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徵參考文獻
一、族譜
〖清〗翁鍾友編,《翁氏族譜》,義竹翁貴溪公族譜手抄本,道光25年(1845)
乙巳月。
翁良子編,《蕉嶺頭翁氏族譜》(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鎮蕉嶺村)手抄本,民國20年夏月(1931)。
翁樸贊編,《翁姓小家譜》,手抄本影印,民國37年(1948)。
吳春暉撰,《清溪科榜翁氏族譜》五次修譜,手抄影印本,民國38年(1949)。
翁樸蓮撰,《塔美內奇竹公分支美(坑)槐山公派下家譜》,手抄影印本,民國38年(1949)。
商工文化出版社編,《翁氏族譜》,翁氏族譜編輯委員會,民國53年6月(1964)。
洪桂己編輯,《六桂堂族譜彙編》,高雄:臺閩地區六桂宗親聯誼會委員會,民國78年12月(1989)。
翁添順整理,《翁姓族譜六桂》,新北市坪林區幼瀨:手抄影印本,1991。
翁忠言、翁金水編,《京兆翁氏族譜》福建莆田:京兆翁氏族譜編修理事會,1994.12。
翁永和等撰,《清溪科榜翁氏族譜》六次修譜,科榜翁氏族譜編修理事會,1999。
翁尤深編,《垂謨祖家譜》,廣東饒平:翁氏垂謨祖家譜編委會,2003.1。
不著人撰,《科榜翁氏族譜奇竹公派支圖》,福建省安溪縣龍門鎮美內村,手抄本。
不著人撰,《翁家族譜六桂》,高雄前鎮:翁英順藏手抄古本。
二、地方志
〖宋〗李俊甫 撰,《莆陽比事》,叢書集成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民國61年(1972)。
〖明〗陽思謙 修,徐敏學、吳維新 撰,《萬曆重修泉州府志》,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6年6月(1987)。
〖明〗黃仲昭 撰,《弘治八閩通志》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6年6月(1987)。
〖清〗郝玉麟 等監修,謝道承 等編纂,〈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福建通志〉卷三十三〈史部〉,《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影印本,1995。
〖清〗莊 成 主修,沈鍾、李疇同 纂,《安溪縣志》,乾隆22年重修本,臺北:安溪同鄉會印行,1967。
〖清〗周鍾瑄 主修,《諸羅縣志》乾隆6年(1741),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4年6月30日(2005)重印本。
〖清〗劉良璧 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上、下冊,乾隆6年(1741),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4年6月30日(2005)重印本。
〖清〗余文儀 主修,《續修臺灣府志》,上、中、下冊,乾隆39年(1774),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6年6月20日(2007)重印本。
〖清〗穆彰阿 修,《清一統志臺灣府》,嘉慶17年(1812),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6年6月20日(2007)重印本。
〖清〗陳壽祺 總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上、中、下冊,道光9年(1829),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6年12月20日(2007)重印本。
中神長文編,《臺南情事》,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明治33年(1900)。
臺南州役所編,《臺南州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2、3年(1928)。
氏平要等編,《臺南州概況》,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9年(1934)。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3年(1928)。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6年(1931)。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9年(1934)。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10年(1935)。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11、12年(1937)。
東石郡役所編,《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13年(1938)。
東石郡役所編, 《東石郡要覽》,成文出版社,據影本印行,昭和14、15年(1940)。
張炳楠監修,趙璞、林家駒主修,《嘉義縣志》,嘉義縣政府,民國52年2月1日(1963)。
安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安溪縣志》,上、下冊,福州:新華社出版,1994.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土地志・地形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5年10月15日(1996)。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住民志・聚落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6年12月31日(1997)。
謝宏昌、邱宏君主筆,《鹽水鎮志》,臺南縣鹽水鎮公所發行,民國87年2月(199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住民志・姓氏篇〉,《重修臺灣省通志》,民國90年3月(2001)。
三、專書
〖漢〗班固 撰,〈白虎通德論〉,《四部叢刊正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刋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1979)。
〖晉〗郭璞 撰,《爾雅》,臺灣 中華書局,民國59年6月(1970)。
〖清〗鄧傳安 修,《臺灣采訪冊》,道光10年(1830),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6年6月20日(2007)重印本。
〖清〗趙翼 撰,董文武 譯注,《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9。
柯萬榮 編纂,《臺南州名士錄》,頃安開進堂印刷所,昭和6年3月8日(1931)。
夏獻綸 著,《臺灣輿圖》,臺灣銀行重刊發行,民國48年8月(195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輯,《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銀行發行,民國52年11月(1963)。
戴炎輝 撰,《清代臺灣之鄉治》,上、下冊,臺北:經聯出版公司,民國68年12月(1979)。
楊 熙 著,《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民國74年2月15日(1979)。
陳其南 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87年3月。
蔡相煇 著,《臺灣的祭拜與宗教》,臺北:臺原出版社,民國78年4月(1989)。
尹章義 編,《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經聯出版公司,民國78年12月(1989)。
陳其南 著,《家族與社會》,臺北:經聯出版公司,民國79年3月(1990)。
程大學 編,《臺灣開發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80年(1991)。
陳亦榮 編,《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80年5月(1991)。
吳田泉 著,《臺灣農業史》,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4月,第一版一刷。
蔡志忠 著,《安溪宗族姓氏概覽》,福建安溪: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4年10月。
王秋桂 主編,《民族與民俗》,臺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3年5月(1994)。
石再添 編,《臺灣地理概論》,臺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84(1995)。
花松村 編纂,《臺灣鄉土全誌》,第六冊,臺北:中一出版社,民國85年(1996)。
馮爾康 著,《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7。
王秋桂 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臺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5年7月(1996)。
陳支平 著,《福建族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8第一版。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重刷,1996.9.20。
龔延明 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4.。
曹樹基 著,《中國移民史》,〈第八章 臺灣的移民墾殖〉第6卷,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7。
朱筱新 著,《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2。
李文治、江太新 著,《中國宗法宗族制度和族田義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4.。
秦家驄 著,《秦史千年史》,上、下卷,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民國90(2001)。
秦就 著,《船王鄭芝龍》,臺北:實學社出版,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發行,民國91(2002)。
陳 拱 著,《安溪姓氏大全》, 香港國際學術文化資料出版公司,2003.5。
林國平 著,《閩臺民間信仰源流》,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7。
方寶璋 著,《閩臺民間習俗》,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7。
凌文斌 著,《安溪人實用手冊》, 香港:國際華文出版社,2003.7。
戴志堅 著,《閩臺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型態》,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9。
陳支平 著《福建五百年來的家族與社會》,臺灣:揚智文化,2004.3。
吳澤 主編,《圖說中國歷史》,頁216,臺北:京中玉國際(股)公司,2004.4。
凌文斌 著,《安溪寺廟楹聯選集》,安溪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2005.3。
白文藝 編,《龍門鎮寺廟對聯和簡介》,安溪縣龍門鎮寺廟對聯和簡介編輯組,2005.5。
邱滄浪 等編,《義竹古今地名》,嘉義縣義竹鄉文史工作室,民國94年12月(2005)。
臺糖60週年慶籌備委員會編輯組 編,《臺糖六十週年慶紀念專刊 台灣糖業之演進與再生》頁40,臺灣糖業(股)公司,2006.5.1.。
凌文斌 編,《安溪姓氏志》,福建: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
沈大明 著,《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甘滿堂 著,《村廟與社區公共生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5。
陳 拱 著,《安溪民俗文化》, 安溪:一中印刷廠承印,2007.6.9。
科林斯(Jim Collins)、薄樂斯(Jerry I.Porras) 著,齊若蘭 譯,《基業長青》,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2007.9。
林明堃 編,《月津詩集》,臺南縣月津文史發展協會,民國96年12月(2007)。
石奕龍、余光弘 著,《閩南鄉土民俗》,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0。
程維榮 著,《中國近代宗族制度》,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4.。
連心豪、鄭志明 著,《閩南民間信仰》,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8。
郭志超、林瑤棋 編,《閩南宗族社會》,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8。
陳啟鐘 著,《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1。
馮爾康 著,《中國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錢 杭 著,《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5。
鄭振滿 著,《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9。
魏 峰 著,《宋代遷徒官僚家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
四、專刊
戴炎輝 著,〈清代臺灣鄉莊之建立及其組織〉,《臺灣研究叢刊第76種》臺灣經濟史九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2年4月(1963)。陳正祥 著,〈三百年來臺灣地理之變遷〉,《臺灣文獻》第12卷、第1期,臺灣文獻,民國53年3月27日(1964)。莊金德 著,〈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上,《臺灣文獻》第15卷、第3期,臺灣文獻,民國53年9月27日(1964)。
莊金德 著,〈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下,《臺灣文獻》第15卷、第4期,臺灣文獻,民國53年12月27日(1964)。
黃富三 著,〈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月刊》第4卷、第3期,食貨月刊社,民國63年6月1日(1974)。陳正祥 著,〈清初臺灣地區的開發(1700~1756)〉,《食貨月刊》第8卷、第5期,食貨月刊社,民國67年8月1日(1978)。
陳其南 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民國69年春季(1980)。莊吉發 著,〈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第60卷、第1期,大陸雜誌社,民國69年1月15日(1980)。陳其南 著,〈清代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月刊》第10卷、第7期,食貨月刊社,民國69年10月10日(1980)。張淑芬 著,〈清代安溪移民臺灣之研究〉,《高雄文獻》第5、6期合刊,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民國69年12月31日(1980)。尹章義 著,〈族譜群效用(Genealogy group utility)與族譜之史料價值-以臺灣發展史之研究為例〉,《第一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載》,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民國73年9月(1984)。王世慶 著,〈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第36卷、第2期,臺灣文獻,民國74年6月30日(1985)。周翔鶴 著,〈清代臺灣給墾字研究〉,《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上冊,葉顯恩 主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8月。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 著,〈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民國86年11月(1997)。王世慶 著,〈臺灣地區族譜和古文書之蒐集與應用〉,《臺灣史料論文集》上冊,稻鄉出版社,民國93年2月(2004)。
五、網站
Google 地球(http://maps.google.com.tw/)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http://thcts.ascc.net/kernel_ch.htm)
臺灣新舊地圖比對-臺灣堡圖(1898〜1904):中研院GIS編製(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index.asp)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6%96%E9%A1%B5)
六、古文書、經書、其他
嘉義縣義竹鄉翁家古文書(現已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不著人 撰《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民國41年春月(1952)。
《安溪旅遊交通圖》,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3年12月。
《嘉義縣義竹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民國94年12月(2005)。
《福建省地圖》,中國地圖出版社,2007年7月。
翁烔慶 編〈義竹鄉的地名緣由〉,《義竹采風》,水保局農村發展多元化活動,民國97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