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20: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偉恆
研究生(外文):Hsu, Wei-Heng
論文名稱:以社會資本論公益勸募的施行-以辦理莫拉克風災勸募活動之非營利組織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fundraising - A case study of NPOs' fundraising for Typhoon Morakot
指導教授:黎正中黎正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 Chang-Chung
口試委員:方友平丘宏昌
口試日期:2011-6-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社會資本非營利組織公益勸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近年來,一些重大的天然災害造成大規模人員、社會的傷害,非營利的組織會藉由辦理各種不同類型的勸募活動,期望使民眾捐款,將所募得的款項用作災後重建上,然而,公益勸募所引發的爭議層出不窮。雖然許多公益團體及基金會時常舉辦公益活動,向民眾募款,真正用在回饋社會、提升社會福利上,但是也有少數不肖團體利用勸募活動,進行斂財的行為。倘若非營利組織無法達到民眾的期盼,將所募得的款項妥善運用,會造成大眾對非營利組織的勸募活動存疑,使得人民將不再奉獻自己的愛心予社會,本文認為長期下來對社會是一種傷害,會無法積累整個社會的社會資本。
本研究認為在社會資本中,屬於總體層次的政府監督角色以及法律規範,會影響到屬於中介層次中非營利組織的自我管理,而非營利組織透過公共事務的參與以及社會互動,累積自身發展出來的社會信任與社會資本,能使社會大眾對其捐款,以達成非營利組織的勸募活動目標,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個案研究的方法,以分析台灣辦理莫拉克風災公益勸募活動的30個機關團體為探討對象。
研究發現,在政府層面上,政府應做好監督的角色,定期查核各機關團體的勸募情形,建立起客觀可靠的評比機制;在法律層面上,應依據現實面修訂現有之法律,以行更有效之約束力,嚴格把關;在非營利組織層面上,各機關團體應該公開化其勸募行為、透明化其款項動支、提高其自身倫理道德,才能獲得社會大眾的信任。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社會資本的興起與發展 5
第二節 社會資本的定義 6
第三節 社會資本的構面 10
第四節 社會資本的核心價值 12
第五節 非營利組織 13
第六節 勸募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8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 19
第四章 台灣公益勸募之發展 20
第一節 公益勸募的發展背景 20
第二節 公益勸募的運作模式 22
第三節 我國公益勸募相關法規的建置 30
第五章 個案研究 41
第一節 莫拉克風災簡介 41
第二節 莫拉克風災施行公益勸募的團體 43
第三節 研究發現 47
第四節 研究建議 51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4
第六章 結論 55
參考文獻 57
附件1 公益勸募條例 61
附件2 公益勸募條例施行細則 67

英文文獻
1. Adler, Paul. S. & Kwon, Seok-Woo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7-40.
2. Baron, D. A. (1995). Integrated strategy: Market and nonmarket componen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7(2), 47-65.
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Richardson. G. B.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New York, 241-258.
4. Bourdieu, P. and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7.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8.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Hamis Hamilton, London.
9. Grootaert, Christiaan and Thierry van Bastelaer (2002).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A Mulitidisciplinary Tool for Practitioners,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10. Lesser, Eric L.(ed.) (2000),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A.: Butterworth-Heinemann.
11. Lin, N. (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 22(1), 28-51.
12.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 Cambridge Uni. Press.
13. Nahapiet J.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14. Portes, A. and Sensenbrenner, J. (1993). Embeddedness and immigration: notes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8, 1320-1350.
15. Putnam, R.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 35-42.
16.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 Prospect, 13, 35-42.
17. Scott, W.R.(1992).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8. Simmel, G. (1950).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K.H. Wolff, Trans.and Ed.). New York: Free Press.
19. Wolf,T.(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imon & Schuster.
20.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151-208
21. Uphoff, N. (2000).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Learning from th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P. Dasgupta and I. Serageldin (Eds.),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pp.215-252).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中文文獻
1.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源起、及現狀。問題與研究,第42 卷,第5期。
2. 王振軒(2007)。建構非政府組織的募款能力。非政府組織學刊,第1期,117-138。
3. 林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文化出版公司。
4. 江明修、陳欽春(2006)。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5. 孫震(2006)。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台北:台灣商務。
6.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7. 江明修主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8.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林南(民90)。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10. 林萬憶等所編著(1999)。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文化。
11. 邱瑜瑾(1999)。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117-163。
12.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第4期。
13. 許傳盛(2007)。公益勸募條例實施一年後之觀察分析─以高雄市在地經驗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40-48。
14. 馬秀如(2011)。勸募管理與查核:查核重點及方向。100年公益勸募管理查核研習班。
15. 陳佳妤(2007)。公益勸募條例應有的政策取向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163-179。
16. 馮美珠(2005)。非營利社會福利資源中介組織治理問題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例。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曾中明、陳彥丞、吳慧貞(2007)。公益勸募條例立法與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8-21。
18.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楊錦青(2006)。公益勸募條例立法過程剖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22-39。
20. 鄭怡世(2001)。個人捐款行為分析―從大台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調查報告。社會工作學刊,第七期,101-131。
21. 歐?I杕(2009)。錢從哪裡來:台灣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資本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22. 戴鎮州(2007)。公益勸募的發展與多元福利社會的來臨:社會人文觀點的反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
23. 顏碧慧(2011)。公益勸募查核實務說明與建議。100年公益勸募管理查核研習班。
24. 蕭新煌主編(199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25. 內政部社會司公益勸募管理系統。http://donate.moi.gov.tw/
26.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409000891&cid=1206
27. Yahoo奇摩編輯部。莫拉克風災大事紀。http://tw.topic.yahoo.com/morakot/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0908191659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 王振軒(2007)。建構非政府組織的募款能力。非政府組織學刊,第1期,117-138。
2. 6.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3. 9. 林南(民90)。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4. 11. 邱瑜瑾(1999)。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117-163。
5. 12.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第4期。
6. 13. 許傳盛(2007)。公益勸募條例實施一年後之觀察分析─以高雄市在地經驗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40-48。
7. 15. 陳佳妤(2007)。公益勸募條例應有的政策取向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163-179。
8. 17. 曾中明、陳彥丞、吳慧貞(2007)。公益勸募條例立法與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8-21。
9. 18.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19. 楊錦青(2006)。公益勸募條例立法過程剖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22-39。
11. 20. 鄭怡世(2001)。個人捐款行為分析―從大台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調查報告。社會工作學刊,第七期,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