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北市:五南。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157-164。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吳清山(2002)。問題導向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120。
林國書(2003)。PBL教學在國中理化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邱漢東(2003)。以主題導向學習法與問題導向學習法建立學生正確物理概念之比較研究─以電動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沈翠蓮(2005)。創意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麗惠(2000)。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題解決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師科學教育,11,52-62。洪文東(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3,26-42。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問題導向學習與教學設計模式。教學科技與媒體,55,58-71。洪榮昭(1997)。問題解決的思考模式。技術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研究研習會報告資料。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8,12-28。高嘉蔆(2006)。行動學習輔具輔助國小學生以PBL在校園生態教材園進行水生生物學習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教育部(2010)。國民教育社群網。2010年9月19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自然與生活科技970917定 稿(單冊).doc
教育部(2010)。教育wiki網站---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l)學習加油站。2010年8月6日,取自:
http://content.moe.edu.tw/wiki/index.php/%E5%95%8F%E9%A1%8C%E5%B0%8E%E5%90%91%E5%AD%B8%E7%BF%92%E6%A8%A1%E5%BC%8F(Problem-based_Learning_Model)
盛承堯(1992)。國小自然科溶液概念及迷思概念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1-0111-S-026-002-N),未出版。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陳淮璋、黃萬居、賴文榮(2002)。國小學童對水溶液概念的認知與迷思概念之初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9,1-16。莊豐松(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明月(2000)。成人的問題本位學習。載於成人學習革命(頁257- 27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茂在、陳文典(2004)。科教資源網。2010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phy.ntnu.edu.tw/nstsc/doc/book94.11/05.doc
黃郁雯(2004)。情境式問題導向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琡惠(2001)。新學習方向---問題本位學習。師友月刊,410,31- 35。黃憲政(2008)。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生物的繁殖」單元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寶鈿(1989)。溶液相關概念之認知發展層次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78-0111-S-003-118-D),未出版。
葉連祺、林淑萍(2004)。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賈伶悌(2005)。問題引導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秀美(1989)。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詹秀美、吳武典(1989)。問題解決測驗。臺北市:心理。
詹秀美、吳武典(2007)。新編問題解決測驗。臺北市:心理。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5)。問題本位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歷程。中原學報,33(2),215-235。
潘怡吟(2001)。遊戲型態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劉政華(2004)。中小學學生「溶解」的另有概念與概念發展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鄭琮生(2005)。模板式問題導向網路學習平臺之建構與評估。國立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謝家豪(2006)。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對於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的影響-以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簡美容(2001)。國小學童對溶解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羅芝芸(1999)。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羅伯特.狄雷斯利(2003)。問題引導學習PBL(周天賜譯)。臺北市:心理。
(原著出版年﹕1997年)
蘇秀玲(2006)。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科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英文部分
Barrows, H. S., &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NY : Springer Publishing.
Barrows, H. S. (1985). How to desig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 .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Barrows, H. S. (1986). 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 Medical
Education, 20(6), 481-486.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Cordeiro, P., & Campbell, B. (1995). 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6800)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garty, R. (1997). Problem-based learnin & other curriculum models for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lassro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5143)
Levin, B. B. (Ed.). (2001). Energiz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yo, P., Donnelly, M. B., Nash, P. P., & Schwartz, R. W. (1993).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utor effectiveness in problem based surgery clerk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5(4), 227-233.
Torp, L., & Sage, S. M. (1998). Problems as possibiliti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K-12 education.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