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疫苗愛國主義〉,(2009年12月24日)。《蘋果日報》,蘋論,第A3版。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10)。〈H1N1新流感民意調查〉。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6日。取自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sVote0.2.asp&subjectId=26721&ctNode=267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10)。〈H1N1新型流感Q&A(疾病認識)〉。上網日期:2011年1月2日。取自http://flu.cdc.gov.tw/lp.asp?CtNode=3975&CtUnit=888&BaseDSD=7&mp=150
艾悉淮(2009年12月23日)。〈與衛生署「專業」對話〉,《自由時報》,第A15版。
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原書Beck, U.[1986].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 Frankfurt a.M: Suhrkamp.)
余萬益(1992)。《我國主要報紙報導醫事新聞的趨勢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秉穎(2010)。〈H1N1疫苗的社會心理症狀〉。《康健雜誌》,135:130-131。
李金山(2000)。《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玉梅(2005)。《記者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報導經驗─以SARS新聞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呂惠敏(2003)。《專業取勝?商業至上?電視台高階主管對新聞主播的角色認知與決策初探》。政大新聞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吳聰能、陳麗珍(1997)。《台灣地區衛生政策民意調查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吳芳如(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碧娥(2005)。《財經專業報紙失業議題的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宜蓁(2000)。〈危機溝通策略與媒體效能之模式建構─關於腸病毒風暴的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62:1-34。吳宜蓁(2004)。〈SARS風暴的危機溝通與現階段宣導策略檢視,以台灣政府為例〉,《遠景基金會》,5(4):107-150。吳金萍(2003)。《糖尿病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珍玉〈2009〉。《醫療新聞對民眾就醫行為之影響》。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台灣社會學刊》,31:153-188。
林元輝(2003)。〈報紙SARS新聞處理的質化分析─以華昌國宅和瓶中信等事件為例〉。《思與言》,41(4):71-110。林俶如(2001)。《美國媒體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報導之內容分析與立場傾向研究─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綺雲、徐明瀚(2003)。〈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8:54-63。姜采蘋(2009)。《新聞報導和公關稿之主題框架及風險訊息差異:以腸病毒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胡之瑋(2007)。《從禽流感新聞報導看媒體的風險敘事策略─比較紐約時報、聯合報與蘋果日報》。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
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出版公司。
徐美苓、胡紹嘉(1998)。〈醫療保健新聞之報導分析〉。《民意研究季刊》,206:117-151。徐美苓、黃淑貞(1998)。〈愛滋病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新聞學研究》,56:237-268。徐美苓、黃淑貞(1999)。〈愛滋病報導的議題與消息來源設定〉。《新聞學研究》,58:171-199。張?蚺憛]2003年4月21日)。〈國內疫情控制 官員歸功媒體〉。《中國時報》,焦點新聞版。
徐美苓(2004)。〈健康傳播在台灣〉,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頁483。台北巨流出版公司。
徐美苓(2005)。〈新聞乎?廣告乎?醫療風險資訊的媒體再現與反思〉。《新聞學研究》,83:85-125。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陳一香(200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陳婷玉(1992)。《民生報醫藥新聞的內容分析─一九八二至一九九一年》。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思穎(2006)。《食品汙染新聞報導內容與品質之研究─以2005年「戴奧辛鴨蛋」與「孔雀石綠石斑魚」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耀昌(98年12月30日)。〈如何看新流感疫苗迷思〉,《蘋果日報》,第A17版。
彭家發(1994)。《客觀性原則的探討》。台北:正中書局。
盛竹玲(2002)。《報紙醫藥保健版內容分析》。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甄薇(1992)。《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9-199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謙韋 (2007)。《SARS新聞報導內容分析之研究─以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為例》。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梁秀眉(2009年12月24日)。〈不可為國產疫苗盲目護航〉,《蘋果日報》,第A21版。
莊 玲(2009年12月26日)。〈機率雖小 中了就是百分之百〉,《聯合報》,第A19版。
黃振家等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Stamford, CT: Thomson Learning.)。
黃浩榮(2003)。〈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國家發展研究》,3(1):99-147。喻靖媛(1994)。《記者及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性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庸一(98年12月24日)。〈立即成立H1N1疫苗審查委員會〉,《蘋果日報》,第A21版。
劉必榮(2009年4月30日)。〈正名、防疫…新流感的國際政治學〉,《聯合報》,第AA1版。
劉培柏(2009年8月29日)。〈全面施打 真正問題才開始…疫苗風險 恐釀政治風暴〉,《聯合報》,第AA1版。
劉競明(2009年12月27日)。〈疫苗併發症 應整合醫療〉,《聯合報》,第A17版。
蔡鶯鶯(2000)。〈健康傳播之理論實務─從公共衛生宣導與大眾傳播談起〉。《中華傳播年會論文》。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
鄭宇君(2003)。〈從社會脈絡解析科學新聞的產製:以基因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74:121-147。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媒介近用權〉。《新聞學研究》,45:39-56。
謝安安(2005)。《隱藏在鏡頭背後的真相─一探電視媒體醫藥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旭洲(2008)。《社會統計與資料分析》。台北:威士曼。
謝瀛春譯(1994)。《科學與大眾媒介》。台北:遠流。(原書Krieghbaum, H.﹝1986﹞. Science and mass medi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謝炎堯(99年1月7日)。〈信心喊話解決不了疫苗問題〉,《蘋果日報》,第A27版。
簡佳偉(2005)。《醫療糾紛新聞報導的框架與比較─以北城醫院新生兒打錯針事件與仁愛醫院邱姓女童轉診事件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瞿海源、章英華(2003)。《SARS社會情勢調查報告,「後煞時代風險治理與社會重建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藍素禎(2001)。《台灣健康傳播之分析─以威而鋼新聞為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蘇 蘅(2000)。〈集集大地震中媒體危機處理的總體驗〉。《新聞學研究》,62:153-163。
蘇 蘅(2003)。〈台灣新聞如何再現SARS:科技文明與風險溝通變局下的媒體角色〉。「全球化時代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論文。台北:台灣大學。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主流報業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羅際芬(99年1月7日)。〈專家官員說破嘴 庶民聽嘸啦〉,《聯合報》,第A19版。
顧忠華(1994)。〈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政治大學學報》,69:57-80。 英文部分
Berger, L. B. & Luckman, T.(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Doubleday.
Chung, Wei-Wen & Tsang, Kuo-Jen.(1993). News frame reconsidered: What does feame do to re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Kansas City, MO.
Cottle, S.(1998).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and the media: A catastrophic 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1), 5-32.
Entman, R. M.(1993).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Freimuth, V; Linnan, H. W; & Potter, P.(2000). Communicating the threat of emerging infections to the public.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6(4), 337-347.
Gandy, O. H. Jr.(1982). Beyond agenda setting: Information subsidies and public palicy. Norwood, H. J.: Ablex.
Gitlin, T.(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nning, P. K. & Hawkins, K.(1990). Legal decisions: A frame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S. H. Riggins (ed.), Beyond Goffman: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p.203-233). N. Y.: Mouton de Gruyter.
McGuire, W. J.(1984).Public communication as a strategy for inducing 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al change. Preventive Medicine, 13, 299-319
Ratzan S.C; Payne J.G; & Bishop C.(1996)The status and scope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1(1):25-42.
Roger, E. M.(1996). 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 An up-to date report report.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1, 15-23.
Schanne, M; & Meier, W.(1992). Media coverage of risk: Results from content analysis. In J. (Ed.). Biotechnology in public: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pp.142-169). London: Science Museum Publications.
Schwitzer G.(2004).Ten troublesome trends in TV health news, BMJ, 329:1352.
Shoemaker, P. J.(1991).Gatekeeping. CA: Sage.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Tankard, J.W; Hendrickson, L; Silberman, J; Bliss, K; & Ghanem, S.(1991). 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 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rsation . Boston, August.
Tuchman, G.(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Van Dijk, T. A.(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