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保進(2001)。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91,52-61。王保進(2002)。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現況與重要議題之省思。現代教育論壇,8,279-291。台中市政府教育處(2007)。臺中市立中小學校務評鑑手冊。台中市:台中市政府。
台中縣政府(2003)。台中縣九十二年度縣立中小學校務評鑑。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96-100學年度校務評鑑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98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台東縣政府(2008)。臺東縣九十七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台東縣:台東縣政府。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2007)。台南市國民中小學96學年度校務績效評鑑實施計畫。臺南市:台南市政府。
吳妙娟(2009)。澎湖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與實施方式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縣。吳明清(1997)。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9,6-10。吳清山(2002)。校務評鑑的實施挑戰與因應策略。教師天地,117,6-14。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李淑慧(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瑞剛(2008)。新竹市公立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作法。教師天地,117,15-20。林天祐(2004)。校務評鑑專業化的探討。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319-340。台北市:心理。
林劭仁(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進田(1993)。抽樣方法與調查分析。台北市:華泰。
林雅娟(2005)。宜蘭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林錫輝(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花蓮縣政府(2007)。花蓮縣96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表。花蓮縣:花蓮縣政府。
邱錦興(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宜蘭縣縣政府教育局(2008)。宜蘭縣政府所屬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要點。,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2006)。南投縣校務評鑑指標及評鑑細項指標。南投縣:南投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2008)。屏東縣九十七學年度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工作計畫。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洪梓祥(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實施校務評鑑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7)。高雄市立國民小學學校評鑑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
高雄縣政府教育局(2000)。高雄縣國中小校務評鑑要點。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9)。桃園縣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要點。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0)。國民小學教育評鑑標準(草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台北市:教育部。
張素貞(2001)。校務評鑑制度實施之探析以台北縣政府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1,22-29。
張鈿富(2001)。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與作法。教育研究月刊,91,30-35。張德銳(1997)。大學教育學程及其評鑑。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327-368)。台北市:五南。
莊忠儒(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狀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1)。學校本位評鑑在課程評鑑上的應用。國教學報,12,242-257。陳怡璇(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恩茂(2005)。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實施成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曹開寧(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實施校務評鑑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基隆市政府教育局(2008)。基隆市95-98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校務評鑑手冊。基隆市:基隆市政府。
陳劍賢(2002)。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曾文錄(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立及評鑑實施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曾淑惠(1997)。我國專科學校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光雄編譯(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韻寧(2003)。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新竹市政府教育處(2007)。新竹市96年度市立中小學聯合校務評鑑實施計畫。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2000)。新竹縣八十九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專輯。新竹縣:新竹縣政府。
劉春榮(2005)。2001-2006學年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新模式。校務評鑑理念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澎湖縣政府教育處(2010)。澎湖縣政府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手冊。澎湖縣政府。
潘慧玲(2004)。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院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蔡宜蓁(2006)。宜蘭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以後設評鑑之觀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蔡錦庭(2007)。基隆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鄧茜榕(2009)。桃園縣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鄭崇趁(2002)。校務評鑑與知識管理。教師天地,117,21-25。鄭崇趁(2003)。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手冊。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鄭崇趁(2005)。校務評鑑理念與實務—以宜蘭模式為例。發表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校務評鑑理念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台北市:心理。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之形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穆慧儀(2003)。國民中學後設評鑑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藍瑞霓(1996)。落實校務評鑑功能之面面觀。研習資訊,13,15-17。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蘇錦麗(譯)(2005)。D. L. Stufflebeam著。二十一世紀適用的方案評鑑基本模式。載於蘇錦麗(審訂),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頁41-106)。台北市:高等教育。二、英文部分
Alkin, M. C. (1969). Evalu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mment,2,2-7.
Alkin, M. C. (1991). Evalu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I. In. M. W. Mclaughlin & D. C.
Philips (Eds.),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At quarter century (pp.91-113). Chicago, IL: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Bayless, D.L., Cahalan, M. & Stufflebeam, D.L.(1990).Written standards as a process to improve survey data quality are view of selected national standard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4357)
Brinkerhoff, R.O., Brrethower, D.M., Hluckyj, T. & Nowakowski, J.R.(1983) Program evaluation: Apractitioner’s guild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 Bost-on: Kluwer-Nijhoff.
Bryman ,A., & Cramer, D.(1997).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SPSS for Windows. Londow: Routledge.
Cook, T.D.‚ & Gruder, C.L. (1978). Meta-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Quality, 2(1), 5-51.
Cook T.D. & Straw, R.B.(1990). Meta-evaluation. In H. J. Walverg & G.D. Haertel(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58-60. NY: Pergmon Press.
Gay, L. R. (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Guba, E. & Lincoln, Y.(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park, CA: Sag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 Programe valuation standard(2nd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1-20。
Kells, H.R.(1995): Self-study processes: Aguideto-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th edition,. Phoenix: Arizona: Onyx.
Millman, J.(1981).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2). Handbook for accreditation visits. Washington, DC: Author.
Nevo, D.(1995).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a general perspective, in D. Nevo(ED.),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p.7-31), London: Pergamon.
Scriven, M.(1969).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Educational Product Report, 2, 36-38.
Shadish, W.R.(1998). Evaluation theory is who we a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19(1), 1-19.
Shadish, W.R., Cook, T.D., & Leviton, L.C.(1991).Foundations of program evaluation: Theories of practice. Newbury Park, MA: Sage.
Stake, R.E.(1976). Evalu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e Need and the Respons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Stufflebeam, D.L.(1974). Toward a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evaluation(p.71).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90319)
Stufflebeam, D.L.(2000).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In D.L. Stufflebeam, G.F.Madaus, & T.Kellaghan(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ed.) (pp.279-318).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tufflebeam, D.L.(2001). The metaevaluation impera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2), 183-209.
Stufflebeam, D.L., Madaus, G.F. & Kellaghan, T.(2000).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2nded.). Boston: Kluwer Academic.
Worthen, B.R., & Sanders, j.r.(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New York: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