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13: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牧樵
研究生(外文):Mu-chiau Xie
論文名稱:微光致螢光量測系統之研製
論文名稱(外文):Development of a Micro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System
指導教授:修芳仲鄧昭瑞鄧昭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ng-Jung ShiouGeo-Ry Tang
口試委員:修芳仲鄧昭瑞
口試日期:2011-07-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光致螢光光激發螢光
外文關鍵詞:PhotoluminescenceMicro Photoluminesc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主要是對微光致螢光量測系統進行光路設計與架設,結合CCD攝影機做影像擷取,讓LED半導體元件的相關研究人員便於進行螢光光譜的分析。實驗系統架構中包含了一片特殊的反射鏡,中央加工一個小孔洞來替代分光鏡功能,在螢光量測時可以即時接收影像,觀察樣品表面並做手動定對。本研究中還同時做了一般光致螢光與微光致螢光的架設與實驗,將不同架構實驗所產生的螢光光譜經過比較,證實本系統是有效的。另外實驗確認微光致螢光系統要激發最強的螢光,樣品需在雷射光點聚焦的位置上,最後完成一結合影像之正向微光致螢光系統之研製。
A procedure is optical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for Micro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CCD camera to video capture, for semiconductor-related researcher to facilitate the analysis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system architecture includes a special mirror, central processing of a small hole Substitute of Beam splitter features,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can be made immediately to receive images, observed the sample surface and take manual correction. The study also while doing Ordinary light Photoluminescence and Micro Photoluminescence of experiment and erection, compare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xperiments result, confirmed the system is effective. In addition,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Micro Photoluminescence system to stimulate the strongest fluorescence, samples need focus the laser spot position, finally to complete a forward Micro Photoluminescence and imaging system develop is combined.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目的 1
1.2文獻回顧 2
1.2.1 發光二極體發展歷史 2
1.2.2 光致螢光發展歷史 4
1.3研究方法 4
1.4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實驗原理 7
2.1 能帶與能隙 7
2.2光致螢光原理 8
2.2.1螢光產生的過程 9
2.2.2 電子電洞的再結合 10
2.2.3光譜特性與樣品之關係 11
2.3微光致螢光 12
第三章 實驗架構 14
3.1光學元件介紹 14
3.1.1 光譜儀 15
3.1.2 濾光片 16
3.1.3 CCD攝影機 18
3.1.4 光學鏡片 19
3.1.5 綠光雷射 21
3.1.6 顯微物鏡 23
3.2光軸校準 26
3.2.1 雷射校準 27
3.2.2 透鏡校準 28
3.2.3 反射鏡與分光鏡校準 29
3.3 幾何光學之應用 29
3.4 實驗架設 31
3.4.1光致螢光實驗架構 31
3.4.2側向微光致螢光實驗架構 32
3.4.3正向微光致螢光系統架構 33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38
4.1 光譜量測結果比較 38
4.1.1 實驗樣品 38
4.1.2 各實驗架構之量測結果 39
4.2 螢光收光距離 43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48
參考文獻 50
附錄A 三元化合物半導體能隙對組成之變化 52
附錄B 光譜儀波長校正證書 53
[1].Perkowitz, Sidney,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miconductor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3.
[2].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網址 www.pida.org.tw.
[3].郭浩中、賴芳儀、郭守義,「LED原理與應用」, 五南文化,2009。
[4].V. Swaminathan, A. T. Macrander , “Materials Aspects of GaAs and InP based Structures,”1991.
[5].X. H. Zhang, S. J. Chua, and W. J. Fan, “Band offsets at GaInP/AlGaInP(001) heterostructures lattice matched to GaA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 73, pp. 10981100, 1998.
[6].Timothy H. Gfroerer, in Encyclopedia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dited by R.A. Meyers,“Photoluminescence in Analysis of Surfaces and Interfaces”,John Wiley & Sons Ltd, Chichester, pp.9209-9213, 2000.
[7].洪建翔,“以光致螢光的方法對δ-doped之III-V族半導體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物理所, 碩士論文, 2001。
[8].Akasaki, H.Amano, M. Kito, K. Hiramatsu,“Photoluminescence of Mg-doped p-type GaN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of GaN p-n junction LED”,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991.
[9].P. Goldberg,“Luminescence of Inorganic Solid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6.
[10].Ocean Optics公司線上型錄,網址 http://www.oceanoptics.com/.
[11].Edmund Optics線上型錄,網址http://www.edmundoptics.com/.
[12].宏惠光電線上型錄,網址 http://www.unice.com.tw/.
[13].肯定科技公司,“相機型錄與技術手冊”,2009。
[14].上宸光學線上型錄,網址http://www.telescopes.com.tw/.
[15].晨康光學技術支援,網址 http://www.ck104.com.tw/.
[16].劉冠甫,“銻砷化鎵/砷化鎵與銻砷化鎵/磷砷化鎵應力量子井之光學特性”,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所, 碩士論文, 20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 2(3),122-136。
2. 張孝銘、王照欽、王梅子(1999)。休閒需求、遊戲性與休閒參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以夜二專學生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7(6),81-90。
3. 周琳霓 (2006)。另類養生~瑜珈。健康世界,247,74-76。
4. 張孝銘 (2007)。飛行傘參與者冒險遊憩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1-13。
5. 呂碧琴 (1997)。瑜珈體位法對大學女生健康適能的影響效果探討。臺大體育學報,1,233-254。
6. 張孝銘 (2000)。休閒勝任感、掌控感與休閒參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1),47-56。
7. 張孝銘 (2006)。遊客登山冒險遊憩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台中縣鳶嘴山為證。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50-62。
8. 張孝銘 (1990)。流暢理論之簡介及其在休閒研究之運用。臺灣體育,105,31-35。
9. 邱思慈、陳聰廉 (2005)。台南縣瑜珈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滿意度、工作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2),37-47。
10. 林貞岑 (2003)。瑜珈-全球健康新風潮。康健雜誌,60,105-110。
11. 張孝銘、高俊雄 (2006)。不同人口變項遊客登山冒險遊憩行為之差異性研究。真理運動知識學報,3(2),1-18。
12. 張孝銘、蕭毓薰與王敏如 (2006)。秀姑巒溪與荖濃溪泛舟遊客參與動機流暢體驗、服務滿意度與感受正面影響之比較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1),1-19。
13. 張俊彥、趙芝良 (1999)。城鄉婦女休閒活動特性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21-41。
14. 梁玉秋、曾明郎(2005)。循序漸進的學習瑜珈。大專體育,81,8-11。
15. 陳怡如 (2002)。休閒v.s.性別—談女性休閒經驗。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