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昭正(1999)。餐旅服務業與觀光行銷(初版)。台北:弘智文化。
宇敏(2002)。行銷策略(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利一言(2004)。國內線航空公司套裝旅遊行銷策略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正雄(2009)。以資源基礎觀點建構民宿業行銷策略評選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李宗珏(2004)。台灣民宿業者餐旅行銷組合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儒(2004)。行銷管理:觀念活用與實務應用。台北:三民出版社。
李明儒、蔡梅馨、王惠蘭、周淑君(2005)。澎湖地區民宿發展與經營型態之初探。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周文賢(1999)。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台北:智勝出版社。
周逸衡、凌儀玲(2005)。服務業行銷(第五版)。台北:華泰書局。
林万登(2004)。臺灣地區農漁村民宿經營業者知識、態度、行為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6,1-16。
林士傑,吳宗瓊,陳文軒,邱仲宏(2006)。民宿消費者口碑傳播之研究-互動品質、服務品質、滿意度之關係。中華觀光管理學會與台灣休閒遊憩學會研討會,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林宜甲(1998)。國內民宿經營上所面臨問題與個案分析-以花蓮縣瑞穗鄉舞鶴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韋廷(2010)。台灣民宿國際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林國良(2006)。金瓜石及九份地區民宿市場行銷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梓聯(2001)。台灣的民宿。農業經營管理會訊,27,3-5。
林銘鴻(2007)。民宿業者經營創新之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豐瑞、謝佳珍、劉羽珊,(2004)。民宿經營者行銷決策型態之分析。農業經營管理年刊,10,90-120。欣境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0)。東部海岸風景區發展民宿可行性之研究。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台北。
邱浩政(2005)。量化研究法: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雙葉書廊。
姜惠娟(1997)。休閒農業民宿遊客特性與動機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徐華震(2007)。居家生活水晶飾品的選用及其消費行為和行銷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紫菁(1998)。行銷組合策略在休閒農場經營上之應用-以頭城休閒農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永傑(1991)。山地民宿村莊之計劃理念與營運計劃。台灣省農委會。
陳永賓(1995)。國際航空客運市場行銷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郎、張東友(2002)。臺灣農村民宿之類型及其行銷策略。農業經營管理會訊,33,16-20。
陳詩惠(2003)。民宿遊客市場區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墀吉、掌慶琳、單心怡(2001)。國內民宿經營及發展現況之探討─以九份風箏博物館為例。休閒旅遊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236-283。
游冉琪(2009)。博物館行銷策略研究—以生活型態論推薦博物館之因素。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碩士論文。黃秀惠(2005)。初探澎湖地區民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從文化創意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芳敏(2006)。花蓮縣休閒農業市場區隔、行銷策略之研究--消費者利益追求之觀點。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秀惠(2006)。初探澎湖地區民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從文化創意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英(2001)。行銷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純德、李宗珏(2005)。台灣民宿業者餐旅行銷組合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海峽兩岸觀光學術研討會,銘傳大學觀光學院,269-290。
楊永盛(2003)。遊客對宜蘭地區民宿評價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楊家彥(2002)。危機也是轉機─淺論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5,81-85。廖世平(2003)。高鐵完工後對休閒產業行銷策略影響之研究-以主題遊樂園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榮泰生(2001)。創新擴散有助市場行銷。管理雜誌、327,118-120。劉錦桂(1993)。旅遊目的地選擇之地點特性及其市場區隔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健雄、吳乾正(2004)。渡假民宿管理。台北:全華科技出版。
鄭詩華(1992)。農村民宿之經營及管理。戶外遊憩研究,5(3/4),13-24。蕭國偉(2010)。民宿行銷推廣策略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中縣四月芳草民宿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國華(2006)。民宿與休閒旅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龍姵妏(1998)。國內航空服業行銷策略之分析-以北高定期航線之四家航空公司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旭如(1993)。台灣民宿農莊之規劃與經營管理。台灣經濟,197,69-77。
薛景慈、康桓甄、何若絜(2008)。澎湖民宿消費者住宿決策因素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3),168-185。韓選棠(1994)。台北市坡地農村發展休閒農業之研究。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51 輯。
二、英文部分
Alastair, M. M., Philip, L. P., Gianna, M., Nandini, N., & Joseph, T. O. (1996). Specialist accommodation: definition, markets served, and rol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5(1), 18-25.
Day,George, Allan D.Shocker,&Rajendra K.rivastava(1979). Customer-oriented Approaches to Identifying Product-Markets. Journal of Marketing,8-19.
Domenico, M. D., and Lynch, P. A. (2007). Host/Guest Encounters in the Commercial Home, Leisure Studies, 26(3), 321-338.
Foxall, R. R., & Goldman, R. E. (1994). Consumer psychology for marketing. New York:Routledge.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91). Principle of marketing.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ed.).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Kotler, Philip (2002).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azer, W., & Layton, R. A. (1999).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rketing: A service management approach. East Lansing, Michigan: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merican Hotel & Hotel Association.
Lubetkin, M. (1999). Bed and Breakfasts: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Cornell Hotel &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0(4), 84-90.
Lynch, P. A., and MacWhannell, D. (2000). Home and commercialized hospitality. InC. Lashley & A. Morrison (Eds.), Search of Hospital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Debates,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Middleton, & Victor, T. C. (1994). Marketing in travel & tourism (4th ed.).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m.
Morrison, A. M. (1996). Hospitality and Travel Marketing (2nd ed.), New York:Delmor Publishers.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 Berry, L.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1), 41-50.
Peter, V. A. (2001). Bed and breakfast feel ignored by marketing. Philadelphia Business Journal, 20, 38-40.
Pride,William M.&O.C. Farell(1991).Marketing(7thed).Houghton Mifflin.
Weitz, B. A., & Wensley, R. (1984).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control. Boston, MA: Kent Publishing Company.
Wendell R. Smith(1956).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Wind Yoram (1978).Issues and Advances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 Journal of Markets, 14, 317-337.
Wind, Y. (1987).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ased Approach to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Marketing Driven Busines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Mathematical Modelling, 9(3-5), 285-291.
三、網站
大台灣旅遊網(2010)。民宿度假去探索台灣地方之美,上網日期:2010年8月
5日。網址:http://tw.tranews.com/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3225979
澎湖風景區管理處(2010)。澎湖遊憩系統,上網日期:2010年8月20日。
網址: http://www.penghu-nsa.gov.tw。
觀光局(2010)。民宿家數、房間數統計,上網日期2010年2月1日。
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觀光局(2010)。民宿之定義,上網日期:2010年1月22日。
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