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圖書
丁仁傑(1999),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7),中國五大宗教知識讀本,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崇一(1982),報恩與報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收於: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王振寰(2004),都市化、社區與城鄉關係。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王世榕(1968),因果觀念在中國民間社會的流衍,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王子華(1996),《二拍》果報故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5-36。
王芊月(2007),三言果報觀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李侑芝(2008),弘明集因果報應論爭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方立天(1992),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7,67。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上卷,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亦園(2004),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出版社。
李世玫(2008),青瑣高議,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光弘(1987),沒有祖宗就沒有牌位?E. Ahern溪南資料的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阮昌銳(1998),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觀光局。
邱芳津(1999),宋代果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金仁喆(1988),聊齋志異之宿命論與果報觀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1996),民間信仰與宗教條,鯤島探源,台北:稻田出版社。
林美容(1997),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林裕盛(2003),佛教的果報觀與唐代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林榮澤(2009)。臺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香港:蘭臺出版社。
張雅文(2006),《聊齋志異》果報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郭士賢、張思嘉(2003),<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本土心理學研究》,21,233-267。黃鬱茜(1996),《二拍》果報故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雨(2002),行為歸因與社會記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梁啟超(1989),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中華書局。
陳郁夫、房志榮等著(1989),民間信仰,宗教與人生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敏瑄(1990),唐代佛教果報地獄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杏枝(2000),<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台灣社會學刊》,22,173-212。陳麟書(2006),宗教倫理學概論,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文玲(2009年6月),臺灣佛教與民間宗教的結合,關秉寅(主持人),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6月份演講,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
孫亦平(2008),道教的信仰與思想,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袁光儀(2002),《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167-209。段致成(1997),《太平經》中的「承負說」,中國文化月刊,212,91-102。道堅(2007),中國佛教與社會探論,北京市:宗教文化。
馮佐哲、李澤奉(1994),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1985,報-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收入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明(2010),宗教與倫理,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游斌、朱竟旻(2007),“世俗化”命題之批判:現代宗教生活的實證研究--專訪宗教市場論開創者斯達克教授,社會理論學報,96秋,493-508楊慶堃(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董芳苑(1982),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33(4)。董芳苑(1996),探討民間信仰,臺北市:常民文化。
董芳苑(2008),台灣宗教論集,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鄭祖邦(1990),<韋伯論”生活導引”>,社會理論學報,3:1,89春,157-181。
劉靜貞(1981),宋人的果報觀念,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劉昭瑞(1992),《太平經》與考古發現的東漢鎮墓文》,世界宗教研究,4,111-119。
劉滌凡(1998),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劉滌凡(1999),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劉雯鵑(2003),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蔡文輝(2004),社會學,台北:三民。
鄭志明(1998),臺灣民間宗教結社。臺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謝仲明(1993),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瞿海源(1985),宗教信仰與家庭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瞿海源(2006),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台北縣:桂冠圖書。
咸恩仙(1989),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允晨文化。
(二)外文文獻
Anthony Giddens.(1994)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簡慧美譯,臺北市:遠流。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mpbell, W. Keith, & Sedikides, Constantine (1999). Self-Threat Magnifies the Self-Serving Bias: 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3, 23-43.
Cheng, Andrew T.” Popular conceptions of karma, rebirth, and retribu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 Chinese Culture 36(1995)3:53-71.
Christine M. Korsgaard.(2010) 規範性的的來源,楊順利譯,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Harvey Goldman (1988) Max Weber and Thoms Mann: Calling and the Shaping of the Self.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nazawa, Satoshi (1992) Outcome or expectancy?: antecedent of spontaneous causal attribu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8 (6) pp. 659-668. ISSN 0146-1672
Lau,Bernard W. K(2001). Karma: A Cross-cul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Examination of Retribution. Asian Culture Quarterly,19(1),1-12.
Max.Weber.(2007)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康樂、簡惠美譯,臺北市:遠流。
Michael Quinn Patton(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Peter L. Berger.(2003) 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蕭羨一譯,台北:商周。
Rodney Stark, Roger Finke.(2004) 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楊鳳崗譯,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Taylor, S. E., Peplau, L. A.,& Sears, D. O.(1999).社會心理學,張滿玲譯,臺北市:雙葉書廊。
(三)網路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民間信仰】。取自http://www.mwr.org.tw/tw_religion/
大正大藏經網頁。取自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
人無順境逆鏡只有心鏡,把心化成水,以身當成器,你是什麼器體你就轉什麼型(民98年8月1日。) 十二因緣及五蘊圖【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oVpvTc.BBxa09otaLT.Y/article?mid=1236&prev=1237&l=f&fi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