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佳玲(2001)。國小不同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在不同難度、文體文章閱讀理解表現及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谷瑞勉譯(2002)教室中的維高斯基(原作者Lisbeth Dixon-Krauss)。台北:心理。
李宜真(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吳美枝、何禮恩譯(2002)。Jean McNiff, Pamela Lomax & Jack Whitehead著。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文化。
吳惠玲(2003)。小學老師與兒童閱讀活動。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何俊青(2004)。KWL策略的簡介及其教學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0,127-135。何祥如、黃勤雄(2008)。聯結語文與科學學習---KWL教學策略於幼兒階段之應用。幼兒教保研究月刊,1,67-81。吳清山、林天祐(2008)。讀報教育。教育研究,175,157呂儀君(2009)。國民小學的讀報教育與媒體識讀之關聯性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岳修平(譯)(1998)。E. D. Gagné,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 著。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市:遠流。
林振春(2001)。培養閱讀能力,營造學習風氣。社教雙月刊,101,4-5。林容妃(2004)。兒童科普讀物的閱讀理解教學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哲璋(2005)。「國語日報」的歷史書寫。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淑妙(2009,10月14日)。讀報教育人間福報帶動風潮。人間福報,6版。
洪月女譯,Goodman,K.S.原著(1998)。談閱讀。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婉莉(2002)。國小推動兒童閱讀運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紐文英(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孫易新譯(1998)。Vanda North,Tony Buzan 著。成功之路—心智繪圖讓你領先群倫(Mind Map Your Way to Success.)。台北:一智。
孫易新(譯)(2007)。Tony Burzan著。心智圖聖經:心智圖理論與實務篇。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虹彣(1999)。從日本看台灣:NIE 教學法的內涵及啟示。高市文教,66,88-91。
陳怡潔、胡士琳、梁瑞芸、謝宇斐(2003)。行動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329-367。台北:高等教育。
陳文鏗(2004)。閱讀,不只是閱讀。教師天地,129,40-41。陳世敏(2006)。把報紙當課本。北縣教育,58,37-40。陳怡軒(2009)。國民小學的讀報教育與世界觀教育之教師行動研究。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玫吟(2009)。國民小學二年級實施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秀枝(2010)。運用讀報教育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寶石國小六年甲班為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蔚平(2010)。批判思考教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韻如(2010)。讀報教育提升低年級學童寫作能力和寫作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素甘(2004)。展出你的創意:曼陀羅與心智繪圖的運用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馮季眉(2004)。讀報教育—推廣閱讀的另一種選擇。教師天地,129,42-44。張學喜(2005)。台灣讀報教育的新紀元。讀報教育指南(入門篇)。台北:國語日報社。
張學喜(2006)。讀報打開眺望世界的窗。讀報教育指南(時事篇)。台北:國語日報社。
張學喜(2007)。美日實施讀報教育成效。讀報教育指南(語文篇)。台北:國語日報社。
張學喜(2007)。美日實施讀報教育成效。讀報教育指南(兒童篇)。台北:國語日報社。
張宏源、蔡念中(2005)。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台北:亞太圖書。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2)。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楊育民(2009)。桃園縣一所國小實施讀報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子嫻(2009)。運用分享式閱讀教學於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是。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敏玲、陳正乾(譯)(2005)。L.S. Vygotsky 著。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心理。
謝錫金等(2005)。兒童閱讀能力進展。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駱美利(2007)。國小學童以英文知識性讀物學習讀寫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傅顯勝(2005)運用KWL媒體教學策略來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地震單元的學習成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諶淑婷(2009,8月31日)。讀報跟著六大方向走。國語日報,14版。
諶淑婷(2009,10月1日)。民間力推讀報,政府挹注不足。國語日報,13版。
諶淑婷(2010,7月25日)。讀報教育成果分享,教師教學多元,成效全方位。國語日報,1版。
鍾雅婷(2000)。學習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薛荷玉(2007,9月21日)。這節不上課,我們來讀報。聯合報,C3版。
鍾張涵(2009)。提升兒童識讀能力與媒體近用研究:以《國語日報》實施NIE 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顏湘婷(2007)。應用媒體識讀教育於國小學童之教師行動研究:以報紙新聞實施讀報教育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羅玲妃譯(1997)。Tony Burzan 著。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台北市:一智企業。
羅淑英(2009)。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二、英文部分
Aiex, Nola K.(1988). Using Newspapers as Effective Teaching Tools. Digest Number10. Washington, 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00847)
Newton, R.(1985) Newspaper in Education:New Readers for Newspapers.The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Ft. Worth,TX, April 24-2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60373)
Ogle, D. (1986).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 Reading Teacher, 39(6),564-570.
Palmer,R.G.,&Stewart,R.A.(2005).Models for using nonfiction in the primary grades. The Reading Teacher,58(5),426-434.
Stanovich, Keith E.(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1, 360-40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43639)
Tompkins, G. E. (2006). Literacy for the 21st century: A balanced approa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