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4: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卓盈君
研究生(外文):Cho, Ying-Chun
論文名稱:戰國楚簡字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f the Warring State Chu-Dynasty Bamboo induce “words case"
指導教授:邱德修邱德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TEH-SHIOU
口試委員:周鳳五林素清
口試委員(外文):ZHOU, FENG-WULIN, SU-QIN
口試日期:2011-06-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7
中文關鍵詞:戰國楚簡字例包山楚簡新蔡楚簡楚帛書曾侯乙墓簡
外文關鍵詞:Chu-Dynasty Bamboowords caseBaoshan Chu-Tomb Bamboo SlipXincai Chu-Tomb Bamboo SlipChu silk manuscriptZenghou Yi Tomb Bamboo Slip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近年來以楚簡文字為載體代表的戰國文字資料大量刊佈,學界的研究始終著重於文字的考釋,而文獻的釋讀更是戰國文字研究主要軸心。面對學者們大量考釋的成果,讓我們對於戰國文字可以有進一步的理解。
但我們也可從宏觀的思維上來看,戰國時代各文化圈中的各個子文化圈相互的差異,那麼我們是否也能思索,在各個子文化圈中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文字系統中是否也有一定程度的變異情形,保有母系文字系統的特質之外,文字不可能是封閉的,這樣的滲透情形也可以做為觀照。我們可以看到是古文字呈現現象的整理歸納研究的細微,筆者認為這樣若能建立於此大量研究成果做一「字例」歸納,是否有助於「字例」學的研究。在古文字學歸納例的研究可見甲骨學的文例研究,此文例研究,可參酌分期文字字形、文法、詞匯的整理歸納出現文例研究的細部觀察。
本論文將分七章,主要著重於增繁、減省、異化等字例觀察在同時期在同個區塊中所出土的楚簡是否有更細微的地域字例的劃分,這樣的劃分是否和分期有關聯。

關鍵字:戰國楚簡、字例、包山楚簡、新蔡楚簡、楚帛書、曾侯乙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bamboo slips as the carrier on behalf of the Warring States text text data Kanbu large, academic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text of the test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s the text of the main axis of the Warring States. Textual scholars have faced a lot of results, so that we can for the Warring Stat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we can also thinking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Warring States era in the cultural circl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sub-cultural circle, then we can think, in all sub-cultural circle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ext system is also a certain degree of variation case, the system re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nal language, the text can not be closed, so the case can also be used as the penetration of contemplation. We can see the phenomenon of the ancient text of summarizing research showing subtle, I think that if a lot of research done to establish this one "case" induction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word case" study of studies. In the case of ancient philolog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racle bones of the text case studies, case studies text, text font can be taking into account any stage, grammar, vocabulary of the text appeared summarizing the detail observation of case studies.
Eleven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will be mainly focused on increasing prosperity, reducing, alienation, false-oriented, class-based, text the words together cases observed in the same period in the same blocks of bamboo slips unearthed in a more subtle area is word case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of this division is associated.

Keyword:Chu-Dynasty Bamboo,words case,Baoshan Chu-Tomb Bamboo Slip,Xincai Chu-Tomb Bamboo Slip,Chu silk manuscript,Zenghou Yi Tomb Bamboo Slip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4

第一節、 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材料及方法-------------------------------------------------------------------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概況----------------------------------------------------------------------6
第四節、 章節摘要---------------------------------------------------------------------------7

第二章、 戰國楚簡材料概述----------------------------------------------20

第一節、前言----------------------------------------------------------------------------------20
第二節、戰國楚簡名稱及形制-------------------------------------------------------------22
第三節、戰國楚簡流傳----------------------------------------------------------------------23
第四節、戰國楚簡歷史地位----------------------------------------------------------------25
第五節、研究戰國楚簡方法----------------------------------------------------------------27
第六節、戰國楚簡的分期及分域----------------------------------------------------------29

第三章、 字例研究探討----------------------------------------------------37

第一節、 前言---------------------------------------------------------------------------------37
第二節、 楚系文字的結構變化------------------------------------------------------------38
第三節、 楚系書法與金文關係------------------------------------------------------------45
第四節、 小結---------------------------------------------------------------------------------55

第四章、 戰國楚簡所見增繁字例研究----------------------------------61

第一節、 前言---------------------------------------------------------------------------------61
第二節、 增形字例---------------------------------------------------------------------------63
第三節、 增義字例---------------------------------------------------------------------------71
第四節、 增聲字例---------------------------------------------------------------------------79
第五節、 小結---------------------------------------------------------------------------------81

第五章、 戰國楚簡所見減省字例研究----------------------------------82

第一節、 前言---------------------------------------------------------------------------------82
第二節、 減省字例---------------------------------------------------------------------------82
第三節、 小結---------------------------------------------------------------------------------94

第六章、 戰國楚簡所見異化字例研究----------------------------------95

第一節、 前言---------------------------------------------------------------------------------95
第二節、 異形字例---------------------------------------------------------------------------95
第三節、 偏旁異化-------------------------------------------------------------------------103
第四節、 小結-------------------------------------------------------------------------------106

第七章、結論------------------------------------------------------------------107
第一節、 先秦出土文本的義理闡釋----------------------------------------------------107
第二節、 考據與義理的二元史觀-------------------------------------------------------117
參考書目-----------------------------------------------------------------------------------121
附錄----------------------------------------------------148
附錄1[楚文字構形字例字頻表] --------------------------------------------------148
附錄2[楚系文字構形對照] --------------------------------------- ------------------151
附錄3[楚系與他系字例對照] ------------------------------------------------------174

參考書目

一、傳世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魏]張揖:《廣雅》,臺北:廣文出版社,1991年,王念孫疏證。
[魏]何晏:《論語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皇侃義疏。
[南朝宋]顧野王:《玉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陳彭年重修:《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朱熹:《孟子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朱彬:《禮記訓纂》,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二、近人著作

二畫

丁原植

2000年 《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古籍出版社。
1998年 《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于成龍

2004年 《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三畫

于省吾主編

1999年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重印。

于茀

2001年 〈郭店楚簡《緇衣》引詩補釋〉,《北方論叢》第5期,頁46-48。

工藤元男

2008年 〈從九店楚簡《告武夷》篇看《日書》之成立〉,《簡帛》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51-52。

四畫

王國維

1961年 《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三刷。

王輝

2008年 《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 〈郭店楚簡零釋三則〉,《中國文字》新廿六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55-160。

王志平

2008年 〈「戴」字釋疑〉,《簡帛》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0-14。

尹振環
2001年 《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1989年 《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1984年 《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孔仲溫

2000年 〈郭店楚簡緇衣字詞補釋〉,《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43-250。

方稚松

2009年 〈甲骨文字考釋四則〉,「復旦網」2009年5月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78。

五畫

白於藍

2008年 《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年 〈《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部分按語的補充說明〉,《新果集:慶祝林澐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632-642。
2006年 〈讀郭店簡瑣記(三篇)〉,《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頁308-309。
2002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釋注商榷〉,《華南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103。
2001年 〈郭店楚墓竹簡考釋(四篇)〉,《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92-198。
2001年 〈郭店楚簡補釋〉,《江漢考古》第2期,頁58。
2000年 〈郭店楚簡拾遺〉,《華南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88-91。
2000年 〈郭店楚簡《老子》「 」、「賽」、「 」校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頁58-61。
1999年 〈《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81-201。
1999年 〈《郭店楚墓竹簡〉,《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頁90-92。
1998年 〈包山楚簡考釋(三則)〉,《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頁68-74。
1996年 〈包山楚簡零拾〉,《簡帛研究》第二輯,北京:法律出版社,頁35-47。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

2002年 《朱子全書.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

2010年 《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丘光明

1992年 《中國歷代度量衡考》,北京:科學出版社。

史樹青

1955年 《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上海:群聯出版社。

史傑鵬

2010年 〈由郭店《老子》的幾條簡文談幽、物相通現象暨相關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2010年4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45。
2009年 〈釋郭店老子簡的「勃」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5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52。

田河

2007年 《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
古敬恒
2010年 〈望山楚簡文字考釋三則〉,《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頁172。
2001年 〈楚簡遣策車類字詞考釋〉,《徐州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頁45-48。

七畫

宋華強

2011年 〈清華簡《金縢》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網」2011年1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70#_ednref29。
2011年 〈釋曾侯乙墓竹簡的「弩」〉,武漢大學「簡帛網」1月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67。
2010年 《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年 〈《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樂」試解〉,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6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88。
2006年 〈楚簡中從「黽」從「甘」之字新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12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94。
2006年 〈新蔡簡與「速」義近之字及楚簡中相關諸字新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7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89。

何琳儀

2007年 《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三刷。
2007年 〈第二批滬簡選釋〉,《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155-168。
2007年 〈新蔡楚簡選釋〉,《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208-232。
2003年 《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3年 〈包山竹簡選釋〉,《江漢考古》第4期,頁62。

何有祖

2007年 〈楚簡散札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6。
2007年 〈讀《上博六》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
2006年 〈曹家崗楚竹書補釋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2。

李學勤

2002年 〈釋楚度量衡中的「半」〉,《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頁63-64。
2001年 〈郭店竹簡選釋〉,《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59-167。
2000年 〈試說郭店簡《成之聞之》兩章〉,《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期,頁459-460。
1999 年 李學勤:〈論上海博物館的一支〈緇衣〉簡〉,《齊魯學刊》第2期,頁28-29。

李零

2007年 《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 〈長台關楚簡《申徒狄》研究〉,《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315-316。
1999年 〈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頁141-142。
1999年 〈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第2期,頁141-149。
1997年 〈古文字雜識(二則)〉,《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759。

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

2007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北京:作家出版社。

李守奎

2010 〈包山楚簡120-123號簡補釋〉,《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包山楚簡120——123號簡補釋〉,「復旦網」2009年8月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61。
2008年 〈楚文字考釋獻疑〉,《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344-353。
2003年 《楚文字編》,上海:華東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出土簡策中的「軒」和「圓軒」考〉,《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95-199。
1997年 〈江陵九店56號墓竹簡考釋四則〉,《江漢考古》第4期,頁67-69。

李天虹
2007年 〈釋《唐虞之道》中的「均」〉,《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頁478-480。
2003年 〈新蔡楚簡補釋四則〉,「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litianhong02.htm。
2002年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郭店楚簡文字雜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94-99。

李家浩

2010年 〈楚簡所記楚人祖先「 (鬻)熊」與「穴熊」為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轉〉,《文史》第3輯,頁5-44。
2003年 〈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第一屆簡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頁324-325。
2002年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楚墓竹簡中的「昆」字及从「昆」之字〉,《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41。
1995年 〈包山楚簡中的旌斾及其他〉,《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頁375-392。
1986年 〈關於 陵君銅器銘文的幾點意見〉,《江漢考古》第4期,頁58。
1979年 〈釋「弁」〉,《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頁392。

李家浩、楊澤生

2009年 〈談上博竹書《鬼神之明》中的「送 公」〉,《簡帛》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77-185。

李孝定編
1970年 《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銳

2011年 〈《武王踐阼》研讀〉,《簡帛研究》2011年3月9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8/lirui005.htm。
2009年 〈郭店楚墓竹簡續釋〉,《中國文字》新卅四期,臺北:藝文出版社。
2003年 〈郭店楚墓竹簡補釋〉,《華學》第六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86-93。

余培林
2004年 《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宋華強

2007年 《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

沈培

2007年 〈從戰國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古代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91-434。
2007年 〈試釋戰國時代从「之」从「首(或从『頁』)」之字〉,「復旦網」2007年7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0。

吳良寶

2006年 〈平肩空首布(卬)字考〉,《中國錢幣》第2期,頁9-10。

吳筱文

2010年 〈《郭店.五行》簡46「泉」字考釋〉,「復旦網」2010年7月2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25。

八畫

林清源

2011年 〈上博(七)《鄭子家喪》文本問題檢討〉,《第三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會議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79-298。
2010年 〈「 」、「 」考辨-釋「 」及其相關諸字〉,《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頁1-34。
2002年 〈釋「參」〉,《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86-290。
1997年 《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2年 〈從「造」字看春秋戰國文字異形現象〉,《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頁287。
林澐
2004年 〈究竟是「翦伐」還是「撲伐」〉,《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15-118。

林素清

2004年 〈郭店.上博〈緇衣〉簡之比較-兼論戰國文字的國別問題〉,《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頁83-96。
2000年 〈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389-397。

林志鵬

2007年 〈釋戰國楚簡中的「曷」字—兼論《緇衣》「民有格心」句異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13。

季旭昇

2009年 〈從戰國文字中的「 」字談詩經中「之」字誤為「止」字的現象〉,「復旦網」2009年3月2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31。
2009年 〈也談《容成氏》簡39的「德惠而不失」〉,「復旦網」2009年1月26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81。
2008年 《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6年 〈說「婁」、「要」〉,《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85-487。
2005年 〈《上博四.柬大王泊旱》三題〉,「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jixusheng001.htm。
2002年 《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8年 〈讀郭店楚簡札記:「卞」、「絕為棄作」、「民復季子」〉,《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29-134。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

2003年 《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3年 《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
周法高等編

1975年 《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邴尚白

2007年 《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房振三

2003年 《信陽楚簡文字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

孟蓬生

2011年 〈《楚居》所見楚王「宵囂」之名音釋〉,《復旦網》2011年5月2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03。
2010年 〈「出言又(有)丨,利(黎)民所丨(从言)」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四〉,武漢大學「簡帛網」2010年9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96。
2010年 〈郭店楚簡《緇衣》中與「表」字相當的字〉,《古文字研究》第28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19-425。
2007年 〈「瞻」字異構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8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87。
2004年 〈釋「 」〉,《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67-272。
2002年 〈上博簡〈緇衣〉三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443。

周波

2008年 〈「侮」字歸部及其相關問題考論〉,「復旦網」2008年12月2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2。

周鳳五

2002年 〈上博《性情論》小箋〉,《齊魯學刊》第4期,頁13-16。
2001年 〈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頁941-959。
1999年 〈郭店楚簡識字札記〉,《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頁351-359。
1999年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頁741-747。
1999年 〈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臺北:楚文化研究會,頁42-49。
1998年 〈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21-128。

東山鐸

2008年 〈《忠信之道》「禺」字補釋〉,「復旦網」2008年3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68。

九畫
范常喜

2009年 〈九店簡《告武夷》補議〉,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9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47。
2006年 〈簡帛《周易.夬卦》「喪」字補說〉,《周易研究》第4期,頁39-42。
2006年 〈《郭店楚墓竹簡》中兩個省聲字小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8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90。

胡楚生

2001年 《老莊研究》,臺北:學生書局,二刷。

胡平生

2009年 〈楚簡研究的新成果——讀《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12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92。

故宮博物院編

1994年 《古璽匯編》,北京:文物出版社,二刷。

姜彬主編

1992年 《吳越民間信仰民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十畫

晏昌貴

2010年 《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年 〈新蔡葛陵楚簡「上逾取稟」略說〉,《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頁564-579。

馬承源主編

2008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在國

2007年 〈郭店簡考釋二則〉,《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72-75。
2007年 〈新蔡葛陵楚簡札記〉,《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247-253。
2006年 《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2005年 〈說「咠」及其相關字〉,「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xuzaiguo001.htm。
2003年 〈新蔡葛陵楚簡劄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7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062。
2003年 〈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學術界》第1期,頁98-103。
2001年 〈郭店楚簡文字三考〉,《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77-185。

徐中舒編

1998年 《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1年 《漢語大字典》,臺北:遠東圖書出版社。

徐寶貴

2007年 〈以「它」「也」為偏旁文字的分化〉,《文史》第3輯,頁227-256。

涂宗流、劉祖信

2001年 《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荊門市博物館編

1998年 《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高亨

1997年 《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高明

1998年 〈讀《郭店》老子〉,《中國文物報》,1998年10月28日三版。

高智

1996年 〈《包山楚簡》考釋十四則〉,《于省吾教授誕辰百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頁183-185。

孫偉龍

2009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文字羡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

孫飛燕

2008年 〈「害」字小議〉,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4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1。
2007年 〈讀《尊德義》劄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11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53。

袁金平

2007年 《新蔡葛陵楚簡字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博士論文。

袁國華

2003年 〈望山楚墓卜筮祭禱簡文字考釋四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四本,第二分,頁307-324。
2003年 〈郭店楚墓竹簡從「匕」諸字及相關詞語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1分,頁17-33。
2002年 〈《望山楚簡》考釋三則〉,《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頁371-372。
1999年 〈郭店竹簡「 」(邵)、「其」、「卡」(卞)諸字考釋〉,《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62-164。
1998年 〈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十一則〉,《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臺北:藝文出版社,頁143-145。
1993年 〈「包山楚簡」文字考釋〉,《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頁425-444。

孫開泰

2001年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篇校釋〉,《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37-148。

唐有波

2000年 〈大市量淺議〉,《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29-132。

晁福林

2002年 〈九店楚墓補釋-小議戰國時期楚國田畝制度〉,《中原文物》第5期,頁51-54。

夏德安

1998年 〈戰國時代兵死者的禱辭〉,《簡帛研究譯叢》第二輯,頁30-42。

十一畫
陳偉

2010年 《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年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年 〈也説葛陵楚簡中的「以起」〉,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5月2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49。
2006年 〈上博五《三德》初讀〉,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
2002年 《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郭店楚簡《六德》諸篇零釋〉,《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29-33。
1998年 〈九店楚日書校讀及其相關問題〉,《人文論叢》,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頁155。
1997年 〈新發表楚簡資料所見的紀時制度〉,《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606。
1996年 《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4年 〈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考析〉,《江漢考古》第4期,頁66-71。

陳偉武

2000年 〈郭店楚簡識小錄〉,《華學》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76-78。

陳劍

2010年 〈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152-182。
2008年 〈釋《忠信之道》的「配」字〉,「復旦網」2008年2月2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43。
2007年 《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2007年 〈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09-226。
2007年 〈讀《上博(六)》短札五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3。
2006年 〈上博竹書《周易》異文選釋(六則)〉,《文史》第4輯,頁6-11。
2006年 〈也談《競建內之》簡7的所謂「害」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6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5。
2005年 〈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5年12月16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4。
2003年 〈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頁114-131。

陳復華、何九盈

1987年 《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靖欣

2005年 《郭店楚簡.教《成之聞之》文字研究》,臺北:臺灣範大學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陳斯鵬

2010年 〈楚系簡帛中的「由」〉,《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60-61。
2008年 〈楚簡中的一字形表多詞現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195-239。
2008年 〈楚簡「史」、「弁」續辨〉,《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00-406。
2002年 〈郭店楚簡解讀四則〉,《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09-412。
2000年 〈郭店楚墓竹簡考釋補正〉,《華學》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78-81。
1999年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10則)〉,《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6期,頁144-148。
陳秉新
2003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補釋〉,《東南文化》第9期,頁80。

陳昭容

2003年 《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1997年 〈釋古文字中的「 」及从「 」諸字〉,《中國文字》新廿二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21-150。

陳松長

1997年 〈九店楚簡釋讀札記〉,《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545-554。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

2010年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許學仁

2002年 〈戰國楚簡文字研究的幾個問題——試讀戰國楚簡〈語叢四〉所錄〈莊子〉語暨漢墓出土〈莊子〉殘簡瑣記〉,《古文字研究》第23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21-137。
許文獻
2001年 〈郭店楚簡「 」字形構新釋〉,《中國文字》新廿七輯,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71-175。

許抗生

1999年 〈初讀郭店竹簡《老子》〉,《中國哲學》第二十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102。

張新俊、張勝波

2008年 《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局。

張新俊

2009年 〈「人以君王為所以囂」別釋〉,「復旦網」2009年1月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40。
2005年 《上博楚簡文字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

張儒、劉毓慶

2002年 《漢字通用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合編

1999年 《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張光裕、袁國華

1993年 〈讀包山楚簡劄迻〉,《中國文字》新十七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301-306。

張光裕、滕壬生、黃錫全主編

1997年 《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張鶴泉

1993年 《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張富海

2002年 《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張桂光

2001年 〈《郭店楚墓竹簡》釋注續商榷〉,《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86-191。

崔仁義

1998年 《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商承祚

1995年 《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

郭沫若

1982年 《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郭靜云

2008年 〈甲骨、金、簡文「 」字的通考〉,《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35-140。
郭永秉

2010年 〈談古文字中的「要」字和从「要」之字〉,《古文字研究》第28輯,北京:中華書局,頁108-115。
2008年 〈由《凡物流形》「廌」字寫法推測與郭店《老子》甲組與「朘」相當之字應為「廌」字變體〉,「復旦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3。
2007年 〈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8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09。

郭沂

1998年 〈郭店楚簡《天降大常》(《成之聞之》)篇疏證〉,《孔子研究》第3期,頁61-68。

黃德寬、徐在國

2007年 〈郭店楚簡文字考釋〉,《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1-16。
2007年 〈郭店楚簡文字續考〉,《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17-24。
1998年 〈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頁98-111。

黃德寬

2004年 〈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頁440。
1997年 〈說「也」〉,《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823-832。

黃錫全

2004年 〈讀《上博楚竹書》(三)劄記六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9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huangxiquan01.htm。
2001年 〈楚簡「 」字簡釋〉,《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6-13。
2000年 〈試說楚國黃金貨幣稱量單位「半鎰」〉,《江漢考古》第1期,頁56-62。
黃儒宣

2003年 《九店楚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

2000年 〈湖北黃岡兩座中型楚墓〉,《考古學報》第2期,頁269。
麥耘
2001年 〈「黽」字上古音歸部說〉,《華學》第五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頁168-173。

梁春勝

2008年 〈《戰國古文字典》引近代漢字資料辨析〉,「復旦網」2008年9月1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10。
梁立勇
2003年 〈郭店簡二三字試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7日,http://www.jianbo.org/wssf/2003/liangliyong01.htm。

十二畫
馮勝君

2010年 〈試說東周文字中部分「嬰」及从「嬰」之字的聲符-兼釋甲骨文中的「癭」和「頸」〉,《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2006年 〈談談郭店簡《五行》篇中的非楚文字因素〉,《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45-52。
2005年 〈戰國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武漢大學「簡帛網」2005年11月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0。
2005年 〈戰國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武漢大學「簡帛網」2005年10月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0。
2000年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四則)〉,《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10-213。

彭浩

2001年 《郭店楚簡《老子》校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
2000年 《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
1995年 《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湖南省博物館等編著
2000年 《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
1991年 《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程鵬萬
2006年 《簡牘帛書格式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程燕
2009年 〈上博七《武王踐阼》考釋二則〉,「復旦網」2009年1月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07。

湯餘惠、吳良寶
2001年 〈郭店楚簡文字拾釋(四篇)〉,《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99-20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
2008年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復旦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0。

十三畫
裘錫圭

2009年 〈是「恆先」還是「極先」?〉,「復旦網」2009年6月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06。
2008年 〈釋古文字中的有些「悤」字和从「悤」、从「兇」之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1-12。
2008年 〈簋銘補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
2007年 《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再版。
2007年 〈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63-70。
2006年 〈關於《老子》的「絕仁棄義」和「絕聖」〉,《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1-15。
2004年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 〈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頁77-80。
2001年 〈古音學與古文字學的密切關係〉,《海峽兩岸漢語史研討會論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0年 〈糾正我在郭店〈老子〉簡釋讀中的一個錯誤─關於「絕偽棄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25-30。
1998年 〈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頁1-6。
1992年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董蓮池
2004年 〈釋戰國楚系文字中从 的幾組字〉,《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86-289。
2000年 〈釋楚簡中的「辯」字〉,《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00-204。

董珊
2010年 〈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復旦網」2010年6月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5。
2007年 〈讀《上博六》雜記(續四)〉,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9。

鄒濬智
2004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北:台灣範大學碩士論文。

虞萬里
2003年 〈上博簡、郭店簡《緇衣》與傳本合校補證(中)〉,《史林》第3期,頁68-79。

葉曉峰
2008年 〈關於楚簡中的「︱」字〉,「復旦網」2008年5月2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46。

十四畫

趙平安
2009年 〈談「瑟」的一個變體〉,「復旦網」2009年1月1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48。
2009年 《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年 〈釋郭店簡《成之聞之》中的「 」字〉,《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174-176。

趙建偉
1999年 〈郭店竹簡〈老子〉校釋〉,《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頁260-296。
1999年 〈郭店竹簡《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釋〉,《中國哲學史》第2期,頁34-39。

廖名春
2009年 〈郭店簡「訇」、上博簡「 」字新釋〉,「復旦網」2009年8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65。
2001年 〈楚簡老子校釋(九)〉,《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75-92。
2001年 〈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篇校釋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頁1-7。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
1990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釋文注釋》,北京:文物出版社。

廣瀨薰雄
2008年 〈郭店楚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補論〉,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2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3。
2006年 〈新蔡楚簡所謂「賵書」簡試析——兼論楚國量制〉,《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11-222。

十五畫

滕壬生
2008年 《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劉釗
2008年 《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 〈《上博五‧君子為禮》釋字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54。
2004年 《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
2004年 《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3年 《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 〈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四)〉,《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頁4-6。
2000年 〈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75-93。

劉源
2004年 《商周祭祖禮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劉信芳
2006年 〈信陽楚簡2-04號所記車馬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93-296。
2001年 〈郭店簡《語叢》文字試解(七則)〉,《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範大學出版社,頁203-204。
2000年 《簡帛五行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0年 〈郭店簡〈緇衣〉解詁〉,《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165-181。
2000年 〈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第1期,頁43-46。
2000年 〈郭店簡文字例解三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四分,頁933-944。
1999年 《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8年 〈望山楚簡校讀記〉,《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頁35-38。
1998年 〈从 之字匯釋〉,《容庚先生百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頁607-618。
1997年 〈九店楚簡日書與秦簡日書比較研究〉,《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524。
1997年 〈楚簡器物釋名上篇〉,《中國文字》新廿二期,臺北:藝文印書館,頁168。

劉國勝
2010年 〈信陽遣冊「柅」蠡測〉,武漢大學「簡帛網」2010年10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24。
2005年 《楚喪葬簡牘集釋》,武漢: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修改版。
1997年 〈曾侯乙墓E61號漆箱書文字研究—附「瑟」考〉,《第三屆國際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699-705。

劉樂賢
2004年 〈讀楚簡劄記二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5月26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207。
2000年 〈郭店楚簡《六德》初探〉,《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384-388。
1996年 〈九店楚簡日書研究〉,《華學》第二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頁61-70。

劉洪濤
2009年 〈上博竹書《武王踐阼》所謂「卣」字應釋為「戶」〉,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3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03。
2009年 〈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事跡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2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96。
2008年 〈上古音「也」字歸部簡論〉,「復旦網」2008年12月1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0。
2007年 〈讀上博竹書《天子建州》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7月1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2。

禤健聰
2010年 〈釋楚文字的「龜」和「 」〉,《考古與文物》第4期,頁102-104。
2008年 〈楚簡所見量制單位輯證〉,《中原文物》第2期,頁96-98。
2008年 〈楚簡釋讀瑣記(五則)〉,《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頁370-375。
2006年 《戰國楚簡字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2006年 〈楚簡文字補釋五則〉,《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頁363-366。
2006年 〈楚文字新讀二則〉,《江漢考古》總101期,頁83-84。
2006年 〈上博楚簡(五)零劄(二)〉,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8。

蔣瑞
2000年 〈說郭店簡本《老子》「大器曼成」〉,《中國哲學史》第1期,頁31-34。

鄧少平
2009年 〈《性自命出》與《性情論》「其辭,儀道也」試解〉,「復旦網」2009年12月2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22。

十六畫
錢玄、錢興奇
1998年 《三禮辭典》,南京:新華書店,二刷。

冀小軍
2003年 〈郭店楚簡《語叢四》12—14號簡考釋,《簡帛研究》2003年6月24日,http://www.jianbo.org/Wssf/2003/jixiaojun01.htm。

十七畫
蕭聖中
2011年 〈曾侯乙墓竹簡殘泐字三補(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網」1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61。
2005年 《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

蕭毅
2007年 〈九店竹書探研〉,《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頁557-563。

十八畫
聶中慶
2004年 《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魏啟鵬
2000年 《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魏宜輝
2006年 〈再論郭店簡、上博簡〈緇衣〉用為「從」之字〉,《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第一輯,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頁67-72。
2003年 《楚系簡帛文字形訛變分析》,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

魏宜輝、周言
2000年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32-236。

顏世鉉
2001年 〈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頁443-501。
2000年 〈郭店楚簡散論(一)〉,《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100-107。
1999 年 〈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頁395。

十九畫
羅運環
2008年 〈葛陵楚簡鄩郢考〉,《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98-500。

龐樸
1999年 〈古墓新知—漫談郭店楚簡〉,《中國哲學》第二十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11。
1999年 〈撫心曰辟〉,《中國哲學》第二十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365。

二十一畫
顧史考
2010年 〈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調整三則〉,「復旦網」2010年12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28。
2006年 《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