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1: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甘文婕
研究生(外文):Kan,Wen-Chieh
論文名稱:漢德語顏色詞對比研究-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Untersuchung der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Farbwörter-Autolackbenennung in der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Sprache
指導教授:嚴家仁
指導教授(外文):Yen,Cha-Jen
口試委員:賴麗琇陳良吉
口試日期:2011-06-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德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外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顏色詞基本顏色詞汽車顏色汽車色彩漆色詞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經濟的繁榮,人民的生活水準不斷的提升,擁有一輛汽車的對象,不再只是特定的人士或是族群。汽車變得普及化,使得汽車銷售商若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佔一席之地,需不斷的想著各式各樣的手段。比如:在汽車顏色上,命名一個動聽的名字,如:漢語「幻影黑」(德語為Phantoschwarz)諸如此類的手法。這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進而刺激購買慾望。這樣行銷手法,讓市面上有關汽車顏色的詞語被大量的製造出。這些汽車漆色詞,從音節、構詞及語義上又與傳統的顏色詞,大不相同。
本論文運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去探討漢、德語汽車漆色詞之間的相同處與相異處。除此外,本論文以汽車漆色詞為研究對象,其主要的目的,是想與其它有關於顏色詞的論文做區隔;不再是拘泥探討兩種語言在顏色詞的文化上之間的差異。
社會的貢獻則是以不一樣的角度,去解析這類新造詞;提供不一樣的想法與理念,分析台灣與德國,在購買汽車顏色的選擇,有何差異。而這樣的研究方式,也對汽車市場的色彩營銷提供不同的理論及看法。

As the times progress and economic prosper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ntinues to improve. Not just certain people or groups can have cars, which makes cars become universal. If the car dealers want a stable status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they have to be constantly thinking about a variety of means. For example: to give a car an attractive name such as "Phantom Black". This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consumers, and stimulates the desire of consumption. This marketing approach causes the creating of the color terms for the vehicles. The automobile paint color term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in syllables, word formations and semantics.
In this paper, I use the 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utomobile paint color terms in Chinese and German. In addition, the main purpose that I have automobile paint color terms as the research target is to differentiate from other papers, which doesn’t only rigidly stick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color terms between the both languages.
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this paper resolves those new terms based on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provides a different idea and concept.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how people choose the color of automobiles in Taiwan and Germany. This research method also offers different theories and views for the color marketing of the automobile market.

1. 前言…………………………………………………… 1
1.1 研究起緣……………………………………………… 1
1.2 研究對象……………………………………………… 2
1.3 研究現況……………………………………………… 3
1.4 研究方法……………………………………………… 6
2. 顏色詞的概述………………………………………… 7
2.1 顏色和顏色詞………………………………………… 7
2.2 顏色詞的概況………………………………………… 8
2.2.1 顏色詞產生的動因…………………………………… 8
2.2.2 顏色詞詞義的發展…………………………………… 9
2.2.3 顏色詞的文化意義…………………………………… 10
3. 漢德語基本顏色詞描述……………………………… 11
3.1 漢德語基本顏色詞確定標準………………………… 11
3.2 漢語中的基本顏色詞………………………………… 15
3.3 德語中的基本顏色詞………………………………… 17
4. 汽車漆色詞產生及流行原因………………………… 19
4.1 汽車漆色詞的產生原因分析………………………… 19
4.1.1 語言內部原因………………………………………… 19
4.1.2 語言外部原因………………………………………… 21
4.2 汽車漆色詞流行原因分析…………………………… 23
5.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的音節分析……………………… 25
5.1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音節語料整理…………………… 25
5.2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音節特點分析…………………… 34
6.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的構詞分析……………………… 37
6.1 漢德語複合式汽車漆色詞語料整理………………… 38
6.1.1 漢語複合式汽車漆色詞語料整理…………………… 39
6.1.2 德語合式汽車漆色詞語料整理……………………… 43
6.2 漢德語汽車漆色詞之複合式特點分析……………… 46
7. 台德汽車市場色彩對比分析……………………… 53
7.1 台德汽車市場色彩使用與消費者喜愛汽車色彩比較分析…53
7.2 漆色詞的心理基礎分析……………………………… 60
8. 結論…………………………………………………… 63
參考文獻 ………………………………………………………… 70
附錄(一) ………………………………………………………… 77
附錄(二) ………………………………………………………… 84
附錄(三) ………………………………………………………… 86
附錄(四) ………………………………………………………… 89

〈1〉Albrecht Schöne. Goethes Farbentheologie. München: C. H. Beck,
c1987.
〈2〉Andre Melzer. Farbe erinnern: Farbeinformationen im Impliziten und
Expliziten Gedächtnistests. Saarbrücken: VDM Verlag, Dr. Müller, c2007.c
〈3〉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örterbuch. Mannheim, 1989.
〈4〉Goethe, Johann Wolfgang:Zur Farbenlehre. Frankfurt am Main:Deutscher Klassier Verlag, 1991.
〈5〉Bußmann, Hadumod(Hg):Lexikon der Sprachwissenschaft 3., aktual.
und erw. Aufl. Stuttgart:Kröner, 2002.
〈6〉劉均杰(1985):顏色詞的構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7〉伍鐵平(1986):論顏色詞及其模糊性質。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卷第2期。
〈8〉熊慶榮(1988):顏色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江蘇商論,第六期。
〈9〉張旺熹(1988):色彩詞語聯想意義初論。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10〉劉丹青(1990):現代漢語基本顏色詞的數量及序列。南京師大學學報,第三期。
〈11〉陳建芳(1993):現代德語典型構詞法淺析。現代外語,第二期。
〈12〉蕭金龍(1994):中德語言顏色象徵意義對比。武漢大學學報,第四期。
〈13〉施春紅(1994):語言調節與語言變異。語言建設,第8卷第4期。
〈14〉楊璇(1995) :談顏色詞的構成吉語法特點。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
〈15〉劉順生(1995):淺論德語複合詞及其語義。同濟大學學報,第6卷第1期。
〈16〉黎東良(1995):德語和漢語的顏色詞匯比較。湖北大學學報,第1期。
〈17〉胡曉翔(1996):德語顏色形容詞的翻譯技巧。中國科技翻譯,第9卷第1期。
〈18〉黎東良(1997):論現代德語顏色詞語的翻譯。中國科技翻譯,第8卷 第10期。
〈19〉許國基(1997):關於顏色的幾個問。廣西物理,第2卷第2期。
〈20〉姚小平(1998):基本顏色理論評述-兼論漢語基本顏色詞的演變史。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
〈21〉王顏芳(1999):顏色的心理效應。商業研究,第八期。
〈22〉于逢春(2000):論民族文化對顏色詞的構造及其意義的影響。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卷第9期。
〈23〉熊丹玉(2002):德語複合詞的句法語義分析。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6期第20卷。
〈24〉黃艷梅(2001):試析顏色詞。湖南商業學院學報。第8卷第4期。
〈25〉葉軍(2002);談色彩中特殊的成員:物色詞。蒙古大學學報,第7卷 第5期。
〈26〉柳思維,伊元元(2004):色彩管銷及其策略運用。商業經濟與管理,第3卷第7期。
〈27〉李紅印(2004):漢語色彩範疇的表達方式。北京:語言教學與研究,第6期。
〈28〉楊健國(2004):流行語的語言學研究及科學認定。北京:語言教學與研究,第6期。
〈29〉劉峰(2005):主觀化、新穎化、形象化:手機顏色命名的特點。修辭學習,第5期。
〈30〉于海飛(2005):試論實物色彩詞及其行成理論。北京論壇,第六期。
〈31〉吉益民(2006):三音節手機顏色詞面面觀。湖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
〈32〉劉宇,董靜,田方軍(2006):色彩營銷,企業管銷的新價值點。上海商業,第四期。
〈33〉李建東,董粵章,李旭(2007):顏色詞的認知詮釋。天津大學社會科學與外國語學院,第9卷第5期。
〈34〉范曉民,崔鳳娟(2007):顏色詞的認知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第6卷第6期。
〈35〉邱莉芹(2008):現代漢語新興顏色詞探析。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5期。
〈36〉王成晶(2007):手機顏色詞的類型特徵及語用功能。華節學院學報,第三期。
〈37〉馬曉輝(2008):簡析汽車顏色詞的翻譯。黃石理工學院學報,第 25卷第4期。
〈38〉藤荔(2008):廣告中新興色詞的衍生法。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
〈39〉邱莉芹(2009):廣告中新興顏色詞探析。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
〈40〉何建(2009):汽車顏色命名分析。黑龍江史志,第12期。
〈41〉胡勇軍(2009) :汽車企業如何進行色彩營銷。產業經濟報導, 第4期。
〈42〉歐秀明.賴來洋(1983):實用色彩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43〉劉雲泉(1988):語言的色彩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44〉張威廉(主編)(1994):德語語法辭典。台北:建宏。
〈45〉謝文雀(1991):消費者行為。台北:崋泰文化事業公司。
〈46〉王希杰(1996):修辭學新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學苑出版社。
〈47〉蔡幼生(1999) :實用德語構詞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8〉葛本義(2001):現代漢語詞匯學。青島:山東人民出版社。
〈49〉楊永林(2002):中國學生漢語色彩語碼認知模式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50〉駱峰(2004):漢語色彩詞的文化審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51〉邢福義(2004):文化語言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52〉遠征(2004):漢語顏色詞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53〉楊明璋(2005):台灣汽車市場色彩趨勢探討。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4〉李紅印(2007):現代漢語顏色詞語義分析。上海:商務印畫館。
〈55〉王成晶(2007):手機顏色初探。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56〉馮彬(2010):汽車顏色詞探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
〈57〉林宏(2007):漢法顏色詞對比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58〉奧迪台灣網站 http://www.audi.com.tw/tw/brand/zh.html
〈59〉奧迪德國網站 http://www.audi.de/de/brand/de.html
〈60〉BMW台灣網站 http://www.bmw.com.tw/
〈61〉BMW德國網站 http://www.bmw.de/de/de/index.html
〈62〉賓士台灣網站
http://www.mercedes-benz.com.tw/content/taiwan/mpc/mpc_taiwan_ website/twng/home_mpc/passengercars.html〈63〉賓士德國網站
http://www.mercedes-benz.de/content/germany/mpc/mpc_germanywebsite/de/home_mpc/passengercars.flash.html
〈64〉福斯台灣網站 http://www.volkswagen.tw/tw/zh.html
〈65〉福斯德國網站 http://www.volkswagen.de/de.html
〈66〉保時捷台灣網站 http://pap.porsche.com/taiwan/
〈67〉保時捷德國網站 http://www.porsche.com/germany/
〈68〉德國交通部(KBA) http://www.kbashop.de/wcsstore/KBA/pdf/Fachartikel_Farbe_der_Fahrzeuge.pdf
〈69〉杜邦新聞網
http://www2.dupont.com/Taiwan_Country_Site/zh_TW/Media_center/taiwan_press_releases/2009/20090112.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