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07: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文堅
研究生(外文):Su, Wen-Chien
論文名稱:臺東縣休閒旅館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品質機能展開法運用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esort Hotel in Taitung County: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Method
指導教授:施孟隆施孟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h, Meng-Long
口試委員:廖本裕彭克仲
口試委員(外文):Liao, Ben-yuhPeng, Ke-Chung
口試日期:2011-06-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休閒旅館服務品質Kano二維模式品質機能展開法品質屋
外文關鍵詞:Resort HotelService QualityKano two-dimensional model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House of Qua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9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東縣休閒旅館服務品質,以SERVQUAL量表檢測顧客預期重要度及認知滿意度,並結合Kano二維品質模式,以品質機能展開法建構出臺東休閒旅館服務品質的品質屋,問卷施測於2011年01月21日至02月12日,共計發出450份問卷,回收386份有效問卷。
由研究結果發現,顧客屬性對於服務品質「預期重要度」與「認知滿意度」之間有顯著的差異;由品質屋整合分析結果,得知臺東縣休閒旅館顧客的重要需求前三項為「對於顧客抱怨,能立即妥善處理」、「旅館各項設施具有合法性」、「旅館有合理的客房設備」;並得知旅館關鍵作業的前三項為「員工專業知識教育」、「標準服務作業訓練」、「房務整理作業」。根據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以提供臺東縣休閒旅館業者擬定提升服務品質的參考方案。
The study mainly discussed Taitung County resort hotel service quality, and used SERVQUAL scale to determine customer's service quality expectation and actu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Quality factors were categorized using the Kano Two-dimensional Model, an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was used to analyze Taitung County resort hotel service quality.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1st to February 12th, 2011. A total of 450 surveys were issued and 38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returned.
The study shows that based on customer attribut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ustomer's service quality expectation” and “actu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House of Quality integrated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p thre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 of Taitung County resort hotel are: “prompt response to customer complaints”, “legitimacy of hotel facilities” and “reasonableness of hotel room facilities”;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top three critical hotel operations are: “staf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service training” and “housekeep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Taitung County resort hotel operators as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service quality.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目次....................................................................................ⅲ
表次....................................................................................ⅴ
圖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休閒旅館的定義..................................................... 9
 第二節 服務品質的定義與衡量模式..................................... 14
 第三節 Kano二維品質模式................................................. 20
 第四節 品質機能展開法.....................................................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假說.............................................................. 36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42
 第六節 前測結果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正式施測結果分析與討論........................................ 51
 第二節 重要度、滿意度分析及品質改善指標......................... 61
 第三節 Kano二維品質模式分析........................................... 64
第四節 品質機能展開法建構品質屋分析............................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結論................................................................... 73
 第二節 建議................................................................... 76
參考文獻.............................................................................. 79
附錄一 研究問卷................................................................. 86
附錄二 交通部觀光局星級旅館服務品質評鑑基準表................... 91
附錄三 顧客需求與技術需求品質要素之關係矩陣表................... 96
一、中文部分
丁國璽(2003)。影響飯店業服務品質因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王明元、曾麗燕(2009)。遊客對渡假旅館的吸引力、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商業現代化學刊,5:2,71-86。
王耀進(2006)。高鐵乘客知覺之服務品質、滿意度與移轉障礙對其行為意向之影響。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2010)。景點遊客統計。擷取日期:2010年11月11日。取自:http://tour.taitung.gov.tw/ch/NodeTree.aspx?path=548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10)。觀光法規。擷取日期:2010年11月19日。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law/law_show.asp?selno=307
飯店世界網(2010)。飯店評價。擷取日期:2010年12月01日。取自:http://rating.hotel-world.com.tw/rating_area.php?area=east
江東容(2007)。花蓮地區觀光旅館服務品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友錚、賀力行(2004)。品質管理。臺北:前程文化出版公司。
李成麗(2005)。花蓮市中小型旅館旅客消費行為探討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花蓮。
李忠星(1993)。休閒渡假中心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欽明(1998)。旅館客房管理實務(初版)。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慧珊(2003)。臺灣地區國際觀光休閒旅館網際網路通路運用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孟璁、潘巧瑜、陳亞孜、張哲嘉(2009)。衡量休閒渡假中心的服務品質-以墾丁統一休閒渡假中心為例。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43-57。
邱奕達(2009)。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教學品質之研究-以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為例。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赤尾洋二(1995)。品質展開入門。先峰品質機能展開研究小組譯,和昌出版社。
呂東壕(2006)。應用Kano,模糊層級分析法與品質機能展開法於線上服務品質之研究。中華大學管理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士彥、鄭健雄(2009)。以平衡計分卡觀點評估休閒渡假旅館績效之研究-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應用。品質學報,16(6), 1-19。
林玥秀、游達榮、黃啟揚(2005)。以假設性模式探討品質機能展開技術在餐廳服務設計與品質提升之應用。餐旅暨家政學刊,2(3),369-389。
林玥秀、劉元安、孫瑜華、李一民、林連聰(2003)。餐館與旅館管理。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林燈燦(2003)。服務品質管理。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林靜子(2009)。應用kano模式探討顧客對於臺東原生應用植物園服務品質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志明(2009)。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法對保險業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長榮大學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吳泓怡、程貳隆、王銘宗、陳啟明(2008)。應用SERVQUAL與品質機能展開於文教產業服務品質之提昇。顧客滿意學刊,4(1),163-202。
狩野紀昭、瀨樂信彥、高橋文夫、新一(1984)。有魅力的品質與應該有的品質(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品質管制月刊,21(5),33-41。
徐世輝(2006)。全面品質管理(二版)。臺北:華泰文化。
徐村和、林凌仲(2006)。顧客價值為基礎的競爭策略模式-模糊品質機能展開之應用。管理學報,23(5),557 -579。
徐仲德(2006)。國際觀光旅館特徵價格之研究。亞洲大學國際企業係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徐慧如(2008)。以Kano與QFD探討電子郵件系統之服務品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姚德雄(1997)。旅館產業的開發與規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資穎(2009)。臺灣遊客渡假生活型態、休閒活動與人際阻礙之研究-以主題休閒渡假旅館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雅筑、陳宏斌、陳奕任(2010)。服務品質、知覺價值、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為例。島嶼觀光研究,3(3),45-62。
黃文雄、劉怡君、吳忠宏(2008)。東臺灣賞鯨事業服務品質之評估研究-遊客的觀點。高雄餐旅學報,10(1),1-19。
黃永富、李慧君(2007)。以Kano 模式探討臺灣高鐵等待服務品質之研究。品質月刊10月號,59~64。
黃乾育(2010)。運用QFD與Kano二維模式探討石斑魚生產者服務品質特性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順福(2007)。以Kano模式探討管理系統驗證的外部稽核品質。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聖茹、唐培瑄(2009),蘇澳冷泉公園服務品質屬性之研究─Kano二維品質模式之應用。休閒事業研究,7(3),37-62。
陳文亮、張簡琬珍(2010)。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2(1),177-189
陳芳華(2008)。商務旅客對旅館設計與服務需求屬性偏好之研究-以高雄市經濟型旅館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宗煜(2010)。品質機能展開法應用於自行車之永續設計品質機能展開法應用於自行車之永續設計開發策略研究-以田尾觀光花園地區為例。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桓敦(2002)。臺灣地區休閒旅館遊客消費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義分、賴煒曾(2007)。觀光旅館設施規劃與永續經營之研究。修平學報,14,183-197。
陳澤義著(2006)。服務管理(第二版)。臺北:華泰文化。
陳耀茂(1997)。服務品質管理手冊。臺北:遠流文化。
陳建成、陳建佑(2008)。臺灣國際觀光旅館服務品質、信任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實證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2),163–181。
楊錦洲(1984)。二維品質模式在服務品質上之應用。品質管制月刊,29(5),27~33。
楊錦洲、陳百盛 (2005)。應用類神經網路於顧客群之分類分析。管理與系統,12(3),43-65。
楊智緯(2005)。國際觀光旅館之品牌形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修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張旭華、呂鑌洧(2007)。整合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高等技職教育服務之實證研究。品質學報,14(4),405-421。
張旭華、呂鑌洧(2010)。以整合性模式探討保險業服務設計與服務品質之提升。管理與系統,17 (1),131 -157。
張宏羽(2009)。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探討藥妝店服務品質之研究。虎尾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張瑞玲(2006)。以Kano 二維品質模式探討國民旅遊卡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麗英(2002)。旅館暨餐飲業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猷新(2009)。閱聽眾對新聞網站品質需求之探討—「品質機能展開」模式之應用。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游尚儒(2007)。知覺價格、知覺價值與知覺服務品質對消費者滿意度與再購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花蓮地區觀光飯店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詹益政(2002)。旅館管理實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詹益政、黃清溄著(2005)。餐旅業經營管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郭春敏(2003)。旅館前檯作業管理。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宛青(2010)。應用Kano模式以體驗行銷探討民素品質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鄭健雄(2006)。休閒與遊憩概論-產業觀點。臺北:雙葉書郎。
賴彥旭(2009)。休閒旅館服務接觸工作標準化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君彰、陳敬能(2006)。運動休閒產業的本質與發展概況分析。第八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臺北。
劉明盛(2008)。應用Kano模式探討大學教育品質-以某科技大學為案例。品質學報,15(1),39-61。
劉明盛、莊郁萱、鄭香君、吳佩瑋、王嘉慧(2009)。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觀點改善學校教育品質--以遠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為例。明新學報,35(1),249-269。
劉桂芬(2005)。旅舘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麗娟(2007)。臺灣地區休閒渡假型國際觀光旅館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鄧維兆、李友錚(2007)。北投溫泉旅館關鍵服務品質屬性確認-Kano模式與IPA之應用。品質學報,14(1),99-113。
戴久永(2006)。品質管理。臺中:滄海文化。
黎欣怡(2003)。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醫院整體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萬芳醫院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二、英文部分
Ansari, A. and Modarress, B.(1994).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he Role of Suppli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30(4), 28-35.
Briggs, S.,Sutherland, J. and Drummond, S.(2007).Are hotels serving qua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ervice quality in the Scottish hotel sector,Tourism Management,28(4),1006-1019.
Gonzalez, M. E.,Mueller, R. D. and Mack, R. W. (2008).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service quality:an e-banking case study,The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15(1),41-59.
Govers, C. P. M.(1996). “What and how about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46, 575-585.
Gronroos (1982).“A applied service marketing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6, 36.
Han, Chen, Ebrahimpour and Manbir S. Sodhi (2001). A conceptual QFD planning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18(8),796-812
Hernon, P. and Altman, E. (2010). Assessing service quality: satisfying the expectations of library customers (2nd ed.). Chicago, IL: ALA.
Herzberg, F. B. and Sny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New York, John Willey and Sons Inc.,72-74.
Hunt. (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3, 1-7.
Kuo, Y. F. (2004).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to Web-community Service Qualit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15(7), 925-939.

Lee W. I., Chang, T. H., and Chao, P. J.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Healthcare Servic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 An Example of Hospitals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4(1), 81-95.
Lee, Y. H. and Chen, T. L. (2006). “A Kano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in Taiwan’s Hot Spring Hotels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8(2),301-306.
Matzler and Hinterhuber (1998). How to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more successful by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echnovation, 18(1),25-38.
Parasuraman A., Valarine A. Zeithaml and Leonard L. Berry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28, 44.
Parasuraman, A., Valarine A. Zeithaml and Leonard L. Berry (1988). ”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 12-40.
Schvaneveldt, Shane J., Takao Enkawa and Nasami Miyakawa (1991). Consumer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wo-way model of qualit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2), 149-161.
Solomon, M. R., Marshall, G. W., and Stuart, E.W. (2005). Marketing Real People, RealChoices, (4th Ed.). NJ: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Tan and Shen (2000).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8), 1141.
Wilkins, H., Merrilees, B., and Herington, C. (2007).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otal service quality in hot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6(4), 840-8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鄧維兆、李友錚(2007)。北投溫泉旅館關鍵服務品質屬性確認-Kano模式與IPA之應用。品質學報,14(1),99-113。
2. 劉明盛、莊郁萱、鄭香君、吳佩瑋、王嘉慧(2009)。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觀點改善學校教育品質--以遠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為例。明新學報,35(1),249-269。
3. 劉明盛(2008)。應用Kano模式探討大學教育品質-以某科技大學為案例。品質學報,15(1),39-61。
4. 楊錦洲、陳百盛 (2005)。應用類神經網路於顧客群之分類分析。管理與系統,12(3),43-65。
5. 張旭華、呂鑌洧(2007)。整合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高等技職教育服務之實證研究。品質學報,14(4),405-421。
6. 楊錦洲(1984)。二維品質模式在服務品質上之應用。品質管制月刊,29(5),27~33。
7. 陳建成、陳建佑(2008)。臺灣國際觀光旅館服務品質、信任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實證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2),163–181。
8. 黃文雄、劉怡君、吳忠宏(2008)。東臺灣賞鯨事業服務品質之評估研究-遊客的觀點。高雄餐旅學報,10(1),1-19。
9. 陳義分、賴煒曾(2007)。觀光旅館設施規劃與永續經營之研究。修平學報,14,183-197。
10. 徐村和、林凌仲(2006)。顧客價值為基礎的競爭策略模式-模糊品質機能展開之應用。管理學報,23(5),557 -579。
11. 狩野紀昭、瀨樂信彥、高橋文夫、新一(1984)。有魅力的品質與應該有的品質(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品質管制月刊,21(5),33-41。
12. 林玥秀、游達榮、黃啟揚(2005)。以假設性模式探討品質機能展開技術在餐廳服務設計與品質提升之應用。餐旅暨家政學刊,2(3),369-389。
13. 吳泓怡、程貳隆、王銘宗、陳啟明(2008)。應用SERVQUAL與品質機能展開於文教產業服務品質之提昇。顧客滿意學刊,4(1),163-202。
14. 林士彥、鄭健雄(2009)。以平衡計分卡觀點評估休閒渡假旅館績效之研究-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應用。品質學報,16(6), 1-19。
15. 李孟璁、潘巧瑜、陳亞孜、張哲嘉(2009)。衡量休閒渡假中心的服務品質-以墾丁統一休閒渡假中心為例。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