食營養與生長發育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弘傑(2004a)。我的小寶貝為什麼長不大?談嬰幼兒生長遲滯。健康世界,224,6-8。
周弘傑(2004b)。漫談嬰幼兒的生長與發展(上)。健康世界,232,31-33。
周希津(2008)。母親照顧幼兒進食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家慧(2006)。臺北地區零至兩歲嬰幼兒飲食營養狀況與生長發育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薇(1998)。幼兒飲食行為形成及影響因素。家政教育學報,1,42-58。
俞鋒、王燕(2007)。杭州某幼兒園幼兒生長發育狀況調查。上海預防醫學雜誌,19(4), pp.172-174。
紀伊真(2008)。臺北地區零至四歲幼童飲食營養狀況與生長發育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崇元、謝明慧、陳三能、陳淑華、蕭文勝(1997)。學齡前兒童發展量表與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之相關。臺灣精神醫學,11(3),242-247。
徐澄清、廖佳鶯和余秀麗(1998)。嬰幼兒發展測驗。臺北市:杏文出版社。
徐澄清、蘇喜、蕭淑貞、林家青、宋維村、張珏(1978)。學齡前兒童行為發展量表之修訂及初步常模之建立。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19(2),142-157。
秦振庭、虞人杰、商懷玉(1993)。足月新生兒體格發育與神經行為發展相關的研究。中國新生兒科雜誌,6。
馬家蕙(2009)。追蹤臺北都會區不同出生體重新生兒至三歲飲食營養與生長發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崔冬梅(譯)( 2009)。使寶寶健康成長的嬰兒副食品&兒童食品。臺北縣:翰宇。
張春興(2004)。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
許瑩瑩(2009)。嬰兒餵食方式對嬰兒生長及行為發展之影響:臺灣出生世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陳月枝譯(1998)。小兒科護理學(上)。臺北:華杏出版。
陳純真、李怡娟、簡莉盈(2003)。臺北市北投區三所3至5歲幼稚園兒童之發展現況。護理研究,11(2),73-81。
陳敏(2008)。不生病的嬰兒飲食宜忌。臺北縣:漢湘出版。
陳淑娟(譯)(2004)。生命期營養—理論與實務。臺北:合記出版社。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 發展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
游淑芬與李德芬(2002)。嬰幼兒發展與保育。臺北市:啟英文化。
童家堯與黃紹顏(1999)。幼兒飲食與膳食。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亮瓅(2007)。台北地區零至三歲嬰幼兒飲食營養狀況與生長發育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惠玲(2000)。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惠玲、謝玉蓮、陳震宇、鐘育志(2002)。0-6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之效度分析。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8(10),517-522。
楊俊仁(2010)。醫學專家:嬰兒期過胖或生長過快,將影響成人期的健康。學前教育,12,p16。
楊素卿、楊麗齡、朱珊妮 (2004)。嬰幼兒營養與餐點。臺北市:華騰。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敬民、黃惠煐、趙蓓敏、詹吟菁、黃怡嘉、蔡文騰、趙璧玉合著(2002)。生命期營養Life Span。臺中市:華格那。
鄭芬蘭、黃惠玲(2002)。丹佛兒發展篩檢測驗本土化之試探研究—以精細動作與粗動作為例。測驗年刋,49(1),89-106。
鄭玲宜(1998)。臺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鄭玲宜(2004)。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資料之分析與推展之可行性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3年度成果報告。
鄭玲宜(2006)。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信效度分析計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4年補助計畫成果報告。
謝佳容、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和徐育愷(譯)(2007)。嬰幼兒發展。臺北:五南。
蘇建文、盧欽銘、陳淑美、鍾志從(1991)。貝萊嬰兒發展量表。臺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蘇秋帆(2004)。零至一歲嬰兒飲食營養與生長發展狀況之前瞻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Devaney, B., Ziegler, P., Pac, S., Karwe, V., & Barr, S. I.(2004). Nutrient intake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J Am Diet Assoc, 104, pp.14-21.
Garza, C., Frongillo, & EA. Jr.(1998). Infant feeding recommendations. Am J Clin Nutr, 67(5), 815-816.
Marotz, L. R., Cross, M. Z., & Rush, J. M.(2001). Health, Safety, and Nutrition for the Young Child 5th Edition.
Rao, S. C. & Tompkins, J.(2007). Growth curves for preterm infants.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83, 643-651.
Samaras, T. T., Elrick, H., & Storms, L.H.(2003). Birth ewight, rapid growth, cancer, and longevity: a review. J Natl Med Assoc, 95(12), 1170-1183.
Shemesh, A.(1976). Threshold Weight and Ponderal 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36(19), 2173.
Vandijk, C. E. &Innis, S. M.(2009). Growth-Curve Standards and the Assessment of Early Excess Weight Gain in Infanc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23, 102-108
WHO(2006).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9年10月15日取自於http://www.who.int/childgrow百分位/launch/en/index.html
Wikipedia(2011.5.10). Ponderal Index. 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Ponderal_index#cite_note-unsystem-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