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書目
1. 朱其,〈鮑德里亞理論對於消費文化研究的意義〉《消費文化與藝術創新》,楊斌主編,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
2. 西洋美術辭典編委會編譯,《西洋美術辭典》,臺北市:雄獅,1982年。
3.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臺北:天下遠見,2006年1月初版。
4.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87年初版。
5.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民國87年初版。6.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出版社,1992年3月二版三刷。
7. 李幼蒸,《人文符號學》,臺北:唐山論叢。1996年。
8. 沈柔堅主編,《中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1989年。
9. 林樹祥,〈中國畫經營位置的空白類型及其意蘊〉,《理論觀察》,1999年2期。
10. 林崇宏,《造型與構圖-視覺設計應用的基礎與原理》,臺北:視傳文化,2002年9月。
11. 俞子龍,〈絕麗斑斕色彩中的濃鬱鄉情-評單錫和裝飾油畫藝術〉《單錫和裝飾油畫集》,單錫和繪,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二刷。
12. 胡繼華,〈符號消費時代的價值與意識-當代藝術的一個觀察視角〉,《消費文化與藝術創新》,楊斌主編,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
13. 徐婉禎,《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虛擬、實擬》,臺北:文建會,2003年。
14. 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編著,《藝術概論》,國立空中大學,民國76年6月初版。
15.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臺北:藝風堂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16.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11月初版。
17.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11月初版。
18.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年3月第二刷。19. 陳坤宏,《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詹氏書局,1995年。20. 陳學明,《文化工業》,臺北:揚智文化,2005年5月初版。
21.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
22. 黃賓虹,《黃賓虹話語錄》,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初版。
23. 張修佳,《在陽光下-田黎明和他的繪畫藝術》,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
24.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編委會編譯,《西洋美術辭典》,臺北市:雄獅,1982年。
25. 葉立誠,《服飾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26.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編印,吳宥鋅,〈後設認知.唯物視域中的物神〉《沈墨高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作品暨理論論述發表專輯》,2009年。
27. 臺北科技大學編印,《時尚水墨,第一屆2006當代水墨雙年展畫冊》,臺北市:臺北科技大學,2007年11月出版。
28.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9月。
二 期刊
1. 王平,〈淺談中國畫的構圖特色〉,《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2. 張省卿,〈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學巨擘瓦堡〉,《藝術家》,第265期,民國86年6月。3. 葉明義、莊芳瑛,〈平面廣告留白效果之探索性研究〉,《臺大管理論叢》,第2期,民國90年6月。三 翻譯書目
1. Lucky R. Lipppard編,《普普藝術》,張正仁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初版。
2. Paul Taylor編,《後普普藝術》,徐洵蔚、鄭湛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初版。
3. 安海姆,《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臺北:雄獅,1985年。
4. 海野 弘,《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符號、象徵、設計與ART DECO》,梁若琦譯,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10月初版。
5. 羅蘭.巴特,《符號學美學》,董學文、王葵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四 論文
1. 邱婉婷,《生活世界與消費體驗》,中原大學碩士論文,1997年。
2. 陸承石,《當代物質美學及個人創作論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論文,2007年。
3. 蔡承翰,《文字.圖像-蔡承翰水墨創作討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論文,2010年。
4. 蔡維玲,《集聚.等待-蔡維玲都市群像彩墨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論文,2005年。
五 網路資料
1. 〈分析數位影像的構成方式〉,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1800216,2010年12月瀏覽。
2. 李郁怡,〈村上隆,我就是要金錢的力量〉,商業周刊第1038期,http://tw.myblog.yahoo.com/jw!mrHxvROTAE8XD7DUgQ.dtQ--/article?mid=2207,2011年1月瀏覽。
3. 村上隆,《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Takashi_Murakami,2011年1月瀏覽。
4. 〈從秀場到明星人人都愛穿囚服調查〉,http://nvxing.xooob.com/sssj/20086/310102.htm,2010年12月瀏覽。
5. 〈談那比畫派巨匠-Edouard Vuillard〉,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s/tan-na-bi-hua-pai-ju-jiang-ai,2010年12月瀏覽。
6. 劉惠媛,〈村上隆賣的是藝術嗎?〉,聯合報,2007年11月11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sIB9tYaBFx40I4xqwPN5oA--/article?mid=2353,2011年1月瀏覽。
7. 〈潘諾夫斯基的圖像解釋學〉,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62714883,2010年1月瀏覽。
六 錄影資料
1. 香奈兒,杜奎(Christian Duguay)導演,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麥爾坎麥道威爾(Malcolm McDowell)、芭芭拉波布洛瓦(Barbora Bobulova)主演,台北市:嘉勳實業,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