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4 1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宗雄
研究生(外文):Tsung-Hsiung Wang
論文名稱:從分離到合作---論電信事業設備競爭之防弊與興利
論文名稱(外文):From Separation to Cooperation---Research on Abuses Prevention and Advantages Promotionfor Facility-based Competi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指導教授:黃銘傑黃銘傑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莊春發黃郁雯
口試日期:2011-07-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最後一哩細分化接取區域用戶迴路細分化不對稱管制關鍵設施投資階梯理論設備競爭次世代網路光纖到戶功能分離結構分離
外文關鍵詞:Last MileUnbundled AccessLocal Loop UnbundlingAsymmetric RegulationEssential FacilityInvestment Ladder TheoryFacilities-based CompetitionNext Generation NetworkFiber-to-the-HomeFunctional SeparationStructural Sepa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6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值此數位匯流與次世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技術已臻成熟之際,管制者依循電信市場主導者多係公營轉向民營、仍殘留市場優勢地位之前提下,所制定且實施十餘年之不對稱管制措施似亦應全盤檢討,以避免原本為「促進競爭」目的之電信管制措施,反而成為阻礙電信基礎設備競爭之絆腳石。
基此,本論文思考脈絡乃係先行提出管制機關負擔之國家擔保責任,並考量電信市場之公益性與技術快速革新性,從法律面分析競爭法與事業法兩者差異,檢討不對稱管制之功能與極限。進而,介紹各先進國家之電信改革經驗與對次世代網路之監理措施。最後,依據法理論述與各國管制經驗,配合我國現行固網寬頻發展現況,檢討通傳會(NCC)提出之「通訊傳播管理法」(2007年9月)、「電信法修正草案」(2011年5月),有關市場主導者管制法規範之利弊得失。
本研究建議為,電信法管制仍係為「促進競爭」而設,有關市場界定、關鍵設施之指定,仍應與競爭法相符;管制者須積極檢討不對稱管制措施之正當性、必要性、有效性,通過歐盟三階段審查標準,方得予以例外適用;盡量鼓勵我國之市場主導者中華電信能自主實施功能分離措施;細分化接取措施應區分DSL與FTTX網路而異其適用,強制接取僅適用於DSL網路,並採取成本計價;FTTX網路部分,由於電信事業設備競爭上現已存在有線電視寬頻(CATV)與其它電話網路競爭業者,佈建條件與成本亦無差異,應屬可競爭市場,故應明白宣示FTTX網路乃係新興市場,不適用強制接取,使中華電信有誘因投入FTTX網路佈建。惟,中華電信仍須配合功能分離,強化細分化義務、會計分離之功能,以利成本透明公開,防免交叉補貼,使平等接取可得實現;減免不必要之資費管制,由競爭法事後檢視有無反競爭行為即可。
綜上,由於FTTX網路並無採強制接取與資費管制,既有事業有誘因進行積極佈建;新進競爭事業則可選擇採取服務競爭,以合作態度接取既有事業之基礎網路;亦可依循商業判斷與範疇經濟考量,藉由投資階梯理論投入NGN網路佈建,使電信事業邁向設備競爭,進而促進電信事業發展,增進消費者福利。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nvergence and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has matured in the recent years. This current State poses a challenge to asymmetric regulations, which ar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State monopolist with dominance position.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xamined to see whether sti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facility-based competition.
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in consider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and dynamic innovation. Then, the analyse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etition law and sector-specific law are conducted. Lastl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Communications Regulator Act” (September, 2007) and the revised draft of Telecommunications Law (May, 2011)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reform in 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bout NGN in each developed countr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competition. The definition of market and Essential Facility Theory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etition Law. Regulators should review the existing asymmetric regulations for the concerns of legitimacy,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It can be applied as an exception only when the three-steps rule of EU Commission is passed. Besides, NCC should encourage Chunghwa Telecom, the dominator in the telecom market of Taiwan, to practice functional separation on a voluntary basis. The measure of unbundled access should be suitable for DSL network but not FTTX. As for the FTTX, it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 contestable market becaus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cost and limitations between incumbents and new competitors. Therefore, NCC should declare that FTTX network is one emerging market with no obliged access, thus offering Chunghwa Telecom incentive to devote to building FTTX infra network without hesitation.
At the same time, Chunghwa Telecom still has to coordinate with the functional separation to achieve transparency and equal access by means of unbundling and accounting separation.
In conclusion, Chunghwa Telecom should be motivated to build FTTX infra network with no pricing rule and forced-access regulation. The new competitors have two choices. One is to do service-based competition and access the incumbent infra network in a cooperative attitude. The other is to take the business judgment and scope economy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hen new competitors can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build their own new NGN infra based on the Investment Ladder Theory.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would ru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cility-based competition condition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business and further increase the consumers’ welfa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一項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二項 研究限制 4
第三項 論文架構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第二章 電信產業之公共任務與私經濟目標 7
第一節  電信產業之定性 8
第一項  公益事業特性 8
第二項  資本密集與規模經濟特性 9
第三項  技術快速創新特性 9
第二節 電信法上之國家角色──國家擔保責任 10
第一項 擔保責任之內涵 10
第一款 德國法理論 10
第二款 擔保行政理念之建立 13
第三款  擔保責任下之競爭體制 13
第四款 管制之社會自我管制 14
第二項 我國憲法上之理論建構 14
第一款 補充性原則之建構 14
第二款 補充性原則於憲法與公平法上之依據 15
第三款 國家擔保責任與私法上瑕疵擔保責任之比較 16
第四款 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家擔保責任 16
第三節 數位匯流下電信事業之公益任務 18
第一項 數位匯流 18
第二項 次世代網路與使用者需求 18
第三項 數位匯流下對管制規範之衝擊 19
第四項 次世代網路與電信產業升級 19
第四節 本章總結 22
第三章 競爭法與電信法之監控手法 23
第一節  獨占事業之管制與解除管制 24
第一項  自然獨占之意義 24
第一款 電信業中自然獨占之特性 24
第三項 電信事業之自然獨占性趨緩 26
第一款 電信產業技術快速發展 26
第二款 電信事業是否仍係自然獨占? 26
第二節 產業經濟學上之分離與合作手段 27
第一項 垂直整合之利益 27
第二項 垂直分離之手法 28
第三項 產業經濟學上之合作手段 31
第四項  管制經濟學對獨占事業管制之回應 31
第一款 公共利益理論 32
第二款 管制捕捉理論 32
第三款 可競爭市場理論 33
第四款 管制賽局理論 33
第三節 事業法與競爭法之互動 34
第一項 傳統競爭法之管制手段 35
第一款 市場機制之缺陷 35
第二款 競爭政策與公共政策 36
第三款 適用除外之意義 38
第四款 獨占地位之管制 39
第五款 關鍵設施理論 41
第二項 傳統電信法之管制手段 47
第一款 概說 47
第二款 行為管制 47
第三款 結構管制 58
第三項 競爭法與電信法之管制比較 61
第一款 雙元管制之必要性與職務分工 61
第二款 電信市場管制理念之確立 62
第四節 本章小結 73
第四章75 從比較法觀察電信法制改革趨勢 75
第一節 美國電信法制 76
第一項 美國電信產業現況 76
第二項 美國電信法制 77
第一款 1996電信法有關細分化接取 77
第二款 CATV與DSL網路採相同管制標準 78
第三款 FTTX網路亦不須實施細分化義務 79
第四款 競爭法與電信法之交錯適用(Trinko案) 79
第三項 美國鼓勵性質之計劃(NBN) 81
第四項 小結 81
第二節 歐洲聯盟 82
第一項 歐盟電子通訊網路與服務法制規範 82
第一款 歐盟電信法之監理機關 83
第二款 歐盟電子通訊規範法制 84
第三款 歐盟鼓勵性質之計畫 97
第二項 小結 100
第三節 英國電信法制 101
第一項 英國電信產業民營化概況 101
第二項 2005年BT之功能分離: 102
第一款 功能性分離之肇因 102
第二款 功能性分離之內涵 102
第四節 歐洲其他各國狀態 104
第一項 荷蘭 104
第二項 義大利 105
第三項 德國 105
第五節 日本電信法制 106
第一項 日本電信法改革概況 106
第二項 2000年以來ADSL導入過程 109
第三項 光纖網路發展過程 110
第一款  2000~2004年 110
第二款 光纖網路之稅賦優惠與路權開放 112
第三款 光纖網路帶來的管制衝擊 114
第四款 2009年「光之道」倡議 115
第六節 新加坡電信改革 124
第一項 被動網路層 124
第二項 主動網路層 125
第三項 零售服務提供層 125
第七節 澳洲與紐西蘭 126
第一項 澳洲電信改革 126
第一款 國家寬頻網路計劃 126
第二款 對市場主導者Telstra採結構分離手法 126
第二項 紐西蘭電信改革 127
第六節 本章總結 127
第五章 我國通訊傳播法制之防弊與興利 132
第一節 電信產業基礎設備現況 133
第一項 中華電信之市場主導者地位 133
第二項 現況問題 137
第三項 國營歷史 138
第四項 固網業者之建設義務 138
第五項 電信服務之吸脂效應 138
第一款 基礎網路建設之佈建成本偏高 138
第二款 基礎網路之營收偏低 139
第三款 國家投入管道建置作業 140
第四款 有線電視之第三替代網路 141
第二節 電信法有關市場主導者之管制規範 143
第一項 電信法制規範 143
第二項 電信法第30條保留國營化色彩之不當 144
第三項 電信法制資費管制之限縮適用 145
第一款 零售服務之價格管制應取消 145
第二款 回歸中間產品價格管制 146
第三款 市場主導者之資費事前核定制應予刪除 147
第四款 小結 147
第三項 電信法第26條之1混淆競爭法與事業法管制之不當 148
第一款 形式謬誤 148
第二款 實質謬誤 149
第四項 市場主導者之認定檢討 149
第一款 市場界定應回歸競爭法 149
第二款 市場主導者要件應與競爭法接軌 151
第三節 固網寬頻產業之改革方向 154
第一款 維持現制之不當 154
第二款 結構分離之不當 157
第三款 國家買回制之不當 158
第四款 朝本土化之功能分離方案邁進 159
第六節 本章總結 161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16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5
第三節 後續研究 166
英中名詞對照表 168
參考文獻 172


英文參考資料
1、Eliassen, Kjell A. & From, Johan (2007), eds., The privatisation of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England Ashgate.
2、Geradin, Damien (2003), Controlling market pow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 antitrust vs sector-specific regulation,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raham, Cosmo & Smith, Fiona (2004), eds.,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the new economy, Hart Publishing.
4、Humphreys, Peter & Simpson, Seamus (2005), Globalisation, convergence and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ion, Edward Elgar Press.
5、Köthenbürger, Marko & Sinn, Hans-Werner & Whalley, John (2006), eds., Privatization experien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MIT Press. .
6、Nikolinakos, Nikos Th. (2006), EU competition law and regulation in the conv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T sectors,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7、Nihoul, Paul & Rodford, Peter (2004), EU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law : 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 in th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Spulber, Daniel F. & Yoo, Christopher S. (2009), Networks in telecommunications : economics and law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Valcke, Peggy & Queck, Robert & Lievens, Eva Pierre-Yves Potelle (2005), EU communications law : significant market power in the mobile sector Edward Elgar Press.

期刊:
1、Blowers, Alex (2007/11/9), Functional Separation – The UK ‘Openreach’ model, ANACOM 10th Seminar.
2、Champeaux, Jacques (2007/4), Is it really a good idea?, La lettre,6.
3、Curien, Nicolas (2007/4), Functional Separation:pros and cons, La lettre, 1-5.
4、Cave, Martin (2006),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Operational separation as a remedy in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ion, Communications & Strategies, 4th quarter(64), 90-103.
5、ITU(2003/4), Promoting Broadband: Background Paper(Document: PB/03), ITU –Workshop for Promoting Broadband.
6、Lalande, Richard (2007/4), So why are they so against it?, La lettre,7.
7、Maxwell, Winston (2007/4), Functional separation: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British experience, La lettre, 8-9.
8、Teppayayon, Orada & Bohlin, Erik (2009).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hy competition is not sufficient for broadband deployment? , The 37th Research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Policy, TPRC, Arlinton.

中文參考資料:
專書與論文集
1、王泰銓,歐洲事業法(二) 歐洲競爭規範,五南,第2版,2009年6月。
2、王曉曄主編,經濟全球化下競爭法的新發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2版,2005年。
3、石世豪,向競爭轉的通訊傳播匯流法制,作者自版,第1版,2009年4月。
4、石世豪,NCC關鍵報告:創會委員的協同與不同意見書 ,作者自版,第1版, 2009年2月。
5、公平會,認識公平交易法,自版,增訂12版,2009年8月。
6、江耀國,有線電視市場與法律,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6年1月。
7、江亮均主持,我國電信資費水準及整體行銷策略之國際比較,NCC委託研究報告,2010年11月。
8、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第1版,2009年。
9、吳定,公共政策辭典,五南,第3版,2005年。
10、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增訂8版,2004年8月。
11、邱榮輝譯,植草益著,產業組織論,台灣經濟研究院,第1版,1980年。
12、黃錦堂,<<行政任務民營化之研究>>,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元照,第1版,2004年10月,475-519頁。
13、黃宗樂,<<數位匯流趨勢下之競爭法與競爭政策>>,電信法制新紀元--全國資訊通信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1&2002年研討會),范建得主編,元照出版社,第1版,2003 年4 月,79-92頁。
14、黃郁雯,迎接NGN網路世代之法律整備與挑戰---以歐盟及英國相關法規建置為研究中心,2009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9年11月,135-141頁。
15、許宗力,<<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
16、陳正倉等著,產業經濟學,雙葉書廊,第2版,2007年。
17、陳櫻琴、程明修合著,<<德國經濟法研究之新趨勢—簡介史托伯(Rolf Stober)新版「經濟行政法>>,經濟法理論與新趨勢,翰蘆出版社,增訂1 版,2000年9 月,552-553頁。
18、張淑芳主編,憲政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6年10月。
19、張志奇,李強、陳海威譯,現代競爭分析,Sharon M.Oster, Modern Competition , third edition,中囯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4年。
20、彭心儀主編,美國資訊通信法案例評析,元照,第1版,2002年5月。
21、楊淳良、趙亮琳編,光纖通信網路,第1版,五南,2007年7月。
22、楊公樸主編,產業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5年。
23、詹震榮,民營化與管制革新,元照,第1版,2005年9月。
24、廖義男主編,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公平會,2003年12月。
25、廖義男,憲法與競爭秩序之維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作者自版,第1版,1995年10月。
26、劉孔中,通訊傳播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版,2010年8月。
27、劉孔中,<<數位網路產業之競爭政策與規範>>,收錄於彭心儀編,資訊通信法律論文精選,清華大學,第1版,2004年3月,1-57頁。
28、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中研院社科所,第1版,2001年。
29、戴豪君,<<因應數位匯流資訊通信法制革新之研究>>,電信法制新紀元--全國資訊通信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1&2002 年研討會),范建得主編,元照出版社,149-194頁,2003 年4 月。
30、羅清俊、陳志瑋譯,公共政策新論,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9th edition,韋伯文化,1999年4月,第1版。
31、簡維克,歡迎光臨光世代:論光纖用戶迴路管制方式,200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8年11月, 269-274頁。
32、簡維克,<<寬頻上網的基礎性法律議題:以市內用戶迴路為中心>>,次世代浪潮下的科技法律,經濟部技術處,2008年。

期刊論文:
1、王以國,歐盟網路接取與互連之規範現況與發展,科技法律透析,2009年1月,46-62頁。
2、王立達,美國競爭法近期發展與政權移轉之可能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2009年11月, 230-240頁。
3、王碧蓮、陳人傑、羅山珊合著,電信網路接取服務批發價格管制之理論與實務──兼論防止垂直價格擠壓之檢驗方法,公平交易季刊,第18卷第3期,2010年7月, 1-40頁。
4、石世豪,適用於少數特定對象的法規命令,台灣法學,第151期,2010年5月1日,177-181頁。
5、李志仁,我國電信產業管制之展開:從市場進入規範談起,高大法學論叢第4期,2008年11月,153-186頁。
6、林雅惠,從英國電信功能性分離論電信管制之結構矯正措施,200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8年11月,275-282頁。
7、周韻采,固網寬頻之開放政策,月旦法學185期,2010年10月,141-150頁。
8、周韻采,下世代固網管制架構研析:以開放接續政策為例,下世代固網寬頻之管制革新研討會,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辦,2009年12月18日,1-31頁。
9、周韻采,數位匯流法制化下的「層級管制」分析,200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8年11月, 263-268頁。
10、吳佩諭,日本推動光纖網路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08年6月,13-18頁。
11、邱家宜,從英美傳播管制經驗思考台灣NCC的制度與使命,廣播與電視,第26期,2006年1月, 1-28頁。
12、高凱聲,探討「次世代網路」之發展與監理,台灣經濟論衡,第7卷第1期,2009年1月,42-70頁。
13、高凱聲、劉柏立,歐盟2003年通訊法之研析,經社法制論叢, 2005年1月,319-340頁。
14、郭佳玫,歐盟電子通訊市場之事前管制及界定,科技法律透析,2009年4月,2-7頁。
15、黃菁甯,概述澳洲數位匯流相關法規,科技法律透析,2003年6月,10-14頁,。
16、黃郁雯,四分衛或守門員?通訊傳播主管機關對市場競爭管制之角色扮演,法令月刊,第61卷第1期,2010年1月,74-85頁。
17、黃郁雯,網際網路互連及批發價管制---以英國法為研究中心,法令月刊,第60卷第12期,2009年12月,92-111頁。
18、莊春發,中華電信公司在寬頻上網服務市場是否屬於公平法的獨占事業,台灣科技法律與政策論叢,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1-38頁。
19、張其祿,政府行政管制與中小企業之發展-OECD國家為例,法制論叢,40期,2007年,39-66頁。
20、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總論之發展現狀,法學叢刊,44卷3期,1999年7月, 102-120頁。
21、葉志良,從美國全國寬頻計畫芻議檢視台灣寬頻網路政策,2009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9年11月, 143-146頁。
22、詹振榮譯,Jan Ziekow著,從德國憲法與行政法觀點論公私協力──挑戰與發展,月旦法學第180期,2010年5月,220-236頁。
23、詹震榮,競爭者「無歧視程序形成請求權」之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月旦法學第138期,2006年11月,38-54頁。
24、廖賢州,從Verizon v. Trinko 案看電信市場之管制與競爭,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3期,2005年7月,133-166頁。
25、劉孔中,以關鍵設施理論限制專利強制授權之範圍,公平交易季刊,第15卷第1期,2007年1月,25-58頁。
26、劉柏立,2008年3月,從政策面看寬頻匯流對電信產業的影響,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簡訊月刊,國科會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4-9頁。
27、蔡宗珍,從給付國家到擔保國家:以國家對電信基礎需求之責任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2009年2月15日,13-19頁。
28、魏杏芳,由歐體實踐論行動電話國際漫遊定價行為的管制,公平交易季刊,第18卷第2期,行政院公平會,2009年4月,1-40頁。
29、簡維克,「從美國1996年新通訊法案例探討電信市場下的不對稱管制(上)」,萬國法律雜誌,第122期,2002年4月,37-47頁。
30、簡維克,「從美國1996年新通訊法案例探討電信市場下的不對稱管制(下)」,萬國法律雜誌,第123期,2002年06月,37-49頁。
31、蘇永欽,經濟憲法作為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基本規範,部門憲法─憲法釋義學的新路徑,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精簡報告,2003年9月。

學位論文:
1、邱懷祖,從用戶迴路租用到基礎設施競爭---論細分化接取之管制必要性,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7月。
2、林家暘,擔保國家概念下的電信普及服務,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6月。
3、洪文毅,寬頻無線及光纖通訊技術發展趨勢研究,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光電與通訊產業研發碩士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4、胡志青,歐盟全方位資訊社會法制之探討-兼論我國無間隙網路社會之政策,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5、倪大程,固定通信網路分離之可行性研究:以英國電信之功能性分離經驗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8月。
6、徐秀鳳,獨立機關職掌宜包括擬訂政策 -以公平交易法第25條規定為論,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7、陳志宇,網路中立性原則 – 美國與歐盟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8、陳長榮,通訊傳播複合行政法制建構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9、陳炳全,有線寬頻網路開放接取之研究:法律與政策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10、陸敏清,國家擔保責任於長期照護之實現,台北大學法律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5月。
11、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啟示,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6月。
12、張長樹,樞紐設施原則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4月。
13、劉恩庭,電信產業去管制與再管制---論下世代網路互連訂價機制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7月。

網路資源:
1、NCC,參加臺澳第2屆防制濫發垃圾郵件合作瞭解備忘錄指導委員會議(Anti-Spam Mou)暨參訪澳洲通訊傳播相關機構報告書,100年1月14日。
2、NCC,第419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61/67_20529_110610_1.pdf,(公佈日期:2011年6月8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
3、NCC,2011年6月8日新聞稿,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is_history=0&pages=0&sn_f=20508,(公佈日期:2011年6月8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
4、NCC,2010年電信各類服務占電信服務總營收之比例,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42/1994_19853_110420_1.pdf, (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5、NCC,各類固網寬頻用戶數,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42/1994_19853_110420_12.pdf, (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6、NCC,各類電信服務用戶數普及率,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42/1994_19853_110420_11.pdf ,(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7、NCC,2010年固網業者之市占率,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41/1994_19853_110414_1.pdf ,(公佈日期:2010年12月;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8、NCC,2010年4月2日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www.ncc.gov.tw/chinese/files/10040/8_14786_100402_1.doc,(公佈日期:2010年4月2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9、NCC,100年第1季有線廣播電視訂戶數,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1050/1979_20146_110505_1.doc,(公佈日期:2011年5月5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0、NCC,寬頻上網帳號數(100年),http://www.ncc.gov.tw/(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1、NICI,2004年6月29日新聞稿,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ordinal=10010011007100030003&cnt_id=387(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2、NCC第386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0112/67_18005_110307_1.pdf ,(公佈日期:2010年11月17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3、NTT東日本,光纖網路費用,http://flets.com/misc/fletshikari/next_const_fee.html(瀏覽日期:2011年5月23日)
14、王京明,由加州電力危機檢討我國電力自由化政策,國政研究報告永續(研)090-043號,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0/SD-R-090-043.htm (公佈日期:2001年11月18日;瀏覽日期:2011年3月1日)。
15、中華電信,99年度年報,http://www.cht.com.tw/CompanyCat.php?Page=FileDownload&CatID=171,(公布日期:2011年3月31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6、中華電信,92年度財務報表,http://www.cht.com.tw/Data/Stack/CHT92Notes.PDF,(公布日期:2003年3月;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17、中華電信2010年度營運分析資料、自結營運成果新聞稿http://www.cht.com.tw/CompanyCat.php?Page=FileDownload&CatID=180&RootID=27&FDRootID=2223 ,(2011年2月24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
18、中華電信,公司介紹,http://www.cht.com.tw/CompanyCat.php?CatID=590(瀏覽日期:2011年4月18日)
19、中華電信,固網XDSL篇,http://www.cht.com.tw/CompanyCat.php?CatID=347,(瀏覽日期:2011年5月1日)。
20、台灣大哥大,2010年度年報公司營運概況部分,http://corp.taiwanmobile.com/files/investor-relations/financial/4operations_c.pdf,(公佈日期:2011年3月;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
21、中華電信,固網XDSL篇,http://www.cht.com.tw/CompanyCat.php?CatID=347,(瀏覽日期:2011年5月1日)
22、遠傳電信2010年度年報,http://www.fetnet.net/cs/Satellite?blobcol=urldownload&blobheader=application%2Fpdf&blobkey=id&blobtable=coReport&blobwhere=3000003345799&ssbinary=true,(公佈日期:2011年5月10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4、9-10、92頁
23、內政部營建署,M台灣計畫,http://duct.cpami.gov.tw/intro/a_14.htm,(公佈日期:2011年4月25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24、內政部營建署,M台灣計畫寬頻管道建置之選擇與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http://duct.cpami.gov.tw/intro/Doc/A_003.pdf ,(公佈日期:2008年7月;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25、石世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26次委員會議紀錄石世豪委員對討論案之協同意見書。
26、行政院,數位匯流發展方案(2010~2015),http://www.ey.gov.tw/ct.asp?xItem=75806&ctNode=2313,(公佈日期:2010年12月9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27、李名揚,2009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科學人,http://edba.ncl.edu.tw/sa/pdf.file/ch/c094/c094p048.pdf ,(公佈日期:2009年12月;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48-54頁。
28、李建勳等,台灣大哥大購併凱擘有線電視議題評析,MIC研究報告,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725,(公佈日期:2009年11月30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
29、林世懿,剖析日本光纖網路發展—向新寬頻時代躍進(上),http://www.fbb.org.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7,(公佈日期:2007年2月5日;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8日)
30、林世懿,剖析日本光纖網路發展—向新寬頻時代躍進(下), http://www.fbb.org.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8,(公佈日期:2007年2月5日,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8日)
31、林世懿,先進國家競逐FTTX 台灣未來寬頻地位何在?,http://www.fbb.org.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4,(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8日)
32、駱貞羽,全球光纖建設建置狀況與應用服務趨勢, http://proj2.moeaidb.gov.tw/communications/getdetail.php?n_unit=2867&cfz_unit=2&cf_unit=11&menu=1,(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8日)
33、轉引自經建會,<<強化寬頻網路建設,厚植國家發展潛能>>,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490 (公佈日期:2010年4月22日;瀏覽日期2011年5月23日)
34、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小組,通訊小百科,http://proj2.moeaidb.gov.tw/communications/getcts.php?cfz_unit=5&cf_unit=23&menu=1,(瀏覽日期:2011年5月1日)。
35、遠傳電信2010年度年報,http://www.fetnet.net/cs/Satellite?blobcol=urldownload&blobheader=application%2Fpdf&blobkey=id&blobtable=coReport&blobwhere=3000003345799&ssbinary=true,(公佈日期:2011年5月10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3日),4、9-10、92頁
36、蔡建年,寬頻政策技術趨勢研究及加速光線環境發展介紹,96/1/18日營建署報告會議資料,http://duct.cpami.gov.tw/intro/Conference/04/M4-7.pdf, l( 瀏覽日期:2010/12/31)。
37、聯合報,<<芬蘭立法 寬頻上網人人有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17306 (公布日期:2009年10月6日;瀏覽日期:2011年1月24日)。
38、德國基本法英譯,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englisch_gg/index.html#Article88 , (瀏覽日期:2010年12月31日)。
39、監察院公報第2740期,http://gaz.ncl.edu.tw/browse.jsp?jid=79006615&year=100_f, (公佈日期:2011年1月26日;瀏覽日期:2011年6月1日),1-46頁。

公文書與其他
1、NCC,「市內用戶迴路為通信網路瓶頸設施」方案公開意見徵詢之說明書,2006年8月
2、NCC,通傳營字第09605129780號令
3、立法院議事公報第88卷第6期。
4、郭明洲,2006年通訊產業分析,台經院產經資料庫, 2006年1月,1-9頁
5、主計處,2006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資料
6、聯合報,<<光纖電纜被挖斷,斗六500戶斷網>>,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6394619.shtml(公佈日期:2011年6月13日;瀏覽日期同)
日文參考資料
專書與論文集:
1、池田信夫,ブロードバンド戦略:勝敗の分か目競争政策の変化,日経,第1版,2001年11月。
2、川越憲治編著,実務経済法講義,民事法研究会,第1版,2005年8月。
3、岸井大太郎、鳥居昭夫編著,公益事業の規制改革と競争政策,法政大学現代法硏究所,第1版,2005年。
4、情報通信総合研究所編,情報通信データブック2011, NTT,第1版,2010年12月。
5、杉原泰雄,憲法と資本主義,東京 勁草書房,第1版,2008年。
6、谷原修身,独占禁止法要論,中央経済社,新版第一版,2007年3月。
7、滝川勄明,「情報通信の接続規制──事業法から競争基準への転換」,「厚谷襄兒先生谷溪紀念論集 競争法の現代的諸相(下)」,信山社,初版2005年,787-805頁。
8、土田和博,須網隆夫編著,政府規制と経済法:規制改革時代の独禁法と事業法,日本評論社,第1版,2006年。
9、福家秀紀,ブロードバンド時代の情報通信政策,NTT,第1版,2007年2月。
10、福家秀紀,情報通信産業の構造と規制緩和:日米英比較研究,NTT,第1版,2002年2月。
11、林敏彦編,次世代インターネットの競争政策,日本評論社,第1版,2007年2月。
12、林紘一郎,<<インターネットと非規制政策>>,池田信夫=林紘一郎編著,ブロードバンド時代の制度設計,東洋経済新報社,第1版,2002年4月。
13、依田高典、根岸哲、林敏彥編著,情報通信の政策分析,NTT出版株式會社,第1版,2009年9月。
14、依田高典,ブロードバンド. エコノミクス,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第1版,2007 年3月。
期刊:
1、岸井大太郎,NTT東日本によるFTTHサービスの提供と新規事業者の排除,NBL,第929期,2010年5月15日,27-35頁。
2、石岡克俊,"設備競争"論と「公正な競争」,情報通信政策研究プログラム,2008年3月31日,1-12頁。
3、小坂直人,公益事業と公共性に関する一考察,北海学園大学─ 16─ 経済論集第57巻第1号,2009年6月, 15-39頁。
4、泉水文雄,FTTHサービス市場における競争者の排除,別冊Jurist,第199期,2010年,280-281頁。
5、泉水文雄等,公益分野における市場支配的地位の濫用に対するEC競争法の適用に関する調査,競争政策研究センター共同研究,2004年3月。

官方資料:
1、KDDI,公正競争の一層の活性化について「光の道」の実現にむけて, 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kenkyu/global_ict/kyousou_seisaku.html(2010年11月9日公布,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8日)。
2、日本總務省,「光の道」の論点整理(案) http://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064338.pdf,(公布日期:2010年4月15日;瀏覽日期:2011年2月25日)
3、日本總務省,「光の道」構想実現に向けて-基本的方向性-http://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066358.pdf, (公布日期:2010年5月18日;瀏覽日期:2011年1月25日)
4、日本總務省,グローバル時代におけるICT政策に関するタスクフォース合同ヒアリング説明資料, 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kenkyu/global_ict/kyousou_seisaku.html,(公布日期:2010年11月9日;瀏覽日期:2011年3月15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0、簡維克,「從美國1996年新通訊法案例探討電信市場下的不對稱管制(下)」,萬國法律雜誌,第123期,2002年06月,37-49頁。
2. 29、簡維克,「從美國1996年新通訊法案例探討電信市場下的不對稱管制(上)」,萬國法律雜誌,第122期,2002年4月,37-47頁。
3. 27、蔡宗珍,從給付國家到擔保國家:以國家對電信基礎需求之責任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2009年2月15日,13-19頁。
4. 26、劉柏立,2008年3月,從政策面看寬頻匯流對電信產業的影響,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簡訊月刊,國科會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4-9頁。
5. 25、劉孔中,以關鍵設施理論限制專利強制授權之範圍,公平交易季刊,第15卷第1期,2007年1月,25-58頁。
6. 20、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總論之發展現狀,法學叢刊,44卷3期,1999年7月, 102-120頁。
7. 19、張其祿,政府行政管制與中小企業之發展-OECD國家為例,法制論叢,40期,2007年,39-66頁。
8. 18、莊春發,中華電信公司在寬頻上網服務市場是否屬於公平法的獨占事業,台灣科技法律與政策論叢,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1-38頁。
9. 13、高凱聲、劉柏立,歐盟2003年通訊法之研析,經社法制論叢, 2005年1月,319-340頁。
10. 14、郭佳玫,歐盟電子通訊市場之事前管制及界定,科技法律透析,2009年4月,2-7頁。
11. 12、高凱聲,探討「次世代網路」之發展與監理,台灣經濟論衡,第7卷第1期,2009年1月,42-70頁。
12. 11、邱家宜,從英美傳播管制經驗思考台灣NCC的制度與使命,廣播與電視,第26期,2006年1月, 1-28頁。
13. 10、吳佩諭,日本推動光纖網路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08年6月,13-18頁。
14. 9、周韻采,數位匯流法制化下的「層級管制」分析,200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交通大學,2008年11月, 263-268頁。
15. 1、王以國,歐盟網路接取與互連之規範現況與發展,科技法律透析,2009年1月,46-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