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參考資料
內政部(2001)。國人響應祥和計畫參與志願服務隊概況分析。內政部統計處90 年專題分析。
內政部(2002)。國民參與志願服務情形及看法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內政部統計處91年專題分析。
王永年(2008)。國民小學志工運用的可行性與侷限性:以清水鎮三校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精文(譯) (2008)。人力資源管理(Neo,R.A.et,al)。 台北:雙葉。
江盈誼等(譯)(2007)。社工督導(Brown,A. & Bourne,I.)。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0)
江燦騰(2004)。志工管理的理論與實際。光武技術學院。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
石志偉等(譯)(2001)。社會工作研究法(Marlow,C.)。台北:紅葉。(原著出版年:1998)。
沈佩宜(2009)。身心障礙教養機構志工服務經驗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無障礙之家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哲銘(2008)。老年志工參與服務歷程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元智大學/資 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朝賢、鄭清霞(2005)。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2):1-49。
林勝義(2009)。臺灣開拓志願服務人力的策略、理論與實務。社區發展季刊(126),173-180。
林勝義 (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林勝義(1990)。建立社教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台北:教育部社教司。林世華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Punch,K.F)。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林昱宏(2007)。 醫院志工定期至護理之家從事志願服務行為意向之探討: 以應用計劃行為理論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溥鈞、宋玲蘭(2005)。當代管理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吳家慧、蘇景輝(2007)。老人服務中心高齡志工管理策略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8),279-294。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秦燕(2009)。醫務社會工作。台北:巨流。
徐宏奇(2008)。志工管理對志工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西港鄉關懷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淑靜(2005)。慈濟基金會社區志工管理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世雨等(譯)(2009)人力資源管理(DeCenzo,D.A.& Robbins,S.P.)。台北:五南。
莊宮齡(2007)。志工績效指標建構之研究: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志工隊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郭春欒(2007)。生命線協談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郭雅惠(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圖書館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論文。陳靜儀(2009)。志願服務參與動機、自尊與滿足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職生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陳秋山(譯) (2008)。社會工作督導—脈絡與概念(Ming-sum Tsu i)。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靜萱(2007)。志工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慈濟基金會志工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武雄(1995)。志願資源與志願服務,志願服務論見選集。台北:中華民國志願服務會。
陳政智(1999)。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85:117-127。陳國雄、林浩立(200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新文京。
許臨高等(2005)。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教育部(2003)。教師法施行細則。
馮其鳳(2009)。民間團體生態解說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振愷(2008)。非營利組織青年志工管理之探討-以救國團大專服務員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黃良志等(2007)。人力資訊管理-理論實務。台北:華泰文化。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雙葉。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
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社區發展季刊,89: 128-144。
曾華源(1997)。人群服務組織志願工作者人力運用規劃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78:28-34。張婉貞(2008)。志願服務管理者專業管理技巧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張志榮(2007)。醫療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醫學中心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張瓊珀(2006)。志工管理-以烏日鄉仁德社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偉賢(2001)。志工對地方政府推動志願服務團隊績效評價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溫信學(2011)。醫務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詹火生(1987)。社會政策要論。台北:巨流。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鄭善明.芭妲嘎芙.瑪迪林(林慈惠)(2009)。醫院志工激勵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屏東縣三家醫院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4:239-258。鄭家欣(2005)。志工管理者管理工作現況之探討-以花蓮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薛誼如(2007)。年輕志工領導者與銀髮族志工的互動溝通模式之探討。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銀美(2008)。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探討~以慈濟台中分會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蔡漢賢(2008)。國際志工年與我國志願服務--助人榮、服務樂的推行與開拓。社區發展季刊(123),201-211。蔡惠娟(2008)。公部門志工人力運用模式之研究-以桃園縣海區社福中心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黎蓉暄(2009)。願力化為行動—三位志工管理者之生命敘說。靜宜大學社會工作兒童少年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顏君玲(2004)。老人福利服務志工運用之探討-以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為例。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魏宗豊(2007)。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以弘道老人福利
服務志工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參考資料
Dunn, P. C. (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2843-2940.
Knapham ,J. and Morrisom,T.(1998)Making the Most of Supervision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 Self Development Manual for Supervisees, Brighton: Pavilion Publishing.
Sompayrac,Joan.(2003).Do not Volunteer for Trouble.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5(1),81-87.
Smith, D.H.(1982). Altruism, volunteer, and volunteerism.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10(1),21-36.
三、網路資料
內政統計年報。2010/06/27,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4-22.xls
內政部志願服務資訊網。2010/0707,取自:http://vol.moi.gov.tw/vol/index.jsp
台北市社區暨志願服務推廣中心。2010/08/20,取自:http://www.cv101.org.tw/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12/24取自:http://law.moj.gov.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