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16: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邊國鈞
研究生(外文):Gwo-Jiun Bian
論文名稱:公共工程履約爭議實務問題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n Practical Issues in 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 Disputes
指導教授:詹森林教授詹森林教授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誠二教授曾惠斌教授
口試日期:2011-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索賠公共工程契約定型化契約棄權條款展延工期風險分配協力義務展延工期費用總價契約
外文關鍵詞:Claim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Standard Form ContractNo Damage ClauseExtension of Time (“EOT”)Allocation of RiskCollaborative ObligationLump Sum Contra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8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摘 要
我國現今公共工程契約通常兼有金額龐大、施作項目繁雜、參與承包商眾多及履行契約期間甚長等多重特性,造成公共工程契約履行期間,常因各種事件之發生,例如:變更設計、工期展延等,履生契約當事人權利義務就應如何變更或調整始得以兼顧法律及公平之爭議。
依據司法院於統計資料,近年來,各地一審法院受理工程爭議之民事訴訟案件有逐年增加之趨勢,而司法院因應98年4月22日新修正施行營造業法第67條之1規定,雖已自99年9月1日起,指定台灣台北地方法院設立工程專庭,負責審理有關工程之民事訴訟案件,惟目前我國法制僅於民法第490條至第514條承攬章節規範承攬契約中定作人與承攬人間之權利義務,未考量工程契約之特殊性而予規範。因此,對於相同或類似之爭議,法院常有歧異之見解,遂導致判決不一致之情形。
公共工程契約為定型化契約,業主所擬之契約條款自應合理分配風險,在我國民法未考量工程契約特殊性而規範之情況下,承攬人通常期待法院得以在不違反契約約定及法律規定之情況下,作出符合國際工程慣例之公允判決。因此,本研究亦將以公共工程契約合理之風險分配為討論基礎,就不同之爭議類型,探討實務判決,如何得以兼顧法理、公允及符合國際工程慣例。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係以目前常見法院實務就公共工程履約爭議案件判決之歧異見解予以研析,參考學者及實務界所提出之論著及見解,並藉由整合工程及法律之專業領域綜整及研析,進而嘗試提出本研究之見解及建議,期望可供工程或司法實務作為處理類似爭議事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s usuall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ge contract price, complex techniques, long duration, and many contractors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act. A large amount of disputes arise from various events, such as: variation, extension of time, and so on. When a contractor claim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the disputes is the legal and fair way to adjust the contract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 data from the Judicial Yuan, the disputes concern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s are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On April 22, 2009, Article 67-1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ct was amended, which stipulates: “the Judicial Yuan shall designate the court to form th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tribunal consisting of the judges specialized in the engineering or experienced in trial of engineering-related cases to process the dispute over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judge the cases related the disputes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s, the Judicial Yuan has established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tribunal in Taiwan Taipei District Court since September 1, 1990.
Due to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 is a standard form contract usually,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the contract must be fair to both parti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take the fair allocation of risk as a basis for discussion on various types of dispute.
This thesis focuses mainly on the court judgments concerning the disputes of 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s.
As for the research method, except the analysis bases on the domestic legal cases, the thesis also attempts to discuss about scholar’s opinions about such issues. The discussion also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engineering field and the legal field, and at last, intends to submit some opinions or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urt or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dealing with the disputes of public construction contrac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 3
第二章 公共工程契約之法律性質 7
第一節 承攬契約之基本法律性質 7
一、 有償契約及雙務契約 7
二、 諾成及不要式契約 9
三、 繼續性契約 9
第二節 公共工程契約之定性 10
一、 學說見解 10
二、 實務見解 11
(一) 屬承攬契約性質 11
(二) 屬製造物供給契約性質 13
三、 本文見解及討論 15
第三節 公共工程契約之解釋 16
一、 當事人真意解釋原則 16
二、 不利條款制訂人解釋原則 17
第三章 公共工程契約履約常見實務爭議 19
第一節 承攬報酬請求權時效之起算時間 19
一、 前言 19
二、 法院實務見解 19
(一) 承攬報酬請求權之時效自各期估驗計價時起算之見解 20
(二) 承攬報酬請求權之時效於完工時起算之見解 21
(三) 承攬報酬請求權消滅時效之計算以驗收完畢時起算之見解 22
三、 本文見解 24
第二節 業主協力義務及停工損失爭議 26
一、 前言 26
二、 業主違反協力行為之效果 26
(一) 定作人協力義務之性質 26
(二) 學說見解 27
(三) 實務見解—不真正義務 28
(四) 實務見解—真正義務 29
(五) FIDIC契約條款之規定 31
(六) 本文見解 32
三、 終止契約及停工損失爭議-案例研析 34
(一) 實務爭議問題 34
(二) 業主未履行協力義務致長期停工承包商得否終止契約 34
(三) 業主未履行協力義務所致承包商損失之求償 37
(四) 停工損失求償之請求權基礎 40
(五) 終止契約求償之範圍 45
第三節 展延工期衍生費用之爭議 48
一、 前言 48
二、 展延工期費用請求之請求權基礎 48
(一) 民法第490條第1項及第491條第1項之規定 48
(二)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 49
三、 實務對請求展延工期費用之見解 54
(一) 學者及論著之見解 54
(二) 法院判決之見解 56
(三) 法院見解之商榷 59
四、 展延工期費用棄權條款之效力 60
(一) 美國法之觀察 61
(二) 我國公共工程契約棄權條款之效力 62
(三) 本文見解 65
五、 展延工期費用合理風險分擔之再檢討 68
(一) FIDIC契約條款之規定 68
(二) 國內公共工程契約之規定 69
第四節 圖說與合約數量不一致之爭議 73
一、 前言 73
二、 總價承攬契約實作數量差異爭議 73
(一) 總價承攬契約之意義 73
(二) 總價承攬契約實作數量差異之定義 75
(三) 承攬人施作義務 76
(四) 實務處理方式 76
(五) 小結及建議 81
三、 總價承攬契約漏項爭議 84
(一) 總價承攬契約漏項之定義 84
(二) 契約漏項之產生及承攬人施作義務 84
(三) 不真正漏項 85
(四) 總價承攬契約漏項得否增加工程款 86
(五) 實務解決現況 87
四、 契約漏項合理解決方式 90
(一) 營建管理觀點 90
(二) 營建管理之風險分配原則: 91
(三) 法律觀點—棄權或免責條款顯失公平,應屬無效 92
(四) 契約漏項合理解決方式之建議 95
五、 小結及建議 95
第五節 履約保證金性質之爭議 98
一、 前言 98
二、 公共工程履約保證金之意義與提供之方式 98
(一) 提供履約保證金之意義與目的 98
(二) 政府採購法對於履約保證金繳納方式之規定 99
三、 履約保證金之性質-承攬人與定作人之間 100
(一) 法院實務認履約保證金性質屬「違約定金」之見解者 100
(二) 法院實務認履約保證金性質屬「違約金」之見解者 102
四、 工程履約保證金性質之判斷標準 105
五、 履約保證金之性質-出具連帶保證書之銀行業者與定作人之間 107
(一) 法院實務認連帶保證書具有獨立性、無因性之性質者 108
(二) 法院實務認連帶保證書具民法保證契約之性質者 111
(三) 本文見解 113
六、 小結及建議 113
第六節 大地工程損鄰賠償之爭議 116
一、 前言 116
二、 大地工程常見損鄰類型及其造成之原因 116
(一) 大地工程常見損鄰類型 116
(二) 鄰房結構性損害與非結構性損害區分標準 117
三、 損鄰事件造成之原因 118
(一) 黏土層開挖底部隆起 119
(二) 擋土支撐貫入深度不足 119
(三) 砂土層開挖底部砂湧 119
(四) 擋土支撐系統內支撐破壞 119
(五) 擋土支撐系統滲水發生管湧 120
(六) 施工抽水不當 120
四、 如何防免大地工程之損鄰糾紛 120
(一) 規劃階段之地質鑽探或地質調查工作 120
(二) 施工前之建物調查工作 121
(三) 規劃、設計階段對於選線、施工方法及施工機具之選擇 121
(四) 地質改良 122
(五) 監測系統之建立 122
五、 損鄰事件民事責任歸屬 122
(一)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構成要件故意、過失之舉證 122
(二) 損鄰事件責任歸屬之判斷 123
六、 大地工程損鄰事件處理機制 127
(一) 調處程序 127
(二) 民事訴訟程序 127
(三) 仲裁程序: 127
七、 小結 128
第四章 鑑定在公共工程契約履約爭議之角色 130
第一節 工程鑑定之意義與重要性 130
一、 鑑定之性質與定義 130
二、 工程鑑定與鑑識工程之區別 132
三、 鑑定在工程履約爭議中之重要性 132
第二節 工程鑑定於各種爭端處理程序扮演之角色及遭遇之困難 133
一、 鑑定在民事訴訟程序中之角色及所遭遇之困難 133
二、 專家參審制度與工程鑑定之區別 135
三、 工程鑑定於專家參審制之必要性 136
四、 工程鑑定在仲裁程序中之角色及所遭遇之問題 136
五、 公共工程調解程序中工程鑑定之角色 137
第三節 程序外私鑑定與專家證人意見之效力 138
一、 私鑑定之定義 138
二、 學說對私鑑定效力之態度 139
三、 實務對私鑑定或專家證人意見之態度 139
第四節 鑑定程序之正義 140
一、 當事人之發問權及意見提供權 140
二、 鑑定人員行為準則 142
(一) 工程鑑定之鑑定人迴避制度 143
(二) 禁止工程案件之鑑定人與當事人於程序外接觸 143
(三) 鑑定報告之製作與鑑定品質之提升 143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145
一、 公共工程契約之法律性質 145
二、 關於法院實務見解歧異之意見 146
(一) 業主協力義務性質 146
(二) 展延工期費用之合理給付 146
(三) 圖說與合約數量不一致之處理模式 147
(四) 履約保證金性質之判斷 149
(五) 大地工程損鄰賠償責任 149
三、 工程爭議在鑑定中之程序正義 150



參考書目及文獻

A.中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一)專書
1.內政部90.10.02台內營字第9085629號函頒訂,〈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
2.王甲乙、楊建華、鄭建才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94年元月版。
3.王志興編,〈工程仲裁案例選輯(Ⅰ)〉,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0年12 月,1版。
4.王志興編,〈工程仲裁案例選輯(Ⅱ)〉,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3年7月,1版。
5.王志興編,〈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1版。
6.王志興編,〈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1版。
7.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08年10月,修訂版。
8.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10 年3月。
9.王澤鑑,〈債法原理-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09年9月。
10.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2月。
11.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月。
12.史尚寬,〈債法各論〉,榮泰印書館,1977年,5版。
1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Ⅰ)〉,1997 年11月。
14.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Ⅲ)〉,1998 年6月。
15.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案例彙編(一)〉,2001年3月,1版。
16.吳文隆,〈大地工程學〉,九樺出版社,1996年7月。
17.李家慶 ,〈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理律文教基金會叢書,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年9月。
18.李家慶主編,〈工程與法律的對話〉,理律法律叢書,三民書局出版,2010年1月。
19.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10 年3 月,初版。
20.林誠二,〈民法債篇各論(中)〉,瑞興圖書,2011年元月。
21.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22.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中國工程諮詢工程師聯合會編譯,〈施工合同條件〉,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
23.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法學叢書,2006年9月,再版。
24.楊芳賢,〈承攬〉,黃立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25.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臺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及臺北市建築師公會共同修訂,〈臺北市建築物工程施工損害鄰房鑑定手冊〉。
26.臺北市政府編,〈臺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
27.劉宗榮,〈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三民書局,1993年9月,再版。
28.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1997年8月,17 版。
29.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2010年3月,修訂2版。
30.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新學林出版公司,2010年9月,修訂5版。
31.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2005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1.王伯儉,〈漏項之處理〉,營造天下,第99期,2004年3月。
2.王明德、蔡世祿,〈工程契約交易成本之比較分析〉,收於中華民國第一屆營建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1999年4月。
3.江宛臻、張宏節,〈公共工程總價承攬契約數量差異問題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
4.余文恭,〈從工程契約之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兼論FIDIC 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4年12月。
5.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6.李金松,〈論工共工程契約報價的計算錯誤〉,營造天下,第106期,2004年10月。
7.李家慶,〈乙式計價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77期,1997年10月。
8.李家慶,〈工程計價漏項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81期,1998年2月。
9.李家慶,〈論工程合約數量增減之問題〉,營建知訊,第237期,2002年10月。
10.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 月。
11.林孜俞,〈總價契約下實作數量增減之爭議〉,營建知訊,第276期,2006年1月。
12.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2 期。
13.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與實際-債法上之比較研究〉,中興法學,第14期。
14.林誠二,〈論政府採購之履約保證金〉,台灣本土法學,2005年7月,第72期。
15.許士宦,〈私鑑定之證據能力及鑑定價值〉,月旦法學教室,第16期。
16.許士宦,〈起訴前之證據保全〉,台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6期。
17.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上)〉,台灣本土法學,2005年1月,第66期。
18.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下)〉,台灣本土法學,2005年2月,第67期。
19.黃立、范素玲、曾惠斌,〈從爭議索賠項目比較FIDIC與國內契約範本〉,營建知訊,2011年3月,第338期。
20.黃茂榮,〈營建損鄰之賠償責任〉,月旦法學雜誌,2005年7月,第122期。
21.黃泰鋒,〈工期展延之合理補償〉,營造天下,第35/36期,1998年12月。
22.黃泰鋒,〈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下) 〉,仲裁季刊,第79期,2006年11月。
23.黃泰鋒,〈總價合約請求增加給付之爭議〉,營造天下,第73/74 期,2002 年2月。
24.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25.詹森林,〈公共工程定型化工期展延條款之實務問題〉,法令月刊,2010年8月,第61卷,第8期。
26.詹森林,〈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之規範〉,律師雜誌,第293期,2004年2月。
27.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28.羅昌發,〈政府採購法第85條之1第2項修訂對工程爭議調解實務之影響〉,仲裁季刊,第83期,2007年10月。
29.羅明通,〈公平合理原則與不可歸責於兩造之工期延宕之補償〉,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1.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2.許世明,〈營建工程契約中變更設計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3.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4.曾文麟,〈我國公共工程契約之工程司角色與信任評估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4月。
5.葉昱賢,〈建築施工損鄰事件處理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6.劉至芳,〈工程契約價金調整之研究〉,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7.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論文,2001 年8月。
8.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B.外文文獻(依英文字母順序)
1.Brian Eggleston, CEng, FICE, FIStructE, FCIArb, Liquidated Damages and Extension of Time, Wiley-Blackwell, 2009.
2.Daniel W. Halpin & Ronald W. Woodhea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1990.
3.David Chappell, Vincent Powell-Smith, John Sims, Building Contract Claims, 4th Edition, Blackwell, 2005.
4.FIDIC,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 1999.
5.John J.P. Krol, Esq., Construction Contract Law,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6.Norman A. Nadel, Construction Risk and Liability sharing conference, Vol.1,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79.
7.Robert Rubin, Virginia Fairweather, Sammie Guy, Alfred Maevis, Construction Claims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2nd Edi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2.
8.Virginia Public Procurement Act, 20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4. 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2. 23. 黃泰鋒,〈總價合約請求增加給付之爭議〉,營造天下,第73/74 期,2002 年2月。
3. 22. 黃泰鋒,〈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下) 〉,仲裁季刊,第79期,2006年11月。
4. 21. 黃泰鋒,〈工期展延之合理補償〉,營造天下,第35/36期,1998年12月。
5. 20. 黃茂榮,〈營建損鄰之賠償責任〉,月旦法學雜誌,2005年7月,第122期。
6. 18. 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下)〉,台灣本土法學,2005年2月,第67期。
7. 17. 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上)〉,台灣本土法學,2005年1月,第66期。
8. 16. 許士宦,〈起訴前之證據保全〉,台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6期。
9. 15. 許士宦,〈私鑑定之證據能力及鑑定價值〉,月旦法學教室,第16期。
10. 11. 林孜俞,〈總價契約下實作數量增減之爭議〉,營建知訊,第276期,2006年1月。
11. 9. 李家慶,〈論工程合約數量增減之問題〉,營建知訊,第237期,2002年10月。
12. 7. 李家慶,〈乙式計價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77期,1997年10月。
13. 6. 李金松,〈論工共工程契約報價的計算錯誤〉,營造天下,第106期,2004年10月。
14. 1. 王伯儉,〈漏項之處理〉,營造天下,第99期,2004年3月。
15. 4. 余文恭,〈從工程契約之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兼論FIDIC 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