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佳煌、潘中道譯(2002),W. Lawrence Neuman著,《當代社會研究法》,台北:學富。
考試院(2010),<考試院第11屆第 86 次會議紀錄>,台北:考試院。
考選部(2010),<考選部資訊發展推動委員會第3次會議紀錄>,台北:考選部資訊管理處。
考選部專技考試司、資訊管理處(2008),<國家考試申論式試卷線上閱卷可行性研究報告>,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資訊管理處(2010),<國家考試線上閱卷資訊系統委外建置案徵求建議書說明文件>,台北:考選部。
徐村和、陳欣惠、溫素貞(2006),<以構構計畫行為理論分析消費者使用簡訊折價卷之行為意圖>,發表於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頁1-23。
陳建志、呂麗儀(2008),<電腦自我效能與網路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發表於2008 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CNTE),頁1-5。
陳亭羽、吳父鄉、崔哲偉(2006),<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現金卡申辦意圖之影響研究>,發表於2006台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TBI),頁1-16。
葛樹人(2006),<心理測驗學>,台北:桂冠。
蔡蕙仲(2010),<個案研討─國家考試線上閱卷資訊系統建置研究>,台北:考選部。
蔡蕙仲(2011),<國家考試線上閱卷友善評閱環境探討>,台北:考選部e化小組知識社群知識物件。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蘇秋遠(2010),<國家考試推動線上閱卷現階段努力方向報告>,台北:考選部。
二、期刊
李幸秋、季延平(2009),<國家考試線上閱卷實施的影響因素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第5卷第2期,頁61-84。宋曜廷、許福元、曾芬蘭、蔣莉蘋、孫維民(2007),<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3卷第4期,頁29-49。吳國良、程暐瀅(2006),<電腦螢幕的試辦及後續研究>,《考試學刊》,第2期,頁133-156。
吳淑鶯、陳瑞和(2006),<計劃行為理論應用於網路書店購買行為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9卷第4期,頁1-21。
吳文雄(2002),<電腦技能學習者過去的績效、目標認同、電腦自我效能及電腦績效因果關係證─社會認知理論與目標設定理論的整合>,《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第47卷第1期,頁39-54。翁淑緣(2000),<影響國中學生電腦學習意願之個人特性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3卷第1期,頁147-171。郭明龍(2009),<中國大陸司法人員考試制度簡介>,《國家菁英季刊》,第5卷第1期,頁169-175。許福元、謝竣翔、張建邦、施宏政、許瓊真、王信傑(2006),<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線上閱卷資訊系統介紹>,《2006年中文寫作評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49。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資訊組(2006),<再談寫作測驗線上閱卷系統>,《九十五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專輯》,第38期,頁19-25。
曾慧敏、鍾金燕(2007),<美國電腦化測驗發展>,《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第3期,頁73-88。劉建康、姚霞玲(2006),<大學入學考試電腦螢幕閱卷系統的研發與展望>,《考試學刊創刊號》,第1期,頁49-67。劉春明、鍾金燕(2007),<國家考試電腦化測驗之推動與發展>,《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第3期,頁115-132。三、學位論文
王俊傑(2007),<教師使用網路教學系統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基鼎(2006),<影響民眾申裝國道電子收費系統行為意向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余宗樺(2009),<由計畫行為理論分析影響國小教師使用自由軟體之因素-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紓玲(2008),<影響行動加值服務採用意願之因素:使用情境的效果>,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登元(2006),<電腦自我效能對ERP系統使用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范家敏(2004),<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遊戲使用行為與電腦態度、電腦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麥孟生(2000),<個人心理類型、自我效能及態度對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智強(2000),<影響採用網路購物因素之研究-以網路書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正德(2001),<台灣中小製造業高階主管對企業e化意向之研究-以TPB模式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葉旭榮(1997),<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志工人力資源招募的應用-以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游坤邦(2009),<新一代Thin Client雲端運算在電子化政府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隆慶(2008),<教學網站輔助資訊課程學習對國小學童電腦態度與電腦自我效能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劉秀珍(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資訊系統之實際行為-以空軍後勤資訊系統為例>,國立東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謝靜慧(2001),<國中小學教師之電腦焦慮、電腦自我效能、電腦因應策略與電腦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鍾蕙如(2008),<線上學習使用傾向對立模式之比較實證>,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伯方(2004),<即時傳訊軟體採用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顏奕仁(2002),<資訊系統特性、任務特性與電腦自我效能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蘇郁喬(2008),<以計畫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式2探討綠色產品管理系統使用意圖-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四、電子媒體
中央日報網路報(2010),<高三畢業生探訪神秘高考閱卷場,讓他們大為放心>,【線上資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cq.xinhuanet.com/2010-06/13/content_20063232.htm,2010/6/15。
中國臺灣網(2010),<高考閱卷開始,親歷老師揭秘閱卷的日子>,【線上資料】,http://fjthk.now.cn:7751/edu.163.com/10/0611/12/68T7CORA
00293L7F.html,2010/6/11。
中時電子報(2010),<指考作文電腦閱卷 4師眼花不幹了>,【線上資料】,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4+112010070800040,00.html,2010/7/8。
東北網(2010),<哈爾濱中考網上評卷最大限度確保考生成績公平>,【線上資料】,http://edu.big5.dbw.cn/system/2010/07/06/052604753.htm,2010/7/06。
余甄紘(2010),<10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及英文考科螢幕閱卷考生注意事項>,《選才電子報》,第195期,【線上資料】,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95/195-04.htm,2010/10/12。
程暐瀅、姚霞玲(2006),<關於物理科電腦螢幕閱卷>,《選才通訊》,154期,【線上資料】,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54/154-4.htm,2009/12/23。
劉建康(2006),<電腦螢幕閱卷應用於大型考試之驗證歷程>,《選才通訊》,第149期,【線上資料】,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49/149-4.htm,2009/12/23。
潘莉瑩(2010),<99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螢幕閱卷簡介>,《選才電子報》,第192期,【線上資料】,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92/192-04.htm,2010/10/12。
貳、英文部分
Ajzen, I.(1985),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IL: The Dorsey Press.
Ajzen, I.,& Fishbein, M.(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A. (1986) ,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N. J.: Prentice-Hall.
Compeau,D.R.,& Higgins, C. A.(1995a),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training for computer skill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2): 118-143.
Compeau,D.R.,& Higgins,C.A. (1995b), “Computer self-efficacy: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 MIS Quarterly, 19: 189-211.
Davis,F.D.,Bagozzi,R.P.& Warshaw,P.R.(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3.
Marakas,G.M.,Yi,M.Y.,& Johnson,R.D.(1998), “The multilevel and multifaceted character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research.”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9(2): 126-163.
Mathieson,K.(1991), “Predicting user intentions: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3): 173.
Murphy,C.a.,Coover,D.,& Owen,S.V.(198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9: 893-899.
Sheppard,B.H.,Hartwick,J.,& Warshaw,P.R.(1988),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 meta-analysis of past research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modif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325-343.
Taylor,S.,& Todd,P.A.(1995a), “Decomposition and Cross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 137-155.
Taylor,S.,& Todd,P.A.(1995b),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2): 144-176.
Torkzadeh,G.,& Martocchio,J.J.(1994), “Factorial validity of a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impact of computer training.”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4: 813-821.
Wang,M.S.,Chen,C.D.,Chang,S.C.,& Yang,Y.H.(2007), “Effects of online shopping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and control beliefs on online shopping intentions: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24(2): 29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