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毛連溫(1989)。特殊教育行政。臺北:五南
王招蘭(2005)。臺東縣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王保進(2001)。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91,52-62。王振德(2004)。我國特殊教育評鑑及相關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9,341-357台東縣政府(2002)。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班評鑑報告。台東: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政府(2004)。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班評鑑報告。台東: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政府(2006)。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班評鑑報告。台東: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政府(2008)。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班績效評鑑成果報告書。台東: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政府(2010)。臺東縣九十九年度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班評鑑
實施計畫。台東:台東縣政府。
伍振鷟(1997)。教育評鑑。臺北市:南宏。
吳明清(1997)。大學教育學程及其評鑑。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327-368頁。臺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美麗(2000)。特殊教育評鑑方案之規劃與設計-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清山、林天祐(1999)。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66。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慶良(2001)。特殊教育方案評鑑。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國立台中師院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林三木(1996)。特殊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林文榮(2004)。台南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現況調查及整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蒼毅(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評鑑實施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施定芬(2004)。高屏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評鑑方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柯惠珠(2004)。九十一年度教育部對地方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洪榮照 (1999)。特殊教育的管理與評鑑。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國立臺中師院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胡斯淳(2003)。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和行政人員後設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臺北:五南。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正芬(2010)。日本特殊教育的改革。教育資料集刊,46,101- 118頁。
張金淑(2008)。中央對地方政府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鈿富(2001)。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與作法。教育研究月刊,91,30-35頁。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教育部(1998)。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教育部(2000)。教育部訪視直轄市及縣市國民中學智障類特教班訪視報告。臺北: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許韡穎(2001)。特殊教育後設評鑑指標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郭正田(2002)。台中縣國小校長、教師對特殊教育教師評鑑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五南。
郭昭佑(2006)。當評鑑遇上教育-教育評鑑意涵探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2,19-42。郭素琴(2005)。國小教育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臺北:五南。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臺北:五南。
陳姿伶(2010)。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對特殊教育評鑑看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淑樺(2008)。彰化縣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後設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陳靜淑(2008)。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傅秀媚(1999)。評鑑對特殊幼兒教育之重要性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1,191-206。傅秀媚(2007)。特殊教育方案設計與評鑑。臺北市:五南。
曾一士(1992)。我國特殊教育之發展與規劃。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81,1-70。臺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臺北:師大書院。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程鈺雄(2006)。縣教育局特教評鑑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特殊教育季刊,101,34-43。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娟(2006)。中部五縣市國中小特教教師及相關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楊宗文(2001)。學校體育訪視。載於學校體育雙月刊,11(2),58-60。楊振昇(2001)。析論當前教育評鑑之困境與前瞻—鉅觀觀點之分析。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76-88,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未出版。
詹益成(2003)。桃園縣立國民小學教育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蔡振發、陸正威(2001)。論特殊教育評鑑及其在實務之應用-以南投縣特教評鑑為例。特教園丁,17(1),28-33。蔡淑娟(2009)。臺中縣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鄭友泰(2000)。桃園縣身心障礙班特殊教育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鄭菀宜(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謝文全(1990)。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謝岱珍(2005)。我國特殊教育學校評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謝建全(1998)。由CIPP評鑑模式探討特殊教育資源規劃之可行性-以台東地區為例。台東特教簡訊。8,1-6頁。魏俊華(2004)。從台東縣九十三年度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班評鑑結果談特殊教育。台東縣九十三年度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班評鑑報告。臺東縣政府編印。
蘇芳玉(2010)。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特殊教育評鑑認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 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蘇錦麗(2003)。談教育評鑑之專業性。教育研究月刊,112,31-38。
二、英文部分
Alkin, M. C. (1990).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s. In H. J. Walberg & G.D. Haertel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166-168).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Braskamp, L. A. Brandenburg, D. C., & Ory, J. C. (1984). 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actical guide. Beverly Hills: Sage.
Boulmetis, J., & Dutwin, P. (2000). The ABCs of evaluation: Timeless techniques for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uttance, P. (1994).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5(2), 101-126.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ervice NO.EJ487918)
Hopkins, D. (1989). 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use, E. R. (1993).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Madaus, G.F .,Scriven, M.,& Stufflebeam, D. L.(Eds.)(1983). Evaluation models :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M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vo, D.(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Oxford:Pregmon.
Provus, M. (1971). Discrpancy evaluation: For educational program improvement and assessment. Berkeley,CA: 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 (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Norwell, MA: 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 M. 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tasca. IL: F. E. Peacock Publishers, Inc.
Wiles, J., & Bondi, J. C. (198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 (2nd ed.). Columbus: A Bell & Howell Company
Worthen, B. R., & Sanders, J. R.(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New York :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