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2: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子卿
論文名稱:進退迴旋間的雙人藝術:國際標準舞的身體展演與性別文化
指導教授:林淑蓉林淑蓉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淑蓉周碧娥趙綺芳
口試日期:2011-3-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人類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國際標準舞國標舞性別身體實踐展演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4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的動機起因於個人在學習國標舞的過程中,對高度性別化的舞蹈動作之不適應,以及對自我性別認同的探索。透過參與觀察校內社團、坊間團體班、專業舞蹈教室,和許多國標舞的表演、比賽活動,以及深度訪談十八位男女舞者後,我傾向將性別看做個人與社會文化及他人互動下,有意識地依當下的情境和扮演的角色所展演出的行動,而非固著僵化的人群分類概念。
身體是國標舞者來回於個人─舞蹈─社會三者間,經驗世界和展演自我最主要且最直接的媒介,而性別是他們定位自我(尤其是在國標舞中)的主要依據之一。有別於以往將舞蹈和身體當作文本來解讀的方式,本論文從國標舞者的個人身體經驗和實踐行為出發,以Bourdieu的實踐理論,結合Butler的性別展演概念,討論舞者如何在學習、與舞伴互動和參與比賽競技的過程中,如何逐漸了解、體認並內化國標舞的性別結構,進而產生性別化的身體慣習,並從展演的概念探究舞者如何在舞蹈表演、日常生活及不同的舞蹈情境中,透過身體與社會文化和他人互動,不斷地轉換其自我認同,並有意識地展演出他們當下所扮演的性別角色。
摘 要 I
謝 辭 II
目 錄 II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一、 關於國際標準舞 1
二、 我與國標舞 3
三、 研究歷程與方法 6
(一) 徘徊於研究者與舞者之間 6
(二) 不斷變動的田野地點與研究對象 8
1. 專業舞蹈教室 9
2. 大專院校內國標舞社團 9
3. 坊間團體班 10
4. 特殊舞台 10
(三) 貼近國標舞者 11
1. 參與觀察 11
2. 深度訪談 11
四、 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一、 舞蹈研究 15
(一) 舞蹈人類學發展簡史 15
(二) 舞蹈與性別 16
二、 身體與體現 19
(一) 身體研究在人類學中的興起 19
(二) 體現作為一種研究典範 20
(三) 現象學與性別概念的重構 22
三、 從實踐到展演 23
(一) 慣習、實踐與表演 24
(二) 性/別、展演與自我 26
四、 展演身體,體現性別 27
第三章、 成為國標舞者 29
一、 來跳舞吧!學舞開始 29
二、 藉由身體感知性別 37
三、 粉墨登場 43
四、 朝專業之路邁進 49
五、 小結 54
第四章、 糾結的舞伴關係 55
一、 尋尋覓覓 56
二、 培養默契 62
(一) 力的運作與連結:雙人舞的動作配合 62
(二) 權力的讓度與妥協:舞伴間的互動模式 65
三、 展現能力 70
(一) 技能與使能:國標舞對於男女舞者的不同意義 71
(二) 我能與我不能:帶領與跟隨的身體自主性 73
四、 小結 79
第五章、 舞蹈競技場 81
一、 比賽場域的運作規則 82
二、 性別化的身體慣習 88
(一) 身體動作的性別意象 89
(二) 外貌裝扮的性別特質 94
三、 競技舞藝,競爭資本 97
四、 小結 106
第六章、 性別與身體展演 107
一、 身體與舞蹈意境 108
(一) 身體技術與情感表達 108
(二) 性別化的舞科與身體展演 111
1. 愛情之舞──Rumba 112
2. 鬥牛士之舞──Paso Doble 114
二、 舞者的性別認同與身體展演之經驗訴說 117
三、 前後台的性別展演與自我認同 124
(一) 前台:舞蹈表演 125
(二) 後台:日常生活 129
四、 小結 136
第七章、 結語 138
一、 總結 138
二、 再思考性/別 140
三、 研究限制與後續發展 143
參考書目 146
附錄 150
附錄一、訪談問題大綱 150
附錄二、各賽事的比賽組別與舞科 151
中文書目
李天民、余國芳
2001 世界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
李宗欣
2008 豔倒群雌的舞者─紅頂藝人的炫麗人生:「反串」對於她/他們的生命意義初探。發表於「第五屆研究生研討會:『舞蹈的理論與實踐』」,台灣舞蹈研究學會主辦,台北藝術大學合辦,台北,5月31日-6月1日。
林主忠
2001 國際標準舞者體適能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謙
2006 國際標準舞選手壓力管理之研究─以運動時間、飲食時間、睡眠時間為中心。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宏
2004 國際標準舞形象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臻蓉
2004 Burning Dreams 舞‧夢─國際標準舞與舞者的故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庭
2003 國際標準舞介入休閒活動對平衡控制的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美惠
2004 高雄市成人學習國際標準舞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憶勳
2005 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中譯書目
de Beauvoir, Simone 西蒙‧波娃
1999 [1949] 第二性。收錄於:女性主義經典,顧燕翎、鄭至慧主編,頁59-64。台北:女書。
Bonnewitz, Patrice 朋尼維茲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Butler, Judith 巴特勒
2008 [1990]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林郁庭譯。苗栗:桂冠。
Goffman, Erving 高夫曼
1992 [195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徐江敏等譯。台北:桂冠。
Mead, Margaret 瑪格麗特‧米德
1999 [1950] 性別與氣質。收錄於:女性主義經典,顧燕翎、鄭至慧主編 頁65-75。台北:女書。
Young, Iris Marion 艾莉絲‧馬利雍‧楊
2007 [2005]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何定照譯。台北:商周。

英文書目
Adair, Christy
1992 Women and Dance: Sylphs and Siren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Anna, Aalten
1997 “Performing the Body, Creating Culture.” In Embodied Practice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Kathy Davis, ed. Pp. 41-58. London: Sage.
Bourdieu, Pierre
1990 [1980]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utler, Judith
1990a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90b “Performative Acts and Gender Constitution.” In Performing Feminisms: Feminist Critical Theory and Theatre. Sue-Ellen Case, ed. Pp. 270-283.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sordas, Thomas J.
1990 “Embodiment as a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18(1): 5-47.
1994 “Introduction: The Body as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in-the-world.” In Embodiment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tial Ground of Culture and Self. Thomas Csordas, ed. Pp. 1-2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e Body’s Career in Anthropology.” I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Today. Henrietta L. Moore, ed. Pp. 172-193. MA: Polity Press.
Douglas, Mary
1996 [1970] “The Two Bodies.” In Natural Symbols: Explorations in Cosmopology. Pp. 65-81. London and New York: Reutledge.
Davis, Kathy
1997 “Embody-ing Theory: Beyond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Readings of the Body.” In Embodied Practice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Kathy Davis, ed. Pp. 1-23. London: Sage.
Errington, Shelly
1990 “Recasting Sex, Gender, and Power.” In Power and Difference: gender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Jane Monnig Atkinson and Shelly Errington, eds. Pp.11-37.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ike
1991 “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Body: Social Prcess and Cultural Theory. Edited by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Pp. 170-196. London: Sage.
Grau, Andree
1993 “Gender Interchangeability among the Tiwi.” In Dance, Gender and Culture. Helen Thomas, ed. Pp. 94-111.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Kaeppler, Adrienne L.
1978 Dance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7: 31-49.
Marcus, George E.
1995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4(1): 95-117.
Mauss, Marcel
1995 [1934] “Techniques of the Body.” In Incoporations. Zone 6. Edited by Jonathan Crary and Sanford Kwinter. Pp. 50-68. The MIT Press.
Merleau-Ponty
1995 [1962] “The Body as Object and Mechanistic Physiology.” In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Pp.73-8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Ness, Sally Ann Allen
2004 “Being a Body in a cultural Way: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in the Embodiment of Dance.” In Cultural Bodies: Ethnograpy and Theory. Edited by Helen Thomas and Jamilah Ahmed. Pp,123-144.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
Polhemus, Ted
1993 “Dance, Gender and Culture.” In Dance, Gender and Culture. Helen Thomas, ed. Pp. 3-15.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avigliano, Marta E.
1995 Tango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ass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Strathern, Andrew J.
1996 Body Thought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horne, Barrie
1997 “Girls and Boys Together…But Mostly Apart.” In Reconstructing Gender: A Multicultural Anthology. Edited by Estelle Disch. Pp. 369-387.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網路資源
背包祥
2009 981024 第六屆淡江盃 國標舞公開賽,活動紀錄照之快捷抓圖頁。網路資源,http://tw.myblog.yahoo.com/u8513002-u8513002/archive?l
=f&id=75&page=3,2011年2月21日。
2010 990313第二屆輔大盃國標舞公開賽,給參賽者的快捷抓圖頁。網路資源, http://tw.myblog.yahoo.com/u8513002-u8513002/archive?l=f&
id=75&page=1,2011年2月21日。
維基百科
2010 倫巴。網路資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伦巴,2010年12月12日。
2010 鬥牛舞。網路資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鬥牛舞,2010年12月12日。
pts
2009 「為世運選手加油─運動舞蹈標準舞」影片。網路資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HCKDcXi4O0,2009年7月13日。
2009 「為世運選手加油─運動舞蹈拉丁舞」影片。網路資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eS18j3R909U,2009年7月13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