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8: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紹維
研究生(外文):Tseng, Shao-Wei
論文名稱:AP1000壓水式反應器之圍阻體熱水流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Relap 5 Analysis of AP1000 Pressured Water Reactor Containment
指導教授:李敏李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Min
口試委員:白寶實梁國興
口試日期:2011-7-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核子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AP1000
外文關鍵詞:AP1000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建立AP1000壓水式反應器圍阻體RELAP5-3D 程式的輸入檔,模擬冷卻水系統發生冷端雙斷管事故後圍阻體的反應。AP1000圍阻體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移除衰變熱。輸入檔將圍阻體區分為圍阻體外環移熱系統及圍阻體內部兩部分,圍阻體內部的模擬採用RELAP5-3D 的多維度模式,兩部分以RELAP5-3D中的熱結構體做為相連結的界面。模擬結果顯示RELAP5-3D可以適當的模擬AP1000反應器系統圍阻體外部空氣通道的熱移除能力,當系統中空氣流道面積改變,或改變進入流道的熱源時,系統的反應合理。
圍阻體內部多維度控制體積計算結果顯示,程式可以模擬出圍阻體大氣的自然對流的現象,即水蒸汽由圍阻體靠中心部分上升,於圍阻體鋼殼表面凝結回水滴的現象。模擬結果顯示,在事故初期,RELAP5-3D計算之熱移除能力較 AP1000 DCD (Design Control Documents)文件為差,即DCD所計算的壓力下降速率較快;但在事故後期,RELAP5-3D 所計算的熱傳係數較DCD 所計算的為高,故 RELAP5-3D所預測之事故最終壓力較DCD 低。RELAP5-3D對於凝結熱傳係數的計算是否正確仍須進一步討論。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方法 2
1.3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RELAP5 程式介紹 4
2.1 RELAP5發展簡介 4
2.2 RELAP5-3D 簡介 5
第三章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簡介 8
3.1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建廠概況 8
3.2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之屏蔽建築 9
3.3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之圍阻體 10
3.4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之非能動圍阻體移熱系統 11
3.5 AP1000非能動圍阻體移熱系統運作 13
3.5.1 冷卻水流失事故時圍阻體的反應 14
第四章 AP1000壓水式反應器圍阻體RELAP5-3D輸入檔建立 21
4.1 圍阻體外部空氣通道的熱水流模擬 21
4.2 AP1000圍阻體內部模式 23
4.3熱結構體 25
第五章AP1000壓水式反應器圍阻體模擬結果 31
5.1 圍阻體外部空氣流道模擬 31
5.1.1 圍阻體外部空氣流道模擬結果探討 32
5.1.2 靈敏度分析 32
5.2冷端雙斷管大破口冷卻水流失事故圍阻體反應 33
5.3圍阻體鋼殼上水膜的模擬 35
5.4 AP1000官方文件DCD數據及與本研究的比較 35
5.5圍阻體內部結果 36
5.5.1模擬方式討論 36
5.5.2圍阻體短期反應 37
5.5.3圍阻體長期反應 37
5.5.4圍阻體內部的自然對流 39
5.5.5圍阻體內部靈敏度分析 42
第六章 結論 80
附錄 關於程式對於含空氣的凝結熱傳系數計算討論 82
參考資料: 87

[1] Westinghouse,“AP-1000 Design Control Document, Revision 17”,2008
[2]核能研究所”核一廠乾式儲存設施密封鋼桶穩態熱傳分析計算書” 2006
[3]王俊隆”利用RELAP5-3D進行AP1000大破口冷卻水流失事故分析”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
[4] “RELAP5-3D code manual”, Volume 4,Ver.2.4,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June 2005
[5] “GOTHIC CONTAINMENT ANALYSIS PACKAGE TECHNICAL MANUAL”, ,Ver.7.2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January 200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