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7: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汪皖清
研究生(外文):WANG, Wan-Ching
論文名稱:兒童經典閱讀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Children’s Classics Reading
指導教授:林文寶林文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Wen-Pao
口試委員:許建崑黃雅淳
口試委員(外文):Xu,JiankunHuang Ya-Chun
口試日期:2011-07-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經典閱讀兒童讀經探索對話親子共讀
外文關鍵詞:classics readingchildren’s classics readingexplorations and conversationsfamily read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5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 要
兒童讀經教育萌芽於1991年王財貴教授的理論建立與推廣,可說是當前台灣最興盛的體制外教育,除學校教師推廣外,親子讀經更是一大環節。父母親對讀經的態度與引導方式,是決定兒童讀經持續與否的重要關鍵。
經典閱讀之研究以家庭共讀方式,帶領孩童玩味探索古文經典之魅力。以兒童探索討論為本位,品詩、言志;貼近兒童敍事經驗設計討論主題,結合多媒體之運用;並記錄共學過程、對話反思,經典文學與現代兒童的互動。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概述研究動機、問題與目的與研究方法及步驟;第二章整理現代親子讀經之形式以及教法。經典的閱讀方法則是闡述課程實施的方式,分為細讀文本、探索對話,並利用多媒體等相關文本為連結,提供思考面向;最後是創作的個人經驗部分,也就是分享的結果與體悟。第三、四章則是實施的教案設計以及探索對話的整理與分析,記錄經由閱讀討論神話類型的導讀與對話──以《山海經》為例和議題類型的導讀與對話,記錄孩童如何建構觀點與對事件看法;第五章則是研究結果及第六章結論,在實施家庭的討論教學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建議。

Abstract
Professor WANG, Chai-Guei started to promote children’s classics reading and established related theories in 1991. Classics re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outside school educations, and classics reading in family is one important link beside school teachers’ promotions. How parents lead their children to read classics decides if they will continue it in the future.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on children’s classics reading is family reading, and brings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pleasures of classics reading. This research takes children’s explorations and conversations as its standard, and it is to appreciate and to express in classics reading. The researcher designs discussing topics related to children’s expressing experiences and combines multiple media. The co-learning process, conversation and introspec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classic literature and modern children are recorded.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and it gives the research motive, problem consciousness, purpose, method and steps. Chapter two gives the summary of the ways and teachings of family classics reading. It includes close reading, explorations and conversations, using connected classics reading multimedia and individual feedbacks on sharing and understanding. Chapter three and four analyze the teaching plans, records of explorations and conversations, for example how the children build their viewpoints from reading Shanhaijing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Chapter five is the research result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s, and it also suggests possibl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hile teaching.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步驟 9
三、教學法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貳章 經典閱讀與進行方式 15
第一節 現代兒童讀經 15
一、目前台灣推動讀經之現況 15
二、兒童讀經教育的理念 17
三、相關學者建議 21
四、經典閱讀的實踐 27
第二節 經典的閱讀方法 32
第三節 經典閱讀教材的選擇 43
第叁章 神話類型的導讀與對話-以《山海經》為例 53
第一節  《山海經》之博物 53
第二節 心得及創作 71
第肆章 社會議題的導讀與對話 83
第一節 死刑議題 83
第二節 愛情議題 103
第伍章 研究結果 117
第一節 問題的思考提升 117
第二節 閱讀與現代思維 123
第三節 道德觀念 125
第四節 親子共學對經典閱讀之影響 12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實施時的問題及建議 130
參考書目 133
附錄 139

參考書目
壹、文本
清・李汝珍,《鏡花緣》,台北:世一,2002年06月。
王財貴編,《古文選》。台北:讀經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
妹尾河童著,姜淑玲譯,《河童旅行素描本》。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4月。
風車編輯群,《山海經-彩繪中國經典名著》台北:風車,2009年09月。
高行健,《山海經傳》。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10月。
約納桑.史威夫特,曹乃雲、林滿秋譯,《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台北:約翰克勞利導演,《心靈鐵窗》。錢龍娛樂,2009年7月。
馬昌儀,《古本山海圖說》。台北:蓋亞文化,2009年5月。
歌德,周學普譯,《少年維特的煩惱》。台北:志文出版,2003年10月再版。
電影
生野慈朗導演,安倍照雄編劇,《手紙》台北,飛行國際,2007年08月。
金子修介導演,《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簡稱DN)。台北:嘉禾影業,2006年09月。
湯姆.麥葛瑞斯 McGrath, Tom作,《麥克邁: 超能壞蛋》(Megamind)。美國夢工廠影業公司台灣分公司, 2011年,5月。
提姆•羅賓斯導,《越過死亡線》(Dead Man Walking),美林傳播科技,2007年11月。
賈樟柯導演、編劇,《三峽好人》,中國大陸,2006年09月。
賴顯松等,《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圖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年05月。
貳、專書: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頁3179。
〔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下。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144-153。
王財貴,《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台北:華山書院1996年9月。
早川博士,鄧海珠譯,《語言與人生》。台北市:遠流出版,1983年10月12刷伊塔羅.卡爾維諾,李桂蜜譯《為什麼要讀經典》台北:時報出版,2005年08月。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3月。
肯•貝恩Ken Bain,傅士哲譯,《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台北市:大塊文化,2006年10月。
吳敏而,《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朗智思維科技,2005年11月。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7年4月。
許建崑等,《古話新說-古典短篇小說選讀》。台北:洪葉文化,2008年9月。
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倫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台北市:台灣商務,2003年初版。
張倩儀,《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市:台灣商務,2003年11月。
張曼娟,《噹!我們同在一起》。台北市:皇冠文化,2008年9月。
黃迺毓,《小孩子的大朋友》。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1992年11月。
葉嘉瑩,《我的詩詞道路》。台北:桂冠圖書,2002年2月。    
葉舒憲等人,《山海經的文化尋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楊伯峻,《經書淺談》,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89年10月。
瑞琦˙路德曼(Routman Regie)著,郭妙芳譯,《飛向閱讀的王國》,臺北市:阿布拉教育文化,2006年12月。
簡光明,〈文學經典與電影的對讀〉《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新趨勢》。台東大學,2009年12月。
熊秉真,《童年憶往》,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8年8月再版。
蘇珊恩傑/著,黃孟嬌譯,《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敍事》。台北:成長文教基金會,1998年12月。
蘿拉˙羅伯(Robb Laura),趙永芬譯,《中學生閱讀策略》。臺北市:天衛文化,2005年10月初版二刷。
龔鵬程,《經典與現代生活》。台北市:聯經出版,2000年11月。
學位論文:
王怡方,《兒童讀經之態度、實施過程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張瑞祥在《唐詩中的生命意境在國語文斆學上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江智君《台灣民眾對廢除死刑意向之建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98年。
李美昭,《兒童讀經對國小低年級兒童認字能力及國語成績影響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永正,《山海經動物形象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6年。
林淑夏,《兒童讀經行動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注意力及行為改變之研究》,屏東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03年。
洪孟君,《民間的教育復古風當代兒童讀經教育的理想性與侷限性》。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柯欣雅,《近十年來台灣兒童讀經教育的發展(1991-2001)》。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怡芬,《山海經的旅行記錄》。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碩士論文,92年。
陳鴻銘,《探究團體》(Community of Inquiry)。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79年。
詹王娟,《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語文教育之研究》臺中教育學院語文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欽助,《國民小學實施兒讀讀經教育之研究──以一個班級為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2004年。
楊鴻泉,《社區親子讀經教育推廣現況與價值之研究 — 以崇德光慧讀經教育中心在台北地區推廣為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蒼永,《家長讓子女參加讀經班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叁、期刊:
王財貴、張菡育,〈台灣兒童讀經教育實施現況及其效益之相關研究報告〉〈讀經通訊〉,台北:華山書院,29、30期。
尤煌傑,〈「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法在「哲學概論」課程的應用〉,《哲學與文化月刊》,400期,2007年9月。
林文寶,<啟蒙教材與讀經>《國文天地》,2004年7月,第20卷第2期。
林文寶,<傳統啟蒙教育鳥瞰>《國文天地》,2004年7月,第5卷第230期。
陳海泓,〈Booktalks:增進學生閱讀和討論的有效班級閱讀教學〉。載於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編,《兒童閱讀教育》(頁1-30)。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2001年11月。
黃靜慧〈國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私房經驗〉《讀書會、閱讀與知識》。台東:台東兒文所,1999年2月。
楊士隆,﹤台灣地區殺人犯罪之研究:多面向成因之實證調查﹥《犯罪學期刊》,第四期,1999年6月。
肆、網頁:
天下網站: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3107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http://www.caterpillar.org.tw/htm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93337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633
百世故事推廣中心http://www.ps.org.tw/new_foundation/cityread.asp
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http://www.gsr.org.tw/mainpage.aspx?SysMainID=intro&SysMainID2=080214003
張曼娟小學堂網站 http://www.prock.com.tw/main.htm
温世仁文教基金會http://www.saylingwen.org.tw/dispPageBox/SWFCTTA.aspx?ddsPageID=ROOTSWFMAINIMPOR1C&
「愛情的樣貌」投影片 尋求真愛教師手冊-國中 http://www.young.gov.tw/teacher_media_01.asp?choice=-1&Page=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