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8: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昱全
研究生(外文):Yu-Chiuan Chen
論文名稱:民間宗教信仰因果報應觀:作為一種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導引
論文名稱(外文):The Karma of Folk Religions Belief:As a Life-Style for Taiwan people
指導教授:林端林端引用關係黃聖哲黃聖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uan LinShen-Zhe 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6
中文關鍵詞:因果報應承負說日常生活導引
外文關鍵詞:KarmaChengfuLife-Sty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2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具有民間宗教信仰的因果報應概念的華人,其如何接觸此一概念,並在發生了生命事件後,如何的將此一宗教倫理轉化為對生命事件的解釋,並對於此概念個人的詮釋以及按照這個宗教行動的規則性,是如何進行其日常生活導引,就此部分來進行分析。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共訪談六位受訪者,並整理出不同生命經驗中,針對因果報應概念所帶出相同與相異之處。研究發現如下:

1.受訪者多是受父母家庭的宗教屬性選擇宗教。
2.受訪者多認為基於尊敬與盡孝兩個原則,應該要祭拜祖先,而非擔心受作祟。
3.受訪者多認定有輪迴與前世的概念,認為現世的生活以及與旁人的相處,與其個人前世的作為有關。
4.受訪者的生命事件的發生,導致信服因果報應。
5.救贖的目的為若現下的生活順利,則希望下一世能繼續維持,而不順利者,則寄望能在來世有更好的生活。
6.因果報應的生活規範為與個人的日常生活做結合,並以此做行動準則,衍生為深怕死後下地獄受折磨、當作工作謹慎的借鏡與採取退讓的態度。
研究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研究缺失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This study focuses on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concept of karma of folk religions. The study analyzes how they contact with this concept; after life events take place, how they turn the religious ethics into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events; and how their daily life-style is guided by their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regularity of a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igions.

Using 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interviews six respondents and sort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rought about by the concept of karma in their diverse life experiences.

The study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Respondents’ choices of religions are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ir original family.
2. Respondents mostly think that ancestor worship is based on respect and filial piety, not for fear of ancestors’ mischief.
3. Respondents mostly believe in the concept of reincarnation and preexistence. They think that their present life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others are related to their conducts in preexistence.
4. Life events happening to the respondents lead to their belief in karma.
5. The purpose of redemption is that if one’s present life goes on smoothly, he hopes to keep it in the afterlife; and if not, he hopes for a better life in the afterlife.
6. The living norms of karma, combined with one’s daily life, becomes one’s codes of conduct, with derivatives of fear of torture in Hell after death, caution about working with care, and adoption of a submissive attitude.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gives a discussion, indicates the study flaws,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民間宗教信仰 9
第二節 因果報應 15
第三節 因果業報說 19
第四節 承負說 22
第五節 生活導引 26
第六節 章節規劃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擇目的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章 虔服者的主體敘述 35
第一節 惡有惡報的贖罪者 35
第二節 生命事件的連結 36
第三節 善有善報的崇信者 36
第四節 承負的範圍限定 37
第五節 宗教倫理轉化為職業倫理 38
第六節 苦難的解脫 40
第五章 因果報應信服者經驗分析 42
第一節 以傳統概念為行動依歸 42
第二節 祭祖,多維思念,無關其他 45
第三節 前世已註定,今世當努力 47
第四節 促成因果報應的生命事件 48
第五節 因果報應的衍生 51
第六章 討論與結論 57
第一節 討論 5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討論 62
參考書目 63
中文部分 63
外文部分 65
網路資料 6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圖書
丁仁傑(1999),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7),中國五大宗教知識讀本,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崇一(1982),報恩與報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收於: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王振寰(2004),都市化、社區與城鄉關係。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王世榕(1968),因果觀念在中國民間社會的流衍,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王子華(1996),《二拍》果報故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5-36。
王芊月(2007),三言果報觀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李侑芝(2008),弘明集因果報應論爭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立天(1992),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7,67。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上卷,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亦園(2004),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出版社。
李世玫(2008),青瑣高議,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光弘(1987),沒有祖宗就沒有牌位?E. Ahern溪南資料的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阮昌銳(1998),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觀光局。
邱芳津(1999),宋代果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仁喆(1988),聊齋志異之宿命論與果報觀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1996),民間信仰與宗教條,鯤島探源,台北:稻田出版社。
林美容(1997),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林裕盛(2003),佛教的果報觀與唐代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榮澤(2009)。臺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香港:蘭臺出版社。
張雅文(2006),《聊齋志異》果報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
郭士賢、張思嘉(2003),<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本土心理學研究》,21,233-267。
黃鬱茜(1996),《二拍》果報故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雨(2002),行為歸因與社會記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梁啟超(1989),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中華書局。
陳郁夫、房志榮等著(1989),民間信仰,宗教與人生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敏瑄(1990),唐代佛教果報地獄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杏枝(2000),<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台灣社會學刊》,22,173-212。
陳麟書(2006),宗教倫理學概論,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文玲(2009年6月),臺灣佛教與民間宗教的結合,關秉寅(主持人),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6月份演講,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
孫亦平(2008),道教的信仰與思想,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袁光儀(2002),《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167-209。
段致成(1997),《太平經》中的「承負說」,中國文化月刊,212,91-102。
道堅(2007),中國佛教與社會探論,北京市:宗教文化。
馮佐哲、李澤奉(1994),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1985,報-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收入劉紉尼、段昌國、
張永堂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明(2010),宗教與倫理,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游斌、朱竟旻(2007),“世俗化”命題之批判:現代宗教生活的實證研究--專訪宗教市場論開創者斯達克教授,社會理論學報,96秋,493-508
楊慶堃(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董芳苑(1982),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33(4)。
董芳苑(1996),探討民間信仰,臺北市:常民文化。
董芳苑(2008),台灣宗教論集,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鄭祖邦(1990),<韋伯論”生活導引”>,社會理論學報,3:1,89春,157-181。
劉靜貞(1981),宋人的果報觀念,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劉昭瑞(1992),《太平經》與考古發現的東漢鎮墓文》,世界宗教研究,4,111-119。
劉滌凡(1998),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劉滌凡(1999),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劉雯鵑(2003),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文輝(2004),社會學,台北:三民。
鄭志明(1998),臺灣民間宗教結社。臺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謝仲明(1993),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載於中國文化月刊。
瞿海源(1985),宗教信仰與家庭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瞿海源(2006),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台北縣:桂冠圖書。
咸恩仙(1989),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允晨文化。

(二)外文文獻
Anthony Giddens.(1994)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簡慧美譯,臺北市:遠流。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mpbell, W. Keith, & Sedikides, Constantine (1999). Self-Threat Magnifies the Self-Serving Bias: 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3, 23-43.
Cheng, Andrew T.” Popular conceptions of karma, rebirth, and retribu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 Chinese Culture 36(1995)3:53-71.
Christine M. Korsgaard.(2010) 規範性的的來源,楊順利譯,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Harvey Goldman (1988) Max Weber and Thoms Mann: Calling and the Shaping of the Self.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nazawa, Satoshi (1992) Outcome or expectancy?: antecedent of spontaneous causal attribu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8 (6) pp. 659-668. ISSN 0146-1672
Lau,Bernard W. K(2001). Karma: A Cross-cul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Examination of Retribution. Asian Culture Quarterly,19(1),1-12.
Max.Weber.(2007)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康樂、簡惠美譯,臺北市:遠流。
Michael Quinn Patton(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Peter L. Berger.(2003) 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蕭羨一譯,台北:商周。
Rodney Stark, Roger Finke.(2004) 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楊鳳崗譯,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Taylor, S. E., Peplau, L. A.,& Sears, D. O.(1999).社會心理學,張滿玲譯,臺北市:雙葉書廊。
(三)網路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民間信仰】。取自http://www.mwr.org.tw/tw_religion/
大正大藏經網頁。取自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
人無順境逆鏡只有心鏡,把心化成水,以身當成器,你是什麼器體你就轉什麼型(民98年8月1日。) 十二因緣及五蘊圖【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oVpvTc.BBxa09otaLT.Y/article?mid=1236&prev=1237&l=f&fid=4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仲明(1993),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載於中國文化月刊。
2. 董芳苑(1982),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33(4)。
3. 游斌、朱竟旻(2007),“世俗化”命題之批判:現代宗教生活的實證研究--專訪宗教市場論開創者斯達克教授,社會理論學報,96秋,493-508
4.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1985,報-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收入劉紉尼、段昌國、
5. 段致成(1997),《太平經》中的「承負說」,中國文化月刊,212,91-102。
6. 袁光儀(2002),《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167-209。
7. 陳杏枝(2000),<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台灣社會學刊》,22,173-212。
8. 郭士賢、張思嘉(2003),<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本土心理學研究》,21,233-267。
9. 方立天(1992),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7,67。
10. 余光弘(1987),沒有祖宗就沒有牌位?E. Ahern溪南資料的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1. 文崇一(1982),報恩與報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收於: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2. 丁仁傑(1999),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3. 瞿海源(1985),宗教信仰與家庭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