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學研究資訊,8(2),84-98。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方正一(2003)。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
呂淑惠(2005)。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李小娟(2008)。桃園縣國中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李風輝(2004)。國中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之信念及態度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李麗君(2002)。職前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改變研究。中等教育學報,9,1-26。李麗君(2005)。師資培育在改變師資生教學信念上之意義及其困難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34-144。李麗君(2006)。檢視師資生教學信念與其實件之方案實施與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39-62。邱志明(2005)。國小級任導師與英語科任教師英語教信念比較之個案研究─模式化之差異及潛在因素。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周麗華(2006)。國民小學初任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林世健(編譯)(2003)。James H. Stronge著。效能教師(Qua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臺北:正中。
林育妃(2006)。教育改革下國中英語教師專業認知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
林偉文(1997)。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學信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涵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0,85-113。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雅筑(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知覺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銘峰(2005)。國中英語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8)。97年課綱修訂。2010年6月3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 9CC/context/ 97-03-1-5.html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作者。
莊淑琴(1997)。國小教師數學信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大世紀。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蘭(2002)。基隆市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及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45。陳均伊、張惠博、楊巽斐、鄭一亭(2006)。以學校為本位的合作式專業成長:一位資深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改變。科學教育月刊,294,2-14。陳映竹(2006)。國民小學初任英語教師之英語教學信念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陳雙財(2009)。澎湖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湯仁燕(199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馮綉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漢文。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儒傑(2003)。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1),171-197。黃儒傑(2006)。初任教師教學信念與其教學表現之研究:以幼稚園教師為例。教育學刊,27,123-144。黃錦桃(2006)。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新北市政府(2007)。臺北縣國中小英語課程綱要。臺北:作者。
廖居治(2000)。國中生活科技科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廖瑩如(2004)。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效能之自我評估。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鄧梅華(2008)。大班級程度差異之有效教學: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劉依玲(2007)。教育改革下國小英語教師專業認知與班級氣氛、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盛佑(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取向與教育政策執行效能認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趙玉芳(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使用多元智慧於英語教學效能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鍾佩君(2009)。桃園縣國中初任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謝欣潔(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學習之信念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蘇益生(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e-Learning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貳、西文部分
Ableson, R. (1979). Difference between belief systems and knowledge systems. Cognitive Science, 3, 355-366.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 Longman.
Bauch, P. (1984). The impact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beliefs on their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2954)
Bennet, N. (1976). Teaching styles and pupil progress. London: Open Books.
Cabello, B., & Burstein, N. D. (1995). Examin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eaching in culturally diverse classroo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6(4), 285-294.
Clark, C. M. (1988).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bout teacher preparation: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ink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7(2), 5-12.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pp. 255-296). New York: Macmillan.
Denham, C., &Michael,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a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5, 39-63.
Fang, Z. (1996).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s. Educational Research, 38(1), 47-65.
Hill, F. H. (1991).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lective practice, content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8565)
Kagan, D. M. (1992). Implication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7(1), 65-90.
Medley, D. (1979).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In P. Peterson & H. Walberg (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pp. 11-27). Berkeley, CA: McCutchan.
Money,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
Munby, H. (1983). Thirty studies involving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Inventory’: What confidence can we have in this instru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 (2), 141-162.
Nespor, J. (1987).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 317-328.
Onosko, J. J. (1989). Comparing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prompting students’ thinking.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17, 174-195.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earson, A. T. (1989). The teach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Rouledge.
Tabachnick, B. R., & Zeichner, K. M.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Final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6 099)
Wehling, L. J., & Charter, Jr. W. (1969). Dimensions of teacher beliefs ab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1),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